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4.2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2、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世界上许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开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2、用开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
【教学难点】
运用资料,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一个地区内,工厂之间、工厂内部的各个生产过程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不同的关系彼此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工业联系。
这节课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P62第一、二自然段,(投影图片:布匹的生产过程、汽车的生产过程、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学生观察并答复:工业联系分为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复,教师总结〕1、生产上的工业联系。
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一产品的某道工序,负责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成为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
例如,上面所举布匹的生产过程,它们在生产上存在着一种直接联系,即上一道工序的“产品〞是下一道工序的“原料〞。
第二种情况是许多工厂各自生产某一产品生产零部件,生产
零部件各厂家之间没有直接的投入一产出联系,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家(或总厂)联系,或通过组装厂家互相取得联系。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根底效劳设施,如道路、邮局、商店、学校等,也有的是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
(过渡)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业联系往往导致工厂的集中分布,产生工业集聚现象。
(板书)2、工业集聚
〔学生活动2〕阅读P62第三、四自然段答复:什么是工业集聚?工业集聚有什么好处?〔学生活动〕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叫做工业的集聚。
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降低生产本钱,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根底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过渡〕工业联系产生了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又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
(板书)3、工业地域
〔学生活动3〕阅读P62第一自然段答复:什么是工业地域?工业地域分为那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答复〕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1〕工业企业集聚而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这样因自发在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出的联系,在地理上相互接近,最后到达降低生产本钱、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我国的许多钢铁工业,在它的周围就自发地建立了一些与之相应的企业,像烧结厂、焦化厂等。
〔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是把生产上有投入一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有的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根底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利用上述原理而开辟的。
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各企业虽然生产上不存在联系,但是正是由于共同利用其中的根底效劳设施而形成的工业地域。
〔学生活动4〕阅读P62页案例2,答复以下问题:
1.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集聚?
〔学生答复〕惠州音响整机生产厂与周围音响零件专业生产厂集聚属于专业化的工业联系。
2.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学生答复〕可以加强各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本钱,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应。
3.根据惠州音响零件的来源百分比,说明惠州音响零件供给厂家的地域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答复〕递减规律,距离惠州音响整机组装厂越近的地区零件来源所占比例越高。
(学生活动5)根据下面的材料,我们比照两类性质不同的工业地域的特点。
材料:在我国一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如偏僻县城、乡村),由于资金和技术条件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初步的加工工业,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食品工业点)面积较小,发育程度低,因而当地工业开展的潜力也小,难以形成大的工业城市。
因此,我们也就很少听说有“糕点城〞“糖果城〞了。
这些工厂集聚,设备大,管线长,占地多。
因此,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开展潜力大。
这类工业地域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效劳业和其他工业,在开展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工业城市。
〔学生答复〕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复杂、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可进一步开展成为工业城市;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过渡〕随着社会的开展、技术的进步,在工业联系形成工业集聚时,有的工业也出现了一些相反的现象,它们表现为分散布置,例如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供给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相距较远,形成了一种工业分散现象。
〔板书〕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
2、工业的地域联系
〔学生活动6〕阅读课本“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局部,思考答复以下问题:
1、工业分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结果。
〔学生答复〕原因:为充分发挥不同地方得区位优势。
条件:零部件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
零部件种类繁多,可以利用各地对的优势条件生产。
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2、工业地域联系的条件和意义是什么?
〔学生答复〕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意义:促进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地域流动。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从工业联系到工业集聚与分散,再到工业地域的形成,层层紧扣,用较通俗的例子逐一分析,使我们了解到。
工业地域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因素。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与提高,工业才得以开展,由工业联系逐渐产生了工业集聚与分散。
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集聚,往往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工业地域或工业城市;一些新兴工
业的分散为了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区位条件,又能形成跨国公司,从事世界网络的生产活动。
【板书设计】
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2、工业集聚
3、工业地域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
2、工业的地域联系
【课后作业】
简述工业集聚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