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名号的兵种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有名号的兵种整理
春秋战国:
商:必死之士([六千良车七十乘]【《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於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
桀既奔走”】【《国语·鲁语下》:“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诸侯有旅贲,御灾害也”】)
周:虎贲军([三千简车三百乘,吕尚]【《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收野,而纣为禽。
”】)。
秦:铁鹰锐士([一千六百余人轻军,创始人:司马错。
][铁鹰锐士见于孙皓晖小说《大秦帝国》,史料中并无记载。
]【老秦军时期,铁鹰剑士名闻天下,全军也只有堪堪百余人。
属于稀少的特殊部队。
司马错做上将军后,在保留铁鹰剑士简拔制的同时,创立了铁鹰锐士制。
】【这铁鹰锐士不单剑术超凡,且要马战步战一样精通,任何兵器到手也都是一样娴熟。
当世的步战士兵以魏国武卒最为精锐,天下呼之为“魏武卒”。
骑战则以赵国的“胡刀骑士”与齐国的“技击骑士”并称精锐。
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司马错便借这个名号创立了铁鹰锐士:下马步战以超越魏武卒为准,上马骑战以超越赵齐骑士与匈奴胡骑为准。
】【《荀子·议兵篇》
:“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魏:魏武卒([五万重步,吴起]【《荀子·议兵篇》:“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
赵:胡服骑士([创始人:赵武灵王][武陵(灵)铁骑,又名胡刀骑士,正史不见记载]【《史记·赵世家》:“王曰:“吾国东有河、薄
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
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
”於是遂胡服矣。
”】【《史记·赵世家》:“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於是诈自为使者入秦。
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
审问之,乃主父也。
秦人大惊。
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百金之士([李牧的北地军五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
终
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原一战。
於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史记·冯唐列传》:“百金之士十万。
”】)、黑衣卫(【《史记·赵世家》: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原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
”】【《战国策·赵四·赵太后新用事》:“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官,没死以闻。
”】)。
齐:技击骑士([司马穰苴、田忌、孙膑、田文][齐国共设有五都,五都均设有选练的常备兵,即所谓技击,也称“持戟之士”,因而有所谓“五都之兵”,也称为五家之兵。
]【荀子·议兵篇:“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
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然离耳。
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
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史记·燕召公世家》:“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
”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
”】【《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
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孟子之平陆。
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燕:公子府死士([创始人:燕公子丹,荆轲、秦舞阳]【《史记·刺客列传》:“乃装为遣荆卿。
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乃令秦舞阳为副。
”】)。
韩:击刹([韩国强弩狙击手][找不到记载,不过苏秦列传有韩国弓弩手的记载]【《史记·苏秦列传》:“天下之彊弓劲弩皆从韩出。
谿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
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材士([据说人数不多]【《史记·苏秦列传》:“韩卒之剑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革抉簠芮,无不毕具。
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蹠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战国策·东周·秦攻宜阳》: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
】)。
楚(技能:王卒,荆尸阵):选练之士([吴起]【《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宫甲([芈商臣][东宫,太子的禁卫]【《左传·文公元年
》:“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
王请食熊蹯而死。
弗听。
”】【[成德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六卒实从之。
”】)、若敖六卒([一百八十辆车兵,成德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玉以若敖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
」子西将左,子上将右。
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
陈、蔡奔,楚右师溃。
狐毛设二旆而退之。
”】)、申息之师([鬬(斗)克、屈御、公子申、公子成]【《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秦、晋伐鄀。
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
”】【《左传·成公六年》:“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
楚师还,晋师遂侵蔡。
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
”】)。
晋(公卒):乘广(【《左传·宣公十二年》:“潘党既逐魏錡,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军门之外,使其徒入之。
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
”】)、纪纲之仆([三千,秦穆公送于晋文公]【《国语·晋语四》:“元年春,公及夫人嬴氏至自王城。
秦伯纳卫三千人,
实纪纲之仆。
”】)。
吴:利趾([夫差][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以为前陈之士卒,何必定是善走者?此‘利趾’当即‘利跂’……谓突出於众者三千人也。
”]【《吕氏春秋·仲秋纪·简选》:“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
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
”】)、三色吴军([孙武][如火如荼,望之如墨][窃以为这或许是《尉缭子》所中提到的,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孙武所练之兵]【《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
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而立。
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
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
”】)。
越:越甲士([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三千越甲可吞吴,还有槜李之战中在两军阵前自刎的死囚。
])、习流([勾践、范蠡][司马贞《史记索隐》:谓习流为“流放之罪人,使之习战,任为卒伍,故有二千人。
”][然徐天祐《吴越春秋注·勾践伐吴外传》以为“笠泽之战,越以三军潜涉,盖以舟师胜,此所谓习流,是即习水战之兵。
”][顾炎武《日知录·史记注》亦以“习流谓士卒中之善泅者别为一军。
《索隐》乃曰流放之罪人,非也。
”今从后说。
亦谓熟习水性。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
宋:门官(【《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
楚汉:
秦:骊山徒([二十万,章邯])、长城边军([蒙恬、王离])。
张楚:苍头军([吕臣]【《史记·陈涉世家》:“陈王故涓人将军
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
西楚:江东子弟([八千,项羽]【《史记·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
”】)、项王精骑([三万轻骑,项羽]【《史记·项羽本纪》:“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
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
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汉军皆走,相随入穀、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
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
汉军卻,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
匈奴:单于护卫、射雕手。
两汉:
汉:勇敢士([五千,李陵]【《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善射,爱士卒。
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
尝深入匈奴二千馀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
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史记·李将军列传》:“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
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
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
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馀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
陵曰:“无面目报陛下。
”遂降匈奴。
其兵尽没,馀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馀人。
”】)、细柳营([周亚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於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於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虎贲郎,羽林骑([两千余人、八百,霍去病、卫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汉武帝建羽林骑,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于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一曰“建章营骑”,二曰“期门骑”,后改称“羽林”、“虎贲”。
羽林、虎贲皆以中郎将为长官。
“建章营骑”以其卫守建章宫,后更名“羽林骑”,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
】)、北军八校。
起义军:赤眉军([樊崇、徐宣、逄安、谢禄、杨音、董宪]【《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众百余人,转入太山,自号三老。
时青、徐大饥,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
崇同郡人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初,崇等以困穷为冠,无攻城徇地之计。
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部曲、号令。
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泛相称曰巨人。
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师王匡击之。
崇等欲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
”】)、绿林军([王匡、王凤、朱鲔、张卬、王常、成丹、马武、陈牧、廖湛、李轶、李松、刘演]【《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
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
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分散引去。
王常、成丹西入南郡,号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及其支常朱鲔、张B421等北入南阳,号新市兵:皆自称将军。
七月,匡等进攻随,未能下。
平林人陈牧、廖湛复聚众千余人,号平林兵,以应之。
圣公因往从牧等,为其军安集掾。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是时,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与诸部合兵而进。
”】)。
三国:
:《蔡邕幽州剌史议》称:“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
”
:关西长矛兵(“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
)
韩玄:苍髯射手([三千,黄忠])。
袁绍:灰霜营([五千骑兵,袁绍])。
鲜卑:黑鹰骑士([三千,鲜卑黑鹰部落])。
两晋南北朝:
南燕:虎斑突骑([南燕慕容]【《宋书·卷一·本纪第一◎武帝上》:“使宁朔将军索邈领鲜卑具装虎班突骑千余匹,皆被练五色,自淮北至于新亭。
”】)。
后赵:黑槊龙骧军([五千重骑,石虎]【《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五十六》:“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步骑三万,进军临河。
秋以三万众距之。
艾乘轺车,冠白,鸣鼓而行。
秋望而怒曰:「艾年少书生,冠服如此,轻我也。
」命黑槊龙骧三千人驰击之。
艾左右大扰。
左战帅李伟劝艾乘马,艾不从,乃下车踞胡床,指麾处分。
贼以为伏兵发也,惧不敢进。
张瑁从左南缘河而截其后,秋军乃退。
艾乘胜奔击,遂大败之,斩秋将杜勋、汲鱼,俘斩一万三级,秋匹马奔大夏。
重华论功,以谢艾为太府左长史,进封福禄县伯,邑五千户,帛八千匹。
”】【《邺中记》:“赵王虎建武六年,造凉马台,在城西漳水之南。
虎常于此台简练骑卒。
虎牙宿卫,蛇云腾(案此句疑有缺字)黑槊骑五千人,每月朔望阅马于此台,乃于漳水之南张帜鸣鼓,列骑星罗,虎乃登台射箭。
箭一发,五千骑一时奔走。
从漳水之南齐走至于台下。
队督以下皆班赍。
虎又射一箭,骑五千又齐走于漳水之北。
其五千骑流散攒促,若数万人,皆以漆槊从事,故以黑槊为号。
季龙又常以女伎一千人为卤簿,皆著紫纶巾,熟锦裤,金银镂带,五
文织成鞋,游台上(案:此条见《说郛》)。
”】)。
胡夏国(又称赫连夏):铁弗突骑([赫连勃勃])。
冉魏:悍民军([一万重步,冉闵])。
东晋:北府兵([创始人:谢玄、统率;刘裕、刘牢之])。
南梁:白袍军([七千,统率;陈庆之])。
前凉:凉州大马(重装)。
前秦:羽林郎(仪仗队)。
北魏:铁鞭精骑([七千、赍棒,尔朱荣]【《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河北贼葛荣率众将向洛阳,众号百万。
大将军尔朱荣之卒精骑七千,马皆有副,倍道兼行,东出滏口。
葛荣自邺以北列阵数十里,箕张而进。
荣潜军山谷为奇兵,分督将已上三人为一处,处有数百骑,令所在扬尘鼓噪,使贼不测多少。
又以人马逼战,刀不如棒,密勒军士各赍棒一枚,置于马侧。
不听斩级,以棒棒之而已,虑沸腾逐北。
乃分命壮勇所当冲突,号令严明,将士同奋。
荣身自陷阵,出於贼後,表里合击,大破之,於阵擒葛荣。
”】)。
北齐:汉家子弟([高敖曹]【《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及平邺,别率所部领黎阳。
又随高祖讨尔朱兆于韩陵,昂自领乡人部曲王桃汤、东方
老、呼延族等三千人。
高祖曰:“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于意如何?”昂对曰:“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合,胜则争功,退则推罪,愿自领汉军,不烦更配。
”】)、洞屋车(【用于攻城的战车,侯景曾经用它和它的改进型尖头木驴攻克建康,上面抗矢石,下面可以挖掘破城。
】)。
其他:乞活军([司马腾、田甄、李恽、薄盛])。
隋唐:
隋:骁果卫([杨坚、杨素])。
唐:玄甲军([三千重骑,李世民、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资治通鉴·唐纪四》:“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
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
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
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
”】)、百骑([葛福顺][初只有百余人,后扩充至千骑、万骑。
]【《旧唐书·王毛仲传》:“初,太宗贞观中,择官户蕃口中少年骁勇者百人,每出游猎,令持弓矢於御马前射生,令骑豹文鞯,著画兽文衫,谓之‘百骑’。
”】【《新唐书·兵志·志第四十》:“及贞观初,太宗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通典·职官十》:“ 大唐之初有禁兵,号为‘百骑’,属羽林。
”】)、伙头军([薛仁贵])、陌刀兵([重甲,破骑])、长林兵([李建成,两千人])、神策军(哥舒翰、卫伯玉、李晟、鱼朝恩)、长从宿卫([后改称“彍骑”,天宝后,仅存虚名。
后亦指骁勇慓悍、长于骑射之兵。
宋王禹偁《大阅赋》:“鏖兵神速,彍骑飈驰。
”]【《新唐书·兵志·志第四十》:“盖唐有天下二百馀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
”】【《文献通考·兵三》:“ 高祖、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
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
十一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岁一番。
命尚书左丞萧蒿与州吏共选之,明年更号曰‘彍骑’。
”】【“明何景明《武昌闻边报》诗:“传闻彍骑近长安,北伐朝廷已命官。
”】)、千牛卫([奉宸卫])。
郑:江淮排槊兵([王世充]【《新唐书·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是日猎榆窠,会世充自将兵数万来
战,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率兵还战,大败之,禽其将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
”】【《旧唐书·卷六十八·列传第十八》:“是日,因从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
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
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贼围。
更率骑兵与
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获排槊兵六千人。
”】【《资治通鉴·唐纪四》:“辛巳,世民以五百骑行战地,登魏宣武陵。
王世充帅步骑万馀猝至,围之。
单雄信引槊直趋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世充兵稍却,敬德翼世民出围。
世民、敬德更帅骑兵还战,出入世充陈,往返无所碍。
屈突通引大兵继至,世充兵大败,仅以身免。
擒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千馀级,获排槊兵六千。
”】)。
新罗:花郎道([金庾信])。
五代十国:
落雁都(朱温)、雁子都(朱瑾)、定霸都(刘仁恭)、黑云都(杨行密)、义儿军(李克用)、金枪都、银枪都。
两宋辽金:
宋:背嵬军([岳飞])、八字军([刘錡、王彦])、飞虎军([辛弃疾])、神臂禁军。
金:铁浮图([五千重骑,完颜兀术])、忠孝军([完颜陈和尚、蒲察官奴、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金史·兵志》记载:“哀宗正大二年,议选诸路精兵,直隶密院。
““复取河朔诸路归正人,不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时犒燕,名曰忠孝军。
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
加以正大已后诸路所虏、临陈所获,皆放归乡土,同忠孝军给其犒赏,使河朔俘系知之。
故此军迄于天兴至七千,千户以上将帅尚不预焉。
又以归正人过多,乃系于忠孝籍中别为一军,减忠孝所给之半,不能射者令阅习一再月,然后试补忠孝军,是所谓合里合军也。
”】)。
西夏:铁鹞子([赵元昊])、夏人剑士。
元:怯薛([纳牙阿,一万怯薛军的统帅。
])
起义军:红巾军([韩林儿])、青巾军([李喜喜])
明:神机营([沐英])、三千营、五军营、白杆兵([八千,秦良玉])、戚家军([戚继光])、朵颜三卫([朱棣、宁王]【《明史·宁王权传》:“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三卫彍骑及诸戍卒一呼毕集。
”】)、狼兵、关宁铁骑([李如松、袁崇焕])、夷丁突骑([吴三桂])、宝船舰队([郑和])、锦衣卫。
清:八旗军([含白甲兵,努尔哈赤、皇太极]【《满文老档·第四十八册》:“著每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枪三枝;再将九十甲兵分之,其
四十甲兵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壶二个。
黑营五十人,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钓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把、连夹棍一根、水壶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副。
每一甲喇携大炮二门。
”】)、黑旗军([刘永福])、湘军([曾国藩])、虎枪营、前锋营、绿营兵。
元明清:湘西竿军。
偏箱车阵(西晋)、却月阵(刘宋)、叠阵(南宋)。
炮车【明代的佛朗机炮车是最早的后膛武器之一,其炮弹使用弹仓,可以迅速更换,射速比清代大炮快多了。
】、火箭车【明军野战使用的防卫车辆,一般放在军队前方使用。
】、偏箱车【戚继光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战车,一侧的装甲可以作为初步的掩体。
】
云梯车【带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多种专用攀城工具。
】、巢车【古代的装甲侦查车,用于窥视城中的动静,带有可以升降的牛皮车厢,最早见于《左传》。
】、塞门车【守城的武器,一旦城门被撞开,这就是活动的城门。
】、塞门刀车【加以改进的塞门车,这样对方很难攀越,形成活动的壁垒。
】
唐人称之为绞车弩,也唤作车弩。
在杜佑的《通典》第一百四十九卷中曾有提及:今有绞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
而同书第一百六十卷又描述了其结构,在安装十二石强弩后,以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矢道搁置巨箭,左右各放置三支小箭。
以力士敲击机括,则诸箭齐发,据说是无坚不摧。
花腿军([宋·张俊])、俞家军([明·俞大猷])、昌平兵([明·左良玉])、虎翼营([明·于谦]【于造战车百架,配以火器骑兵,冲锋陷阵攻城掠地让平原作战处于劣势的明军战无不胜,故曰如虎添翼】)、水鬼营:(明沿海守倭寇骚扰,倭寇喜以岛礁海堤等战舰无法靠近之处为营,东海司水提督练水鬼营,以刀叉镣戬戟弩等水下兵器训练,游致礁岸下趁倭寇出海时突然袭击,多次助戚家军内外夹击,神出鬼没。
)、火神营:(洪武时期建立的火神队,善架小船布水雷,带炸药炸大船,游任船间释放鱼雷,协助大船作战,日本影响最为深刻。
)、左旗营:(圆月起义时全村百人斩蒙古人头五千于颗献于朱元璋,辽东之战时无粮草供应生食胡人血肉,以脏器喂马,吓退女真人。
洪熙中期受重用,建立先锋队,车楼队,火机队,铳队,骑越队,列队,刀盾队,前阵队,械队,打仗擅长粘勾黏帖挤,以危时领军带头全军背火药冲击敌阵的战斗方式留下凶名,曾助戚家军抗倭,助白杆兵抗清,因汉奸出卖阻击广定支援白杆兵
遭伏击导致白杆兵受重创的就是左旗营。
),山阵勇士([罗马方阵,秦·白起])、大戟士([数万,赵·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
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
後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
後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
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
”】)、陷陈([齐·桓公]【《管子·轻重乙》:管子执枹而揖军士曰:“谁能陷陈破众者,赐之百金。
”】)、火牛兵([五千,田单]【《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馀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後。
”】)、敢死之士([三千,赵胜、李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