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七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公转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公转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2、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讲述地球的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1、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2、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3、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两位同学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
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
思考:1、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其轨道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3、一年为什么有春夏秋冬呢?原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讲授新课】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地球的公转。
一、(活动)教师演示
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
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
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自由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讲述)地球在不停地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它还在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这是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2.一口井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井底的机会,这口井可能位于什么地方(借助flash课件演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有一个地方一年四季昼夜平分,这个地方位于哪里?
4.结合生活经验,比较6月1日、12月1日昼夜长短情况。
5.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中是直着身子还是倾斜着身子?如果是直着身子,能不能产生四季?
(二)归纳:(一)、公转的规律
①概念围绕太阳转动
②方向自西向东
③周期一年
④特征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在宇宙中指向同一方向。
(三)、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看P11图1.19,引导其思考:太阳直射的至北点和至南点在哪里?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不同?北半球什么时间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又什么时间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什么时间是昼夜平分?
板书①形成了四季:
活动:用手电筒做太阳光源,在教室黑暗处按上图三种情况照射墙面。
要求学生观察:在三种情况下墙上光斑亮度强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过渡)由于公转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不同,地面得到的热量也不一样,有时热,有时冷,所以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②产生了五带探究:在生活中,太阳能装置如何放置,取得的采光效果最好?
看图1.20 地球上的五带地球上五带的名称、界线、特征
(小结)有上可知,地球公转不但形成了四季,还形成了五带。
本课总结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
都是由西向东转,但它们运动的周期和产生的地理意义不一样。
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不同而划分的,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课后探究: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可能“从西边出来”?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了,会出现什么反常现象?
板书设计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概念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当堂练习:1、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2、下列热量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S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本节课给我的启示:
借助地球仪、手电筒、flash课件等实物进行教学演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强化教学效果,值得在今后进一步发扬光大。
但是,多媒体课件如果使用过多,就容易使课堂成为“课件展示会”,教师成了放映员,其主导作用、引领作用、导师作用受到削弱和淡化,不利于教师预设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7.2.1 南亚
一、基础巩固
1.读图,南亚东西两面分别濒临的海域是()
A.孟加拉湾、阿拉伯海B.南海、孟加拉湾
C.红梅、阿拉伯海 D.波斯湾
2.南亚的岛国是()C
A.印度和孟加拉国
B.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C.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
D.马尔代夫和印度尼西亚
读“沿78°E线南亚地形剖面”图,完成3、4题。
3.b地形区为( )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德干高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
4.该地形区最主要的气候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台风
D.旱涝
5.关于南亚地形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B.南亚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
C.印度河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在印度境内注入孟加拉湾
D.恒河冲积形成恒河平原,自东向西注入阿拉伯海
2013年6月6~10日,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中国昆明举办。
据此回答5、6题。
6.下列南亚参展国中,位于内陆山区的是( )
A.尼泊尔
B.斯里兰卡
C.马尔代夫
D.孟加拉国
7.参展国家与中国相邻的是( )
①印度②巴基斯坦③孟加拉国④马尔代夫
⑤尼泊尔⑥斯里兰卡⑦不丹
A.①②③④
B.③④⑥⑦
C.①②⑤⑦
D.②
③④⑤
二、综合题
8、读“南亚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
A_______.B 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E_______,F_______。
半岛:G_______ 。
岛屿:H_______。
9、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南亚地形:A_______山脉,B_______平原,C_______高原,D_______平原。
(2)南亚地形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北部以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南部以_______ (地形类型)为主;中部以_______ (地形类型)为主。
(3)图中B平原上流经的河流是_______ ,该河入_______ 。
(4)流经D平原的河流是_______,该河注入_______。
(5)喜马拉雅山以南到印度洋的南亚大陆部分称“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A
2.C
3.A
4. D
5.A
6.A
7.C
二、综合题
8.(1)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2)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半岛斯里兰卡
9.(1)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2)山地高原平原(3)恒河孟加拉湾(4)印度河阿拉伯海(5)南亚次大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