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究其原因,是不少教师对”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我认为可以从优化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全面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思路;过程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首先要弄清两个重要的概念:“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习教材、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感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

“有效性”?它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呢?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以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为指导,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
十年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以此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思路。

1.课堂教学重点要明确,避免随意盲目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所以教学中一定要有所取舍,明确教学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极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就明确指出:“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


3.要努力激发学生情感,有效催化学生思维
程颢、程颐的《河南程氏遗书》中写到:“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这里充分肯定了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课堂教学中,释放学生思维,保持学生有效思考,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列·符·赞科夫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他认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能使
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相反,消极的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

这就说明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对学生的认识、思维和行动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

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学生情感,有效催化学生思维,课堂教学有效性便可大大提高。

二、精心安排,优化教学过程
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学科知识、发展学科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那么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呢?有人归纳了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最优化的两个基本标准;其一是效果与质量标准,指在具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其二是时间标准,即教师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去完成教学的要求。

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还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预定目标。

(1)精心设计导入。

一个成功的导入设计如同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
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有许多,如实物演示法、引用警句法、录音导入法、实验操作法等。

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我们都要视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择善而用。

(2)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3)唤起已有经验。

(4)提供适度的教材内容。

(5)选择科学有效、灵活机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选择教学方法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特点、教学环境、、教师自身素质等。

(6)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学生每天面对同一块黑板,本来就已经够单调了,如果每节课都面对同样的教学程式和方法,那就会更觉得单调,甚至会觉得枯燥。

这势必抑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遏制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还要善于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录音以及运用各种教具,充分调动各种可用因素。

挂图和各种教具可以加强学习内容的形象性、可感性;投影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知识点的稳定性和相对持久性;录音可以充分发挥课文的感染力。

通过这些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受知识。

总之,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必将继续努力探索,竭尽所能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