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
B.读图可知,1950-2017 年图中湿地大多转化为城区,而城区占地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所
以湿地大多转化为了住宅用地,B 正确;
-4-
C.图中湿地大多转化为城区,城区商业用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占地面积相对较小,C 错误;
D.图中湿地大多转化为城区,城区交通用地占地面积没有住宅用地大,D 错误。
下图为 2016 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
6. 四国中人口增长属于典型的“高—低—高”模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四国中
A. 甲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B. 乙国劳动力比重增加
C. 丙国人口规模会缩小
D. 丁国出生性别比失衡
【答案】6. D 7. A
【解析】
【分析】
年人口比重大,且目前 45-54 岁的人口比重大,今后老年人口比重仍会继续增加,因此该国人
口老龄化加剧,A 正确。劳动力一般指 15-64 岁的人口,乙国该年龄段人口大致随年龄减小而
减少,今后劳动力比重下降,B 错误。丙国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差别小,青壮年人口较充足,不
-3-
能反映出该国今后的人口规模会缩小,C 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国新生人口中男性和女性 比重大致相同,性别比较平衡,D 错误。故选 A。 【点睛】人口金字塔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 人口午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一般来说,人口年 龄结构金字塔图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 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 果。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 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第三种, 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 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读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故选 B
【9 题详解】
A.图中湿地大多转化 为城区,湿地和公园减少,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A 错误;
题。
影响图中 M 处公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气候
-1-
C 河流
D. 植被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M 处的公路呈“之”字形弯曲,说明该处坡度较大,为了降低坡度
而把公路修成“之”字形,所以影响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故 A 正确。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1950-2017 年,湿地大多转化为了
A. 工业用地
B. 住宅用地
C. 商业用地
D. 交通用地
9. 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
A. 改善了城市环境
B. 使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C. 分担了城市职能
D. 使城市湿地功能增强
【答案】8. B 9. B
【解析】
【8 题详解】
A.工业用地一般分布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外围,读图可知,图中湿地大多转化为了城区,A
湿度地带分异规律,选项 B 符合题意。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指自然带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
-2-
替的分布规律,与图中变化规律不同,选项 A 不符合题意。垂直分异规律是指随着山地高度 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与图中变化规律不 同,选项 C 不符合题意。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 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在中小尺度上发生的变化规律,而图示范围大,图示分异规律与地方 性分异不在一个尺度上,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A. 风力
B. 流水
C. 冰川
D. 波浪
【答案】1. C 2. B
【解析】
【1 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山峰为石灰岩,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常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结构,是沉积岩典
型特征,故选 C。
【2 题详解】
图中景观为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溶蚀作用,
故选 B。
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公路线路分布示意图,该地北高南低,地表起伏较大,读图完成下列各
该组试题以人口金字塔图为切入点,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发展变化,总体难度适中。
【6 题详解】
“高—低—高”模式表现为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快,青少年
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大致呈三角形,图中丁符合该模式,故选 D。甲、乙、丙老
年人口比重均较大,不符合该模式。
【7 题详解】
一般来说,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超过 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从甲图中可以看出,该国老
南宁三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考 理科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下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山峰的石灰岩里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判断该岩石是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Βιβλιοθήκη D. 变质岩2. 影响图中景观形成的外力因素主要是
本题组以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地域分异规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
题的能力。
【4 题详解】
年降水量低于 50mm 的地区,雨水补给量小,径流量小,河水很容易被蒸发、下渗消耗完,
导致该地区河流短小;因气候干旱,天然水分和水源都稀少,导致植被稀少;植被稀少,气
4. 年降水量 50mm 以下地区,河流短小,植被稀少,土壤贫瘠。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区域性
B. 单一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5. 甲→乙→丙植被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4. D 5. B
【解析】
候干旱,导致土壤发育程度较差,土壤贫瘠,地区内的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选项 D 符合题意。
【5 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乙、丙植被景观由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降水由东向西
自 400mm 逐渐降低到 50mm 以下,由于水分条件的变化,植被从沿海向内陆更替,这体现了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