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游学之二风水与建筑完美结合的代表——故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水游学之二风水与建筑完美结合的代表——故宫!
由于住宿的酒店距离故宫很近,第二天一早,我们直接步行到故宫。
沿着皇城边上,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
不由得惊叹古人建筑技术的高超!据说,很多技术现代已经失传。
中国大型的风水建筑杰作大多出自于皇家,无论是阳宅或是阴宅。
因为,只有皇家才有这样的实力来建造理想的宫殿和陵寝。
因此,要研究中国传统风水学,必须要对我国经典的风水建筑进行考察观测,从中得到验证、借鉴和启示。
故宫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皇宫,它是风水与建筑完美结合的代表作。
据说,当时故宫风水的总策划是当时的风水大师廖均卿。
那么,我们除了考察古建筑和景观、历史文化以外,还要从风水的角度去考量。
从大局来看,原来紫禁城内外景观基本都是人工建造的。
如后靠的景山以及玉带环腰的金水河,使它具备了靠山环水的格局。
紫禁城外建皇城,皇城外建内外京城,城廓层层包围,使紫禁城藏风聚气,处于重重护卫的安全中心。
从建筑规制来看,故宫是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原则建造的。
我们从游览平面图上可以看到,故宫的建筑严格地按照中轴对称的原则进行布局。
当时紫禁城中轴线,是规划紫禁城全部宫殿及京城的基准线。
紫禁城内的朝政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寝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均位于中轴线上。
其
他宫殿若不建在中轴线上,也是严格按照对称原则,分布在中轴线两端。
整个紫禁城建筑都按照坐北朝南统一布局。
从中,启发我们在做环境规划时,要注意中轴对称的原则。
只有注重中轴很对称的建筑,才协调美观,符合传统审美观念和中庸思想。
在考察的过程中,我特意让大家查看皇帝的卧室,留意它的大小以及卧室内的布局。
让大家明白,皇帝老爷的卧室也不到十平方米,龙体也要藏风聚气,更何况我们平常百姓人家?反观我们现代人的卧室基本都超大、超超大,难以藏风聚气,难怪身子弱!勘察皇帝卧室,对于掌握卧室大小的法度,是很有帮助的,对日后我们指导现代房地产设计和家居装修有着重要的样板作用。
最后,离开故宫时,有学员问到故宫的坐向为什么不是正的子午向?难道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磁场偏差的原因吗?原来,这位同学是在手机上查到说,一直被认为是正南正北贯穿故宫的中轴线,实际上并没有与地球子午线重合。
它和地球子午线之间是有一个夹角,经中国测绘科学院夔中羽研究员实地测定,这个夹角为2度10分。
从南端永定门起始点,向北延伸时呈逆时针方向偏离子午线,直到终点钟楼位置,偏离了子午线约300米之宽。
据报道,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在北京的规划部门就已经发现了南北中轴线偏离子午线。
经过测量证实,当初的东、西两城墙也不是正南正北,均与北京中轴线平行。
也就是说,整个北京城并非正南正北的。
事实上,当时的紫禁城是在元大都皇城的基础上加建而成的。
查找有关资料发现,元大都皇城的勘定规划,是由通晓天文地理的刘秉忠、郭守敬和赵秉温等师徒主持。
规划严整,规模宏大,南北中轴直线贯通,东西建筑对称排列,街道整齐划一,泾渭分明。
为以后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皇城的营建,基本以元大都为基础。
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
故宫以及北京城的中轴线为何偏离了2度10分呢?这个需要从罗盘和测量去了解。
我们罗盘上的指南针,它的磁针极北与地极北(子午线)存在着磁偏角,并因各地的经纬度不同而不同。
北京的磁偏角为5度50分西,北京城中轴线偏离子午线2度10分,两数相差就是3度40分,这就是故宫及其北京城中轴线所在罗盘的周天度数。
风水罗盘地盘的“正子午”为357度30分至2度30分周天刻度之内,即七十二龙的戊子龙。
而2度30分至7度30分之间,属于七十二龙的“庚子龙”,故宫中轴线所对应的罗盘周天度数正落在其间。
这与在实地罗盘所勘测到罗盘周天度数是4度,为子山午向兼癸丁的庚子龙是完全一致的。
为何中轴线既不是地极的正子午,也不是磁极的正子午呢?这是中国传统风水学妙
诀的运用:庚子属土,故宫的龙与水布置成了“辛壬会而聚辰”风水局。
这就是故宫以及北京城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真正的原因所在。
(文/黄森权原文地址:/hsqhd/08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