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分析
何协
【摘要】本文对2005-2015年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显示近年来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均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西安市“城市偏向财政再分配政策”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扩大的关键因素,这些结论可为西安市政府制定相
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
【年(卷),期】2016(000)020
【总页数】2页(P80-81)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人均GDP;西安市;回归分析
【作者】何协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正文语种】中文
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城市,是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市,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15年,西安市生产总值(GDP)已达5810.03亿元,同比上年增幅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无论从总量还是增速来看,西安市经济建设均已取得重大成功。

与此同时,西安市依旧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同比
增大的问题。

如何切实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本文选取西安市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取西安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衡量指标,以2005—2015年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样本。

表1为2005—2015年西安市人均GDP及城乡居民收入数据,从表中可以得知,西安市人均GDP年平均增幅为16.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幅为17.37%,城乡收入差距年平均增幅为16.03%。

这表明随着西安市经济增长,城
镇居民人均收入也随之增长;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一步步增加。

鉴于此,我们将分别采用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因变量,人均GDP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回归模型。

定量分析人均GDP与各
自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以此探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增加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1、相关分析
运用SPSS软件,针对相关样本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如表2。

由表2可知,人均GDP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9、0.995,其结果均在0.9以上。

双尾显著性检验的P 值均接近0,在0.05以下。

因此可以认为人均GDP对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运用SPSS软件绘制2005—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之间的散点图(见图1)。

由图1可知,西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三者各自的样本数据点分别呈线性关系。

从直线相关的变化方向来看,2005—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均与
人均GDP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回归方程
运用SPSS软件分别对2005—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与人均GDP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一元线性经验回归方程:
方程1:Y1=-1758.488+0.255X(其中,X:人均GDP,Y1:农村人均纯收入)方程2:Y2=-882.381+0.598X(其中,X:人均GDP,Y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方程3:Y3=876.107+0.343X(其中,X:人均GDP,Y3:城乡收入差距)
表3为上述三个方程(模型)的方差分析表。

由表中可知,方程1、方程2、方程3的F检验统计量分别为833.771、2319.550、498.165,相应的概率P值均为0,小于0.05。

说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城乡收入差距均与
人均GDP的线性回归高度显著,可以认为三者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回归系数分析
表4为三个方程的回归系数分析表。

由表可知,方程1的回归常数为-1758.488,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2688.782,-828.194);回归系数为0.255,置
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0.233,0.278);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28.875,相应的概率P值为0,小于0.05。

方程2的回归常数为-882.381,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2189. 663,424.901);回归系数为0.598,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0.566,0.630);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48.162,相应的概率P值为0,小于0.05。

方程3的回归常数为876.107,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
741.241,2493.455);回归系数为0.343,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为(0.304,0.383);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22.320,相应的概率P值为0,小于0.05。


上,可认为三个方程的回归系数均有显著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了西安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方程:Y1=-1758.488+0.255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方程:Y2=-882.381+ 0.598X;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的回归方程:
Y3=876.107+0.343X。

根据方程可知,西安市人均GDP每增长1元,农村人均
纯收入增长0.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598元,城乡收入差距则
提高0.343元。

可见,西安市人均GDP的增长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但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作用更大。

随着西安市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将越来越大,单依靠经济发展,将无法有效消除这一差距。

针对这一结果,再参考陆铭、陈钊(2004)以及雷根强、蔡翔(2012)等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西安市存在“城市偏向财政再分配政策”的问题,即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施偏袒城市的政策,结果有利于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不利于农村居民。

Lipton(1977)曾经指出,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偏向政
策导致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因此,本文建议西安市调整价格、财政支出等方面的城市偏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和贷款力度,提高财政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增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相关文献】
[1]曾素琴:揭阳市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的回归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
[2]季菩菩、张燕: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DP的关系[J].企业导报,2013(15).
[3]孙敬水、黄秋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6).
[4]曾国安、胡晶晶:论中国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财政研究,2009(2).
[5]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
[6]雷根强、蔡翔:初次分配扭曲、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