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有效性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有效性探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广泛应用。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生活情境为背景,通过干实事、感受事物、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育理论基础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科学规律和数学概念,这实现了赵志远教育理论中所提倡的“走近生活”的教育模式。
而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游戏和探索的阶段,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既满足了学生思维特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和认知。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以生活为背景,贯穿数学知识与生活点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探究、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
它积极倡导“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认识升华。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重视表现评价和过程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这与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中倡导的重评价和发展评价相契合。
1. 建设学生活动课堂
建设学生活动课堂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前提条件。
活动课堂建设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大胆尝试,进行多种课堂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要提供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和发挥创意。
(3)教师要多角度观察、多渠道收集学生的表现,及时根据不同需求开展不同的辅导和指导。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2. 融合性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该注重知识的融合,设计有针对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开展基于多材料、多领域、多学科、多文化的综合性探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例如:学习测量知识时,除了应该让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外,还应该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教学。
比如田径比赛中计算每个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制作测量工具、调查量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和感受。
3. 开展活动评价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仅仅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强调对学生思维和方法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思维方法的评价可以从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不能局限于客观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感受。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生活为背景,通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险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多元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以真实场景为背景,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数学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结论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不仅表现在学生兴趣、思维、实际操作等多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该注重多元化的课堂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支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和方法的评价,从而创造出更适合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