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不同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
处理病株率/%防效/%差异显著性5%1%A 0.1878.37b B B 0.1087.66ab AB C 0.0495.41a A D 0.1383.75b AB E 0.1285.63b AB F 0.7013.15
c C
CK
0.82
摘要为了明确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开展了田间药
效试验。

结果表明,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在500~667mL 拌100kg 种子的剂量下进行水稻种子包衣,能够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

推荐其有效成分用量为120~160g 拌100kg 种子。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09-0091-0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关学文
张帮林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230031)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至穗期主要病害之一,随着旱育秧技术的推广,该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常常导致水稻减产10%~20%,发病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1-2]。

恶苗病又称公稻子,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

恶苗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3-4]。

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死亡;轻病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较健株高出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为了明确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包衣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
2018年6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云屏村21组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效。

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云屏村21组进行,试验地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为1.3%。

麦后直播,播种前用拖拉机旋耕耙匀5~7cm 表土层,2018年6月3日下午进行拌种处理,6月4日下午播种,撒播,播种量为60kg/hm 2。

6月5日试验区范围内用20%吡嘧磺隆·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800g/hm 2
兑水750L/hm 2
喷雾,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随后
试验田块进水灌溉,按麦后直播稻进行栽培和管理。

1.2试验材料1.2.1
供试药剂。

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安徽丰乐
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30g/L 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市购,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1.2.2
供试作物。

水稻,品种为镇糯19。

1.2.3防除对象。

水稻恶苗病(Fusarium moniliforme )。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
衣剂400mL 拌100kg 种子(A )、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500mL 拌100kg 种子(B )、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667mL 拌100kg 种子(C )、30g/L 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mL 拌100kg 种子(D )、25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mL
拌100kg 种子(E )、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20mL 拌100kg
种子(F )、空白对照(CK )。

4次重复,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m 2。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6月16日调查出苗率,6月26日调查防效。

在秧苗移
栽前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500株,记录病株数;在定量播种区(每处理播种100粒种子)调查各处理的出苗数及秧苗素质(包括株高、根长及百株鲜重)[5-6]。

计算公式如下: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100;
病株率(%)=
病株数调查总株数
×100;防效(%)=空白区病株数-处理区病株数空白区病株数×100。

1.5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 )软件进行
Duncan 氏新复极差法统计检验。

2结果与分析2.1
安全性
试验期间,各药剂处理区水稻生长正常,无药害现象发生;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2.2防效
由表1可知,处理A 、B 、C 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
78.37%、87.66%、95.41%,在试验用量范围内,随着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用量的增加防效有一定的提高,处理B 与处理A 、C 间无显著差异,处理C 极显著高于处理A ;
30g/L 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mL 拌100kg 种子处理(处理D )与25g/L 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mL 拌100kg 种子处理(处理E )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83.75%和85.63%,与处理A 、B 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处理C 。

由表2可知,
各药剂处理水稻出苗率均稍高于空白对照(CK ),但差异不
(下转第94页)
作者简介关学文(1978-),男,安徽六安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药的试
验、示范、销售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01-15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9期植物保护学
91
. All Rights Reserved.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9期
植物保护学
表2
不同处理水稻秧苗素质
处理出苗率/%百株鲜重/g 株高/cm A 80.25aA 82.25aA 19.9abAB B 80.75aA 82.32aA 19.5bcBC C 81.25aA 82.55aA 19.3cC D 79.25aA 81.83aA 19.8abABC E 80.25aA 80.91aA 19.6bcABC F 80.25aA 82.25aA 19.9abABC CK
78.00aA
77.72bB
20.1aA
(上接第91页)
显著;百株鲜重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CK )。

处理A 平均株高与CK 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B 、C 平均株高显著低于CK 。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24%苯醚·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在500~
667mL 拌100kg 种子的剂量下进行水稻种子包衣,能够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且在试验剂量下对水稻出苗没有影响,对水稻安全。

4参考文献
[1]李春利.水稻恶苗病发生及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8):165.[2]李艳梅.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恶苗病防效比较[J].现代农药,2018,17(6):54-56.
[3]产祝龙.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机理及其病原菌抗药性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3.
[4]徐伟,李秀钰.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3):12882-12883.
[5]陈宏州,杨红福,饶鸣帅,等.水稻恶苗病防治药剂效果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3):140-146.
[6]于建成,潘登,宋立妹,等.2种新型水稻浸种剂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J].现代农药,2015,14(3):53-56.
速效氮源的种类对照硫酸铵
尿素
硝酸钠蛋白胨酵母粉
8580757065605550
图7营养液中不同种类速效氮源对粉红粘帚霉G-019
浅盘发酵产孢的影响
孢量有显著影响。

经研究表明,固态发酵基质为麸皮75%、玉米粉15%、啤酒糟10%,营养液为糖蜜2%、磷酸氢二钾0.15%、硫酸镁0.05%,料液比1∶1时是粉红粘帚霉G-019浅盘发酵的最佳发酵培养基,浅盘发酵10d 最高孢子产量达到1.07×1010CFU/g 。

本研究可为后续的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奠
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周翠.粉红粘帚霉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J].山东林业科技,
2017,47(4):61-62.
[2]董锦艳,李铷,周艳,等.粉红粘帚霉1A 毒杀线虫活性代谢物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4):232-236.
[3]宋维霞.粉红粘帚霉IK726的诱变选育及其室内药效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4.
[4]赵士振.粉红粘帚霉防治果蔬灰霉病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5]王秋颖.粉红粘帚霉引发的番茄抗灰霉病的抗病信号传导通路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9.
[6]K ÖHL J ,GERLAGH M ,DE HAAS B H ,et al.Biological control of Botry-tis cinerea in cyclamen with Ulocladium atrum and Gliocladium roseum under commercial growing conditions[J].Phytopathology ,1998,88(6):568-575.
[7]杨蕊,郎剑锋,陆宁海,等.粉红粘帚霉对玉米茎基腐病的抑菌防病作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5):28-33.
[8]高航.粉红粘帚霉对四种林果枝干病原菌的生防作用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6.
[9]王淑芳,马桂珍,暴增海,等.生防菌粉红粘帚霉制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4):13242.
[10]李书强,李林会,沈江洁,等.生防菌对黄瓜枯萎病防效及其对黄瓜
诱导抗性测定[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1(1):53-58.
无机盐种类
氯化钙
对照磷酸氢二钾硫酸镁硫酸亚铁
硫酸锰硫酸锌图8
营养液中不同种类无机盐对粉红粘帚霉G-019
浅盘发酵产孢的影响
9080706050403020100
磷酸氢二钾
对照0.05%0.10%0.15%0.20%0.25%
图9营养液中不同含量磷酸氢二钾对粉红粘帚霉
G-019浅盘发酵产孢的影响
1009080706050403020100
图10营养液中不同含量硫酸镁对粉红粘帚霉
G-019浅盘发酵产孢的影响
硫酸镁
对照
0.05%
0.10%
0.15%
0.20%
0.25%
108104100969288
94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