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子产生历史
中国古钱币的演变历史简介ppt
![中国古钱币的演变历史简介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91c522ad02de80d5d84048.png)
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其无装柄中空的銎。平肩平底 布或平肩方向耸肩尖足布或圆肩圆足布发展。
布币
肩
足
桥梁
布币
平肩 尖足
耸肩 圆足
圆肩 方足
平 肩 桥 裆 布
刀币是有商周时
期的工具青铜削 演而来的,所以 刀币的柄端均有 环,柄上有裂沟。
齐国和北方
的燕国身主要使 用刀币。刀币分 “燕明刀”和 “齐刀化”二大 类型。刀币形状 取象于山戎、北 狄等北方游牧民 族渔猎用的刀类 工具。由于齐刀 面有“化”字文 而称“刀化”。
作用。
南北朝币制的混乱
• 南北朝货币: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大 动荡时代,也是中国货币史上大衰退、 大混乱时代,宋、齐、梁、陈各自都 曾铸钱,造成货币缺乏统一性和连续 性,导致货币减重极盛,私铸劣钱盈 市。
(3)铜铸货币在唐、宋、元、明、清期间的发展
唐朝建国后,在整顿币制过程中, 铸造“开元通宝”钱,代替原来的 “五铢钱”,以后各朝代都称“通 宝”,只是把“开元”二字换成当 时的年号,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清 代。至1916年“洪宪通宝”止,通 宝、元宝钱体系沿用了近一千三百 年,其生命力之长久,在世界货币 史上罕见。
4.两宋金元宝
两宋时金银开始以 锭的形式出现,这 是一种砝码或绕线 板 的形状,为两端 宽、中间窄的亚腰 形。元代的金银锭 又改为元宝形,即 两端 尖而翘起。
从货币职能来看,黄金实际上很少用作流通手段
。战国时用作宝藏和支付手段,秦主要用作帝王的 赏赐等大数目的支付;西汉常用来表示财富、价值 和物价,也作为帝王的赏赐与官吏的馈赠;东汉至 晋隋,主要作为饰品贮藏以保存价值;唐宋仍作为 富豪之家贮藏保值之用;元代纸币流行,黄金使用 少;明代禁止用金交易,黄金的货币地位被正式取 消。
中国钱币的历史
![中国钱币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9f3f89751e79b8968022696.png)
南朝守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 铸。钱文薤叶篆,内外有郭,径 1.6CM,重约1克,永光太建十一年铸, 面背内外郭精整,钱文玉筋篆, 书体精美,为六朝钱中精品,径 2.5CM,重约3克,近日市上见一 批“十全十美”之太货六铢,望 集币时慎之。
后周时只铸“周元通宝”一 种,为周世宗所铸,书法、铜质、 铸工均精美,乃毁佛所铸之钱。
海贝
汉兴 钱
四铢
大清 银币
清朝 钱币
铜仿 贝
丰货 钱
永光 钱
大中 通宝
近现代与 现代钱币 (额外篇)
蚁鼻 钱、 鬼脸 钱
刀币
会子
交钞
布币
圜钱
乾亨 通宝
中统 元宝
大夏 真兴
凉造 新泉
汉元 通宝
太货 六铢
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 游牧民族: 牲畜
兽皮
农业民族:
五谷 珠玉 布帛
海贝 陶器
隋朝钱币
北凉渠蒙逊永 安年间铸径2.4CM, 重约3克左右,小 者不足2CM,重约 1.5克,此泉出土 均在甘肃武威, 有王莽钱文风韵..
东晋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 于真兴年间铸。径2.35CM,重 约3.03克,钱文真书而见隶韵。 此泉多在甘肃出土,传世极少。
东晋十六国后赵石勒元年铸 于其都襄国,径2.42--2.48CM, 重2.4--4.8克,分别有内外郭及 无内外郭者,因铸行较少,故传 世不多
刀币起源于东方的 齐国,后逐渐遍及齐、 燕等地。刀币又称刀 化,是由手工工具刀 削演变而来,由刀首、 刀身、刀柄、刀环几 部分组成。刀首是划 分刀币类型的主要依 据,可分为针首刀、 尖首刀、截首刀、圆 首刀和平首刀。
圜钱又称圜化、环钱, 起源于古代玉璧或纺轮, 早期圜钱圆形、扁平状, 中间有圆形系孔,孔径狭 小、不甚规范,如魏国铸 造的共、垣、共屯赤金。 晚期齐国出现方孔圜钱, 面有内外廓,比较规矩, 是秦以后方孔圜钱的祖型。 圜钱出现于战国晚期,使 用历史不及刀、布历史长, 数量也少得多,价格较高, 稀见品千金难求
“开会”的历史
![“开会”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fb03913a1eb91a37f1115c92.png)
“开会”的历史作者:王子今来源:《领导文萃》2009年第17期“开会”,应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活动形式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帝尧的时代,洪水滔天。
尧召集“四岳”开会,让他们推举治水的人。
尧和“四岳”,也就是四个部族领袖的高层会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峰会”了。
“四岳”推荐了鲧(gun),帝尧认为鲧不能胜任。
“四岳”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强请试之”。
帝尧于是任用了鲧。
这或许反映了当时部族军事民主制度实际上可以否决最高权力者的决策。
然而鲧治水九年,“功用不成”,帝尧对他的惩罚,竟然比对叛乱者的惩罚还要重。
这或许意味着已经初步迈进文明时代的政治权力对古老的原始民主制度的否定。
文明初期的另一次著名的会议,即《国语·鲁语下》:“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部族联盟的领袖大禹召集“群神”(应当是指各部族首领)在会稽之山举行会议,防风氏迟到,竟然被大禹处死。
看来,在文明初期,“开会”已经有了庄重的形式,已经有了严肃的纪律。
当时“会”的召集人,竟然对出席者握有生杀予夺之权。
据说“会稽”地名,就由来于禹主持的这次会议。
在专制时代,“开会”曾经成为一种展示和炫耀权力的机会。
秦始皇建造阿房宫,专门用来举行朝会的富丽辉煌的前殿,就是规模极其宏伟的大会堂,据说“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可以坐万人”朝会的殿堂,象征着这位用武力“并一海内”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的无上威权。
近年来考古学者发现,这座前殿当时并没有完工。
如果秦始皇时代真的开了万人大会,那么中国就又拿了一个世界第一了。
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儒士叔孙通为他设计了朝会的礼仪,经过多次演习之后,举行了正式的朝会,在极其严正肃穆的气氛中“开会”,贵族群臣无不“振恐肃敬”,没有一个人敢喧哗失礼的。
唐代诗人卢纶的《皇帝感词》诗所谓“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就反映了朝会隆重庄严的气氛。
初一历史浙教版试卷
![初一历史浙教版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7dabb1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d.png)
初一历史浙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最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商鞅变法B.地处偏远的西北C.没有参加诸侯的争霸战争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2.下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①加强思想统治②强化了专制统治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赞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话中的是指()A.都江堰B.秦始皇兵马俑C.云冈石窟D.万里长城4.老子的学说记录在下列哪部著作中?A.《论语》B.《道德经》C.《春秋》D.《诗经》5.七年级(1)班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姓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的名称相同,这位同学姓A.秦 B.商 C.夏 D.周6.假如你正在观赏一部描述元朝的电视剧,在剧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忽必烈劝课农桑B.行省制度的建立C.成吉思汗建立元朝D.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7.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
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大禹8.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9.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A.加强专制统治B.结束百家争鸣C.消灭读书人D.弘扬儒家文化10.下图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它反映了哪一城市的繁华景象?( )A.西汉长安B.唐朝长安C.北宋东京D.南宋临安二、判断题11.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宋代纸币的起源及影响
![宋代纸币的起源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d0e525783d049649b6658f4.png)
题宋代纸币的起源及影响目:目录标题 (1)中文摘要(关键词) (1)引言 (2)一、宋代纸币起源的背景及条件 (2)(一)宋代纸币起源的背景 (2)(二)宋代纸币起源的条件 (3)二、宋代纸币的种类 (4)(一)交子 (4)(二)钱引 (4)(三)小钞 (5)(四)关子 (5)(五)会子 (5)三、宋代纸币的影响 (6)(一)积极影响 (6)(二)消极影响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宋代纸币的起源及影响摘要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大约有三千年之久,纸币的出现成为货币史上最亮眼的一页。
就货币发展的历史来说,纸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较高级形态。
宋代通常被定义为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是它的经济繁荣程度却是元、明、清这些朝代无法相比的。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端,交子的产生实现了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在南宋时,正式成立会子务,发行会子。
会子是宋代发行量最大的纸币。
本文以南北宋时期的纸币为例,论述宋代纸币的起源及其对当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纸币起源影响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宋代是最先发行纸币的朝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宋代纸币是一种异时兑换的凭证。
它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流通,起到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虽然金属货币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纸币也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一、宋代纸币起源的背景及条件(一)宋代纸币起源的背景(以交子为例)交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它的产生把我国货币的发展带入钱楮并行的时代,之后钱引、小钞、关子、会子也纷纷进入到流通领域中。
其中钱引、小钞等货币都立于交子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可看出交子起源的背景具有代表性。
试分析交子产生原因:一、商品经济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
由于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长期受制于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及重农轻商的社会态度,直至唐代商业才逐渐得到政府重视,迅速发展呈现繁盛景象。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be95f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8.png)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
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2.爱美之心远古就有之。
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当中,懂得爱美的是() A .蓝田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元谋人3.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
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 4.唐代陶瓷业闻名于世的工艺珍品是( )A .景德镇瓷器B .越窑青瓷C .邢窑白瓷D .唐三彩5.在我国封建社会,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理想的途径是( ) A .农业生产 B .文化交流 C .科举制度 D .贸易往来6.夏桀不分昼夜饮酒作乐,自比太阳,百姓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情愿与你同归于尽”。
夏桀失去民心,最终在和汤的斗争中大败,夏朝灭亡。
商纣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建造鹿台堆集从全国抢夺来的粮食和财宝,导致商朝政治混乱,人民不满。
周文王起兵伐纣,纣王大败,商朝灭亡。
周幽王为讨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
从这三个故事中推测,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国君采取利民措施 B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国君暴政,不得民心 D .周文王伐纣7.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白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灵渠8.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成书于元末明初的()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9.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关子与会子
![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关子与会子](https://img.taocdn.com/s3/m/bd08657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7.png)
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关子与会子
我国的交子大约产生于十世纪的北宋时期,《楮币谱》中曾记载“表里印记,隐秘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书缗钱之数,以便贸易”。
北宋时期,四川使用铁钱,面值小而且还不容易携带,与当地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适应,不利于交易。
当地为了克服铁钱的这一缺点,聪明的四川人民在民间创办了一种信用纸币——交子。
那个时期,知益州张咏镇守四川的时候说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
”交子是用楮纸印制,它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真宗时期,交子经过一次大换血,改由官方主持,16户商贾共同主办,用其财力作为保证金,发行交子。
后由于商贾的经济实力减弱,而被废除。
到了1023年也就是天圣元年,当时的转运使薛田、张若谷两人请求在益州设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交子务其实就是政府设立管理发行交子的事务机关,后来,交子务迅速发展到了潞州、陕西、京西北路等地。
到了南宋,纸币除了交子外,还出现如关子和会子等。
关子,相传宋高宗初年因为在江西屯兵急需用钱,但是当时的钱重难致,所以便造“关子”用来当做江西军需。
会子,同样也是宋高宗年间所造,当时政府现钱储备较少,于是便造会子在城内外流转和缴税。
会子在当时分为面值一千文、二千文和三千文三种。
当时为了打压伪造之风,南宋政府便规定:但凡伪造会子者“犯人处斩,赏钱一千贯,如不愿支偿与补进义校尉。
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名目者听”。
南宋的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的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https://img.taocdn.com/s3/m/fa495e6d783e0912a2162a6f.png)
南宋的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史学界一直认为,产生于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屠燕治解释,四川的地理闭塞,促使北宋时期出现“交子”,但“交子”不直接参与流通,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外出,仍然需要将“交子”再兑换成金银铜钱等货币进行交易。
“交子”是有价证券,相当于现在的支票。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铜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再加上南宋经济主要靠海外贸易,导致钱币大量流失海外,民间由此出现可以用于交易的“会子”,公元1160年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统一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随着他升任为户部官员,“会子”也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直到元朝,马可波罗才将纸币传播到伊朗,而后传到日本、高丽。
直到500年后,即1690年,欧洲瑞典才出现纸币。
纸币的产生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经济发达的象征。
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中,使用纸币的时间长达100多年,共发行“会子”近14亿贯,如果按照南宋当时1两黄金兑换35贯铜钱的换算方法,相当于发
行了1600多吨黄金。
纸币的重要用途由此可见。
在具体证据方面,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造会纸局,在赤山湖滨。
”赤山,在苏堤第一桥西南,与玉岑山对峙,北连大麦岭,东接太子湾。
而且800多年前的另一部古书《咸淳临安志》有一张现存最早的南宋《西湖图》,图中赤山教场与南山第一桥之间,清楚地标有“会子纸局”四个字,从中可以看出会子纸局的大致位置。
它应是靠近杭州南山路、西山路和虎跑路三路交叉口的南山路以北一侧。
中国货币文化课后思考题以及答案
![中国货币文化课后思考题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991d69ec3d5bbfd0a74d9.png)
一、名词解释:1、印子金战国时黄金的主要流通区域是南方的楚国,当时在楚国流通的金币主要是金版,从龟甲的形态发展而来,名称为“郢爰”,又被称为“印子金”2、夹锡钱“夹锡钱”创始于宋徽宗崇宁二年,在铁钱中加入锡,使钱币变脆,主要是防备北方辽、金两国大量收购南方的铁制钱币,然后熔炼制作兵器。
“二虏以中国钱铁为兵器,若杂以铅锡,则脆不可用,请改铸夹锡当三、当十铁钱。
”(《文献通考·钱币二》)3、交子宋代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交子”,发行于北宋时期,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
“交子”是我国最早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4、会子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由政府官办、户部发行的货币,仿照四川发行“钱引”的办法发行。
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起源于临安,也称作“便钱会子”.5、大明通行宝钞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诏中书省造“大明通行宝钞”,面额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种,一贯等于铜钱一千文或白银一两,四贯合黄金一两。
其大面额者长一尺,阔六寸,即36.4 x22厘米,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的钞票。
6、白鹿皮币汉代元狩四年,汉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张汤的建议,发行“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
二、简答题1、简述最初的货币从哪些物品中产生并举例说明?2、为什么说贝币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①有文献记载。
②中国汉字中凡是与钱财有关的,往往包含“贝”。
③有考古资料作证明。
④云南直至清代以前仍使用贝币,提供了现实佐证。
3、简述汉代黄金作为货币使用的主要情形?汉代黄金的流转,大约有三个循环圈:上层统治者内部的赏赐国内商业流转,特别是粮食、盐、马匹等大宗商品流转;对西域的贸易三、论述题1、结合史实论述中国货币材质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古代货币材质的演变呈现出以实物货币开始,发展到金属铸币,再发展到纸币,最后向着电子货币发展的趋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货币发展的这四个阶段和趋势不是直线演进,而是曲折前行的。
交子会子铜版拓片史料类型
![交子会子铜版拓片史料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534ef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3.png)
交子、会子和铜版拓片都是古代的一种印刷和记录方式,因此它们可以被归类为历史文献或史料类型。
1. 交子:交子是指明代、清代时期中国的一种官方票证,用于证明商人或船只的身份和行驶权限。
交子通常由官方机构发行,上面印有文字和图案,记录了相关的行政和商业信息。
交子在研究历史经济、商业活动和海运贸易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 会子:会子是指中国古代官方机构或商会组织定期举办的集会、会议或交流活动。
会子通常伴随着商贸活动、文化演出、社交交流等,与交子类似,会子也是记录历史经济、商业及社会风貌的重要史料。
3. 铜版拓片:铜版拓片是一种将文字、图像等内容刻在铜版上,然后通过印刷的方式复制到纸张上的技术。
铜版拓片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成为一种重要的印刷和记录方式。
它被广泛应用于出版、教育、宗教和文化传承等领域。
铜版拓片可以保存并传播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信息,因此在研究历史、文化和艺术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总而言之,交子、会子和铜版拓片都是古代的重要史料类型,它们记录了不同方面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对于研究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8709322dd36a32d737581d7.png)
*永贞革新唐代顺宗时官僚士大夫在藩镇割据与宦官专权的背景下以打击宦官势力为主要目的的改革。
因发生于永贞年间,故名。
;到肃宗时的李辅国,宦官又掌握了军权。
到中后期他们的专恣骄横,引起皇帝和某些官僚士大夫的不满。
永贞元年(805),唐顺宗即位,王叔文、王伾居翰林用事,引用韦执谊为宰相。
他们与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结成政治上的革新派,共谋打击宦官势力。
朝廷宣布罢宫市和五坊小儿,停19名宦官的俸钱,任朝臣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节度使,韩泰为行军司马,以图逐步收夺宦官的兵权。
此外,顺宗和革新派还罢免贪官京兆尹李实,蠲免苛杂,停止财政上的“进奉”。
这些改革都具有进步性,但引起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及与之相勾结的节度使的强烈反对。
最后,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顺宗,拥立太子李纯。
王叔文被贬后赐死,王伾外贬后不久病死,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8人均被贬为外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
改革历时100余日,以失败而告终。
*甘露之变唐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李训等人,在唐文宗李昂暗中支持下,诈称左金吾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诱使左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等宦官前去观看,企图趁机消灭宦官集团,因所伏甲兵暴露,失败,史称“甘露之变”。
*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即庐龙(或称幽州,今北京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庐龙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区)、魏博(后改称天雄,渤海湾至黄河以北)。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将安史降将李怀仙等人就地封为幽州等三镇节度使,其后,河朔三镇逐渐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政府难以控制,乃“藩镇之患”的肇始。
唐宪宗时期三镇曾短暂向中央表示归顺,但宪宗死后又开始反叛。
而该三镇内部也反复哗变,动荡不安*头下军州,辽特别设置的一种行政机构。
又称投下。
契丹贵族在初期的征服战争中,劫掠了大量的人口,他们将这些人口聚集起来,建立州县城堡等组织,称为头下。
中国金融史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金融
![中国金融史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金融](https://img.taocdn.com/s3/m/0f02b172af1ffc4ffe47ac51.png)
第一节 两宋时期的货币
北宋(960-1127年),后周+陈桥兵变+先南后北+ 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靖康之耻 南宋(1127-1279年),绍兴和议+联蒙灭金+崖山海战 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 货币总体情况: 以钱为主,铜钱大量出现在流通领域;
产生纸币交子和会子;
白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绢帛逐渐丧失货币职能,退回日用品地位。
续发展,市场需要纸币代替铸币。 (2)四川地区主要使用铁钱,体积大、分量重,购买力 小,贸易极为不便。 (3)历史借鉴:四川悠久的信用事业。 最早采用兑换券,信用事业发展较好。 (4)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 楮纸坚韧耐久、细白光滑,是最佳用纸。
(5)四川雕版印刷业很发达
蜀刻雕版多用梨木,纹细质优,便于长期保存,印刷 出的交子朱墨间错,有屋木人物、隐秘题号,难于仿造。
2.白银:初步实现货币化
历史过程
(1)晚唐至北宋中叶,白银岁不是货币,但已逐步具 备货币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条件(商品流通); (2)宋神宗时,白银货币化启动,具有价值尺度和流 通手段; (3)南宋孝宗时,交换价值比较稳定地附着在白银上, 初步实现货币化。但主要在远距离贸易和批发贸易中流 通,未在城乡各地普遍使用;开始突破政权界限,超越 南宋政权辖区,在金统治在的北中国展开。
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是中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
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 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二)南宋纸币:关子+会子
1.最初发行关子 (1)最初为汇票性质,近似飞钱,南宋 成为流通纸币。 (2)分为下列几种: 现钱关子:专门兑换现钱,不能兑换茶盐 铜钱关子:一贯合现钱770文
“开会”的历史
![“开会”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d520428dd36a32d737581f2.png)
以否 决 最 高 权力 者 的决 策 。然 而 鲧 治 水 九 年 ,功用 不 成 ”帝 尧 对 “ ,
他 的惩 罚 , 然 比对 叛 乱 者 的惩 罚 还要 重 。 或 许 意 味着 已经 初 步 竟 这 迈 进 文 明 时代 的政 治 权力 对 古 老 的原 始 民 主制 度 的 否定 。
“ 会” 开 的历史
口 王 子 今
“ 会 ” 应 当是 历 史最 为 悠 久 的社会 活动 形 式 之一 。 开 , 司马 迁 在
《 记 ・ 帝本纪》 史 五 中写道 , 帝尧 的 时代 , 水 滔 天 。 召 集 “ 洪 尧 四岳 ” 开
会, 让他 们 推 举 治 水 的 人 。尧 和 “ 四岳 ” 也就 是 四个 部 族 领 袖 的 高 , 层会 议 , 以说 是 名 副 其 实 的 “ 会 ” 可 峰 了。 “ 四岳 ” 荐 了鲧 ( n . 推 g )帝 i r 尧 认 为 鲧 不 能胜 任 。“ 四岳 ” 然坚 持 自己的 意 见 ,强 请 试之 ” 依 “ 。帝 尧 于是 任 用 了鲧 。这 或 许 反 映 了 当 时部 族 军 事 民主 制 度 实 际 上 可
都 碰 了委 员 。 ” 毛泽 东 说 , 的确 不 错 ” 当时 城 里 、 里 , 确 实 是 委 “ , 乡 “
员世界。 以“ ” 开会 ” 为专 业 的人 员 逐 渐增 多 , 特 殊 的历 史现 象 。 是 于
是 我 们 看 到 . 繁 的 “ 会 ” 和 行政 机 构 的繁 复 重 叠 以及 行 政 领 导 频 开 ,
着 政 治生 活 的缘 故 。 实上 , 事 在许 多 时代 , 会 已经 没有 “ 开 会合 开 公 以辩 难 ” “ 于大庭 ” ,议 的形 式 了 。
会子影响
![会子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cd1193e5a8102d276a22fc0.png)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9f7cc
通货膨胀而造成物价急剧上升的问题,在端平年 间无法解决。到了嘉熙年间,水旱为灾,农田失 收,米价腾贵,而其它百物亦受米价影响,而一 致上涨。“嘉熙庚子(1240 年)大旱,京尹赵存 耕科敷巨室粜米,始官给三十六千一石。未几, 粒价增四五倍,豪民百姓破家荡产,气绝缢死者 相踵。至今父老痛之„„”(俞文豹《吹剑录外 集》)。到了淳宝祐年间,因农田失收恶性通货膨 胀引起的物价飞涨,不但未能遏止而且更为严 重。
而钱重。钱易得,则以钱售物,而钱轻。复添楮 以佐钱,则为贸通之用者愈多,而物愈贵”。
造成通货膨胀 物价增升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宁宗时期(1195-1224 年) 南宋的通货膨胀始于宁宗开禧年,因为宋金 作战,军费损耗极大。而到了嘉定年间,每于会 子发行过多,另外发行新会子,以旧会子二换易
而是对生活对自己 坐公交车坚决坐一元的 手机一用就是几年不换 家里什么电器
的发行制度。在乾道四年(1168 年),议定立界 限额发行会子,“三年立为一界,界以一千万缗 为额”(《宋史·食货志》卷 181)。自乾道四年第 一界会子发行之后,各界会子的发行虽有定数, 但从淳熙四年(1177 年)。
早期的会子,由临安府印造,有 10 万缗铜 钱作为发行准备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二 月,成立行在会子务,并委派户部侍郎钱端礼主 持该事,“仍赐左帑钱十万缗为本。”因此,会子
不计其末流剥烂糜灭之害,而苟然以救目前之 急,是饮鸩以止渴也(”高斯得《耻堂存稿》卷 1)。
货币的发行有一定的自身规律,流通中的纸 币供给量过多,其本身的价值必然下跌。“自边 烽未撤,楮券印造之数,不啻数十倍。而钱监所 铸之钱,比祖宗盛时,仅二十之一,上下百费, 悉抑于楮。昔也,楮本以权钱之用;而今也,钱 反无以济楮之轻,钱日荒而楮日积。端平初,谋 国者不思所以变通之宜,而但拘以一易一之说。
中国开会史已有5000年等
![中国开会史已有5000年等](https://img.taocdn.com/s3/m/d9aff7d5a0116c175f0e48c8.png)
中国开会史已有5000年等作者:李莉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10期“开会”古己有之,在距今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氏族成员们就开始聚合于一室,围坐在火堆旁召开民主会议了。
在仰韶文化的居住遗址中,考古人员曾经发现过一种大房子。
这种大房子往往有若干中小型房屋围护四周。
显然,这是一处服务于公共活动的公共空间。
根据当时的考古发掘报告分析,这种房屋可以容纳较多的人集会议事。
“开会”,应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活动形式之一。
我国古代如何杜绝有害食品流通根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为了杜绝为牟利而滥杀禽兽鱼鳖,国家还规定,不在狩猎季节和狩猎范围的禽兽鱼鳖也不得在市场上出售。
唐朝时,严格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通。
根据《唐律疏议》记载,如果食品变了质,食品的所有者必须立刻销毁食品,否则要被杖打90下;不销毁有害食品,送人或继续出售,致人生病,食品所有者要被判处徒刑一年;如果这种食品致人死亡,食品所有者则要被判处绞刑。
我国古代的医院我国最早的医院在周代就有了。
据《周书·五会篇》记载:周成王设过“为诸侯有疾病者之医药所居”的场所,这可视为我国医院的最早雏形。
公元前7世纪,政治家管仲在齐国首都临淄建立了“养病院”,收容聋、盲、跛等病人集中疗养。
汉代汉武帝刘彻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
据《汉书·平帝本纪》记载,汉代时“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凡民疾疫者,官府‘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曾根据疾病流行的情况,设置似现在的隔离医院。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阳设“别坊”,供百姓就医用。
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风病人。
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设有“愚甥”。
“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公元”产生于6世纪。
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7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
交子诞生在北宋前期是历史必然
![交子诞生在北宋前期是历史必然](https://img.taocdn.com/s3/m/34866edf76a20029bd642d11.png)
谨以此纪念“世界第一张纸币——官交子”发行990周年!交子诞生在北宋前期是历史必然罗天云邓中殊摘要:北宋前期,因朝廷对川蜀地区实行索取过度的政策,导致社会不安,出现王小波、李顺起义。
起义被平定后,北宋朝廷治国策越改变,皇帝宋太宗对治国得失进行认真总结,通过调整治理策略,适应了和平时期发展的需要,社会得到安定。
由于经济飞跃发展,因农民起义时钱监被罢铸等原因,使交易媒介严重缺乏,为交子诞生创造了条件。
交子成为货币,经历了不断创新、发展过程,成为了北宋朝廷在川峡地区流通的法定货币。
交子因具有重量轻、价值大、携带方便、使用安全等优点,既适应了宋代经济发展需要,也为后来的纸币发行起到了示范作用。
关键字:北宋前期;调整治理;钱荒;交子诞生;发展过程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成都诞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
交子的诞生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换媒介,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金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交子为什么诞生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它是如何演变成货币的?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简略,又缺乏保存下来的实物作参考,虽然过去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但交子至今仍是一个谜。
根据有关历史文献,以《交子诞生在北宋前期是历史必然》为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以作引玉之砖,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对交子诞生时间认定四川诞生交子,应该是宋太宗至道年间,“先是,益、卭、嘉、眉等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1)根据以上史料分析,李顺作乱,因钱监罢铸,民间钱益少,于是民间创造了私交子,用以代替铁钱进行交易,随着时间长了,其货币属性通过实践走向成熟,后来为政府接办,最后才形成国家信用货币。
这里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就是私交子起于何时?关于私交子诞生时间,迄今无交子实物发现,史书上亦无明文记载。
多年来专家、学者只能根据文献的记载进行研究。
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将交子出现的时间锁定了在王小波、李顺起义之后。
因此,就出现了李顺时期说,张詠时期说,患铁钱重说。
南宋“纸币之父”钱端礼主导发行的行在会子是怎么用的?
![南宋“纸币之父”钱端礼主导发行的行在会子是怎么用的?](https://img.taocdn.com/s3/m/502ead3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2.png)
南宋“纸币之父”钱端礼主导发行的行在会子是怎么用的?绍兴三十一年(1161)二月,钱端礼以权户部侍郎的身份,主导设立行在会子务,正式发行纸币行在会子。
史书对当时规定的记载比较简单,仅包括:会子务隶属于都茶场;行在会子的面额分为一贯、二贯、三贯,共三种;东南地区在向中央缴纳赋税时可以使用行在会子;皇帝向会子务拨款十万贯作为启动经费;先用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纸印刷会子,后使用成都纸。
从绍兴三十年(1160)二月钱端礼担任临安知府开始,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二月他主导发行行在会子,前后不过一年的时间。
在这一年中,钱氏在临安试验官营便钱会子,在湖广、两淮考察见钱关子。
毫无疑问,试验与考察的结果应该令钱端礼和朝廷十分满意,并且直接反映在行在会子的发行措施中。
例如,以官方资金作为发行本钱明显来自于官营便钱会子的经验;而东南地区用会子交税,则既继承便钱会子的职能,又参考了见钱关子在长距离流动上的效果。
会子务隶属于都茶场。
榷货务都茶场是南宋国家管理、发行茶盐钞引的地方,也是兑现见钱关子之处。
从机构隶属关系上看,行在会子很可能继承了见钱关子与茶盐钞引的关联。
宋元之际的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他的不朽著作《文献通考》中对此发表了评论,他说:“正因为商人每年要花一千万贯钱(包括行在会子)购买茶、盐、香、矾等产品,这些产品的价值可以暗中保障行在会子的实际价值,而不是单单依赖铜钱。
另一方面,官府出卖这些产品获得的收入也不少,不需要全靠发行会子来支撑国家财政。
”从马端临的意见中,我们可以对朝廷将会子务隶属都茶场的意图略知一二。
或许会子务在实际的运作中会遵照更为细致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已经不存于史书。
不过,此时朝廷上下确实还处于摸索状态,大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
与行在会子有关的规定也是在摸索中方能一步步地具体起来。
这里还有必要说明一些特殊概念。
首先是南宋的东南地区和上文实际包括的东南地区。
我们都知道南宋基本上只占据北宋的“半壁江山”,其与金朝的分界线大致在淮河一带。
最新“开会”的历史
![最新“开会”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0cc5babe53a580216fcfef9.png)
“开会”的历史在专制时代,"开会"曾经成为一种展示和炫耀权力的机会。
秦始皇建造阿房宫,专门用来举行朝会的富丽辉煌的前殿,就是规模极其宏伟的大会堂,据说"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可以坐万人"朝会的殿堂,象征着这位用武力"并一海内"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的无上威权。
近年来考古学者发现,这座前殿当时并没有完工。
如果秦始皇时代真的开了万人大会,那么中国就又拿了一个世界第一了。
刘邦取得天下之后,儒士叔孙通为他设计了朝会的礼仪,经过多次演习之后,举行了正式的朝会,在极其严正肃穆的气氛中"开会",贵族群臣无不"振恐肃敬",没有一个人敢喧哗失礼的。
唐代诗人卢纶的《皇帝感词》诗所谓"山呼一万岁,直入九重城",就反映了朝会隆重庄严的气氛。
后世各种各样的"会",往往有形式主义的痼疾,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
皇宫朝会常常有礼仪大典的性质,但是也往往以议政作为主要内容。
于是开始出现了"会议"的说法。
汉代朝臣"开会"有确定的日期,称作"会日"。
司马迁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曾经说道,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每朝会议",都只是一一分析诸事原委,预想出各种可能,让皇帝自己进行决策,"不肯面折庭争",决不和皇帝直接发生正面的争执。
他曾经和公卿大臣事先协商,有了一致的意见,但是一到朝堂上,看到皇帝的脸色,却又违背原先的约定,以顺应天子意旨,"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可见,这种"天子与公卿议","天子问群臣议计","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的所谓"会议",往往"会"而不"议"。
宋代的货币
![宋代的货币](https://img.taocdn.com/s3/m/c55ad6340b4c2e3f57276342.png)
宋代的货币铜钱、铁钱宋代的金属货币主要是铜钱,部分地区使用铁钱或铜、铁钱兼用。
北宋时,川蜀地区产生并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与铁钱、铜钱兼行;南宋时,东南广大地区则是纸币“会子”与铜钱、铁钱兼行。
铜钱作为宋代最主要的货币,每一百文“因(后)汉制,其输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诸州私用犹各随俗,至有以四十八钱为百者”。
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九月“丁酉,诏所在悉用七十七为百”,通常称为“省陌”或“省”,而一百文仍需实数一百钱的称为“足陌”或“足”。
但是“悉用七十七为百”,至少到北宋后期只是“官用”的标准。
北宋末年东京开封的情况:“都市钱陌,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鱼、肉、菜七十二陌,金银七十四,珠珍、雇婢妮、买虫蚁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长短使用”;到南宋末年,已是“元都市钱陌用七十七陌,近来民间减作五十陌行市通使”③,大体上反映了宋代铜钱流通区内的普遍情况,铁钱的情况也大体相同。
宋平诸国,通常仍听用旧钱,蜀地原是铜、铁钱兼用,后蜀所铸铁钱精好,每一千铁钱相当于铜钱四百,但自宋灭后蜀,大量铜钱作为“上供”被运往首都开封,而“增铸铁钱易民铜钱”,并禁止铜钱入蜀,后虽不禁止铜钱入蜀,而铁钱只许在蜀地使用,又“令民输租及榷利,每铁钱十纳铜钱一”,商人争相运铜钱入蜀,铜钱一可得铁钱十四。
宋朝廷曾采取多种措施在蜀推行铜钱,提高铁钱币值,但由于铜钱缺乏而无效,遂定以铜钱一当小铁钱十使用。
南唐亦铸铁钱,铜、铁钱兼用。
宋自太平兴国二年起采取“于昇(今江苏南京)、鄂(今湖北武汉武昌)、饶(今江西波阳)等州产铜之地大铸铜钱”,及禁止铜钱渡江,待江南地区铜钱日多而“铁钱自当不用,悉熔铸为农器什物”④,江南不久即不再使用铁钱。
太平兴国八年又曾一度令福建铸大铁钱,与铜钱并行,每一千铁钱当铜钱七百七十。
不久即停铸铁钱,官私所铸铁钱10 万贯,限于本地区使用。
康定元年(1040)宋夏战起,宋朝从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运送西蜀小铁钱至陕西作军费,原只使用铜钱的陕西路开始兼用铁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子产生历史概述中国南宋时的一种纸币。
初为便钱会子,即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
大约在绍兴二十年(1150)前后(即12世纪40、50年代),它才发展成兼有流通职能的铜钱兑换券。
三十一年,朝廷又置行在会子务。
行在会子务之设,虽说是“悉视川钱引法行之”,但最初实未照办。
它不立兑界,不定界额,本钱才10万缗,面值为一千、二千、三千。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又造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会。
不数年,由于作为官府的支付手段,和国家财政相联系,已出现膨胀贬值现象。
乾道三年(1167)十二月,宋孝宗下诏别造500万新会收换旧会。
明年,定3年为一界;界以一千万贯为额,随界造新换旧,每道收靡费钱二十文足,零百半之。
经这番整顿,会子之法始臻完备,与四川钱引法大同而小异。
但国家财政的困难使得南宋君臣不久便破坏了自己制订的会子的兑界和界额。
至淳祐七年(1247),会子的恶性膨胀使造新换旧已不可能。
至此,会子的货币职能自难保持。
又有湖会,初名直便会子,即湖北会子、湖广会子的省称。
因其流通限于湖北、京西路,为湖广总领所印发,故名。
湖会亦以铁钱为本位,为防止南宋铜钱流入金朝,其功能与淮交同。
又有四川会子,简称川会,为南宋后期的四川纸币。
南宋会子的膨胀绍兴三十一年夏,金海陵王完颜亮率领大军南下进攻。
鏖战几个月,打到长江下游,占领扬州,直到十一月被厌战的部下所杀,才议和北返。
那时金人已经另立海陵王的从弟为皇帝,称为世宗。
南宋高宗也在次年让位,由孝宗继承。
但双方仍是不断地冲突。
在金人进攻之前,南宋已采用了一种新的纸币会子。
会子在那时也不是一个新名词,绍兴七年吴玠就在陕西河池发行过银会子,不过东南大规模的使用纸币,却是自发行会子开始。
应付金人的战争,自然也大部分靠会子。
会子的流通范围,起初限于两浙,后来推行到两淮、湖北、京西等区域去。
除了盐本用钱以外,其余各种用途,差不多都可以用会子。
会子的发行,起初似乎没有一定的限额。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正月,度支郎中唐瑑说自绍兴三十一年到乾道二年七月那五年间,总共印过会子二千八百多万道,一道即一贯。
到乾道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为止,共发行过一千五百六十几万道。
而实际流通额只有九百八十万。
三年正月六日尚有八百多万贯在流通中,大约每月只收兑六七十万。
乾道二年政府便觉得发行太多,又以一百万两白银来收兑。
隆兴二年当局白米每升还只作二十五文省。
可是乾道初,米价有卖到五六百钱一斗的。
三年又出内库银二百万两换钱收会子焚弃。
四年改革会子的发行制度,定三年为一界,每界以一千万贯为限,这已等于北宋交子界额的八倍以上。
当时米价每石二贯五百文。
九年会子每贯只值得铜钱六百文足钱。
然而在战争状态之下,会子的膨胀是难免的。
淳熙初,会子的流通额就有两千两百多万,购买力下跌,政府不得不用金银铜钱等全数收回。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让第三界第四界会子各展期三年,这就是正式让发行额加倍。
不过人民收到会子,便用纳税的方式送回国库。
当时户部岁收一千二百万贯中,一半是会子。
同时当局又用金银收回四百万,所以实际流通数,只超过界额两百万。
十二年临安会子一贯,只值钱七百五十文。
到了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第七第八两界会子又展限三年。
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索性把每界的发行数增为三千万,等于乾道四年的三倍。
而且伪造的很多。
于是一贯跌成六百二十文。
当局虽想维持每贯合钱七百七十文的比价,但不大成功。
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会子一贯只值三四百文。
发行既多,政府赋税收入也增加:淳熙末就有六千五百三十多万,等于南宋初的六七倍。
史家或加以夸耀,或替人民忧虑,其实这是通货膨胀时应有的现象。
宁宗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妄起兵端,金兵陷荆襄两淮,东南大震;所以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会子的流通额就增加成一亿一千五六百万贯,等于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额的十一倍。
此外还有各种铜铁钱。
理宗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李全称乱于淮东,四年蒙古兵攻川陕,五年两界会子就有三亿二千九百多万。
六十五年间,增加三十三倍。
膨胀的速度虽不算快,但程度却不小。
这还是指政府发行的,如果连假会子计算在内,数目更要多。
本来纸币因为耗损率大,收回的时候,应当比发出的数目要少,例如绍兴十一年收换钱引时,不来兑现而作废的有二十几万贯,号称水火不到钱,但后来在收回的时候,常比发行数多,这证明伪造之盛。
会子并不是全国性的货币,就是在南宋治下,也不是全用会子。
单是四川的钱引,在绍兴末已积至四千多万。
后来因战事关系,屡有增发,到宁宗嘉泰末(公元1204年)两界发行到五千三百多万贯,三界合计共约八千万贯,等于天圣时的六十四倍。
嘉定初每贯直不得四百个钱,后来跌到百钱。
湖北会子在淳熙十一年也以两界同时流通,共五百四十万贯。
此外,还有两淮会子,为数当也不少。
兴元府的铁钱会子每两年印发两百零四万贯,共折川引四十万贯。
银会子自绍兴十七年再发以来,改为两年一换。
乾道四年增加发行额三万钱。
后来发行到六十一万钱,共折川引五十万贯。
纸币增发的结果,引起硬币的减少或隐匿,或被人销熔,或逃亡国外。
北宋的交子和南宋绍兴年间的关子,民间日常还少使用,到会子发行以后,真正成了一种通行的货币。
后来以纸币计算的物价上涨,人民与其使用铜钱,不如销熔为器,还可以得到很大的利润,所以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监察御史陈求鲁说,铜器和乐器都是用铜钱制造的,单是长沙一郡中,乌山就有铜炉六十四所,麻潭鹅羊山有铜户几百家。
铜钱的输出,在南宋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较之北宋的熙丰年间还更严重。
熙丰年间的铜钱外流,只引起一点通货紧缩作用。
南宋铜钱的减少,使纸币的购买力跌得更快。
输出的途径,似乎仍是通过对外贸易,而铜钱的去向,也仍旧是那些使用中国钱的地区。
宋朝自南渡以后,汉唐以来通西方的陆路,已被切断;铜钱的去路,表面上似乎少了一条。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汉唐间经由大陆上的贸易路线流出去的铜钱并不多,因为西方国家并不使用中国铜钱。
商旅们所带出去的,大概限于离开中国时身边所剩的几枚。
陆路旅行最怕笨重的东西,如果他们剩的铜钱多,一定会换成金银或丝绢。
南渡后,因陆路闭塞,反而使海路特别发达。
海船载重,远超过驼马,而且因政府滥发纸币来收兑铜钱,使铜钱逃亡得更多更快。
近自马来西亚、爪哇,远至印度、非洲,都会吸收过若干中国的铜钱。
当时中国由外国输入香药、象牙、犀角、珊瑚、琥珀、镔铁、玳瑁、玛瑙、水晶、蕃布、苏木等,除了一部分是用丝绢瓷器偿付外,差额就是用金银铜钱来了结,外国人当然不要中国的纸币。
例如阇婆国(即爪哇)因“胡椒萃聚,商舶利倍蓰之获往往冒禁载铜钱博换”,后来甚至亦以中国铜钱为一种流通工具。
不过有些大国,如大食(阿拉伯),自己有独立的币制,它们的商民得到中国铜钱,仍是用来换成金银匹帛带回去。
中东曾有中国银锭出土。
当时铜钱最大的去路,是北方的金人。
金人似乎是有计划地吸取江南的铜钱,他们虽然自己也铸钱,但数目不多,大部分靠用宋钱。
而且极力防止铜钱的南流,所以也在开封发行纸币,以收兑宋钱运到黄河以北去。
高丽也吸收了一些中国钱币。
此外,使用中国铜钱最多的,要算日本。
北宋时,宋钱已流向日本,不过那时日本在藤原氏支配之下,对于中日间的交易,加以限制,恐怕中国人到日本去的要比日本人到中国来的多,就是中国商人到日本去,也有各种限制。
南宋时,日本的政权先后落在平、源两家手中,这两家的将军都是奖励中日间的贸易的。
淳熙六、七年间,日本的藤原基广曾说到当时日本民间通行宋钱的情形。
自源赖朝战胜平家之后,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在小仓成立军政府。
这一个时期,钱币在日本更是通行;有一批商人,专门从中国输入铜钱,以供给新起的放债人做资本。
近代日本各地发掘的古钱中,绝大部分是宋钱。
在南宋的时候,中国钱也有流到越南去的。
淳熙元年曾下诏叫广西经略安抚司将安南使副所带的现钱依市价用白银或绢帛折支,以杜外流。
宋室对于这种铜钱的外泄,自然非常注意,北宋时便曾下令严禁铜钱出口。
南宋绍兴十三年又下令对于广东福建方面的船只都须加以严格的检查,不准带铜钱。
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三月曾立沿海州军私铜钱下海舰法。
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七月且指名禁止高丽日本商人博易铜钱。
对于金人的吸收铜钱,更是千方百计加以防范。
乾道二年八月诏两淮行铁钱,禁止铜钱过江北,以防其落入金人手中。
淳熙七年又诏京西州军用铁钱和会子,民间的铜钱限于两个月内送官换取铁钱和会子。
九年十一月又发会子收两淮的铜钱。
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连两淮的铁钱也用会子去收回家。
然而这些禁令究竟有多少效力,却是疑问。
因为利之所在,不但商人冒禁,就是专管贸易的官吏也以金钱出海办货;郡县的巡尉,自然不敢加以阻止。
铜钱既然向外流出,又因成本太高,不能添铸。
因此有些地方只能铸造铁钱。
铁钱的成本比较低,铸造的人可以得到溢利,平时十文铁钱,成本只要四文,在铁炭贵的时候,也只要六文本钱便可以铸铁钱十文。
自乾道到开禧那三四十年间,同安和蕲春两监每年共铸铁钱约自二十万贯到四五十万贯,有渐次减少的倾向,大概因为会子继续膨胀的结果,铸造铁钱也不合算了。
南宋因会子发行数量膨胀,所以物价比北宋高许多倍。
例如度牒,这是僧道取得法律地位的根据。
古时僧道免税,出家的人多,对于度牒有很大的需要。
度牒在宋代当作公债票或国库券一样买卖。
在北宋初年,每张定价是一百三十贯;元丰六年,因发行限制,地方政府有增价到三百贯的,但不久就回跌到一百九十贯。
南渡后重新发行,起初每张六十贯,后来增加到一百贯,淳熙初增加到三百贯,以后便扶摇直上,每张自五百贯到七百贯、八百贯。
这种涨势难免同度牒本身的供求有关,但大部分是受了货币的影响,那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当时又有用度牒换米的办法,而米数反而有减少的倾向。
淳熙九年,广东福建以米三百石换度牒一道;后来绍兴府以二百石换一道,不久又减成五十石。
度牒已经没有人承买,当局竟用科配的办法,即以民户土地面积为比例,强销度牒。
又若以米价为例:熙丰以前是六七百文一是石。
崇观间涨到七八千一石。
政和宣和间回跌到一二千文一石。
靖康建炎间又大涨。
南渡前后,一石米总在万钱以上。
绍兴的第一个十年还是在八九千文一石,以后由于钱荒,回跌到二千文左右一石。
乾道年间有些地方要五六百钱一斗,但有些地方六百多钱便可以买一石。
普通仍是两千文上下一石。
淳熙年间也差不多。
绍熙年间郴州官定折税钱一石为二贯一百五十文足。
庆元五年因折价之外,另有附加,每石有纳七贯的,有人说这是当时米价的一倍以上。
董煟在谈到赈灾的时候说,如市价三十文一升,就依时本钱十五六文到二十文一升出粜。
可见还没有大的涨落。
自开禧用兵以后,物价又上涨。
嘉定到端平年间,一石米大约要三四贯,若遇饥荒,则要一二十贯。
绍定末襄阳到过每石十万,京鄂之间,每石值湖会六七十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