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加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今的画坛鱼龙混杂,瞧瞧他们的名片,足以被其头衔吓倒,但若去看看展览,就要浩叹些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B . 今年入夏以来,长江流域,黑龙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C .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孤独,大家认为他是个自负的人。
D . 在这次安理会上,中国代表振振有词的发言响彻整个会议大厅,赢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2.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自《名侦探柯南》1994年问世后,至今已经连载了19年,却依然经久不衰,堪称动漫界的一大奇迹。
B . 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当地政府借口恢复旅游古城区内的道台衙门为名而强制要求四个单位的住户搬迁。
C . 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哭一哭是有好处的。
据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舒尔曼的研究,眼泪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药方。
D . 法国皮诺家族将向中方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圆铜铸鼠首和兔首。
专家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回归价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圆明园文物。
3. (2分) (2015高二上·盐城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
①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
②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
③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
一点。
④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
⑤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
A . ①④⑤②③
B . ②④⑤③①
C . ②③①⑤④
D . ①②④⑤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
4. (6分)(2016·嘉峪关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
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
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
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
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
一种风尚。
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
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
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
“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
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
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
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
(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B . 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和内心的凄苦。
C . 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
D . 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
B . 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
C .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
“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
D . “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
B .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
C . “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
D . “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
5.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岁月里的空心菜
罗张琴
正午,与一老妇人错身而过。
老妇人怯怯放下肩上那副担子,取下脖颈间那条已然被汗水浸透的毛巾,擦了擦脸叫住我:“女俚,买把空心菜?”她拧开土箕里的矿泉水瓶子,却并没有将水倒进干渴的嘴里。
她用手掌托着水,均匀仔细地洒在一把把整齐码好的空心菜上,咂摸了一下嘴,“看,很新鲜。
”细细的茎,嫩嫩的叶,是长在菜园里水灵蔬菜的模样。
关于故乡南山岭的记忆瞬间在我的眼前呈现。
南山岭不是岭,它是我们村的一处菜园子。
菜地边,散落古树若干,一如保家卫国的士兵。
大人荷锄劳作,孩子穿梭嬉戏于迷宫般的阡陌。
傍晚,远山如黛,我与姑婆坐在院中那棵长满绿意的葡萄架下,撕南瓜藤,摘肥胖甜嫩的花生。
那种用柴火、铁锅、茶油翻炒出来,盛在粗瓷碗里的空心菜我竟是许久没吃到了。
母亲也种过空心菜,她做的空心菜极好吃,父亲却不买账。
母亲直到最近才明白,父亲恼的不是她本来炒得极好的空心菜,而是与空心菜有关的岁月。
父亲六岁不到,他母亲就病逝了;爷爷常年在外唱戏,亲情寡淡。
是父亲的姑姑、我的姑婆收留了他。
他跟着守寡的姑婆艰难漂泊,靠姑婆沿街卖煎饼果子和出售手工刺绣物品维持生计。
生活的苦不算苦,最使姑婆和父亲屈辱的是,总有些牙尖嘴利的乡野妇人,一口一声“空心菜”“小空心菜”地叫唤他们。
唤人空心的缘由,大概是:指姑婆无子无根、无家无业,父亲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吧。
姑婆从此对空心菜敏感,也不让父亲吃。
姑婆有回听戏,唱的是《封神演义》。
被挖心的比干当时并没有死,却在听到卖无心菜的老婆婆说“菜无心可
活,人无心即死”后倒地身亡。
姑婆觉得这无心菜就是空心菜。
空心菜的确是无根可活的,一截被掐断的苗栽进土里,不几天,便风姿绰约。
几千年了,它一直空着心,从田垄上走过,向着岁月的方向,昂起头。
姑婆突然觉得空心菜一样的人,也可以努力活得更好。
一个男人晓得姑婆所有的好,娶她进门。
姑婆说服姑公,带着父亲回白沙老家。
姑婆说,白沙有千年的祖宗,不变的血脉,回去,才有根。
大队给父亲分了田,姑婆也有了属于她的南山岭。
她在菜园里种了许多菜,当中居然就有空心菜。
之后,父亲在宗族祠堂里拜堂成亲,给孩子上谱……一个家慢慢枝繁叶茂起来。
20世纪80年代,父母住在厂里职工宿舍,母亲在厂子仓库后头辟了一方菜园。
繁殖快的空心菜顺理成章成了母亲菜园的主角。
父亲本是反对的,但也无法辩驳,空心菜一吃就是好几个夏天。
暑假的一早一晚,我和弟弟们跟着母亲去菜园掐空心菜。
父母上班后,我一个人拎着小桶子,举着小脸盆,在水龙头下,一遍遍将空心菜清洗干净。
沾着水的空心菜躺在白色搪瓷盆里,那模样儿好看极了。
那个时候,父亲是平静欢喜的。
他时常对着母亲一脸温润地笑,总忍不住腾出一只手来,摸摸我们的小脑袋瓜子。
一场车祸将父亲对空心菜的隐忍暴露无遗。
也是夏天,在县上买了房的父亲心情好,摩托车开得快了些,出了车祸。
好在父亲戴了头盔,命大。
医生准许父亲不再吃流食的那天,母亲特意熬了半只猪脚。
母亲说,那一天,父亲的吃相将她吓坏了,转眼间一锅子猪脚见了底。
一连几天,父亲拒绝母亲带来的空心菜,只将所有大荤狼吞虎咽剿灭一空。
母亲惴惴不安,其实她忽略了重要的一点,父亲好久没吃过这么隆重、纯粹的荤了。
病中的父亲,理直气壮地狠狠解了一次馋。
海角天涯,心安即吾乡。
这株曾被人唤作“小空心菜”的男人,大难不死,还置下了属于自己的家业。
家业,是父亲的南山岭。
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贴近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心有戚戚,恨不得把老妇人这两土箕菜全部买走。
我从老妇人的土箕里买了两把空心莱,老妇人谢过我,挑着菜转身向前走。
我盯着她的背影出神。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南山岭。
(选自2018年4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理解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3)结合全文,理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南山岭”这句话的内涵。
(4)文章以“岁月里的空心菜”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 (18分) (2016高三上·莆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小时候的汤一介住在南池子的缎库胡同。
由于父亲汤用彤先生一直在北大教书,生活条件还不错。
他们住的房子很大,有四五十间,院子也很大,每到冬天的时候,他们就往院子里泼水,在那里溜冰。
对于汤一介而言,那真是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随北京大学到了昆明,他考进了西南联大附中,后来又转学到了重庆的南开中学。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国家积贫积弱,百姓颠沛流离,年轻的汤一介深感痛心和困惑。
当时的南开中学可以说是一个贵族学校,国民党很多高官的子女都在那儿上学,常常用汽车接送。
那时候的汽油是非常贵重的。
于是,热血愤激的汤一介和同学张岂之、宁可拍案而起,办了一期壁报《一滴汽油一滴血》,抨击这一现象,但是学校训导长对他们毫不客气,“不让我们出了,而且说再闹就开除我们。
”
1945年1月,为准备考大学,汤一介回到了昆明。
汤一介跟着钱学熙,接触了他毕生难忘的克里斯朵夫•依修午德的《紫罗兰姑娘》。
他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
再深刻的爱也挽救不了人们的孤独”。
当时,由于妹妹的病逝,加上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少年汤一介开始独立思考一些人生问题,《论死》《论善》《论生意义》等一些展露他哲学家天赋的文章就出来了。
第二年,汤一介考上了北京大学。
“我下定决心,我要做个哲学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探讨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
”
1981年,汤一介在北京大学开课,他将《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一课修改成《郭象与魏晋玄学》,找出魏晋玄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探讨哲学方法对认识哲学思想变迁的重要意义,尝试把哲学的比较方法运用于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这些问题的讨论,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哲学思想的解放;在由《早期道教史》一课修改成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汤一介大胆提出,必须把“宗教”和“迷信”区别开来,要肯定“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而这些探讨,均是此前的道教研究很少讨论到的,汤一介以他敏锐的哲学家的眼光,开新时期哲学研究风气之先。
一直以来,西方哲学是有其庞大的范畴体系的,而中国哲学的精华则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籍,需要进一步论证和推演,需要有更加严密的逻辑体系。
汤一介开创性地提出做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要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一个中国哲学的体系。
作为一名学者,他想他必须肩负起这样一个责任,就是探讨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在传承自己文化的过程中使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
于是,汤一介在讲课的同时办中国文化书院函授班,一招生就是一万两千人。
耄耋之年的汤一介的最后心愿是“把《儒藏》做好,把中国解释学做出点眉目来。
”要集中华文化精髓之大成,将儒家文化瑰宝系统全面地“收藏”;创建中国解释学,是要参照西方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注释经典的要义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梳理,其意义则在以新的理论方法和新的语境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即古为今用。
“如果只有收藏,没有开发,则传统文化会一直束之高阁;但如果只有开发,而没有收藏,则传统文化会陷于贫瘠。
”对这个明清两代均有学者提出而终未成行的浩繁无比的工作,汤一介惟一担心和希望的是,他要努力等到编撰工程完成的那一天。
汤一介说,人到老年,总会考虑一些事情,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是吃饭,穿衣,这样一天天活着,还是有理想和抱负?当然,每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是不同的。
父亲汤用彤告诉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汤一介说他一直努力在做。
“做了自己很高兴,很喜欢的事情,那就很好。
而且,我相信它会有一定的意义。
”
相关链接:汤一介(1927—2014),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著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等,在国内外哲学界产生很大影响,为哲学研究史上不可不读的著作。
虽然有数次机会留在国外一流大学任教,薪酬、环境都要比国内好得多,他都放弃了,对于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来说,“活着就意味着责任”。
(以上材料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文中记叙汤一介在北大开课期间对玄学、佛教、道教的讨论,是为了衬托他深厚的哲学功底。
B . 汤一介当初下定决心做一个哲学家的原因在于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一些社会人生问题。
C .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是吃饭,穿衣,这样一天天活着,还是有理想和抱负?”汤一介意指人的理想虽不同,但却要做有意义的事。
D . 汤一介提出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中国哲学的精华,以期建构中国哲学体系,从而使中国哲学拥有像西方哲学那样庞大的范畴体系。
E . 本文通过记叙汤一介从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的经历,描写了他在传承中国文化上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为我们展示了一位有责任感的学者的形象。
(2)汤一介先生为什么会成为国内外影响重大的哲学家?请就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结合材料做简要的概括分析。
(3)汤一介先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件体现出来的?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4)文中汤一介先生谈到:“如果只有收藏,没有开发,则传统文化会一直束之高阁;但如果只有开发,而没有收藏,则传统文化会陷于贫瘠。
”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8高一上·丽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者,百姓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
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
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
今取帝王之道而施之五霸之世,是由乘骥逐人于榛薄① ,而蓑笠盘旋也。
今霜降而树谷,冰泮②而求获,欲其食则难矣。
夫徐偃王为义而灭,燕子哙行仁而亡,哀公好儒而削,代君为墨而残。
灭亡削残,暴乱之所至也,而四君独以仁义儒墨而亡者,遭时之务③异也。
非仁义儒墨不行,非其世而用之,则为之擒矣。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①榛薄:丛杂的草木。
②冰泮:冰冻融解。
③时之务:时务、时事。
(1)阅读上面的文字,概括作者观点。
(2)上面文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8. (4分) (2020高一上·亳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岁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内容看,本诗属于思乡抒怀。
B . 从体裁看,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C . “残灯去焰”“炉香成灰”暗写时间的推移。
D . “芙蓉枕”“竹叶杯”点明主人公品味一般。
(2)下列对本诗中“岁除夜”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元宵节
B . 清明节
C . 腊八节
D . 除夕夜
五、默写 (共1题;共13分)
9. (13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2)《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3)《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4)《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阳货》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话概括了《诗经》这部书的四种作用。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 (5分) (2019高二上·赤峰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从2019年3月1日开始,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在影片放映前会看到一部名为《家国与边关》的短片。
这部短片时长45秒,聚焦中国各地极端艰苦环境中的边防军人。
与常见的军队宣传片风格不同,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讲感情”。
飞机大炮、刀光剑影等常规元素在此片中无处可寻,有的只是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等艰苦条件下巡逻的场景。
在最具冲击力的自然环境中呈现人物遭遇危险时的困境,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令观者动容。
产生尊崇之情。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说,国防部新闻发布和宣传一直努力破除高冷范、衙门腔。
未来会越来越多地采用贴近老百姓现实生活的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国防部的举措受到很多网友的点赞,请简要分析,拟出两点点赞的原因。
每点不超过20字。
11. (5分) (2020高一下·北流开学考) 中国将于 2022 年左右建成空间站,下面是中国空间站的构想图,请把这个构想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字数 75 个左右。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高一下·邹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国演义》中周瑜临终慨叹:“既生瑜,何生亮!”
海明威历经生命磨难,领悟了:人生最高的价值之一,就在曾经面对一个够格、强焊,逼迫你尊重他甚至崇拜他的对手。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对手”。
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他(它)”身上照见了自我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舞台上,从“他(它)”身上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他(它)”。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
4-1、
4-2、
4-3、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
7-1、
7-2、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
8-1、
8-2、
五、默写 (共1题;共13分)
9-1、
9-2、
9-3、
9-4、
9-5、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1、
11-1、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