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1-1.2复习教案 (新版)苏科版-(新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回声是由于声音碰到障碍物后而___回来的声音;人的耳要听到回声,回声和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要达到__s,也即障碍物离原声的距离至少要达到__m。
例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4、声源在振动发声
A、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
B、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二、例题分析
例1、遇到大风的天气,郊区路旁架设的高压线会嗡翁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___的___而产生的。当有人敲鼓的时候,如果在鼓面上刚好有几粒沙子,则可看到沙子跳动起来,据此可知,__________。
例2、在一个玻璃钟罩里有一只电铃,通电时,可以清楚地听到电铃的声音。但如果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全部抽掉,通电后,人将___(“能”、“不能”)听到声音,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5、声音的三个特性:
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 (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X围:20Hz~20000Hz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2、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
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教学目标
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
教学难点声音的特性教具使用源自教学方法探究、练习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知识要点:
1、声音的产生: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液体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例5、不同频率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三、小结
四、作业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