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塔腐蚀分析以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7
我公司尿素合成塔是一种全新的液相逆流换热式合成塔。

合成塔设计为全液位塔,充分利用反应热能对入口介质进行预。

内件采用多层盘管换热结构,完全隔离甲铵吸热、脱水生成尿素与尿素水解生成甲铵的两种化学反应,杜绝混流的产生和尿素的水解,提高尿素转化率。

该塔在运行过程中,转化率达到了70%。

但在2017年年检中发现尿塔衬里、内件均有严
重腐蚀。

如图所示。

上部衬里出现活化腐蚀
衬里焊缝之间出现刀口腐蚀
换热管、塔盘、焊缝腐蚀
内件支撑角钢腐蚀
2 原因分析
尿塔衬里材质X2CrNiMo18-14-3MOD,焊缝材质。

X2CrNiMoN25-22-2。

尿塔内件管束材质X2CrNiMoN25-22-2,其余塔盘、支撑角钢、升液管材质X2CrNiMo18-14-3MOD。

X 2C r N i M o 25-22-2与改良型316L 相比,X2CrNiMo25-22-2 Cr、Ni含量更高,C及S、P含量更低,在固溶处理后得到全奥氏体组织,对尿素介质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不锈钢的防腐机理是钝化后在表面形成含Fe2O3、Cr2O3的复合氧化膜,这层复合氧化膜在腐蚀介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保证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因此,在设备运行中,还需要靠氧来维持有效的保护膜。

高温高压的尿素-甲铵介质中,加入足够氧后,X2CrNiMo25-22-2以及X2CrNiMo18-14-3MOD材料处于钝化状态,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完整的钝化膜。

但是,受材料热处理质量、衬里制造质量、工艺操作稳定性、工艺条件及维修质量的影响,材料耐蚀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受操作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同一尿素合成塔各层塔盘反应热释放、氧消耗、介质流动速度等不一,各筒节部位腐蚀环境不一,钝化状况不尽相同;同时,NH3/C和H2O/C数值、加氧量等均会对衬里的钝化带来直接影响,出现超温、超压、封塔时间过长等异常工况时,衬里钝化膜将受到严重破坏。

此时,出现活化腐蚀的几率将大为提高。

本装置中,尿塔是在通入CO2同时通入空气,空气先进入塔底,再逐渐往上。

而内件与衬里越往上腐蚀越严重。

说明越往上氧供应越不足,最终导致钝化膜没有得到有效维护。

介质对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我公司尿塔操作温度在190℃,已经达到了衬里的高限使用温度。

焊缝的熔合线刀状腐蚀是在尿素合成塔中最容易出现的腐蚀现象。

高温高压的尿素甲铵溶液对不锈钢有很强的晶间腐蚀能力,对焊接接头的熔合线也具有很强的刀状腐蚀能力。

在衬里和焊接材料的选择上,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提高抗晶间腐蚀性能的措施,但仍然无法彻底避免此类腐蚀的出现。

因为衬里焊缝的焊接过程中,无法避免不锈钢的敏化现象。

在系统短停时,尿素合成塔保压10~24h,尿液在塔内处于静止状态,腐蚀介质极易吸附在衬里表面,而且在保压期间,塔内供氧不足,钝化作用减弱,因而使衬里腐蚀加剧。

我公司保压时间曾经超过了24h。

尿塔腐蚀分析以及对策
郭志强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 眉山 620031
摘要:根据尿素合成塔的腐蚀情况分析原因,针对减缓尿素合成塔的腐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尿素合成塔 腐蚀 解决预防措施
308
角钢与塔盘一样存在腐蚀,只是腐蚀速率较低,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CL -的应力腐蚀对不锈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本装置曾经因为换热器泄漏以及回收排放液进入尿素系统,导致循环水和回收排放液中的CL -进入了尿素系统。

虽然时间不长,但对尿塔的防护还是很不利的。

3 解决及预防措施
对受腐蚀换热管、塔盘、衬里等进行测厚检查,均在可控范围内,可监护使用;对焊接接头熔合线及热影响区受腐蚀部位按规范进行修补;对内件以及衬里进行重新钝化处理;加大氧气通入量,维持内件和衬里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膜,避免腐蚀。

控制入塔O2含量在0.6-0.8%之间。

3.1 严格操作中的各项工艺指标
(1)控制尿素合成塔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90℃;(2)控制系统的氨碳比尽可能在指标的上限运行,水碳比尽可能在下限运行,以便减缓设备的腐蚀;(3) 严禁回收排放液进入尿素系统;(4)实行有效的检测工作,每天对合成塔尿液中的Ni含量进行检测。

一般应使合成塔尿液中Ni含量控制在0.2ppm。

3.2 停车期间的防腐蚀控制
(1)在停车前或停车时,适当增加系统氨的加
入量,提高氨碳比。

停车期间应尽量减少系统的加水量,以降低系统的水碳比;(2)停车后,封塔时间应尽可能短,最长封塔时间不宜超过24h。

若计划停车或
紧急停车前,应加入一定量的氧。

加入空气量在指标上限、水碳比在下限时,系统封塔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超过48h。

3.3 开车期间的防腐蚀控制 
(1)严格控制开停车过程的升降温速度。

设备的升温速率必须严格控制在6~8 ℃/h(100℃以下)以及8~10 ℃/h(100℃以上)。

(2)设备开车初期,系统加氧量宜控制指标上限为宜,待设备运行几个小时稳定以后,再逐渐适当降低系统的加氧量。

4 结束语
尿素合成塔是尿素装置的核心设备,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的保护。

这种保护是一种全过程的保护,要从尿塔本身的材质、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以及运行期间的各项管理等方面着手。

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新建 , 徐东.尿素合成塔的检验、腐蚀分析及修理[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
[2] 王鹏.尿素合成塔衬里焊缝腐蚀处理[J].氮肥与甲醇技术,2008。

[3] 彭刚.尿素合成塔衬里腐蚀分析与防护措施[J].云南化工,2017.
力无变化,再次开井观察,井口仍反吐钻井液,开泵循环检测后效期间,再次发生漏失8m 3,停泵后,井口再次出现钻井液反吐,继续关井检查,10min钟压力由0↗0.3MPa,继续观察30min,压力无变化,但开井后井口仍有钻井液反吐,继续观察反吐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井口反吐钻井液由大变小,累计反吐出钻井液6.7m 3后,井口断流。

固井施工正常,声幅电测固井质量优质。

5016井:本井在钻至井深2093m处发生溢流后,将钻井液密度从1.16g/cm 3↗1.40g/cm 3后发生漏失,逐步降低排量后漏失消除,累计漏失钻井液40m 3。

后续在钻井过程中,正常排量发生漏失,降低排量液面正常,但在停泵接单根时发现,井口始终有钻井液外溢,关井检查压力基本无变化,继续小排量开泵循环时,循环池液面正常无漏失,增大排量钻井液有漏失,停泵接单根时井口钻井液反吐,为控制井控风险,准备起钻更换钻具结构,停泵后井口钻井液反吐,流速由大变小,直至断流。

累计反吐钻井液38m 3,起下钻正常。

5034井:本井在钻至井深2020m处发生气侵,关井求压后将钻井液密度由1.23g/cm 3↗1.42g/cm 3后发生漏
失,停泵后钻井液反吐。

现场配置堵漏浆进行憋挤作业,累计憋挤进堵漏浆12m 3,憋挤结束开井后,井口开始反吐,反吐出钻井液11m 3,多次憋挤开井后,井口均出现钻井液反吐,后循环降低钻井液密度至1.36g/cm 3后,液面正常无漏失,井口钻井液无反吐现象。

6 结束语
初步认为“井筒呼吸”原因主要为施工井在发生溢流压井过程中,因高密度钻井液压裂地层形成的圈闭性裂缝所致,造成裂缝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发生扩张和闭合。

井筒呼吸不同于井筒溢流,两者有本质性区别,需要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判断,避免发生井控险情[2]。

参考文献 
[1] 何赛. 超深裂缝性储层漏失机理及堵漏技术[J]. 石化技术. 2020(02).
[2] 张沛元 王浩.川西地区“井漏反吐”初探[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0,27(2):64-66.
作者简介
盖靖安,男,甘肃平凉人,一级工程师,1972年出生,2014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地质大学(武汉),现主要从事现场钻井液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上接第30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