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效提能训练:1-2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第节
[热点集训]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将80 g SO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将0.5 mol·L-1的NaNO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含K+为2 mol的K溶液解析 A项溶液体积不为1 L,B项生成1 mol H,C项溶液体积不是50 mL,D项缺少溶液体积。
答案 B下列溶液中,跟100 mL 0.5 mol·L-1溶液中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1溶液-1溶液-1溶液-1溶液解析 物质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00 mL 0.5 molL-1溶液中(Cl-)=0.5 mol·L-1,而A、B、C、D项中,(Cl-)分别为1 mol·L-1,0.75 mol·L-1,-1,0.5 mol·L-1,故D项正确。
答案 D容量瓶上需要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刻度线,⑥碱式或酸式六项中的 B.②④⑥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
答案 A在80 g密度为·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则此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d B.d
C.d
D.d
解析 (Fe3+)0.05 mol,[Fe2(SO4)3]=0.025 mol,(SO)=0.075 mol,(溶液)=,(SO)===-1。
答案 A某同学用Na配制0.10 mol·L-1(aq),其称量操作如下图所示,最终配制溶液的浓度
A.偏高 B.偏低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D.准确解析 结合天平称量规则,实际称得样品的质量为,最终浓度偏低。
答案 B有下列化学仪器:托盘天平 ②玻璃棒 ③药匙 ④烧杯 ⑤量筒 容量瓶 ⑦胶头滴管1)现需要配制500 mL 1 mol·L-1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________ mL。
(2)上述仪器中,按实验要求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量瓶使用前检验是否漏水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用来稀释浓硫酸的烧杯未洗涤,________;未经冷却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______;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水,________;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本题难点在于误差分析,理解引起误差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求算所需浓H的量;烧杯未洗涤,烧杯上将沾有硫酸;溶液未冷却,溶液体积膨胀,冷却后溶液没有到达刻度线;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不能再加水;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没有到达刻度线,体积偏小。
答案 (1)27.2
(2)⑤④②⑥⑦⑧⑨ (3)往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180°后塞紧,再把瓶倒立过来,若不漏水,才能使用 (4)①偏低 ②偏高 ③偏低 ④偏高[能力提升][限时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对1 mol·L-1的BaCl溶液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该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该溶液中Ba+的物质的量是1 mol可使用250 mL容量瓶分两次完成490 mL该浓度的BaCl溶液的配制将208 g BaCl固体溶解在1 L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浓度为1 mol·L-1解析 结合BaCl++2Cl-,Cl-浓度是BaCl浓度的两倍,A项正确;未指明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490 mL溶液需使用500 mL容量瓶一次性配制,C项错误;1 mol·L-1的1 mol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1 L的溶液,D项错误。
答案 A下列目的能达到的是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可得1
mol·L-1的NaCl溶液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可得1 mol·L-1盐酸将25.0 g胆矾溶于水后配成100 m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 mol·L-1将78 g Na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可得到浓度为-1溶液解析 A项把溶剂的体积误当作溶液的体积;B项不知溶液的体积;D项发生反应:2Na+2H+O,得到的溶液浓度为2 mol·L-1。
答案 C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80 mL -1的稀硫酸。
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玻璃棒 ⑧80 mL容量瓶,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②⑤⑦⑥解析 根据浓度和物质的量先计算出需要浓硫酸的体积约为5 mL左右,应用10 mL量筒量取;不用托盘天平称量,所用容量瓶应为100 mL,实验室没有80 mL容量瓶。
答案 D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1-1-1解析 容量瓶中H溶液的H+物质的量为(H+)=(0.1 L×0.3 mol·L-1+0.3 L×0.25
mol·L-1)×2=0.21 mol,所以(H+)==0.42 mol·L-1。
答案 B(2014·济南模拟)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H+外[(OH-)可忽视]还有Na+、Cl-、NH、SO,其浓度依次为
:(Na+)=2.3×10-5-1,(Cl-)=3.5×-5-1,(NH)=2.3×10-5-1,(SO)=1.05×10-5-1,则该地酸雨的pH为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计算出(H+)=(SO)+(Cl-)-(Na+)-(NH)=1.0×10-5-1,则pH=5。
答案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一定能造成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定容后振荡容量瓶,发现液面略低于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配制时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各一次,将洗涤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将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进行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解析 AB、D项操作都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C项操作中,把热的溶液定容后,冷却时体积会缩小,浓度会偏高。
答案 C如图是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可得出值
A.2 B.3
C.4 D.5
解析 看清楚图像中坐标的含义,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1 L×2 mol·L-1=1,解得=4。
答案 C(2014·佛山模拟)配制100 mL 0.1 mol·L-1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转移Na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定容后,塞解析 不能用容量瓶溶解固体,A错误;加入100 mL蒸馏水所得溶液体积并非100 mL,B错误;配制溶液时,要将玻璃棒和烧杯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中。
答案 D血糖浓度(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人体的重要生理指标,其值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ol/L和mg/dL(1 L=10 dL)。
以m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值在3.61~之间为正常,下列血糖浓解析 A项,2.88 mmol/L<3.61 mmol/L,偏低;B项,0.008 mol/L=8 mmol/L>6.11 mmol/L,偏高;C项,≈5.28 mmol/L,这个值在正常范围内,符合要求;D项,≈2.89 mmol/L,偏低。
答案
C(2013·南昌模拟)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其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溶液”。
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则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和称取溶质的质量分别为容量瓶,称取7.68 g硫酸铜容量瓶,称取12.0 g胆C.500 mL容量瓶,称取8.00 g硫酸铜容量瓶,称取12.5 g胆矾解析 由于容量瓶的规格中没有480 mL,只能选择略大于所需溶液体积规格的容量瓶(即500 mL容量瓶),计算溶质的质量时按500 mL溶液计算,还要注意托盘天平的读数:保留一位小数。
所以应选择500 mL容量瓶,称取8.0 g硫酸铜或12.5 g胆矾。
答案 D(2014·威海模拟)把含MgSO4和K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
;另一份加入含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b-a)/-1(2b-a)/-1(b-a)/-1(2b-a)/-1解析 由离子方程2OH-+Mg+(OH)2↓可知,OH-为,则Mg+为
,MgSO为;由离子方程式:SO+Ba+可知,Ba+为,SO为,MgSO和K共,则K为(-a) mol,其含有的K+为(-a/2)
mol×2=(-a mol;原混合溶液中的K+为2×(-a) mol;所以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1。
答案 D有硫酸镁溶液500 mL,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 mol·L-1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解析 由Mg+的质量分数知MgSO的质量分数为=24.0%,其浓度为==2.4 mol·L-1,溶质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1,SO的质量分数为.8%=19.2%。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2分)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1溶液的密度-3硫酸氨水(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不写单位,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和-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析 (1)设硫酸的体积为1 L,则(H2SO4)==。
(2)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2倍,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3)根据图像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1氨水的密度小于-1氨水的密度,等质量时,-1氨水的体积小于-1氨水的体积。
两者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一定比大,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2 mol·L-1。
答案 (1) (2) (3)大于 大于(14分)(2013·惠州模拟)实验室需要0.80 mol·L-1溶液475 mL和0.40 mol·L-1硫酸。
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g。
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80 mol·L-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
若还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了,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80 mol·L-1。
(3)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实验室有10 mL、15 mL、、50 mL的量筒,应________ mL的量筒最好。
解析 (1)配制溶液用不到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
(2)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来配制0.80 mol·L-1溶液,故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为:0.80 mol·L-1-1=16.0 g。
容量瓶未干燥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会导致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变小,浓度变大。
(3)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1.84 g·cm-3=0.40 mol·L-198 g·mol-1,,应选用15 mL的量筒。
答案 (1)A、C 烧杯、玻璃棒 (2)16.0 等于 大于 (3)10.9 15(14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的混合物用100 mL 3.00 mol·L-1溶液(密度为1.12 g·mL-1)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 0 mol。
求:(1)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Cl2)∶n(H2)=________。
解析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公式:=,代入数据得原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OH)===10.7%。
(2)由于最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NaClO,则(Na+)=(Cl-)+(ClO-),所以,(Cl-)=0.1 L×3.00 mol·L-1-0.050 0 mol=0.250 mol。
(3)发生的反应为
①H+Cl2HCl,②HCl+NaOH===NaCl+H,③Cl+2NaOH===NaCl+NaClO+H,(Cl2)===0.150 mol,(H2)===,所以
(Cl2)∶n(H2)=3∶2。
答案 (1)10.7% (2)0.250 (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