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赵岩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念和教学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赵岩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念和教学实践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必修课程中的七个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课标明确规定了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学习要求,并给出了教学提示,不少专家、教师也对其作了充分的分析和解读,但具体到操作层面,老师们仍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
本期,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吴东老师分析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实施原则,并以演讲为例,具体介绍了该任务群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王岱和北京市第四中学杜思聪两位老师,分别以新闻专题和演讲活动为例,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并就教学中的问题作了总结和反思。
希望这些解读和探索能为老师们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提供一些借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项课程目标,同时提出了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语文学习任务群不是可有可无的点
缀,而是应有的课程内容。
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每一部分安排若干任务群,共计十八个任务群。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必修课程中的七个任务群之一。
通过明确高中课标的相应要求,把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特点。
高中课标规定“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只安排在必修部分,为一学分,十八课时。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指向实用语文的理解与表达(口头的和书面的),旨在提高学生在社会上与他人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中课标指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社会交往类:在社会调查与研究过程中学习。
新闻传媒类:在分析与研究当代社会传媒的过程中学习。
实用性的文章,重点要搞明白作者用了什么方法,这一方法不光要搞明白,还要会运用,这是第一层次。
如果我们在搞明白,弄清楚的时候,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在悄无声息的学习、运用、加强,我觉着这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