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无机综合推断
1.I.化合物X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1:1,X不溶于水,能溶于强酸。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检验黄色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
(3)黄色溶液中加入铜片,铜片表面被腐蚀,则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已知黑色固体中不含单质。
为进一步探究其组成,研究小组将上述所得固体全部溶于稀盐酸,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2.000×10-2mol∙L-1 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并记录实验的结果如下表:
组次1234
V标(mL)20.0020.0219.9919.99
(4)如何判断滴定终点:__________________。
(5)待测液中c(Fe2+) =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用Fe x O y形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FeOCl 取少量黄色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有Fe3+ 2Fe3+ + Cu = 2Fe2+ + Cu2+当最后一滴标准KMnO4溶液滴入锥形瓶时,溶液恰好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0.1000mol.L-1 Fe4O5
【解析】
【详解】
I.根据流程中信息可知,2.15gX与适量硫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为含有铁离子及硫酸根离子等的溶液,黄色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加
热后生成红棕色固体1.60g,即氧化铁
1.60
160/
g
g mol
=0.01mol,故X中含有0.02 molFe3+,质
量为0.02 mol56g/mol
=1.12g,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溶液再与足量硝酸钡溶液反
应生成硫酸钡沉淀6.99g,即为
6.99g
233/g mol
=0.03mol,但硫酸根离子来自于所加硫酸,反
应所得溶液继续与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氯化银2.87g,即为
2.87g 14
3.5/g mol =0.02mol ,故可推知X 中含有0.02molCl -,质量为0.02 mol 35.5g /mol ⨯=0.71g ,化合物X 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为非金属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1:1,故另一非金属元素也为0.02 mol ,且质量为2.15g-1.12g-0.71g=0.32g ,则摩尔质
量为
0.32g 0.02mol
=16g/mol ,应为O 元素,故X 为FeOCl ; (1)X 的化学式是FeOCl ; (2)检验黄色溶液中金属阳离子Fe 3+的实验操作为:取少量黄色溶液置于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 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说明有Fe 3+;
(3)黄色溶液中加入铜片,铜片表面被腐蚀,反应生成Fe 2+和Cu 2+,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 3+ + Cu= 2Fe 2+ + Cu 2+;
II .(4)黑色固体溶于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故判断滴定终点为:当最后一滴标准KMnO 4溶液滴入锥形瓶时,溶液恰好变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滴定消耗的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根据反应5Fe 2+ + MnO 4-+ 8H +=5Fe 3+ + Mn 2+ +4H 2O 可知,待测液中c(Fe 2+)
=2332.00010/20.0010/50.1000/20.0010/mol L mL L mL mol L mL L mL
---⨯⨯⨯⨯=⨯; (6)黑色固体中含有的Fe 2+物质的量为0.1000/0.10.01mol L L mol ⨯=,铁的总物质的量为0.02 mol ,则n(Fe 2+) : n(Fe 3+) =0.01 mol: 0.01 mol=1:1,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用Fe x O y 形式表示,根据化合物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
23222
x x y ⨯+⨯=,得x:y=4:5,Fe x O y 可表示为Fe 4O 5。
2.A 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 、D 是金属单质;J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A 、E 、J 、G 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2)C 转化为I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H 和I 反应生成J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如何检验E 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___。
【答案】Fe2O3 FeCl2 Al(OH)3 Fe(OH)3 Al2O3+2OH-═2AlO2-+H2O Al3++3AlO2-
+6H2O═4Al(OH)3↓取E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则A是Fe2O3,红褐色沉淀G为Fe(OH)3,分解可以生成氧化铁,则F是 Fe(OH)2.B、D是金属单质,Fe2O3和B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金属单质D,则该反应是铝热反应,B是Al,D是Fe,C是Al2O3,J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化合物,受热容易分解成C,则J是Al(OH)3,由转化关系可知,I是NaAlO2,H是AlCl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E和氨水反应生成 Fe(OH)2,则E是 FeCl2,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则A为Fe2O3,E是FeCl2,J是Al(OH)3,G是Fe(OH)3;
(2)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Al2O3+2OH-═2AlO2-+H2O;
(3)铝离子和偏铝酸根之间双水解而不共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
+6H2O═4Al(OH)3↓;
(4)E是FeCl2,检验亚铁离子,可取E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几滴氯水,溶液呈血红色,则含有Fe2+。
3.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 由现象1得出化合物X含有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2) 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________(填化学式)。
(3) X的化学式________。
X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固体完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答案】O Cu和NaOH NaCuO2 2NaCuO2+8HCl2NaCl+2CuCl2+Cl2↑+4H2O
【解析】
【分析】
固体混合物Y溶于水,得到固体单质为紫红色,说明是Cu,产生碱性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与盐酸HCl中和,说明为NaOH(易算出为0.02mol),混合气体能使CuSO4变蓝,说明有水蒸汽。
【详解】
(1)CuSO4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生成,根据元素守恒分析,必定含有O元素。
(2)现象2获得紫色单质,说明Y含有Cu,现象3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有Na元素,与HCl
发生中和反应说明有NaOH,故答案填Cu和NaOH。
(3)NaOH为0.02mol,易算出m(Na)=0.02×23g=0.46g,m(O)=m-m(Na)-m(Cu)=2.38-0.46-
1.28=0.46g,N(Na):N(Cu):N(O)=0.46 1.280.64
::
236416
=1:1:2,故化学式为NaCuO2,X与
浓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现象,产物有Cl2,和CuCl2蓝色溶液,因而化学方程式为2NaCuO2+8HCl2NaCl+2CuCl2+Cl2↑+4H2O
4.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按要求填空:
(1)丙的化学式是_______,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甲 + 乙:___________;D + 丙:_______。
(3)B与X的水溶液反应生成C和乙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 SO3 2Na + S Na2S 2Na2SO3+ O2= 2Na2SO4 Na2O2+S2-+2H2O=4OH-
+S↓+2Na+
【解析】
【分析】
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应,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2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则丙是O2;氧化物B与水反应能放出O2,则B是Na2O2,那么C是NaOH,A是Na2O,甲是Na;又因B和H的摩尔质量相同,则X是Na2S,那么乙是S,F 是SO2,G是SO3;由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可知D是Na2SO3,E是Na2SO4。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丙是O2,G是SO3;故答案为:O2,SO3;
(2)甲 + 乙的反应为钠与硫共热反应生成硫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S Na 2S;D + 丙的反应为亚硫酸钠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2SO3+ O2= 2Na2SO4,故答案为:2Na + S Na2S;2Na2SO3+ O2= 2Na2SO4;
(3)过氧化钠与氯化钠的水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S2-+2H2O=4OH-+S↓+2Na+,故答案为:Na2O2+S2-+2H2O=4OH-+S↓+2Na+。
5.已知A为一种盐,C、D、F、N、O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N、H、L为高中常见的单质,I为常见的无氧强酸,M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反应①常用于气体F的检验。
(1)写出D 的电子式: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
(3)已知B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且A 分解产生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B):n(C):n(D):n(E):n(F)=1:2:2:1:2,则A 的化学式为:___。
【答案】
4NH 3+3O 22N 2+6H 2O (NH 4)2Fe(C 2O 4)2
【解析】
【分析】
E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则E 为H 2O ;I 为常见的无氧强酸,则为盐酸;常用浓盐酸检验气体
F ,则F 为NH 3;则L 为O 2,N 为N 2,O 为NO ,P 为NO 2,Q 为HNO 3;K 为Fe(NO 3)3,J 为FeCl 2,H 为Fe ,B 为FeO(由B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进行计算),C 为CO ,D 为CO 2。
(1)由以上分析知,为2CO ,电此可写出其电子式。
()2反应②是氨气氧化生成氮气,由此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A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产生的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C :D :E :F 1=:2:2:1:2,由原子守恒和化合价代数和为0,结合推断中生成物的性质推断出A 的化学式为
【详解】
通过上面分析,可推知,E 为H 2O ,I 为盐酸,F 为NH 3;L 为O 2,N 为N 2,O 为NO ,P 为NO 2,Q 为HNO 3;K 为Fe(NO 3)3,J 为FeCl 2,H 为Fe ,B 为FeO ,C 为CO ,D 为CO 2。
()1D 为2CO ,电子式为 。
答案为: 。
()2反应②是氨气的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2224NH 3O ?2N 6H O -
++点燃。
答案为:32224NH 3O 2N 6H O -++点燃;
()3A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产生的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C :D :E :F 1=:2:2:1:2,即FeO :CO :2CO :2H O :3NH 1=:2:2:1:2,由原子守恒和化合价代数
(NH)Fe(C O)。
和为0,结合推断中生成物的性质推断出A的化学式为42242
(NH)Fe(C O)。
答案为:42242
【点睛】
本题涉及的物质多,推断难度大,所以要大胆假设,然后进行求证。
首先从F+I(常见的无氧强酸)用于F气体的检验切入,确定F为NH3,I为盐酸,然后才能逐步深入推断。
由F 推出一连串物质:F为NH3,L为O2,N为N2,O为NO,P为NO2,Q为HNO3,K为
Fe(NO3)3。
由Q与J的反应,推出J为FeCl2,H为Fe,再利用信息“已知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推出B为FeO,最后完成C、D的推断。
6.已知A、B、C、D、X、Y六种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为常见离子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已知条件I和条件II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物质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B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X在条件II下反应生成B、C、D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实验室制B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简述鉴定物质X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通电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Cl-
+2H2O电解2OH-+H2↑+Cl2↑(用双线桥表示也可)用焰色反应检验Na+,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Cl-
【解析】
【分析】
X为离子化合物,左边为熔融液,右边为水溶液,说明X易溶于水,则只可能为NaCl、MgCl2。
若X为MgCl2,电解其水溶液,生成Mg(OH)2、H2、Cl2,电解其熔融液时,生成Mg、H2。
则B为Cl2,A为Mg,但Mg生成Mg(OH)2时,需要与水反应,而Mg与H2O 不反应,所以X只能为NaCl。
从而得出A为Na,B为Cl2,C、D为NaOH、H2中的一种,Y为H2O。
(1)已知条件I和条件II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通电。
(2)物质X为NaCl,由此可写出其电子式。
(3)Cl2与Ca(OH)2反应,用于生产漂白粉。
(4)X为NaCl,在条件II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反应生成NaOH、Cl2、 H2。
(5)实验室制Cl2是利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
(6)鉴定物质NaCl时,既要鉴定Na+,又要鉴定Cl-。
【详解】
(1)已知条件I和条件II相同,则该反应条件为通电。
答案为:通电;
(2)物质X为NaCl,其电子式为。
答案为:;
(3)Cl2与Ca(O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X为NaCl,在条件II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2O2OH-+Cl2↑+H2↑。
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5)实验室制Cl2是利用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得,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方程式为。
答案为:
(用双线桥表示也可);
(6)鉴定物质NaCl时,既要鉴定Na+,又要鉴定Cl-,鉴定Na+用焰色反应,鉴定Cl-用硝酸银和稀硝酸。
答案为:用焰色反应检验Na+,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检验Cl-。
【点睛】
鉴定物质有别于鉴别物质,鉴别物质时,只需检验物质中所含的某种微粒,只要能让该物质与另一物质区分开便达到目的。
鉴定物质时,物质中所含的每种微粒都需检验,若为离子化合物,既需检验阳离子,又需检验阴离子,只检验其中的任意一种离子都是错误的。
7.现有金属单质A、B、C、D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E、F、G、H、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已知A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核潜艇的供氧剂,则其氧化物供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3)①、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FeCl2 2Na2O2+2CO2= 2Na2CO3+O2 2Na+2H2O =2NaOH+H2↑ Fe3+ +3OH-
=Fe(OH)3
【解析】
【分析】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单质A是Na,Na与水发生产生氢气和NaOH,所以气体甲是H2,物质I是NaOH,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的金属B是Al,H2与Cl2反应产生气体丙是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是盐酸,盐酸与金属单质C反应产生的物质F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说明该金属具有可变的化合价,生成物G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H,则H 是Fe(OH)3,G是FeCl3,F是FeCl2,所以金属C是Fe,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单质A是Na,Na与水发生产生氢气和NaOH,所以气体甲是H2,物质I是NaOH,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的金属B是Al,H2与Cl2反应产生气体丙是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是盐酸,盐酸与金属单质C反应产生的物质F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说明该金属具有可变的化合价,生成物G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H,则H 是Fe(OH)3,G是FeCl3,F是FeCl2,所以金属C是Fe,
(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物质B的化学式是Al;物质F的化学式是FeCl2;
(2)A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核潜艇的供氧剂,则该氧化物是Na2O2,其作供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
(3)①钠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
=2NaOH+H2↑;
④氢氧化钠与FeCl3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
+3OH- =Fe(OH)3。
8.A、B、C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为固体,B为易挥发液体,C为气体。
D、E、F、G、X均为化合物,其中X是一种无氧强酸、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D___,E___,X___。
(2)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
(填编号)
(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该反应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转移电子___mol。
【答案】Fe Fe(NO 3)3 Fe3O4 HCl ③⑥ Fe3++ 3SCN- Fe(SCN)3 3Fe + 4H2O(g) Fe3O4+ 4H2 0.8
【解析】
【分析】
根据D加F为红色溶液,想到KSCN和铁离子显红色,再联想D到G的转化,是亚铁离子和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故D为铁离子,G为亚铁离子,A为单质铁,而B和A要反应生成铁离子,再联系A为有液体且易挥发,说明是硝酸,再根据E和X反应生成D、G、H,说明E中有铁的两个价态, E为黑色固体,且Fe和C点燃变为黑色固体,想到E为四氧化三铁,X为盐酸,H为水。
【详解】
⑴根据前面分析得出化学式:A:Fe,D:Fe(NO3)3,E:Fe3O4,X:HCl,故答案分别为Fe;Fe(NO3)3;Fe3O4;HCl;
⑵在反应①~⑦中,①~⑦反应分别属于①氧化还原反应,②氧化还原反应,③复分解反应,④氧化还原反应,⑤氧化还原反应,⑥复分解反应,⑦氧化还原反应,故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⑥,故答案为③⑥;
⑶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Fe3++ 3SCN- Fe(SCN)3,故答案为Fe3++ 3SCN-
Fe(SCN)3;
⑷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4H2O(g) Fe3O4+ 4H2,故答案为3Fe + 4H2O(g)
Fe3O4+ 4H2;
⑸反应⑦中,铁化合价升高,水中氢化合价降低,分析氢总共降低了8个价态即转移
8mol电子,因此每消耗0.3mol的A,可转移电子0.8 mol,故答案为0.8 mol。
9.有一种埋在地下的矿物X(仅含四种元素),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现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完成如图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____。
(2)X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空气中变黄的原因____。
(4)写出检验溶液A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____。
【答案】23Fe(OH)FeCO ⋅ 2322Fe(OH)FeCO 2FeO+CO +H O ↑g 隔绝空气
加热
取少量溶液A 于试管中,加入少
量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双氧水溶液,呈现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2Fe +
【解析】
【分析】
矿物X 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推测该矿物中含有Fe 2+。
无色无味能与石灰水反应的气体,排除了二氧化硫的可能性,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
分解产物中还有水,所以矿物X 的4种组成元素为Fe 、C 、H 、O 。
20.6g X 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热气体和黑色固体,热气体冷却后得到水1.8g ,其物质的量为0.1mol ,无色无味气体应为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增重4.4g 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0.1mol 。
因隔绝空气加强热,所以黑色固体中应为氧化亚铁。
经硫酸溶解后,加足量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得到氧化铁,其质量为16.0g ,其物质的量为0.1mol 。
所以物X 中n(Fe):n(H):n(C)=0.2:0.2:0.1=2:2:1,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来配上氧原子数。
矿物X 的化学式为Fe(OH)2·FeCO 3或Fe 2(OH)2CO 3。
【详解】
(1)据以上分析,矿物X 的化学式为Fe(OH)2·
FeCO 3或Fe 2(OH)2CO 3,表达出原子个数比即可。
(2)X 隔绝空气加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
222ΔFe OH ?FeCO 2FeO+CO +H O ↑;
(3)在空气中变黄,是+2价铁被氧化成+3价铁:
2Fe(OH)2·FeCO 3+O 2=2Fe 2O 3+2CO 2↑+2H 2O ;
(4)溶液A 的阳离子是Fe 2+,检验的方案是:取少量溶液A 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少量双氧水(或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 2+。
10.为探究化合物A (仅含三种元素,摩尔质量为198g/mol )的组成与性质,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取3.96g 化合物A 溶于水中,一段时间后全部转化为B (红褐色沉淀)、C (一种碱)和气体单质D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向溶液中加入100mL 0.6mol/L 稀硫酸,再加入含有0.08mol KOH 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将沉淀洗涤后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 ;将所得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10.44g 。
(1)化合物A 所含有的元素为________;化合物A 与H 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化合物A 可由FeCl 3和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制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答案】K 、Fe 、O 4FeO 42-+10H 2O =4Fe(OH)3↓+3O 2↑+ 8OH - 2Fe 3+ + 3ClO - + 10OH - = 2FeO 42-+3Cl - + 5H 2O(或2Fe(OH)3 + 3ClO - + 4OH - = 2FeO 42-+3Cl - + 5H 2O)
【解析】
【分析】
化合物A溶于水中,一段时间后全部转化为B(红褐色沉淀)、C(一种碱)和气体单质D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B、D分别为氢氧化铁和氧气,说明A含有Fe元素、O元素。
向溶液中加入100mL 0.6mol/L稀硫酸,再加入含有0.08mol K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将沉淀洗涤后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该红棕色固体粉末为氧化铁,由铁元素守恒可知,3.96g化合物A含铁,将所得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10.44g,该盐为硫酸钾,说明A中含有钾元素,3.96g化合物A含钾,则3.96g化合物A含氧
,K、Fe、O的个数比为2:1:4.
根据摩尔质量,可得A的化学式为K2FeO4。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化合物A所含有的元素为:K、Fe、O;合物A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10H2O=4Fe(OH)3↓+3O2↑+ 8OH-
(2)化合物A可由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制得,根据电子守恒,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 3ClO- + 10OH- = 2FeO42-+3Cl- + 5H2O(或2Fe(OH)3 + 3ClO- + 4OH- = 2FeO42-
+3Cl- + 5H2O)。
【点睛】
此题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中的三守恒,原子、电荷、电子守恒进行判断。
根据物质的特点进行判断所含有的元素,如红褐色沉淀可以得出其中含有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