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稀溶液)
加入少量冰醋酸 通 HCl(g) 加 NaOH(s) 加入镁粉 升高温度
CH3COOH H++CH3COO- ΔH>0
向右 向左 向右 向右 向右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_减__小__ _减__小__
_减__小__ 减___小__ _增__大__ _增__大__
B.黄色变为无色
C.红色变为黄色
D.黄色变为红色
答案 C
3.(溯源题)(2016·上海化学,6)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 是__②____。
①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②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③CH3COOH溶液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④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拓展
以0.1 mol·L-1CH3COOH溶液为例:
实例(稀溶液)
CH3COOH H++CH3COO- ΔH>0
平衡移
导电
改变条件
n(H+) c(H+)
动方向
能力
Ka
加水稀释
向右 _增__大__ _减__小__ _减__弱__ _不__变__
加 CH3COONa(s) 向左 _减__小__ _减__小__ 增__强__ _增__强__ 增__强___ _增__强__
_不__变__ _不__变__ _不__变__
不__变___ _增__大__
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
(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
1.表达式
对一元弱酸 HA:HA H++A-
cH+·cA- Ka=___c_H__A_____。 对一元弱碱 BOH:BOH
2.液态化合物 AB 会发生微弱的自身电离,电离方程式为 AB A++B-,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 K(25 ℃)= 1.0×10-14,K(35 ℃)=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35 ℃时,c(A+)>c(B-) C.AB 的电离程度:α(25 ℃)>α(35 ℃) D.AB 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提醒:①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不大,且吸热。 ②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并不是都减小,如 c(OH-)是增大的。 ③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如稀醋酸中 加入冰醋酸。 ④电离平衡右移,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
教材 VS 高考
1.(RJ 选修 4·P443 改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 溶质分子( √ ) (2)氨气溶于水,当 c(OH-)=c(NH+4 )时,表明 NH3·H2O 电 离处于平衡状态( × ) (3)共价化合物一定是弱电解质( × ) (4)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 (5)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 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 × )
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 )
①NH4Cl 固体 ②硫酸 ③NaOH 固体 ④水 ⑤加热
⑥加入少量 MgSO4 固体
A.①②③⑤ B.③⑥ C.③
D.③⑤
解析 若在氨水中加入 NH4Cl 固体,c(NH+4 )增大,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c(OH-)减小,①不合题意;硫酸中的 H+与 OH- 反应,使 c(OH-)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不合题意; 当在氨水中加入 NaOH 固体后,c(OH-)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③符合题意;若在氨水中加入水,稀释溶液,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但 c(OH-)减小;④不合题意;电离属吸热过 程,加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H-)增大,⑤不合题意; 加入少量 MgSO4 固体发生反应 Mg2++2OH-===Mg(OH)2↓, 溶液中 c(OH-)减小,⑥不合题意。 答案 C
解析 由于K(25 ℃)<K(35 ℃),故c(A+)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大,A错;由电离方程式可知,在任何温度下,都存在c(A+) =c(B-),B错;由25 ℃和35 ℃时的平衡常数可知,温度越 高,电离程度越大,C错;由于K(25 ℃)<K(35 ℃),因此AB 的电离是吸热过程,D正确。 答案 D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弱电解质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
步,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 _H__2C__O_3_____H_+_+ __H__C_O__3-__、__H__C_O__3-_____H_+_+__C__O_23_-_____。
② 多 元 弱 碱 电 离 方 程 式 一 步 写 成 , 如 Fe(OH)3 电 离 方 程 式:_F_e_(_O_H__)3____F_e_3_+_+__3_O_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 cHc+C·cHC3CHO3COOHO -=1.69×10-5 其中的数值是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试回答下述问题: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上述数值将 _不__变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醋酸的起始浓度为 0.001 0 mol/L,平衡时氢离子浓度 c(H+)是__×__1_0_-__4 _m_o_l_/_L_____(提示:醋酸的电离常数很小, 平衡时的 c(CH3COOH)可近似视为仍等于 0.001 0 mol/L)。
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SJ选修4 P66“例题”,对电离度概念理解 及与浓度和电离常数的关系和计算进行了考查。
[拓展性题组]
题组一 电离平衡常数的理解和应用 1.基础知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常数一定增大( × ) (2)H2CO3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Ka=c2Hc+H·2cCCOO323-( × ) (3)电离常数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 ) (4)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 ) (5)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 ) (6)电离常数大的酸溶液中的 c(H+)一定比电离常数小的酸 溶液中的 c(H+)大( × )
【练后归纳】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理解电离平衡: (1)从定性角度分析电离平衡:应该深刻地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移动结果不能“抵 消”或“超越”这种改变。 (2)从定量角度分析电离平衡:当改变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后 分析两种微粒浓度之比的变化时,若通过平衡移动的方向不能 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分析。
高考化学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 套课件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课时
课时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018备考·最新考纲] 1.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 并能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
(考点层次A→自学、识记、辨析)
1.强、弱电解质 (1)概念
(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 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_离__子___化合物及某些强极性键的_共__价___ 化合物(HF等除外)。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弱极性键的_共__价___ 化合物。
2.[2016·课标全国Ⅱ,26(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
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__8_.7_×__1_0_-_7___(已知:N2H4+H+ N2H+ 5 的 K=8.7×107; Kw = 1.0×10 - 14) 。 联 氨 与 硫 酸 形 成 的 酸 式 盐 的 化 学 式 为 ___N_2_H_6_(_H_S_O__4)_2_____。
(2)酸式盐 ①强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如: _N__a_H_S_O__4=__=_=_N_a_+_+__H__+_+__S_O_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如: _N_a_H__C_O__3=_=_=__N_a_+_+__H__C_O__3-______、___H__C_O__- 3____H_+_+ __C__O_23_-____。 提醒:①电解质、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盐酸、铜虽能导电, 但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CO2、SO2、SO3、NH3 等溶于水也导电,是它们与水反应生 成新物质后而导电的,而它们液态时不导电,故属于非电解质。 ③BaSO4 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却能完全电离,属于 强电解质。 ④强电解质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导电能力不一定弱。
提醒:①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与温度有关, 与其他条件无关。 ②电离平衡常数除了可以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外,还能定 量判断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 ③在运用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时,浓度必须是平衡时 的浓度。
教材 VS 高考 1.(SJ 选修 4·P706 改编)已知 25 ℃下,醋酸溶液中存在下述关
(5)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 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 × ) (6)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分子的浓度和离子的
浓度一定相等( × )
(7)对CH3COOH进行稀释时,会造成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减 小( × )
2.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 NH+ 4 +OH-,若要 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 c(OH-)增大,应加入的
2.(RJ 选修 4·P432 改编)某酸碱指示剂是一种有机酸,其在水 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与其呈现颜色相关:HIn(红色) H++
In-(黄色),若向含此指示剂的 5 mL 0.1 mol·L-1 的盐酸中加
入 10 mL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则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 A.红色变为无色
3.25 ℃时,把 0.2 mol·L-1 的醋酸加水稀释,则图中的纵轴 y 表示的是( ) A.溶液中 OH-的物质的量浓度 B.溶液的导电能力 C.溶液中的ccCCHH33CCOOOOH- D.CH3COOH 的电离程度
解析 25 ℃时,0.2 mol·L-1的醋酸稀释过程中,随着水的加 入 溶 液 中 OH - 的 浓 度 增 大 ( 但 不 会 超 过 10 - 7mol·L - 1) , CH3COOH 的 电 离 程 度 增 大 , CH3COO - 数 目 增 多 , CH3COOH数目减少,但溶液中CH3COO-的浓度减小,溶液 的导电能力减弱。 答案 B
B++OH-
cB+·cOH- Kb=__c__B_O__H___。
2. 特点及影响因素 (1) 多 元 弱 酸 是 分 步 电 离 的 , 各 级 电 离 常 数 的 大 小 关 系 是 Ka1≫Ka2≫Ka3,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_一___步电离。 (2)影响因素
3.意义 电离常数反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的大小,K值越大, 电离程度越大,酸(或碱)性越强。如相同条件下常见弱酸 的 酸 性 强 弱 : H2SO3>H3PO4>HF>CH3COOH>H2CO3 >H2S>HClO。
探源:本考题源于教材RJ选修4 P41“思考与交流”及其拓展, 对弱电解质电离的影响因素(加水稀释)进行了考查。
[诊断性题组]
1.基础知识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HClO 是弱酸,所以 NaClO 是弱电解质( × ) (2)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而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 在溶质分子( √ ) (3)AgCl 的水溶液不导电,而 CH3COOH 的水溶液能导电, 故 AgCl 是弱电解质,CH3COOH 是强电解质( × ) (4)由 0.1 mol·L-1 氨水的 pH 为 11,可知溶液中存在 NH3·H2O NH+ 4 +OH-( √ )
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 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 离过程就达到平衡。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
(2)电离平衡的特征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①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__向__右__移动,电离程度_增__大___。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__向__右__移动,电离程度_增__大___。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 离平衡_向__左___移动,电离程度_减__小___。 ④加入能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_向__右__移动,电离程度_增__大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