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新课标实施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实施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设计
准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在新一
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为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和全新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无疑是我们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变以往教学目标设计的陈旧模式,代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全新的开放的教学目标的设计。

那么,设计全新的开放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哪些教育理念呢?我
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工具性
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把“以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回归本位,以学生为本,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为我们指出了这样一个总的课程目标。

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回顾我们以往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弊
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目中无人”,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知
识的容器。

语文学习的过程变成知识的学习、迁移、运用,学生
的发展单一而片面。

实施《语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进行全
新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文课程标准》
况。

语文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三个维度来进行设计,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的
语文素养得到整体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
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重新定位,突出了语文从“工具”的功用性走向关注“人”的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体现了语
文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一种需要。

它灌输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
的渴望,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语文的人文内涵不仅是体现在课文中,更体现在学生作为交际主体的接受、交流与表达过程中。

否则,语文教学就会只见文字不见人性,只见训练不见交际,只见枯
燥无味的工具不见鲜活跳动的生命。

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应该兼顾工具和人文的内容,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工具运
用中体现着人文,在人文追求中运用着工具。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突出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增加,培养良好的语感,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
文化底蕴。

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阅读速度和课外阅读量,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学会阅读、欣赏。

在写作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多观察,多思考,说真话,说实话,表真情,写真意。

更值得关注的是,课程标准史无前例地开辟了综合性学习的新领域,把语文的实践由课本、课内拓展到广阔的生活领域,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更多更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

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要改变以往单一封闭的“知”、“能”互动,代之以鲜活开放的综合实践,使语文的实践由原来简单的知识、能力训练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理解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
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培
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充分地
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所阐明的上述新思想、新理念。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是开放的、多层次的、序列化的,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以往的教学目标设计只考虑学生学什么,教师选好了路子、定好了调子,学生只要跟着走、跟着唱就算大功告成。

学生即使有不同的问题和想.
法,教师也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牵”到教师的目标上来,学生毫无自主、探究的权利。

新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摆脱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自由地去合作、探究和评价,使学生充分地发挥其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总之,在目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和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目标教学,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