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四试验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试验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1,2-二溴乙烷(沸点为131℃),可溶于CCl4,某同学在实验室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在生成和纯化1,2-二溴乙烷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分析】
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装置;
B、除溴、溴化氢的装置;
C、1,2-二溴乙烷能溶解溴,无法用分液法分离;
D、分离反应混合物用蒸馏法。
【详解】A、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装置,故A涉及;
B、除溴、溴化氢的装置,故B涉及;
C、1,2-二溴乙烷能溶解溴,无法用分液法分离,故C不涉及;
D、分离反应混合物用蒸馏法,故D涉及;
故选C。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份是聚氯乙烯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C.蛋白质只含C、H、O、N四种元素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参考答案:B
3. 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人量共存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4.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式中的x为S4O2—6
B.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Fe2+和S2O2-3
C.当生成1 mol Fe3O4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D.当3 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参考答案:
D
略
5.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1)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B
略
6. 碱金属掺杂形成的C60化合物会显示超导性,这一性质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科学家发现一种由K
和C60形成的化合物M,其中C60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K填充在由C60形成的所有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空隙中,则关于这种化合物M和C60的说法正确的
是
A.M和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B.C60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
C.M的化学式为K3C60
D.M的晶体结构和NaCl完全相似
参考答案:
C
略
7. 在5mL 0.05 mo1/L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0.1 mo1/L 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C
解析:设氯化物化学式为MClx
MClx —— x AgNO3
1 x
5mL×0.05 mol·L-1 0.1 mol·L-1×7.5mL
x = 3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
B.反应C(s)+H2O(g)═CO(g)+H2(g)的△S>0、△H<0
C.常温下,pH为5的氯化铵溶液和pH为9的醋酸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后生成BaCO3,则K sp(BaCO3)<K sp(BaSO4)
参考答案:
AC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反应热和焓变;盐类水解的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A.钢铁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
B.△H﹣T△S<0反应自反进行据此判断;
C.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盐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由水电离;
D.当溶液中存在Qc>Ksp时就能产生沉淀.
【解答】解:A.钢铁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同时还发生化学腐蚀,故A正确;
B.反应C(s)+H2O(g)═CO(g)+H2(g)的△S>0,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H﹣T△S<0可知,该反应的△H>0,故B错误;
C.常温下,pH为5的氯化铵溶液氢离子全部由水电离,则水电离的氢离子为10﹣5mol/L,pH为9的醋酸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全部由水电离,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5mol/L,则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C正确;
D.当溶液中存在Qc>Ksp时就能产生沉淀,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后生成BaCO3,说明溶液中Qc(BaCO3)>Ksp(BaCO3),但是不能说明K sp(BaCO3)<K sp(BaSO4),故D错误.
故选AC.
9.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pH=2的溶液:Fe3+、Cu2+、SO42-、NO3-
B.c(H+)=1×10-12mol/L的溶液:NH4+、K+、Cl-、AlO2-
C.水电离的c(H+)=1×10-12mol/L的溶液:Na+、Al3+、Br-、ClO-
D.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Na+、Mg2+、Br-、Cl-
参考答案:
A
10. 时钟反应或振荡反应提供了迷人课堂演示实验,也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测定含I-浓度
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振荡反应进行化学放大,以求出原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
主要步骤是:
①在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②再加入过量的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使IO3—完全转化成I2
③将②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成I-,方程式为H2N-NH2+2I2→4I-
+N2↑+4H+
④将生成的I-萃取到水层后用①法处理。
⑤将④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⑥将⑤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方程式为:2
Na2S2O3+I2→Na2S4O6+2NaI
经过上述放大后,则溶液中I-浓度放大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设放大前后溶液体积相等)()
A.2倍 B.4倍 C.6倍 D.36倍
参考答案:
答案:D
11. 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右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消去、取代和酯化反应
C.1mol迷失香酸最多能和含6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D.1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mol氢气发生加成,和6mol溴发生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12. 金属冶炼技术随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发展。
下列金属中,常用作还原剂冶炼其他金属的是
A.Ag B.Cu C.Fe
D.Al
参考答案:
D
13. 将一定质量的镁和铝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和铝的总质量为8 g
B.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D.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没有氧化性
B.SO3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都可生成两种盐
C. 常温下浓硝酸和稀硝酸均可用铁质容器盛装
D. 澄清石灰水可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大小的依据是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
B、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其理论依据是构造原理
C、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总是自由配对,优先占据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反
D、钠的焰色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
参考答案:
B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5分)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一部分铁元素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
已知:TiOSO4遇水会水解。
(1)步骤②中,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填字母序号)。
a. 熔沸点差异
b. 溶解性差异
c. 氧化性、还原性差异
(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4)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
(5)可以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
(MnSO4,易溶于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①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参考答案:
(15分)
(1)2Fe3+ + Fe === 3Fe2+
(2)b
(3)过滤
(4)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 + 2H2O H2TiO3 + 2H+,当加入热水稀释、升温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H2TiO3。
(3分)
(说明:写出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得1分,从稀释和升温角度正确分析平衡移
动各得1分。
)(5)MnO2 + 2Fe2+ + 4H+ === Mn2+ + 2Fe3+ + 2H2O
(6)① 2O2- - 4e- == O2↑(同时写出C + O2 == CO2不扣分)
或 C + 2O2- - 4e- == CO2↑
一定条件
通电
②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
2CaO === 2Ca + O2↑, 2Ca + TiO2 ====== Ti + 2CaO,
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
(两个方程式各1分,不写“一定条件”不扣分)
或: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
一定条件
阴极:2Ca2+ + 4e- == 2Ca 阳极:2O2- - 4e- == O2↑
2Ca + TiO2 ====== Ti + 2CaO,
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
(电极反应式和化学方程式各1分,不写“一定条件”
不扣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5分 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4)废印刷电路反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
现改用A2W2和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
(6)D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无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4分)
(1)第三周期,(1分)IIIA族;(1分)
(2)(2分)
(3)H2O2 H++HO;BaO2+H2SO4=BaSO4↓+H2O2;(2分)
(4)Cu+ H++H2O2=Cu2++2H2O(2分)
(5)56L (3分)
(6)3Na2O2+6Fe2++6H2O=4Fe(OH)3↓+6Na++2Fe3+ (2分)略
18. 下图表示常见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相应关系,某些生成物略去
已知:反应①为氯碱工业的基础反应;X、Y为常见金属,Z为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电子式;H为(填化学式)
(2)完成下列方程式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与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足量B通入H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参考答案:
略
19.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配制2 mol·L-1 NaOH的溶液4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OH的质量分别是( )。
A.450 mL,36 g
B.500 mL,36 g
C.500 mL,40 g
D.450 mL,40 g
(2)该同学准备的实验用品有: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等,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要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分别放置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烧杯
B.某同学将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然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C.某同学在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又将多余的液体吸出直至刻度线
D.某同学在溶解、转移完氢氧化钠溶液后,将溶解用的仪器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有以下基本实验步骤,其中需要进行2次及以上的操作步骤是(填写操作步骤的代号) 。
①转移②洗涤③溶解④称量⑤定容⑥冷却
(5)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
①②。
(6)若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对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①称量氢氧化钠时,直接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
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有少量溶液外流,所配溶液的浓度。
参考答案:
(1)C
(2)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B、D
(4)①②④
(5)①搅拌,加速氢氧化钠固体的溶解②引流液体
(6)①偏低②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