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讲义(课堂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句法学回 答的问题是:句子是按什么规则组成的?语义学回 答的问题是:意义是按什么方法确定的?语用学回 答的问题是: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
14
四、语用学的定义(1) • A recall of semantics:
– Semantics deals with: What does X mean? (X stands for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1986 年 总 部 设 在 比 利 时 的 国 际 语 用 学 学 会 (the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简称IPrA)创立。
• In China, CPrA
13
(二)语用学的任务
• 莫里斯和卡尔纳普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构成语 言的三个基本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 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 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它研究的 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 言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2)
源头之二:心理学(实践启示)
行为心理学:理性、意图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In pragmatic discussions, the question is not what form the recovered information might take, but how it is recovered.
• 规则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是语言运用都在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语言运用是 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说话人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应 特定语境,听话人怎样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 思,都是有规则可循的。
• 二是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有不同的交际价值和 交际效果,这也是有规则参照的。
• 三是语用规则具有可操控性。
– Here we are concerned with: 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 by X in the context of Y?
• The latter line of thinking marks the new discipline, pragmatic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ugh closely related to, semantics.
2) Contextual factors and the speaker’s intention 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catch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in use. The realization of those facts gradually gave birth to a field of study, which takes care of that extra part of meaning from language in use.
19语言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知识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常识语境背景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知识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交际的时间地点语言外情景交际的主题目的知识知识交际的方式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相互知识20语境对语用的制约性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采用的交际方式要努力做到跟语境适切由此保证交际的顺畅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
7
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一)语用学的兴起
•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 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包括如 何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准确地理解别人 的思想感情,如何产生最好的交际效果。
• 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harles Morris)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在20世纪30年 代先后提出的。
– In a broad sense, pragmatics studies the principles observed by human beings when they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11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3)
源头之三:符号学(方法论启示) 符号的语形、语义、语用三维度说
“我们可以把语言研究划分为三个领域。 如果在语言分析中明白地涉及到语言使用者,那就
是语用学; 如果只分析表达式与指谓的关系,那就是语义学; 如果只分析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语形学。 三者组成的整个语言科学就叫符号学” (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 1938)
Schlick: 哲学是一种显示或者确定命题的意义的活动。
①语言滥用、误用、概念不清会产生哲学问题和讨论的混乱。
“Philosophy is the battle against the bewitchment of our
intelligence by means of language.” (Wittgenstein)
“在分析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哲学的兴趣逐渐 从句法学转向语义学,进而转移到语用学。这已 经不是什么秘密。”(阿佩尔《哲学的改造》108)
50 年 代 , 英 国 哲 学 家 后 期 维 特 根 斯 坦 ( Wittgenstein ) , 60 年 代 , 英 国 哲 学 家 奥 斯 汀 ( J. L. Austin ) 和 美 国 哲 学 家 塞 尔 ( J. R. Searle)又先后发表了“言语行为”的理论;美 国哲学家格赖斯(H. Paul Grice)提出了“合作 原则”的理论。语言哲学家的贡献为语用学从概 念逐渐形成到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10础。
• 语用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二者关系;
• 言语行为理论;
• 从言语交际的角度介绍会话结构、信息结构、预设和指 示语。
• 最后,简要交待语用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点:
会话含义及其推导,言语行为及其类型,语用原则的理
解和运用,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等。
4
第一节 语用与语用学
一、语言运用 二、关于语用的基本观察 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 四、语用学的定义 五、语用学的基本概念 六、语用学入门基本参考书目
②研究语言…也是理解思维与实在的最佳途径(p. 9) “语言
是存在的住所(Heidegger)”,直接将语言与存在联系起来
(p. 8)。
9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1)
“语言哲学不是一种学说,也不是一种观点和立场, 而是不同立场与观点彼此展开论辩、寻求相互说 服的平台。”(维特根斯坦)
——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1)
源头之一:语言哲学 (理论启示)
哲学关心的是世界、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真、善、美。
哲学家为何研究语言?
• 对世界的思考、认识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
• To discuss this knowledge boils down to the discussion of language—sentences. Inquiries into the world thus turned to inquiries into languag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王路, 1999, p. 106 )
6
二、基本观察
1) When we hear or read pieces of language, we normally try to understand not only what the words mean, but also what the speaker or writer intended to convey.
12
语用学的学科地位的确立的标志
• 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国际性刊物《语用学 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之后,语用学才 真正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而得到确认。
• 1983 年 , Levinson 的 Pragmatics 教 材 ,Leech 的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出版。
15
四、语用学的定义(2)
•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 It deals with how speakers use language in ways which cannot be predicted from linguistic knowledge alone, and how hearers arrive at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speakers.
The question that is asked is: how does the hearer
choose which interpretation to select, given the
range of representations she might in principle
construct.
• 早在1938年,Morris就认为符号学(semiotics)由句 法学(syntactics)、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 (pragmatics)三个部分组成。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 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 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
8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5
一、语言运用
• 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指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 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 理解的活动。
• 语言运用是一种在特定情景里(语言和非语言的各种 因素组合而成的动态环境)交际双方遵循共同的交际 原则或规则进行互动的行为,是一个有多种外部因素 (交际者、时间、空间、社会观念、文化背景等)交 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5)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6) Have you eaten? 7) a. 我们还见不见面呢?
b. 我们什么时候再见呢? c. 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再见呢? 8)Lights, please. 9)填空:There ____ (be) a book and a pen on the desk.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Chu Xiu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WU
1
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1)
1)A:刚才和我跳舞的那位跳得太好啦!是你们单位的 吗? B: 是的。他妻子跳cake on the desk?
– In many way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speakers’ intended meaning, or even the “invisible” meaning, that is, how hearers recognize what is meant even when it isn’t actually said or written. Thus, pragmatics can also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speaker meaning.
B: John came in and left with his dog.
3) I will be back in ten minutes. (A Note on the Door)
4) You take this and put it there; you take this and put it there. No, no, not here. It’s here.
2
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2)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会说话的和不会说话的。
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高人也。(木讷愚钝)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是门艺术)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油嘴滑舌不可靠)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会听话的和不会听话的。
听其言知其心;心领神会。
话非挑明了不可;别人都笑过了,他才“噢噢噢”!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断章取意,误会纷争起;沟通填壑,畅意和谐生
交际何以成功?何以失败?何以即成功又失败?
A: 热不热?
B: 没啥子得,树荫下走还可以。
3
Course Contents
目标:介绍语用学的基本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语言使用 和教学能力。
内容:
• 语用学的发展、任务、定义;
• 语用学基本概念,话语、话语意义、语境、规则等;
14
四、语用学的定义(1) • A recall of semantics:
– Semantics deals with: What does X mean? (X stands for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1986 年 总 部 设 在 比 利 时 的 国 际 语 用 学 学 会 (the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简称IPrA)创立。
• In China, CPrA
13
(二)语用学的任务
• 莫里斯和卡尔纳普认为:句法、语义、语用构成语 言的三个基本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 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 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它研究的 是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 言交际环境下如何运用语言。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2)
源头之二:心理学(实践启示)
行为心理学:理性、意图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In pragmatic discussions, the question is not what form the recovered information might take, but how it is recovered.
• 规则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一是语言运用都在遵循一定的交际原则:语言运用是 在特定语境中进行的,说话人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应 特定语境,听话人怎样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说话人的意 思,都是有规则可循的。
• 二是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有不同的交际价值和 交际效果,这也是有规则参照的。
• 三是语用规则具有可操控性。
– Here we are concerned with: 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 by X in the context of Y?
• The latter line of thinking marks the new discipline, pragmatic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ough closely related to, semantics.
2) Contextual factors and the speaker’s intention 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catch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in use. The realization of those facts gradually gave birth to a field of study, which takes care of that extra part of meaning from language in use.
19语言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知识对语言交际上文的了解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常识语境背景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知识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交际的时间地点语言外情景交际的主题目的知识知识交际的方式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相互知识20语境对语用的制约性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采用的交际方式要努力做到跟语境适切由此保证交际的顺畅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
7
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一)语用学的兴起
•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 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包括如 何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准确地理解别人 的思想感情,如何产生最好的交际效果。
• 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莫里斯(Charles Morris)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在20世纪30年 代先后提出的。
– In a broad sense, pragmatics studies the principles observed by human beings when they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11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3)
源头之三:符号学(方法论启示) 符号的语形、语义、语用三维度说
“我们可以把语言研究划分为三个领域。 如果在语言分析中明白地涉及到语言使用者,那就
是语用学; 如果只分析表达式与指谓的关系,那就是语义学; 如果只分析表达式之间的关系,那就是语形学。 三者组成的整个语言科学就叫符号学” (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 1938)
Schlick: 哲学是一种显示或者确定命题的意义的活动。
①语言滥用、误用、概念不清会产生哲学问题和讨论的混乱。
“Philosophy is the battle against the bewitchment of our
intelligence by means of language.” (Wittgenstein)
“在分析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哲学的兴趣逐渐 从句法学转向语义学,进而转移到语用学。这已 经不是什么秘密。”(阿佩尔《哲学的改造》108)
50 年 代 , 英 国 哲 学 家 后 期 维 特 根 斯 坦 ( Wittgenstein ) , 60 年 代 , 英 国 哲 学 家 奥 斯 汀 ( J. L. Austin ) 和 美 国 哲 学 家 塞 尔 ( J. R. Searle)又先后发表了“言语行为”的理论;美 国哲学家格赖斯(H. Paul Grice)提出了“合作 原则”的理论。语言哲学家的贡献为语用学从概 念逐渐形成到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10础。
• 语用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以及二者关系;
• 言语行为理论;
• 从言语交际的角度介绍会话结构、信息结构、预设和指 示语。
• 最后,简要交待语用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点:
会话含义及其推导,言语行为及其类型,语用原则的理
解和运用,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等。
4
第一节 语用与语用学
一、语言运用 二、关于语用的基本观察 三、语用学的兴起与发展 四、语用学的定义 五、语用学的基本概念 六、语用学入门基本参考书目
②研究语言…也是理解思维与实在的最佳途径(p. 9) “语言
是存在的住所(Heidegger)”,直接将语言与存在联系起来
(p. 8)。
9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1)
“语言哲学不是一种学说,也不是一种观点和立场, 而是不同立场与观点彼此展开论辩、寻求相互说 服的平台。”(维特根斯坦)
——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符号学(1)
源头之一:语言哲学 (理论启示)
哲学关心的是世界、人、人与世界的关系:真、善、美。
哲学家为何研究语言?
• 对世界的思考、认识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
• To discuss this knowledge boils down to the discussion of language—sentences. Inquiries into the world thus turned to inquiries into languag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王路, 1999, p. 106 )
6
二、基本观察
1) When we hear or read pieces of language, we normally try to understand not only what the words mean, but also what the speaker or writer intended to convey.
12
语用学的学科地位的确立的标志
• 1977年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国际性刊物《语用学 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之后,语用学才 真正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而得到确认。
• 1983 年 , Levinson 的 Pragmatics 教 材 ,Leech 的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出版。
15
四、语用学的定义(2)
• Pragma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 It deals with how speakers use language in ways which cannot be predicted from linguistic knowledge alone, and how hearers arrive at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speakers.
The question that is asked is: how does the hearer
choose which interpretation to select, given the
range of representations she might in principle
construct.
• 早在1938年,Morris就认为符号学(semiotics)由句 法学(syntactics)、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 (pragmatics)三个部分组成。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 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 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
8
语用学的三个源头
5
一、语言运用
• 语言运用,简称语用,是指交际双方在一定的场合, 为着一定的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 理解的活动。
• 语言运用是一种在特定情景里(语言和非语言的各种 因素组合而成的动态环境)交际双方遵循共同的交际 原则或规则进行互动的行为,是一个有多种外部因素 (交际者、时间、空间、社会观念、文化背景等)交 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5)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6) Have you eaten? 7) a. 我们还见不见面呢?
b. 我们什么时候再见呢? c. 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再见呢? 8)Lights, please. 9)填空:There ____ (be) a book and a pen on the desk.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Chu Xiu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WU
1
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1)
1)A:刚才和我跳舞的那位跳得太好啦!是你们单位的 吗? B: 是的。他妻子跳cake on the desk?
– In many ways,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speakers’ intended meaning, or even the “invisible” meaning, that is, how hearers recognize what is meant even when it isn’t actually said or written. Thus, pragmatics can also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speaker meaning.
B: John came in and left with his dog.
3) I will be back in ten minutes. (A Note on the Door)
4) You take this and put it there; you take this and put it there. No, no, not here. It’s here.
2
现象观察:语言运用实例2)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会说话的和不会说话的。
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高人也。(木讷愚钝)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话是门艺术)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油嘴滑舌不可靠)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会听话的和不会听话的。
听其言知其心;心领神会。
话非挑明了不可;别人都笑过了,他才“噢噢噢”!
•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断章取意,误会纷争起;沟通填壑,畅意和谐生
交际何以成功?何以失败?何以即成功又失败?
A: 热不热?
B: 没啥子得,树荫下走还可以。
3
Course Contents
目标:介绍语用学的基本知识,激发兴趣、提高语言使用 和教学能力。
内容:
• 语用学的发展、任务、定义;
• 语用学基本概念,话语、话语意义、语境、规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