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第八章第2讲城市化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东南亚十国人口城市化、经济城
市化、社会城市化水平统计
图,回答1〜2题。

1 .由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
A .东南亚国家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B .新加坡和柬埔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泰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
D .东南亚各国经济、社会城市化基本同步发展
2.印度尼西亚城市化子系统间的差异反映出该国( )
A .城市经济发展快,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B .城市发展机会少,农村经济持续落后
C.城市的推力作用小,农村拉力作用大
D .人口、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解析:第 1 题,由图可知,柬埔寨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不会出现逆城市化,A、 B 项错;泰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低于社会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城市化水平,说明泰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 C 项错;图中多数国家经济城市化水平与社会城市化水平保持一致,说明二者基本同步发展。

第 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人口城市化水平高,说明该国向城市转移的人口多,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对人口拉力较大,而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少,对人口推力较大;印度尼西亚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经济和社会城市化水平,说明该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答案:1.D 2.A
(2019安徽阜阳质检)结合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
城镇化率差异图,回答3〜4题。

3.由图可推断出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 )
①交通拥挤②住房紧张③出现逆城市化④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4. 我国两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异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A.利于降低城市服务成本
B .利于缓解城市教育压力
C.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 .会抑制城市消费需求的增长
解析:第 3 题,结合城市化率的变化可知,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在该阶段,容易出现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且差距在扩大;这是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大量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不能转为城市户籍,不能享受城市市民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城市消费需求的增长。

答案: 3.A 4.D
(2019淮北模拟)下图为广州市人口密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5〜
6 题。

5. 图中所示人口状况反映了该城市(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人口由市中心向周边迁移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 .人口死亡率上升
6. 与图中现象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
A .地铁通车
B .商业区集中在市中心
C.城市房价上涨
D .工厂向外围搬迁
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1982年广州市中心人口密度大,2019年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一定下降,郊区人口密度上升。

通过广州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的变化可知,广州市的人口呈现由市中心向周边迁移的现象。

第 6 题,地铁等交通的发展、市中心房价上涨、工厂的外迁都会造成人口由城市中心向周边迁移。

答案: 5.B 6.B
(2019邵阳市模拟)2019年国务院同意《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9〜2020年)方案》,提出做好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的要求,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学者定型的理念,它是城市里面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的全境,下图为南京市2019〜2019年城
市天际线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9 题。

7. 南京市江北新区开发的最大优势是( )
A .资源丰富
B .土地成本低
C.交通便利 D .科技力量雄厚
8.为增强南京市中心区对城北的辐射带动作用,南京市急需加强的
是( )
A .市场开拓
B .产业调整
C.交通建设 D .环境保护
9. 据图判断2019〜2019年南京城市建设发展最快的方向是()
A .西南
B .东北
C.西北 D .东南
解析:第7题,从图中看出,城北地区发展缓慢,经济落后,所以土
地成本价格低廉是其最大优势。

故选B。

第8题,立体快速的城市交通网络能加强市中心对郊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故选C。

第9题,从图中城市天际线的变化可知,城南和城西变化较快,城市建筑变得高大密集。

故选A。

答案:7.B 8.C 9.A
2019 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有16个城市开始试点。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10〜11 题。

10.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增加下渗量
B .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11. 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植被对水资源起到滞蓄作用,从而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增加植被的蒸腾作用,延长蒸发时间,从而增加蒸发量。

第11题,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吸纳降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淡水资源,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减少雨季地表径流,从而减少城市内涝;植被增加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问题没有作用。

答案:10.A 11.B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
人均GDP数量及排名
除港澳台外
(2) 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什么趋势?其根本原因
是什么?
(3) 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都分布在哪里?并
分析其原因。

(4) 下列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人口迁入率高
(5) 由材料二可知,新疆人均GDP居第14位,但城市化率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对外贸易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

上海市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的,其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

(2) 趋势:加速增长。

根本原因: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3) 东部沿海地区。

原因:东部沿海地区工农业基础好,商贸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⑷C
(5)新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农业生产以游牧为主,人
口稀少,而城市大多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的绿洲,人口密集。

13.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
完成下列问题。

(28 分)
(1) 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 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解析:第(1)题,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从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可知,1980 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 年开始。

第(2)题,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

第(3) 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

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

答案:(1)1980 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 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