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db93e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0.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从而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切身感受李时珍为修《本草》而吃的“苦”。
2、在与文本直接对话,适时补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知道成功的来之不易,了解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
3、继续培养学生敢于、善于提出疑问,以及复述叙事作品的水平。
教学重点:1、以“苦”为抓手,深入学习文本。
2、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感受人物身上的可贵精神品质,特别是体悟李时珍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李时珍的故事,《本草纲目》的介绍,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1、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本课的第一、二小节,还理解了很多生字新词,你能准确认读这些词语吗?(逐行指名读词语)课件出示: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李时珍领着他的弟子庞宪去各地察访药材,他们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焦急、破败、断垣残壁(太阳逐步落山了,师徒俩找不到住宿的地方,焦急起来。
他们看到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夜幕降临、啃干粮、长年累月(夜幕降临了,师徒俩坐在火堆旁啃干粮。
他们长年累月的奔波,就是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
)皎洁、寻访所得、笔墨砚台(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李时珍让弟子庞宪拿出笔墨纸砚,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记录今天的寻访所得。
)你能选用同一行中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吗?(交流,指名说。
)看来,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能够协助我们更清楚地复述文章的内容。
2、刚才是分行来看,如果把这些词语做为一个整体,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吗?(出示课件“苦”)板书“苦”(同步口述:为采草药【写草字头】,夜宿古寺【写古字】,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苦”?板书“?”)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探询答案。
请打开书,认真默读课文,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记号。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bd14a483d049649b6658cb.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干甘于吃苦,严谨认真的塌实作风。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出示词语)学生个读、齐读词语四组词语。
察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焦急、破败、断垣残壁夜幕降临、啃干粮、长年累月皎洁、端详、若有所悟(二)选用同行中的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二精读课文(一)1 出示幻灯读了这段文字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想?他为什么要修订《本草纲目》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李时珍有说的一句话来回答。
(二)课文许多地方就写出了他们的辛苦,你能找出来吗?(1)学生交流,师生谈话,想象情境“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指名读,读出其中的辛苦。
评价再指名读。
齐读。
(2) 李时珍夜宿一座破败的古寺。
1课文哪些词语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2 学生交流,再指名读。
3 如果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4 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3)“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用砖块垒桌子等”(三)细细品读课文8—13小节。
1 哪些语句的描写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2哪一个词让你心灵受到触动?“嚼嚼”为什么感动?3从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怎样的工作精神?4各自大声朗读体会李时珍的严谨认真,甘于奉献。
三总结全文(一)引出情境,学生练说。
烈日炎炎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但他们会想()风雪交加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但他们会想()晨光初现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他们在想()星光闪烁时,我仿佛看到李时珍师徒(),他们在想()(二)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的药物学家——()和他的著作()吧!四作业1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个故事2认识一些中药,搜集一些关于中药的知识,了解他们的药效,举行一个重要交流会。
李时珍夜宿古寺_优秀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_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8988ce8bd63186bcebbc5d.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16、李时珍夜宿古寺)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安徽、河南、湖北——对,几千里路,全靠两条腿走呀!——(点拨)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几千里路,走的都是荆棘遍布的——小路,走的都是无人问津的——荒野,虎狼出没的——山林。
为了察访药材,他必须走。
读。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什么叫“饥餐渴饮”?什么叫“晓行夜宿”?二、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1、他晚上住在什么样的古寺,你给大家读读。
2、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破败的古寺)3、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破败”?(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指名读,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残破、危险这样的地方,不要说“住”,就是看一眼,都觉得——齐读第4小节)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5、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
(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6、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全心全意………)“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7、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出示,齐读)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
不怕吃苦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上;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在他看来,只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好了。
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一个“就”读得好,把李时珍对物质生活无所求,随遇而安的淡泊读出来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小学四年级语文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78315221eb91a37f0115c0a.png)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课题)同学们,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部空前巨著,是医药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它还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这本书是(生:《本草纲目》)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生:李时珍)。
2.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二、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
1、看课题,你最想提什么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2、追问:他为了什么事而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察访药材,修订《本草纲目》)3、为了察访药材,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和弟子庞宪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只能夜宿古寺。
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生齐读)4、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 难道修订《本草纲目》真的只吃一点点苦吗?我们常用“衣—食—住—行”来概括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从这几方面来看看他们师徒二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5、默读课文1——7自然段,在能触动你心灵的词句下面做上标记。
6、交流:他们的生活苦吗?你从“衣食住行”中的哪一方面感受到了他们的苦?*体会行之苦出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1)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行之苦”?行的时间长:a总时间长:好几个月了。
b每天行走的时间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理解词语意思)行的路程长。
李时珍和庞宪走遍安徽、河南、湖北。
教师补充:还有江苏和江西,上万里路,全靠两条腿走呀!(2)师点拨:不走行吗?(珍贵的药材常常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为了察访药材,他们走的都是荆棘丛生的小路,无人问津的荒野,虎狼出没的山林。
17李时珍夜宿古寺20111127
![17李时珍夜宿古寺20111127](https://img.taocdn.com/s3/m/6556863e580216fc700afdd9.png)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孝小宫晓东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读课题)。
你们通过昨天的学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2、过渡: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编写了世界药物史上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
本课讲的就是他在修订《本草纲目》27年、近1万个日夜中极普通的一夜。
二、走近古寺,感受生活之苦1、在这座古寺里,李时珍和弟子庞宪是怎样度过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1~7小节,用一个字概括他们的生活。
(学生读书,交流板书:苦)2、李时珍也深深地知道他们生活得特别艰苦。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李时珍说:“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究竟吃了哪些苦呢?读读课文第1~7小节,把描写他们吃苦的语句画出来。
4、交流1:“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出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哪个词让你看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苦?这样的生活可不是一天两天啊,而是“好几个月”。
(齐读第一小节)5、交流2:“破败的古寺”。
这竟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再读读第4自然段,找找哪些词语能让我们看出古寺的破败。
出示: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1)到处是灰尘。
(小结:好久没有人到过这里了。
)(2)断垣残壁。
理解词语:坦就是墙的意思。
读了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小结: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实在是太危险了)(3)蜘蛛网。
(神像是寺庙里最神圣的地方,如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可真是一座破败的古寺)(4)小结:这可真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齐读第4小节。
6、交流3:“啃干粮”。
学生理解。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5088fddccda38366baf90.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案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不怕吃苦、为民造福、严谨认真、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产生对由衷地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李时珍的吃住行的苦,从而体会李时珍不怕苦的精神。
2.抓住记载寻访收获的典型事例,感悟李时珍的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过程:A激情导课:导入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夜宿古寺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哪三件事?生:夜宿古寺师徒谈苦记载收获明确目标:学习夜宿古寺中我们明白了李时珍住的苦,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看看李时珍和他的徒弟还吃了哪些苦?效果预期:相信每位同学都是最棒的,都能学有所获。
民主导学:出示任务: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5-11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李时珍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标注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2.小组讨论学习所得3.展示交流:(预设)生:我找到的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一个啃字我体会到干粮很硬,放了很长时间,很不好吃,这说明师徒二人吃的也很苦。
关于这点谁有不同看法。
生:我找到的描写李时珍神态的词是“笑”,说明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
师:大家很会抓关键的字词,那么,在师徒的对话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词呢?生:“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一个“挺”字可以看出李时珍很苦。
师:挺字是什么意思?支撑想想,是怎样的苦需要李时珍“挺”?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访的苦等等。
一个挺字,上面压着的是许多的苦,如果给这些苦再加一个时间,是多长?(一夜、好几个月、长年累月、27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长的时间,加负在一个近50岁的人身上,靠什么才能挺下来。
(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恒心)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时珍是如何看待的呢?齐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2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81113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58.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说出对文章内容的阅读感受,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认真严谨的踏实作风。
3.初步感知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认真严谨的踏实作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题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板书:李时珍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这个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二、复习旧知,引出“一夜”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请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三、自主读文,感受“一夜”1.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时珍的这个夜。
下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在你的心目中,李时珍的这个夜是怎样的一夜?2.学生轻声读。
3.同学们,读了、看了李时珍的一夜,现在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李时珍的这个夜是怎样的一夜,你用哪个词?(相机板书)预设:辛苦、认真、苦中有乐……四、话题交流,话聊“一夜”1.老师相信,对于李时珍的这个夜,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但是光有这点感受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还没进入文字的细节。
细节能够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等等。
现在就请同学们从这些感受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点,抓住它,带着它,再走进李时珍的一夜看看,你是从哪些细节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个点,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画好后在小组里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小组的综合意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预设1:辛苦的一夜*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露天的屋顶”说明什么?(这屋简陋、荒凉,住得苦。
)*“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一个“啃”字,可见什么?(干粮很硬,吃得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084f70052ea551810a687ac.png)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他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李时珍夜宿山寺。
本课是李时珍寻访药材的途中,错过客店夜宿古寺的情景。
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的生活,你认为是那个字?(苦)板书二、学习第1节。
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体现李时珍生活艰苦的句子,边读边想,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2、△第一小节:“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苦?饥餐渴饮,——渴了就喝一点山泉水,饿了就啃一点干粮,有时候,为了赶路,就边走边吃,甚至两顿并作一顿,这就叫做“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白天寻访药材,走的是荒山野岭,晚上住的是破败的古寺,这就是“晓行夜宿”。
是啊,为了寻访药材,吃不好睡不好,餐风饮露,晓行夜宿,一走就走——好几个月,这样的日子怎一个苦字了得!三|、你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李时珍生活艰苦?让我们一起走近那座古寺。
▲出示第四小节:1、指名读,以便让大家脑海中出现古寺的情景;2、听了他的朗读,用一个词来谈谈这座古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破败——“败”是指快要坍塌了)3 、你从哪儿看出古寺的“破败”:到处是……长满了……厚厚的……;灰尘,青苔,蛛网,断垣残壁——所有的描写都是围绕“破败”展开的。
到处是灰尘——很脏;积了厚厚的一层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可能还有蛇虫鼠蚁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很久都没人来过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想象一下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什么感受?(墙壁破损,可能会倒塌,会有生危险,又不能遮风挡雨,万一下雨刮风,淋湿了冻病了。
)朗读体会。
5、李时珍师徒俩就将夜宿在这样的古寺中,你怎么想?(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在这样破败的古寺过夜多么苦啊……)二、学习5—71、在这样破败的古寺过夜多么苦啊!还苦在哪儿?“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14ecdb240c844769eaee7f.png)
苏教 版 四年 级 上 册第 五 单
元第 1 6课 。
教 学 目标
1正 确 、 利 、 感 情 地 朗 . 流 有 读课 文 。
故 事 来 描 写 。 下 面 , 让 我 们 就
( 件 出示 : 已 经 走 了 好 课 “
几 个 月 了 ”)
并 作 一 顿 , 就 叫 做 “ 餐 渴 这 饥 饮 ” 天 刚 亮 就 赶 路 去 察 访 药 。 材 , 黑 了 住 下 来 , 叫 “晓 行 天 就
师 : 部 伟 大 的 医 学 巨 著 这 是 谁 编 写 的 呢 ? ( 书 :李 时 板
珍 ) 教 学 内容
夜 宿 ” 。 ( 件 出示 : 在安 徽 、 课 “ 河
南 、 北 等 地 ” 湖 ) 师 : 时 珍 靠 他 的 一 双 脚 李
行 程 一 万 多 里 , 足 迹 遍 及 安 徽 、 南 、 北 等地 , 找 、 河 湖 寻 观 察 、 解 药 材 , 有 经 验 的 人 了 向
请教 。
师 : 时 珍 为 编 写 《本 草 李
纲 目》, 尽 了 千 辛 万 苦 , 尽 吃 耗 了 他 几 十 年 的 心 血 。编 写 过 程 中可 说 的故 事 数 不 胜 数 , 课 而
词句 , 好读 一读 , 会体 会 。 好 体
( 生读书 、 流 ) 学 交 ( 件 出 示 :李 u 课 l珍 和 庞 , 宪 住 在 这 里 , 伴 他 们 的 将 是 陪
.
他 为 什 么 要 这 做 ?
( 书 : 丝不苟 ) 板 一
吃 苦 受 累 、 苦 付 出却 觉 得 很 辛
补 , 学 生 逐 步 走 近 李 时珍 , 走 进 他 的 察 访 生 活 , 佛 看 到 他 仿 吃 不 好 、 不 好 , 苦 察 访 药 住 辛 材 , 夜 记 录 寻 访 所 得 的 艰 辛 连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7494f44c850ad02de8041f3.png)
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 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A.这天,李时珍师徒忙着赶路,又一次错 过了客店,他们只能在路旁的雨棚里过夜 了,他想:( )。
B.满眼寒霜,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这时 候又起早赶路了,他想:( )。 C.岁月不饶人,五十岁了,天天啃干粮, 李时珍的胃病又犯了,生生地疼,他想: ( )。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 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 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 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 厚厚的蜘蛛网。
近前一看, 原来是一座破败的 古寺。李时珍轻轻 推开门,只见里面 到处是灰尘,断垣 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中间的神像蒙上了 厚厚的蜘蛛网。
近前一看, 原来是一座破败的 古寺。李时珍轻轻 推开门,只见里面 到处是灰尘,断垣 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中间的神像蒙上了 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 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 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 月了。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 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 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 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 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 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 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宠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 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 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 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药物及药效的介绍
你还知道《本草纲目》中记录 的那种药物及药效?课下搜集相关 资料。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 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 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宠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 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 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 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83b6e6f804d2b160b4ec041.png)
生: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顶着烈日寻访药材,他累得大汗
淋漓,嗓子都冒了烟,很想停下来歇歇,可是一想到早日修好《本草》就可
以早点让百姓得福,于是他又加快了步伐。
生: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地面上覆盖着厚
厚的白雪,每走一步都那幺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3、这是一件多幺危险的事啊。还有一次,李时珍为了试一试曼佗罗的药
性,因为麻醉性太强,几天昏迷不醒,家人焦急万分。学到这里,那幺对李
时珍或许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幺吗?
生:李时珍你不顾自身安危,冒险试药,心中只想着百姓,我真敬佩你
啊!
生:你真是一个称职的医生每一种药草你都要仔细辨别它的药性,你修订
师: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苦。让我们再来
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分角色练习读对话,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八至十三自然段
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生:知道。
师:那幺他为什幺还这样做呢?
生:他是为了让他修订的《本草》更加准确,他亲自尝尝,就避免让后人
因为开错药方而出现危险了。
他们累了一天只能喝点山泉水,靠啃点干粮来充饥。
请选择其中一个情景展开想象。
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酷暑难熬,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
生: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一种珍奇的药草,他顾不得自身的安
危,艰难地向顶爬去,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手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
长年累月地在外奔波。
生:李时珍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住在断垣残壁的古寺中,是为了修好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3519a2cf111f18582d05a06.png)
从李时珍师徒二人的做法及对话中来体会。
随堂笔记一:
随堂笔记二:
李时珍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等级评定:★
创读
课文
拓展
延伸
内容:再入古寺,感受工作之勤。精读课文8~12自然段。
学法:读课文感受李时珍的品质
1、李时珍是怎样修订《本草纲目》的?
李时珍是怎样冒险尝百草的?你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在让你有感触的地方做上记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完成随堂笔记二)
展示主题:品读悟情
方案一:
走进文本体会情感
要求:
1、选取本组最佳成果板书;
2、能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
3、采用“读句子-析情感-谈感悟”的方式;
方案二:
情境表演
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再现文中的场景:他们过着怎样艰苦的生活。
建议:通读全文,带领大家读相关片段,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回答。
方案三:
升华情感
说说李时珍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
互动策略
展示预案
随堂笔记
品析
活之苦
精读课文1~7自然段,用心思考问题
学法: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李时珍师徒二人夜宿古寺?用“”划出相关句子。
2、从哪些语句当中可以感受他们师徒二人在查访药材的途中,过着艰苦的生活?从中我们看出他们具有什么精神?(完成随堂笔记一)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新锐私立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课题: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学习主题】:1、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精神,体会情感。2、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9f572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6.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研读课文感知苦1、读题导入。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交流:主要内容)3、是呀,为了编写《本草》,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引读课文第一小节)4、然而,对于这一切,李时珍却认为: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5、吃点苦就是——(吃一点点苦)难道修订《本草》真的只要吃一点点苦吗?6、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13小节,找一找。
(生读文)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交流一:课文第2——4小节(他们住的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1、(卡片出示:破败)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第四小节,体会体会)2、学生交流(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3、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点评:你读出了古寺的荒凉;你读出了古寺的残破;你读出了古寺的危险。
4、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5、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读课文2、3小节,找找原因。
(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6、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7、师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出示,齐读)8、一个“就”字,你读出了什么?(随便;对住哪儿没有过多的要求)9、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齐读)交流二:课文5——7小节1、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2、学生继续交流。
(吃得苦,行得苦……)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师补充: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4、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种艰难困苦。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16e18f31b765ce050814f8.png)
《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优异教课方案教课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谨慎的科学作风。
教课过程:一、复习导入:1、朗诵生字新词。
2、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诵。
2、思虑议论:李时珍为何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余人家投宿了吗?正当师徒俩感觉焦虑时,事情出现了如何的起色?这是一座如何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诵领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尘埃、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3、自由朗诵这一部分,想一想还有哪里不懂。
4、用一句简短的话归纳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李珍徒就在古寺里是怎夜的呢?四人小一同第二部分,。
2、,沟通。
3、理解:“ 年累月地奔走,在破里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修睦《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得的。
”4、分角色朗 5-7 自然段。
自由合,指名。
5、部分的意思。
四、学第三部分。
1、自由默第三部分。
2、徒累了一天了,也歇息了吧?(没有,他要下所得)3、他什么要么做?4、12 段中有两个“⋯⋯”,它的意思同样?分表示什么?5、李珍是怎么分辨出草和草的不一样性的?表示李珍的什么精神?(真,特别)6、分角色一部分,注意气。
7、小。
五、作找李珍的料、故事;一些中及其效。
板:16、李珍夜宿古寺(破败)喝水、啃干粮边忆边写端量、扯下、嚼嚼不怕吃苦,工作谨慎、仔细、扎实教课后记:《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主要记述了,李时珍不管年纪大,为修睦《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仔细记录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他不怕吃苦的难得精神和谨慎仔细的扎实作风。
教课时,让学生先搞清寺庙如何“破败”,边讲边读;在领会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对话,理解“修睦《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含义;最后理解他们虽累了一天,但还要记下当日的寻访所得,以及李时珍在分辨不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一样药性时,是亲身品味,这类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感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以苦为乐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16、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读了这个课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呢?请小朋友赶紧拿起课文,到课文的第一小节中去找找答案,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教学课文第一、二节
1、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节
2、你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吗?指名学生交流。
(因为他们一心想赶路,错过了客店)
3、从这一点中,你体会到什么?
4、从这两小节中,你还知道李时珍师徒察访药材怎么样?(让学生联系“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来自由交流交流)
5、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这就是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原因。
6、齐读第一、二节
三、学习课文三、四节
1、是的,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荒野上,李时珍师徒焦急地走着,突然前方的树丛中隐约出现了房屋的轮廓,走近前一看,哦!是一座—“古寺”(生答。
出示古寺的图片)
2、小朋友,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请你细细读读课文第四节,将描写古寺的相关语句画出来!
3、学生朗读,做标记
4、交流:
一座破败的古寺、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5、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古寺的条件非常的差,很久没有人来了,很危险等等)
6、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7、读好这句话“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厚厚的蜘蛛网。
”
四、分析课文5-12节
1、为了察访药材,为了修好《本草》,这些对李时珍来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师徒俩毅然决定在古寺中寄宿一夜!
2、小朋友,请你自己读读课文5-12节,去看看一下李时珍在古寺的生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旁边简单地做做批注。
3、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
4、交流:
非常仔细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出示两中药材的图片,请学生看
●抓住李时珍的动作来说说体会
●朗读体会
非常爱劳动人民
●抓住李时珍的语言来体会
a.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笑”字,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前前后后,说说这种真的苦不苦?)
b. “恩,长年累月地------值得的。
”(两组对比,住在破庙里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c. “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
”(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5、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
五、拓展说话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这个故事(朗读课题),仅仅是发生在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中的一个故事,你还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两个学生说)
2、正是由于李时珍这种不畏艰辛,认真踏实的作风,才发现
了很多有用的中药,例如课文讲到的:
忍冬花初开时,-----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虫咬伤。
刀豆子-----治呃逆。
鸡肠草------
3、你还知道哪些中药?说说它的药效!
4、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出示图片),此时,瞻仰着他的象,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六、总结课文
让我们永远记着这位为了人民,行程一万余里,倾注毕生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完成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齐读)!
板书17、李时珍夜宿古寺
(破败)
喝水、啃干粮
边忆边写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