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与考核要求】: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大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知识梳理】:
一、大体系统的层次
1.概念:距离相近的大体因相互而相互,构成不同级别的大体系统
2. 层次级别:总星系- _________ M (-——-
I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太阳
①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折聚福挫漩菱低-公仲网柄*长.速女案兰芝虫竺基曜阳系的位置
住巨曰昱巨离
\ \ \ X嗖三%气、J u 一
水l t\金W地球火屋有了水h'土您乔产
告巨手亍星曜曰仔呈里带②太阳系的概况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
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星、—星、地球、星、星、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性。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大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中心大体是太阳。

因为太阳质量星、星;
(1)宇宙环境①的宇宙环境②稳定的
(2)自身条件:①适宜的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适中);
②有的水(原因同上);,③有适于生物呼吸的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

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叫太阳辐射。

其中约到达地球。

太阳波长范围0.15〜4微米,主要能量集中在波段。

太阳常数为8.24焦/(平方厘米・分)。

太阳辐射可分为
和三部分。

太阳辐射约50%勺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

2.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 ,维持地表 ,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
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
五、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类型:、、日珥、太阳风。

发生在光球层,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太阳活动极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
稳。

如黑子数目变化的周期为—年,黑子数目多少与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②耀斑导致地球大气中受破坏从而造成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③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现象。

④地球南北两极出现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大气出现电离、产牛。

【巩固练习】:
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东方天空上演了一幕“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一一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
木星和火星,依次由高到低排列。

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

据此回答1〜
2题。

5 .月球绕转的中心大体是( )
A.地球 B
.水星
C
.火星
6.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可能在月球上发生的现象是( A.黑子
B
.暴雨
C
.耀斑
【湖南2010学考】7.我国长江流域观察到罕见的日全食天文现象,图 1示意日全食发生 时日,、地、月位置关系,图中体现的大体系统有(

A .太阳系、地月系
B .河外星系、太阳系
C .河外星系、银河系
D .河外星系、总星系 8 .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日冕层一耀斑
B.
色球层一黑子 C.光球层一黑子 D.
色球层一太阳风
【湖南2011学考】“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据此回答
9.人类居住的地球,在大体分类中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星云
【湖南2009学考】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9分43秒,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准确进入距地球 343千米的
预定轨道。

据此回答 10-11 :
10 .神舟七号飞船飞行范围所属的大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 •河外星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大体
②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③太阳辐射能是
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
④距地球343千米的距离就是宇宙半径
A.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第2讲地球的运动
【教学与考核要求】:
1. 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 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3. 能综合利用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知识。

【知识梳理】: 一. 地球自转的概况
1.
绕向: 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真正周期:,即一个 日,—360 度;
昼夜交替周期: ,即一个 日, 360 度。

3.速度
(1) 角速度:每小时约 度,除南北极点为 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2)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 。

二. 地球公转的概况
1.
绕向:
.. 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
1 .
众星捧月 这一天文奇观中,能体现出
A. 1
B. 2
C. 3
D. 4
2.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木星和土星
级大体系统
A.金星和火星
B. 土星和金星 3.
下列
大体属于卫星的是(

A.火星 B .太阳
4. 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的现象有( A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大阳高度角增大 C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湖南2012学考】2012年5月5日, C. D.

火星和木星
c
)
B .月球
极夜现象
.两极地区出现极昼、
.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月球位于一年中与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有幸欣赏到最大、最亮的“超级
D
.木星

D
.昼夜温差大
D.卫星
1-2
2.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1个恒星年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
3.速度:近日点,时间为—月初;远日点,时间为月初
三. 地球自转的意义
球,昼 于夜,纬度越高,昼越 ,极点附近出现 现象。

②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 ,冬至日昼 ③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 ;
④ 赤道上终年昼夜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变化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 变化规律
①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季



节气 夏全
春、秋分
冬至
1.昼夜交替 1)原因
① 地球自身不 ,不 ,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 -----产生昼夜现象
②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周期:约24小时
3)晨昏线:晨线、昏线的判定 2.地方时差
1)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
地点时刻较 _______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 换算:经度每差1度,地方时
L 换算原则:次如西建
3)区时
——
(1) 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 度范围作 全球共分为 _
个时区
(2) 区厂每个时区 经线的地方时
(3)
换算:
① 每相差1个时区,区时就相差 1小时, 东早西晚
② 公式:T 某=T 已+ (-)两地时区差X 1小时
位置偏东的
相差4分钟
为1个时区,
向东过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
向西过日界线
(5)北京时间=东8区时=120° E 的地方时乒北京地方时
3.地转偏向力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产生偏移:
1) 在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2) 地转偏向力大小:赤道上为 0,维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3) 示例:北半球向东流的水向右偏 (即向南岸偏),向北流的水向右偏(即向东岸偏)。

四.地球公转的
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1) 面与 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 2) 影响:引起 的回归运动
① 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
3)变化: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扩大,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 扩大,
2.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
___ 缩小。

___ 缩小。

于夜,纬度越高,昼越 —,极点附近出现
现象;另一半
③ 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 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
点时的太阳高度。

4.四季的形成:春季(3、4、5月,此时南半球为秋季)、夏季(6、7、8月,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
的季节,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此时南半球为夏季);
(1)四季更替的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f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2)空间分布< 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5.五带的划分:地球所获太阳能由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形成五带;热带(23.5 ° N〜23.5 ° S之间)、北温带(23.5 ° N〜6
6.5 ° N 之间)、北寒带(66.5 ° N〜90° N 之间)。

知识总结:
1 、晨昏线的特点
a 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
b 晨昏线平分地球,过地球球心的大圆
c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度
d 晨昏线在()两天与经线重合(晨昏线过极点)
e 晨昏线在其余日子与经线斜交,冬夏至交角最大且与极圈相切
f 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时,与昏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的()时
2、地方时的计算
计算公式:未知时间=已知时间土时间差(东加西减)
计算步骤:第一步----确定两地的经度差;(同减异加)
第二步----由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
第三步----确定方位(左西右东);(数轴法)
第四步----已知时间土时间差(超过24时地方时则为减24
时日期加一天;为负数时地方时则加24时日期减一天)。

3、昼夜长短计算:
①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


②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 ;
③日落时刻=12 +昼长/2=24-夜长/2 ;
④极昼区昼长为小时,极夜区昼长为小时;
⑤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小时,
⑥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小时;
⑦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同纬同日出日落)
⑧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巩固练习】:
(13年)2013年4月20日上午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据此完成1-2题
1、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北京时间)芦山县发生地震时,韩国首尔(东九区)的区时是()
A、4月20日9时02分 B 、4月20日20时02分
C、4月19日9时02分 D 、4月19日9时02分、
【2009湖南学考】26.图10为日照示意图,图中的斜线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0
(1) 图中NAS 线为
(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2分)
(2) A 、B 两点中,速度较小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 A 点的昼长是 小时。

(2分)
(3) 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2 一
A.长沙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顽 B .北京和广州的昼长相等
C.湖南正值夏季
D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4) 此时,B 点地方时为 _______ 点。

(2分)
(5) 此日,A 、B 、C 三点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2分)
【2011湖南学考】
告.分)图6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光照图, 凌用完成卜列&虹
图示口期为 口*该口湖南的
(大于,小于)&K.(4分)
(2)大约在^011年:5月中旬’每H 后半 度至黎
明前.夜空中出现“六星连珠”的天文 奇观.图6所〃:时刻’ A 、B 、J D 四处中, 可能看到该奇观的是 处
“3分)
<3)图中L B. C 二点,线速受最大的 是 点.,三若
角速度(相等、 不相等工(4分)
【2012湖南学考】26. (10分)图9为某日光照图,图中阴 影部分为夜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节气为北半球 日(冬至、夏至),
该日北半球昼长 (大于、小于)夜长。

(4分)
(2)
图示日期,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南、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地区, A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为 度。

(4分)
图9
(3)图示A 、B 、C 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 (相等、不相等)。

(2分) 【2010湖南学考】27. (10分)读图9和图10,完成下
列各题。

(2)
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卫星发
射,图
10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
省最有利于建卫星发射场。

(2分)
(3) 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①、②位置时,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

(2分)
(4) 当地球公转位于②位置时,
图10中武汉、汕头、海口三个城市,正午太阳直射 市,白昼最长的是
(4分)
【2013湖南学考】
⑴ 图10中长江水位较高时,地球可能位于图 处。

(2分)
.市所在的
_____ 市。

9中①、②、③的
26. (10分)图9为地球公转及③时的槌夜分布不意图.图中阴第部分为夜'1*,球“
第三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教学与考核要求】:
1 、了解: 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 2、 了解: 地球的外部圈层
3、了
解:矿物及其基本存在
形式
4、 了解:
岩石的成 因类型
及其代表性岩石
5、理解: 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知识梳理】:
1 、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及 其 特 点 --- 见
教 材
P25-27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
---见教材
P25及图1 一 21
内部 圈层 范围
基本特征---见教材P26-27
划分 依据
地壳 地表至 ___________ W (17、6、33km ) 坚硬、由岩石组成
地震波 传
播方 式和传 播速度
地幔
莫霍面至 ____________ W ( 2900km )
分上下地幔,主要由含()、() 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地核
( )向全地心 分内、外核,()和()组成; 内核: ____________ 态;
外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
1、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
和 (层以上),平均 厚度为100-110千米。

一般认为 层是岩 ■浆的 主要发源地之一。

2、 ( )的物质相对于地壳的“流动”,
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2、
地球的外部圈层一见教材 P27
1、 圈:随高度增加,密度下降,气压 降低,2000千米〜3000千米处为大气上界
2、
圈:由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组成, 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

3、 圈:在约2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 命。

是地球生态系统中
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4、( )圈与( )圈、()圈和( )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

3 、 矿 物 及 其 基 本 存 在 形 式 --- 见 教 材 P30
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或,有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为气态 矿物,、为液态矿物。

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
读图完成下列答题「
<H 根据冬夜分#示意图可刘I ,图示为
(南、北)半球.(2分)
<2>在疑夜分布示意图中,此日.A 点 止午太
阳勤度为 度,8点戏松为 小时■ (4分)
〈3)图中A, H 四点白转线速度的关系烂 A .(大于、等丁、小T ) IL (2分)
(4)当地球也行到公转轨道上位置③时* <2分)
A.湖南昼夜等氐
II. C ・太阳宜射点向南移动
D, 卜列地理现彖W 信的是
.《单项选择)
南半球快废夜输: 地球公转速度M 快
态形顼在的。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 ,在非金属矿中, 类矿物和 类矿物最为重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最基本单元,主要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4 、
岩 石 的 按成因分类:
①岩浆岩(也叫
成 因类型及其 岩)可分为
代 表性岩石 岩(如
--- 见教 岩)和

P31--33
岩(如
岩、 岩具有
___________ 岩、 ____________ 岩)° ②沉积岩: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风化、 构造和存在
右网大特征。

主要有
岩、 、搬运、 ________ 石、
石、
_和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石灰岩等。

沉积
③变质岩:花岗岩• ♦(
)岩、石灰岩
(
)岩、砂岩r (
)岩、 页岩r ( : )
岩。

5、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见教材P33H34
(看右图完成,书中无原话)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 喷出作用和 凝固,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及变 或经地壳运动上升到地表后经外力的风 陞 、、、固结成岩作用 (必修一 P41),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沉 经 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 但,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岩石的转化过程表明,
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而在有些简单的循环图中,就只有如下环节: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 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 形成 岩。

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岩。

各类岩 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 重熔再
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 部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浆岩(喷出岩、侵入岩)经外力作用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变质岩r 岩浆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壳的物质循环 (即地质循环)。

推动这种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地球内部 所释放
的放射能,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来自地球外部的 能。

学考真题
(10年)1.化石是古代生物遗体、生存活动痕迹被沉积物所掩埋,经过“石质化”过程形成的。

下列岩石可能 含有岩石的是( )
第二讲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与考核要求】:
侵入作用,冷却 质岩),在地表
(即外力作用) 积岩及岩浆岩) 以下被高温熔 组成地壳的物质
A.
岩浆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11年)2.地质专家考察我省“古丈金钉子”底层剖面是,有一套完整的灰岩地层中发现了 “球接子三叶虫”
化石。

请问上述灰岩属于(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侵入岩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
3-4题。

3. 图中③表示的是(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09年)图1为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
B
.岩浆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1
C.石灰岩属于变质岩
D
.花岗岩属于沉积岩
】: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1.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一是 _____________ ___作用,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作
用。

2.内力作用
⑴能量来源: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 。

⑵表现形式:、和等。

3.外力作用
⑴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O
⑵表现形式: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破坏、和等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带分割成?大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相对的状态。

板块运动是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2)六大板块名称:A 板块、B 板块、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D 块、E
板块、F 板块,除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余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 蛾块iS舞—----- 极培话动刀占
(3)板块运动结果: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高峻的和巨大的 ,如喜马拉雅山
脉、青藏高原;板块与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以及与之相伴的
或,如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孤,在陆地板块内部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 , 如东非裂谷带就是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的。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概念:由留下的“痕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2)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a.褶皱:强烈和,可以使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它有和两
种基本形态。

b.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 ,称为断层。

在 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 ,常发育成 ,
如华山西峰;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 成,常有典型的 或谷地。

宿皱
背斜
向斜 方法 从形态上
署瞟一匠向下凹管
岩层受力硕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 相对位移
从岩房约新 老关
系上
未僵揪地航
肯形成山岭
大断喔常形晚裂答或.嗟堑,如东非大 裂谷U 售昙一恻上升的岩块,蓄成为 块安山或有地,知华山、庐山、豪山j 另一侧而M 下降的岩块用形成谷地 或佚坦,如清河平原、汾河谷她,沿骄 昙缓孝发育或澎谷■有叶京泉、湖泊
侵触后地筑
文科班笔记1.地形倒置原因
2.与人类生产关系
3 .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1) 火山喷发是指 喷出地表的现象,形成 、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2) 大地由于 运动而快速震动称为地震;往往造成地壳 和
4.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 、及搬运、、固结成岩作用
侵蚀 沉积
流水作 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 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 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 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 蚀蘑菇、 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 缘的黄土堆积等
5.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风光冠桂林。

图 1
(2013学业水平考试)6.塑造桂林地貌的主要外力
作用是( A.流水侵蚀
巩固练习
(2010学业水平考试)1.毛主席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水拍云崖”反映了下列哪种作用(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D.风化作用
(2011学业水平考试)图1为热带某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 2-3题。

2. 图中地层向上隆起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C.地垒 3. 该岛种植香蕉、
A.热量
C.地形
B.向斜
D.地堑
菠萝的决定性因素是
B.水分 D. 土壤
(2011学业水平考试)4.橘子洲主要是下列哪种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2012学业水平考试)2012年5月10日,
为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
5题。

毛主席诗句“湘江 据
此完成4。

外力作用形成的
C.风力侵蚀 中国自主建造的深海石油钻井平台“
981号”在中国南海开钻。

图 1
D.冰川侵蚀
为桂林山水景观图。

读图完成 6—7题。

图I
口仔 £
B. 冰川侵蚀
C. 海浪侵蚀
D. 风力侵蚀
7. 就水循环而言,漓江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是 ( )
A.蒸发
B .降水
C .地表径流
D .水汽输送 8. 南海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仅从储油构造考虑,图
9. 有关图中所示地区的地质地
貌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为向斜谷
B.②处为背斜山
C.③处适宜修建隧道
D.从①到②的公路线多呈“之”字形分布 10.
为解释图4中某种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成因,某教师在课堂上就地取材用书本进行了演示(如图 示能解释的地理事象是( )
(2014学业水平考试)图4为某地地 质构造剖面图。

读图完成 9〜10题。

"令]而*如 S 工1 1 __________ ] I 丹'I 新 志
A.褶皱
B.地垒 图5
C.滑坡
D.地堑 3中海上石油钻井位置正确的是( ) 5所示)。

该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