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12-05-30T16:07:36.26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3月(上)供稿作者:赵文德
[导读] 情感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人的情感需求与知识需求相比更直接更重要。

赵文德[]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针对后进生心理特点,实施情感教育:无条件接纳和宽容后进生;多关心爱护,调动积极性;发挥特长,培养自信心;灌注希望,提高前进的动力;多鼓励和表扬,少指责和批评,从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特点;情感教育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

后进生不是指由某些遗传或生理的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等等的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主要是指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形成的特殊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在品德和学业两方面都比较差的学生。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好动好奇、好胜,上课讲小话,下课出风头,平时违纪多。

情感是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人的情感需求与知识需求相比更直接更重要。

[1]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有计划、有规律的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格,从而更好地转化后进生。

一、后进生的矛盾心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强烈的自卑感但又渴望自尊心
绝大多数后进生因长期失败的经历自卑感很强,被贴上后进生的标签后,往往被别人另眼相待,进而自暴自弃被别人忽视或者瞧不起,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觉得低人一等,从而产生自卑感。

自卑是“后进生”突出的心理表现。

[2]由于心理的补偿效应,越是缺乏的东西越想得到,所以后进生特别渴望别人的尊重,为了赢得别人尊重甚至不择手段。

如当众出洋相、奇装异服、搞恶作剧,甚至打架、顶撞教师,借此来显示自己,获得心理满足。

2.意志力薄弱但又争强好胜
调节能力不强,意志品质薄弱。

[3]后进生由于成绩差饱受教师和家长的指责,以至于对分数有种特别的渴望。

绝大多数后进生并非“朽木不可雕也”,他们的内心深处有求上进的愿望,只要教育者引导得法,他们会振作精神去奋力一搏的。

后进生表现出意志品质薄弱,稍遇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直至失去信心,选择自暴自弃。

长期处于逃避、退缩的状态,惰性抑制了上进心。

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因此而受到留级、退学等处分。

3.情感淡漠但又义气用事
有的后进生在家里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校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得不到同学的爱护。

生活中常会遇到教师的重言轻语、同学的指指点点、家长的唠唠叨叨,常常受到责备、嘲笑甚至打骂,造成了感情上的创伤。

因此,他们对周围人的态度反映很敏感,主观上认为教师同学对自己不公平,所以抱有戒心和敌意。

感情的缺失导致了对爱的强烈需求。

一旦有人对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就会加倍珍惜,同时也心存强烈的感激之心,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来回报关心他们的人,容易形成哥们义气。

4.厌学但又渴望表现自己
后进生一般都不爱学习,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明显落后。

成绩不好,又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赞扬,如果违反纪律还要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和指责,心理压力大,没有学习动力,当教师和家长向他们提出稍稍过高的要求时,便产生应付心理,于是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有的甚至厌恶学习、逃学、旷课等。

学习上的失败感导致了对成功的强烈需求。

后进生大多对在学习成绩上表现自我这一途径已经丧失信心,但他们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在班上拉了学习方面的后腿,常常想“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表现自己,在其他方面加以补偿。

这种自我表现心理实际是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最好方法。

二、实施情感教育转化后进生
情感是教育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对后进生的发展尤其重要。

但是如果在教育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呢?我总结如下五点:
1.无条件接纳和宽容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有其原因,每一个后进生都是环境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不想成为后进生,但是由于自身的特点,环境的贫乏,爱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成绩不好。

后进并不是学生的本来愿望,如果教师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关爱,也许他们不会成为后进生。

后进生并非什么都后进,他们也有优点、有特长、有闪光点、有极大的可塑性。

教师的价值观应该多样化,不能仅仅用考试成绩去评价一个人。

教师要坚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虽然后进生都有他们的缺点,博爱可以让后进生改变缺点和不足。

宽容则是爱的前提,也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2.多关心爱护,调动积极性
对冷漠型后进生,教师要做到有爱心。

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对于冷漠型学生,真诚的爱心,能融化他们胸中的“冰块”,能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炬”,能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生活上的关心。

对于家庭贫困的后进生,要嘘寒问暖,根据需求及时提供帮助。

其次学习上的关心。

在学习上,多提问,布置作业要降低难度,作业做到全批全改,甚至做到面批,采取结对子的方法,组成互助合作小组,让学习好的同学也来帮助他们。

课堂提问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

最后是心理上的关心。

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树立平等意识。

座位安排,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后进生。

对于单亲或者离异家庭的后进生,要认真观察他们的变化,及时沟通了解真实想法,及时给予关爱。

3.发挥特长,培养自信心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可能在体育、音乐、社交、管理等方面有自己的特长。

以发挥后进生特长为突破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就要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就动机中自我提高的需要。

了解后进生的特长,通过运动会、文艺演出等集体活
动让后进生大显身手,并对他们的突出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得到同学赞许的目光在心理上得到平衡,逐渐提高自信心。

4.灌注希望,提高前进的动力
由于后进生经常被批评,导致破罐子破摔。

教师灌注希望就显得特别重要。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做过“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教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如果教师对后进生灌注希望,他们就能调整自我认知,树立新的目标,提高学习的动力。

5.多鼓励和表扬,少指责和批评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中饱受指责和批评,让他们对指责和批评特别的敏感。

如果教师再去刺激他们敏感的神经,他们会迅速拉开与教师的距离,甚至走向对立面,不听从教师安排,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相反鼓励和表扬则会拉近后进生跟教师的距离,建立信任关系,提高后进生的自尊心和意志力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不可千篇一律,这样才能把情感教育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总之,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后进生,善用情感教育,后进生也是可以转化的。

参考文献:
[1]庞茂林,对后进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在“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4(12):34-35.
[2]张超,“后进生”心理特点及疏导方法探析[J].社会纵横,2008,23(3):266-267.
[3]任倩,后进大学生心理特征及转化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11):147-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