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舒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舒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李昆
【摘要】目的为了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提高,分析和探讨采用法舒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方便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α-硫辛酸治疗的设为对照组(45例),接受α-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的设为观察组(45例),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43/45)和66.67%(30/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占优势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26,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法舒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期刊名称】《中外医疗》
【年(卷),期】2018(037)025
【总页数】3页(P122-123,126)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法舒地尔;硫辛酸;疗效
【作者】李昆
【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淄博 255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R747.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糖尿病患者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的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症状与体征,由于当下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因此临床统计其发病率差异较大[1]。

虽然现阶段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仍处于进一步探
索中,但考虑和患病时间、血糖控制差异密切相关,临床上主要以四肢麻木、冰冷、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传导受损,严重患者身材发生肢体远端感觉功能障碍、皮肤溃疡、坏疽,致死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措施很多,目前
以控制血糖、改善神经微循环、营养神经等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仍可以进一步提高[3]。

为了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提高,该院根据患者
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方便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分组后分别给予单用α-硫辛酸和α-硫辛酸+法
舒地尔两种方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方便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组,其中接受α-硫辛酸治疗的设为对
照组(45例),接受α-硫辛酸+法舒地尔治疗的设为观察组(45例);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最新拟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并伴有典型的临床表现[4]。

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依次为24例和21例;患者
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58.3±7.1)岁;患病时间 3~20 年,平均患病时间(8.3±2.6)年。

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依次为25例和 20 例;患者年龄 43~84 岁,平均年龄(58.1±7.2)岁;患病时间 3~22年,平均患病时间
(8.4±2.5)年。

该次研究征得该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且患者及家属对该次治疗方案无异议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男女构成比例、患病时间等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严格控制饮食的同时进行适宜的运动,同时辅以药物和胰岛素降糖、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患者同时α-硫辛酸注射液
治疗,具体为:α-硫辛酸注射液(150 mg/支,国药准字H20066706)450 mg
静脉滴注,1次/d。

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基础上辅以法舒地尔治疗,具体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30 mg/支,国药准字H20040356)30 mg
静脉滴注,2次/d。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30 d[5-6]。

1.3 评价标准
显效是指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肢体疼痛、麻木等显著减轻,行肌电图检测提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明显提高;有效是指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肢体疼痛、麻木等较前略有缓解,行肌电图检测提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有所好转;无效是指患者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7]。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20例、23例和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
为14例、16例和1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30/45),观察组治疗总
有效率更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6,P<0.05)。

3 讨论
最新统计显示,伴随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
患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很容易诱发糖尿病足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的同时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各级医疗机构都十分重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9]。

该次研究
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43/45)和66.67%(30/4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占优势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26,P<0.05),这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法舒地尔联合硫
辛酸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学者[10]在其研究中指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5.0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该次
报道相一致。

现阶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尚未发现特效疗法和特效药物,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控制血糖、血糖、血脂等,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令人满意。

硫辛酸属于抗氧化剂的一种,伴随末梢神经的生化代谢,硫辛酸能够在减弱脂质氧化的同时阻止蛋白质糖基化并抑制醛糖还原酶,促使葡萄糖或半乳糖代谢成为山梨醇,提高末梢神经微血管的血流量和神经轴突的传导速度,减少因血糖升高而导致的神经脱髓鞘的发生,防止神经病变的发生[11]。

硫辛酸虽然可以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但疗效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法舒地尔属于蛋白激酶抑制剂的一种,其能够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地用于改善和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脑血管痉挛及引起的脑缺血症状。

随着法舒地尔在临床应用的增加,研究发现其同时还具备降低血液中葡萄糖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拮抗氧化应激、促进微循环灌注提高、减少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改善病变部位的微循环障碍,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的营养供应,还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细胞损伤的修复,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董树兵等[7]在其研究中指出,治疗组在硫辛酸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治疗,结果显
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这都提示法舒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法舒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杨静.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
南,2013(34):194-195.
[2]黄耀宁,韦洪江.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8):13-15.
[3]孙庆花.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9):51-52.
[4]谢宝强,周青美.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
志,2012,4(5):1547-1548.
[5]王玉涛.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33(3):665-666.
[6]高红兰,施耀方.奥力宝联合怡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12,65(3):6582-6583.
[7]董树兵,张玲霞.法舒地尔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4):62-63.
[8]张友杰.疏血通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2,21(28):3129-3130.
[9]宋春宇,王中京,赵提,等.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11):1754-1756.
[10]赵立,马宇航,彭水德.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
志,2014,22(3):207-209.
[11]崔富英,刘建民.疏血通联合甲钴胺和ɑ-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5):1661-16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