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技术改造研究--基于华锐SL1500机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将N端绝缘端盖与滑环座分离[5],有效防止 N端绝缘端盖积碳短接引起的轴承电蚀故障。
(3)参照GB/T 755要求,重新设计轴承温度传 感器安装位置,确保轴承温度监控有效。
(4)在确保发电机效率和电能品质的前提下, 增大发电机定、转子气息,减低发电机转子挠度, 防止转子挠度大引起的发电机振动异常。
(4)转子为散嵌结构,线圈端部未有效固定, 端部线圈与支架存在位移变化,可引发转子绝缘击 穿故障;
(5)转子铁心长,转子通风孔数量及通风直径 小,冷却风扇侧未有效优化风路结构,转子冷却风 扇处存在风路自循环缺陷;
(6)定子为散嵌结构,线圈两端端部未进行有 效固定,定子绝缘击穿风险系数高,PT100埋置在定 子线圈表面位置,不利于监控定子温升状况。
(3)传动端增加接地装置。通过转轴有效接 地,释放发电机转轴上电压,避免轴电压对轴承的 影响。 2.2.2 优化轴承润滑和轴承装配结构
(1)重新设计轴承润滑结构。减低轴承润滑通 道阻力,确保轴承有效润滑,防止轴承润滑不畅引 起的轴承高温疲劳故障。
(2)优化轴承装配结构。增加传动端轴承冷却 风扇,减低发电机轴承温升;优化发电机转子通风 结构,减低转子温升对轴承的热传导。综合减低轴 承温度,有效提升轴承使用寿命。
(1)进行发电机轴承选型设计。计算得到发电 机轴承使用寿命为不低于20年;轴承为非绝缘轴承 (FAG/SKF),采用进口件轴承,确保轴承质量可 靠性。
(2)将绝缘轴承结构改为绝缘端盖结构(如图 2所示)。绝缘体将端盖与轴承座隔离,阻断轴电 流的途径。采用绝缘端盖结构可提升发电机转轴对 地绝缘性能,确保发电机抗轴承电蚀能力[7]。优化 后,绝缘端盖耐压2 000 V(DC),对地绝缘电阻 ≥1 MΩ。
(8)检查发电机集中润滑器、转速编码器和滑 环系统,对其缺陷部分进行维护维修,提升发电机 整体质量性能。
(9)三防设计。维修后发电机主要用于内陆,
·3·
工 业 技 术 创 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2019年第04期
因此其防护条件遵循ISO12944中,C3的防护条件, 采用如下的外表面涂敷结构:
(2)优化发电机矽钢片,降低转子铁耗; (3)优化发电机转子冷却风扇,增大内风路 风压; (4)增大发电机转子轴向通风面积,减低 风阻; (5)优化内风路,减低发电机内部风路紊流; (6)优化发电机风阻特性,提高发电机散热 水平。 2.1.2 优化发电机转子结构的可靠性 (1)转子采用开口槽结构设计,采用成型绕组 线圈,端部进行无纬带绑扎,提高发电机转子结构 可靠性; (2)通过通风结构设计,减低发电机转子温 升,兼以提升发电机绝缘可靠性。 2.1.3 优化转子绝缘可靠性 (1)转子线圈采用H级绝缘结构; (2)导线采用优质紫铜带,每匝外包有耐电晕 聚酰亚胺薄膜补强的少胶云母带;
1.3 原型机存在的设计缺陷分析
(1)发电机转子结构设计不合理。高速旋转 转子采用散嵌绕组结构,且端部固定不牢。散嵌 绕组在高速旋转下端部易产生位移变化,导致发 电机转子不平衡量大,发电机运行时振动异常, 线圈端部绝缘出现撕裂现象,引发发电机转子绝 缘击穿故障。
(2)发电机转子通风结构设计不合理。发电机 转子通风道风阻大,内风路离心风扇提供的风压不 够,导致内风路风速小,影响发电机通风散热,导 致发电机转子温升高(根据章节1.1,转子绕组温升 约121.6 K)。发电机绕组温升高将缩短发电机绝缘 使用寿命,从而加剧转子绝缘故障。
(5)检查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性能,结合江苏 中车电机有限公司绝缘研发技术,对其定子绝缘使 用寿命进行评估,修理中对发电机定子绕组进行补 浸器处理,提升发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性能。
(6)清理发电机机座水道残留物,提升发电机 机座散热水平。
(7)检查发电机引出电缆线,对其薄弱部分进 行更换处理,确保维修后发电机绝缘可靠性。
可操作性。
1 原型发电机分析与改造设想
国华佳鑫、永发风电场华锐SL1500机组的 1.5 MW天元双馈风力发电机(以下简称“1.5 MW 双馈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机 型发电机自2011年运行至今,发电机轴承故障较 多,其中2014年转子绕组对地绝缘击穿故障次数占 比超过10%。通过型式试验、解体测绘对其设计缺 陷进行分析,提出改造设想。
2.3 其他结构设计
2016年以来,通过对国华佳鑫、永发风电场
1—端盖体;2—绝缘垫圈;3—绝缘套管;4—绝缘体; 5—轴承座;6—螺栓 图2 绝缘端盖示意图
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进行解体分析,发现其原型 机还存在其他缺陷。为彻底解决有关问题,进行了 如下设计改进。
(1)优化滑环系统和滑环室结构。增加每相发 电机碳刷数量,提高滑环室内风量,减低滑环电密 过大引起的打火故障及碳粉堆积引起的滑环相间短 接击穿故障。
(5)发电机不平衡量大。转子动平衡是在风扇 安装前完成的,风扇安装后无平衡块安装位,无法 保证不平衡量满足要求。
(6)发电机内风扇结构可靠性差。风扇的外形
呈锥形,这将导致连接铆钉在风扇旋转时要承受较 大的拉力而破损。
1.4 改造设想
通过章节1.1~1.3的分析,国华河北分公司联 合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内蒙古巨创电气设备有 限公司等单位对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进行技术 改造,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发电机转子结构优化设 计、发电机轴承结构优化设计和其他结构设计。
2.1 发电机转子优化设计
重新设计发电机转子结构,将散嵌绕组结构 改为成型绕组结构,在提高发电机结构可靠性的同 时,提升转子散热水平,防止发电机转子高温引起 转子绝缘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最终起到提升 发电机绝缘可靠性的目的[5]。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优化设计。 2.1.1 优化发电机散热水平
(1)优化发电机电磁方案,降低发电机定、转 子热负荷,减少发电机损耗;
2 改进措施
为解决佳鑫、永发风电场1.5 MW双馈风力发 电机转子绝缘击穿、轴承电蚀及疲劳损伤等故障, 通过认真分析,联合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内蒙 古巨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从发电机结构设 计、制造工艺等多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保留原型机 可用部分,最大限度优化发电机性能,从根源上解 决原型机常见故障。
第 0 6 卷 第 0 4 期 2 0 1 9 年 8于月建 国 , 等 : 1 . 5IndM工ustWri业al双Te技c馈hno风术logy力创Inn发o新va电tion机 技 术 改 造 研 究 — — 基Vo于l.0华6 锐NoS.0L41A5u0g.02机01组9
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技术改造研究
(3)发电机轴承润滑结构不合理。轴承润滑结 构紧凑,润滑油路阻力大,致使润滑不畅,影响发 电机轴承散热。发电机转子温升高,必然加剧提升 发电机轴承温升,从而引发发电机轴承故障。
(4)发电机滑环系统设计不合理。国华永发风 电场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采用每相2个相碳刷滑环 结构。发电机在额定运行时,相碳刷承受的电密较 大,相碳刷对滑环打火放电,导致发电机滑环系统 烧损。
① 底漆: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50 μm; ② 中间漆:厚浆环氧漆,干膜厚度100 μm; ③ 面漆:聚氨脂面漆,干膜厚度50 μm。 干膜总厚度不小于200 μm。
3 维修后性能计算
3.1 发电机电磁方案计算
原型机发电机转子槽型为梨形槽,线圈为短距 散嵌绕组结构。相较而言,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1.6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结构都为开口槽,双 层短距硬绕组结构,可靠性更高,且工艺成熟,运 行经验丰富,故在维修方案中选用之[8]。节距Y 按
·2·
于建国,等: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技术改造研究——基于华锐SL1500机组
(3)选用先进的绝缘结构、耐电晕材料,引进 真空压力浸漆、旋转烘培技术,确保转子绕组耐变 频器过电压的能力。
2.2 发电机轴承结构优化设计
双馈风电机组控制机理决定了发电机转子变频控 制。该控制机理必然使得发电机转轴上产生高频轴电 压,而轴电压本质上是共模电压的一部分,对双馈电 机危害巨大[6]。发电机定子铁芯组合缝、定子硅钢片 接缝、定子与转子空气间隙不均匀等,往往会造成发 电机的磁路不对称。发电机主轴在这种不对称的磁场 中旋转,会形成轴电流、轴电压。由于发电机转子和 轴承、大地所构成的回路阻抗很小,轴电流密度一旦 超过0.2 A/cm2,就可能形成很大的轴电流,对轴承造 成击穿放电,乃至电击侵蚀。因此,双馈风力发电机 轴电压抑制不当,将导致发电机轴承批量发生电蚀故 障。结合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在对1.5 MW双 馈风力发电机进行优化设计时,重点关注轴电压的释 放,以提高发电机轴承抗轴电压能力;优化发电机轴 承润滑结构,避免轴承运行时因润滑不当引起高温, 以减低轴承疲劳损伤。 2.2.1 提高发电机轴承抗轴电压能力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绝缘;轴承电蚀;型式试验;CNAS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 献 标 识 2019) 04-001-06
工 业 技 术 创 新 U R L : http: // D O I : 10.14103/j.issn.2095-8412.2019.04.001
——基于华锐SL1500机组
于建国1,边辉1,李志刚1,阳辉力2,程鑫鑫2,邓醴陵2
(1. 国华(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张家口 075000; 2.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 在现场SL1500机组运行中,部分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多次出现轴承电蚀、发电机转
子绕组对地击穿等故障。通过型式试验、解体测绘,对原型发电机设计缺陷进行分析,提出技
引言
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行业取得快速发展。风 电机组主要装机类型有直驱永磁型和双馈型。在风 电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些类型的风电机组在运 行期间也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如叶片断裂、齿轮 箱断齿、发电机转子绝缘烧损等[1]。
发电机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其故障的解决 尤为关键。近几年来,以华锐SL1500机组(双馈 型)的发电机为典型,很多发动机出现了轴承电 蚀、发电机转子绕组对地击穿等故障[2]。针对此, 国内风电技术研究者提出了更换绝缘轴承等一系列 技术措施[3],但均未系统性地解决故障问题[4]。
国华河北分公司佳鑫、永发风电场(以下简称 “国华佳鑫、永发风电场”)自2011年以来投运华 锐SL1500机组,其采用1.5 MW天元双馈变速恒频 发电系统。为了解决风电机组的故障问题,提高风 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及发电效率,降低风电运行成 本,本文从设计角度出发,以国华佳鑫、永发风电 场为研究对象,对华锐SL1500系列机组发电机存 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方案 设计完成后,通过测试验证这些方案的有效性。最 后,将通过测试并验证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推广, 通过改造前后风电场运行数据的对比,验证方案的
图1 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1.1 原型机型式试验
国华河北分公司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绕 组温升高(电阻法,约121.6 K),定子绕组温度为 86 K。发电机转子绕组温升值高出H级绝缘F级考核 标准。
1.2 原型机解体测绘
结合国华佳鑫、永发风电场1.5 MW双馈风力发
·1·
工 业 技 术 创 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术改造方案:对于发电机转子,采用优化散热水平、结构设计,提高绝缘可靠性方面的改造;
对于发电机轴承,提高抗轴电压能力,优化润滑和装配结构;对于其他缺陷,进行针对性的设
计改进。在CNAS认证的型式试验站下进行了评测,结果:相关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表明发
电机轴承故障和转子故障从根源上得以解决。改造方法值得同行参考借鉴。
2019年第04期
电机故障统计数据,经解体测绘得知: (1)在采用的绝缘轴承结构中,前后绝缘轴
承外圈未得以有效固定;在运行中,绝缘轴承外 圈可轴向自由窜动,致使频繁出现轴承疲劳损伤 等故障;
(2)轴承室结构设计不合理,轴承润滑油路 长,油路堵塞故障频发;
(3)轴承PT100埋置远离轴承室,不能有效监 控轴承的实际温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