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口诀熟语例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算口诀熟语例释
算盘是中国古代一种有效的计算工具,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社会的计算器。

珠算口诀,是算盘进行四则运算的法则。

以“口诀”的形式背诵下来,然后进行运算。

如今,珠算口诀早已为人们所淡忘,但是由珠算口诀演变成的一些熟语却仍然常用。

这里稍加整理,供早已不知珠算口诀为何物的中学生朋友参考。

三下五除二
【释义】这是珠算中的一句加法口诀。

里面的“除”字不是四则运算中的除法,而是去除、拨下的意思。

形容办事敏捷迅速,干净利落。

【例句】他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在别人手里拖了很久的事情,他三下五除二就办好了。

一推(退)六二五
【释义】这是珠算中斤两法的一句口诀。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一除以十六等于0.0625。

因“退”与“推”谐音,借用做推卸干净的意思。

后来就以此形容把全部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例句】你明明责无旁贷,怎么能一推六二五呢?
例如:这些人做事向来是一退六二五,不负责任。

二一添作五
【释义】这是珠算中的一句除法口诀,一被二除时,在算盘的横梁下去掉一,在横梁上添个五,表示商为零点五,也就是二分之一的意思。

后借指双方平分。

【例句】咱俩一言为定,不管赚多赚少,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1/2=0.5的意思,借指双方平分。

例如:这件事成之后,咱们二一添作五,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三一三十一
【释义】这是珠算中的一句除法口诀,十除以三,商数是三,余数是一。

不过,这个词后来常比喻平均分成三份,三方平分。

【例句】咱们仨人干脆三一三十一。

珠算除法口诀之一。

后借用为平均分配为三之意。

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原想着这是点外财儿,……不料给当面抖搂亮了,也只得三一三十一,合那两个,每人六百六十六的平分。

”又如,《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你到底想个主意呀!”
九九归一
【释义】这是珠算中的一句除法口诀,九除以九,商数为一。

比喻事情几经周折又回到原来位置,相当于“归根到底”的意思。

【例句】水流千遭归大海,“九九归一”,台湾终归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是珠算的一句乘法口诀。

后来引申为“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或“归根结底”的意思。

也说九九归原。

《辞海》云:九九归一虽然指的是“周而复始”或“归根到底”,但不是原地轮回,而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

例如:当国足第九次冲击的时候,我想起了“九九归一”。

国足从第一次冲击,到第九次冲击,或许也将经历一次大圆满的轮回。

不管三七二十一
【释义】“三七二十一”是珠算中的一句乘法口诀,三乘以七等于二十一。

“不管三七二十一”表示无条件的意思。

也表示不考虑后果,不问清原由的意思。

【例句】咱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上了再说吧。

小九九
【释义】“九九”是珠算乘法口诀的别称,“小九九”比喻心中的算计,意思是不顾大局,打自己的小算盘。

【例句】别人都在齐心协力为集体,你却一天到晚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清溪行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赏析】: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是天宝十二年(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池州是皖南风景胜地,景点大多集中在清溪和秋浦沿岸。

清溪源出石台县,仿佛一条玉带,蜿蜒曲折,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汇入长江。

李白游清溪作有许多有关清溪的诗篇。

这首《清溪行》主要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

李白一生游览过多少名山秀川,独有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这就是清溪水色的特异之处。

开篇就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

接着,诗人又以衬托手法突出地刻划清溪水色的清澈。

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素来以水清著称。

南朝梁沈约就曾写过一首题为《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的诗:“洞彻随深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新安江水的确是清澈的,然而,与清溪相比又将如何呢?“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新安江,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吗?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对比衬托出清溪的更清。

然后,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

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

你看,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

胡仔云:“《复斋漫录》云:山谷言:”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

…又云:“船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沈云卿诗也。

……予以云卿之诗,原于王逸少《镜湖》诗所谓…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之句。

然李太白《入青溪山》亦云:”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

“(《苕溪渔隐丛话》)
最后,诗人又回到自己的主观感受,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

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来到这清澈见底的清溪畔,固然感到“清心”,但对于胸怀济世之心和报国之志的诗人,不免有一种心灵上的孤寂。

因此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郁闷的情绪。

[作者简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有《李太白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