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族的起源与先周世系
周族是活动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部族。
传说周人与殷人出于同一族源。
《史记·殷本纪》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女,为帝喾次妃”,《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姜原为帝喾元妃”。
按此则周与殷同出于帝喾部落,周人的祖先“弃”和殷人的祖先“契”是同父异母兄弟,二者同祖同宗。
但是,关于“弃”和“契”的出生,司马迁接下去写到,“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①,“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②,传说殷人始祖契是因其母吞玄鸟卵而生,而周人始祖弃则是其母践巨人迹感孕而生。
这则神话传说反映出殷、周二族的图腾崇拜可能完全不同。
一般来讲同祖同宗之间的图腾崇拜亦应基本一致。
图腾崇拜的区别显示出二者并非出于同一源头。
现代考古发现亦表明,先周文化是一支在陕西西部至甘肃东部一带发展起来的古代文化,并随时间而逐步向东推移,其早期并未与商文化发生太多的联系。
先周文化的面貌,特别是其最具代表性的陶器与商文化的同类器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二者的文化渊源显然根本不同。
周族起源于中国西部黄河中上游的陕甘地区,殷人则崛起于中国东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在古今并无异议。
可见周与殷是两个居于不同地区分别发展起来的不同部族,二者的交往由少到多,文化面貌亦由差别巨大而逐渐相互吸收对方因素到最终融合到一起,共同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史记·殷本纪》。
③ 《史记·周本纪》。
据《史记》可知先周世系依次为:弃——不密——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昌(文王)
弃是周人的第一个男性始祖,传说是其母姜原外出践巨人迹感孕而生的,为此其母“以为不详,弃之隘苍,马牛过者皆避不践;徙置
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蔗之。
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
③显然这是一则神话传说,夹杂着许多理想化的成份,但是它或许反映了周人从弃开始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
传说弃在儿时便喜好玩种植农作物的游戏,长大后遂擅长于农耕,并被帝尧任命为农师,到帝舜时弃被封于邰这个地方,号曰后稷,大约在整个夏代,周人世代为后稷之官①。
这些传说或许反映出周人早在夏代就是一个善于农耕的部族。
史载到夏代末年,周先公不窋时,天下大乱,不窋失去后稷的官职,被迫西迁“自窜于戎狄之间”②,与当地的戎狄族杂居在一起,并与羌族的姜姓部落结成联盟,互相通婚。
不窋死后,其子鞠立,鞠死后,其子公刘继任周族首领。
公刘虽居于戎狄之间,但他重修后稷之业,尽力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口日渐增多。
在此基础上周族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其军三单”,即部落成员分成三班轮流服兵役,过着亦兵亦农的生活。
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公刘率众迁到豳这个地方。
公刘迁豳是周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③。
公刘因此成为周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诗·大雅?公刘》专门歌颂了公刘的业绩。
公刘之后经过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等几代再传至高圉、亚圉、公叔祖类等世。
这时正值商王武丁在位,卜辞中常有“周侯”的记载,大概此时周人已受封于商,成为商王朝西方的一个重要与国,并与之建立了密切联系。
周人向商王朝贡献赋役,参与商王的田猎活动,商王也经常向周人发布命令。
频繁的往来使周人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商文化,促进了周人的发展进程。
公叔祖类死后,其子古公亶父继位。
古公亶父是先周历史上的又一位著名先公。
史载他继位以后,“复修后稷、公刘之业”④,受到国人的拥戴。
当时周人所居之豳处于戎秋等游牧部落的包围之中,这些部落经常攻击周人,掠夺人口和财富,严重妨碍了周族的发展。
古公亶父继位以后,戎狄又乘机大举进犯。
古公向狄人进“皮币”、“珠玉”,狄人接受财物后照样进攻,又进献了许多牲畜、财宝仍无济于事。
对此,周族民众十分愤怒,欲与戎狄决一死战。
古公亶父为避免族人流血牺牲,毅然率领族众离开豳地以避戎狄。
他们越过梁山,
渡过沮水和漆水到达岐山之下的周原。
周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于农业生产。
周人在这里定居并废除戎狄的生活习惯,打破氏族血缘关系的束缚,使族人“邑别居之”,建立了以地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组织。
开始“营筑城郭室屋”、“作五官有司”①,设官定职,管理庶务。
他们开辟田野,悉心经营,国势逐渐强盛。
周人也于此时跨入了文明时代的大门。
周族的后人对此事赞扬说:“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②,称颂周人翦商事业自此开始,实际上当时周人并不一定已有灭商念头,但灭商的物质基础确实是由此开始奠定的。
由于古公亶父的伟大功绩,周人尊其为太王。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国语·周语》。
③ 《史记·周本纪》。
④ 《史记·周本纪》。
① 《史记·周本纪》。
② 《诗·鲁颂?閟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