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9-03-26T09:56:04.63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2期作者:徐慧慧
[导读] 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并发症及死亡,值得推广。

上海长征医院邮编:200001
【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给予抢救及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8年1月—11 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

给予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抢救时间。

结果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实验组(97.5 %)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抢救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并发症及死亡,值得推广。

【关键词】:严重创伤; 急诊; 急救护理; 抢救成功率
近年来,我国各种因交通事故、工业伤及意外摔伤等因素造成的严重创伤急诊患者人数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

许多急诊创伤患者因发病急,病情严重,稍有不慎或抢救不及时会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剧,严重者出现残疾或死亡,对患者及其家庭将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研究发现,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实施及时且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其致残和致死率。

为深入探讨严重创伤急诊患者抢救及护理措施,本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 年1月—11月在我院救治的8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急诊常规抢救和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月—11 月本院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

实验组中男、女分别为 24例、16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 64岁,平均年龄(41.6±4.5)岁。

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 25例、15例;年龄最小为 23岁,最大为 6岁,平均年龄(41.8±4.2)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接诊后立即进行伤情评估,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 , 配合医生对患者实施相关救治措施。

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伤情评估:组建急救护理小组,接诊后迅速开展伤情评估,对伤情关键点进行明确,鉴定伤情程度及分级,并根据其伤情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

②开启绿色通道:遵循“先抢救后治疗”原则,迅速开启绿色急救通道,尽可能快的实施救治,先处理伤口,患者需保持平稳体位,避免因体位原因而致伤口恶化。

根据患者情况实施相应救治,如腹腔内脏器出现脱出现象,需对其脱出脏器进行处理,再送回腹腔内,如患者出现气胸,应在患者呼气末期封闭伤口。

③给氧:如患者出现呼吸障碍,应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处理,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给予患者吸氧面罩或连接呼吸机进行输氧治疗;如患者出现暂时性呼吸停止,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给氧。

④建立静脉通道:如患者出现缺血性休克或有效血量未达到正常水平,应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至少2两条以上,给予患者扩容补液治疗,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为患者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通畅,对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护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⑤纠正酸中毒:判断酸中毒情况,根据酸中毒情况采用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注以纠正酸中毒,并留置尿管,严密观察导尿情况,如存在胃肠道蠕动功能异常,还需进行胃肠减压。

⑥做好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家属讲解抢救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列举抢救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急诊抢救工作,配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告知患者家属家庭支持与家庭关怀对患者预后改善的重要性,督促家属在紧急抢救后对患者予以关心。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记录两组的抢救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 检验,当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比较
实验组的抢救时间为(35.17±9.2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39±13.8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严重创伤是急诊科的常见病,其病情的特点是突发性及多变性,且病死率高,因此在遇到急诊创伤患者时护理工作能做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恰当处置,尤为重要。

而随着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处在紧张的上升通道中,各种高能创伤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且事件的发生不安时间人群分布,急诊护理救治应做到整体性及时效性,并形成救治模式及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提高急诊救治护理工作的效率。

临床研究发现,对严重创伤急诊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科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其致残和致死率,临床严重创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必须做到轻重缓急,安全有序,以在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前提下进行。

先救治患者休克,并保证患者呼吸通畅,伤口的止血包扎及固定,之后实施抢救。

严重创伤患者,往往创伤程度高,病情严重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身功能障碍,护理人员的护理救治,也应在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的同事兼顾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

严重创伤因创伤因素致身体多部位,多系统多器官损伤,病情多变,常伴有休克及严重的低氧血症,造成患者生理功能紊乱,严重的应激反应。

因此对严重创伤患者的病情需准确了解,方可提高救治率。

护理人员,需灵活应对,并作出预判,进而作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实施准确的整体性的护理工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抢救效果的改善,缩短抢救时间。

综上所述,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抢救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生命,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浙.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4):221-222.
[2]孙桂杰.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73-175.
[3]崔建芳,原剑.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对策探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8):2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