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9):163.[21] 郑瑜.布拉酵母菌散剂联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43(1):83-84.
[22] 王长娟,李海军,王金刚,等.金苓健儿颗粒配合黄连素神阙穴贴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0例[J].西部中
医药,2017,30(12):102-104.[23] 李红梅.中药直肠给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7):14-15.[24] 曹丽芳.藿香正气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5):
43-44.
[收稿日期]2018-11-23
偏头痛是神经血管性疾病,易反复发作,发作时表现为中重度搏动样头痛,单侧多发,首次多起病于儿童及青春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10%~20%,女性多见,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3[1],具有家族遗传性,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其发病,近半患者的亲属也患有本病[2]。
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概况综述如下。
1 针 刺
普通针刺。
钟广伟等[3]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选穴准绳,取肝胆经的腧穴,以太冲、阳陵泉、曲泉、风池为主,以疏导手足少阳经气、清肝胆,鼓舞气血运行,获得“不通则痛”的效果,西药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剂治疗,结果显示,针刺治疗的有效率、疗效稳定性均优于西药。
沈丽等[4]临床采用“太阳双透刺”针法,即选用2.5寸毫针,先从太阳进针向下透刺下关,再取毫针从太阳进针向后平刺,透向率谷,针下得气,均行泻法,总有效率95%。
吕品等[5]取“八荒穴”治疗偏头痛,效与普通针刺组相同,且八荒穴均位于巅顶,较普通经穴取穴更加简单,更易于术者操作。
戴晴等[6]选取骨骼附近的穴位为进针点,如三间、风池、率谷、头维等,使针尖刺达骨边,并行骨边刺法,对偏头痛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果。
常东红等[7]通过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偏头痛,有效率95.12%。
头针。
研究表明,头针可以调节偏头痛患者血浆CGRP (引起血管舒张的重要物质)的水平[8],也可调节SP、5-HT及Hcy水平[9]。
胡晓等[10]取头部双侧颞前线,顶颞后斜线下2/5,颞后线,枕下旁线,顶中线,刺入得气后采用电流维持刺激,总有效率92%。
吴家民等[11]选用朱氏头针,主穴选颞前带、颞后带,施以其独特的“抽气法”。
治疗后,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发作频率都有明显好转,同时改善因本病产生的其他病征如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
电针。
陈宏伟等[12]取双侧第1颈椎到第4胸椎的夹脊穴及患侧少阳经穴耳门、头维、风池等穴,电针波形选疏密波形,总有效率96%,表明电针能改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使血管舒缩功能恢复正常。
肖蕾等[13]选取从玉枕穴至天柱穴的连线,在此线上等距离依次4针,此为锥体区,研究表明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起效快,且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及药物组。
现代实验表明,电针针刺可促使脑5-HT、去甲肾上腺素、吗啡样物质含量增多,从而提高镇痛效果[14]。
其次,电针能够降低偏头痛大鼠的不适行为学评分[15]。
火针。
火针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疾病[16]。
唐胜修等[17]用烧红的三头火针快速点触皮肤,而不刺入皮肤,点触次数根据疼痛部位面积的大小,多为10~30次,经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宋晓琳等[18]通过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选取头部率谷、风池、局部阿是穴配合火针治疗以激发经气,疗效确切。
王晖等[19]用火针联合体针治疗偏头痛,取得良好疗效。
临床研究指出,火针的轻度灼伤,将破坏局部病变组织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进而使血液中抗体增强,调节局部微循环和代谢功能,促进白细胞的渗出,提高吞噬机能,使炎症消除[20]。
其他针法。
王进忠等[21]取头痛穴(位于第1、2跖骨结合前凹陷处中点),运用平衡针法,快速进出针,强刺激。
治疗后偏头痛发作频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
刘强等[22]用温通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能够振奋头部阳经之气,加速血液运行,且以通促温,补泻兼施,改善头痛及其伴随症状。
周子靖[23]用温补肝肾针法治疗慢性偏头痛,冯淑兰[24]用颞三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裘波[25]用腹针治疗气血亏虚型偏头痛,均获得良好效果。
2 艾 灸
陈攀[26]施以壮医特有的药线点灸疗法,选取食魁穴、中魁穴、无魁穴,壮医理论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而药线点灸疗法可以祛瘀补虚、调节气血循环,从而治疗偏头痛。
范小婷等[27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在天地人三部穴位上施灸,结果治愈及减轻经行头痛。
苟春雁等[28]取百会、角孙、风池、列缺穴,用点燃细灸条快速直接接触皮肤,迅速离开并稍感疼痛,1穴3壮,以不起泡结痂为度。
3 针灸结合
赵婉淑[29]用梅花针,从阿是穴开始,沿患侧头部足少阳经叩刺,后在头维、风池、阳辅、率谷、合谷行温针灸,治愈率78%,总有效率100%。
朱国祥等[30]用温针灸联合七星针叩刺少阳经,治疗瘀血证型的偏头痛有良好效果。
4 放 血
双梅等[31]放血前予蒙药希日汤,使病血和津血充分分离,放血时使用蒙医传统放血器哈努日对额部诸来脉和头额部的金柱脉或银柱脉进行放血,可以缓解头痛症状。
何建文[32]用井穴放血疗法与普通针刺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具有良好的即时和远期镇痛效应。
5 针药结合
肖琰萍等[33]用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能够改善偏头痛血脉瘀滞证型的症状。
江暄等[34]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川芪止痛汤联合针刺治疗风湿夹瘀证血管性头痛,对照组仅用川芪止痛汤治疗。
结果观察组头痛症状、血流动力学及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王束瑾等[35]用针刺联合氟桂利嗪,刘丛等[36]用针刺联合舒马普坦治疗偏头痛都有显著疗效。
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概况
王 宁1,于金栋2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中图分类号]R246.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4(2019)04-0509-02
[通讯作者] 于金栋
6 实验研究
研究证明,偏头痛发作时血浆中的CGRP(舒张血管作用)升高且内皮素(ET,收缩血管作用)降低,而针刺可以将两者含量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治疗偏头痛[37]。
王宁等[38]通过颈部超声检测偏头痛大鼠的血流动力参数,认为针刺能够改善颈总动脉血流量。
钟广伟等[39] 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针刺能够影响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和5-羟色胺等基因的表达。
7 小 结
针刺、放血、火针、灸法、针药结合等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临床研究中针对外感风邪的偏头痛研究较多,但对偏头痛其他证型的临床研究则较少。
对于偏头痛临床效果的评价,大部分的临床研究单纯以VAS评分和症状改善为标准,应结合长期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患者心理状态来评定。
[参考文献]
[1] S MITHERMAN TA,BURCH R,SHEIKH H,et al.The Prevalence,Impact,and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Severe Headaches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view of Statistics From National Surveillance Studies[J].
Headache:The Journal of Head and Face Pain,2013,
53(3):427-436.
[2] M ULDER EJ,VAN BC,GAIST D,et al.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Migraine:A Twin Study Across Six Countries[J].Twin Research,2003,
6(5):422-431.
[3] 钟广伟,李炜,罗艳红,等.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
(4):259-263.
[4] 沈丽,朱少可.“太阳双透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60例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
(21):95-96,99.
[5] 吕品,提桂香,王丽昀,等.针刺八荒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
(22):105-108.
[6] 戴晴,江彬,杨柳,等.骨边刺法治疗偏头痛35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9):687-688.[7] 常东红,杨春雪,侯文豪,等.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
(12):29-30.
[8] 陈军,李静.头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CGRP、NO 的调节[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6-7.[9] 潘燕,陈倩.祛风通络中药+头针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疗效及对P物质、5-羟色胺、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0):3360-3362.[10] 胡晓,侯雪飞.头针治疗偏头痛25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3):239.
[11] 吴家民,李昕豪,吴锦镇,等.朱氏头针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8):52-54.[12] 陈宏伟,杨国荣,唐永春.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6):353-354.[13] 肖蕾,崔祺,张庆杰,等.电针针刺锥体交叉区治疗偏头痛60例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
25(7):61-64.
[14] 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1-93,285-287.
[15] 吕艳斐.电针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腺苷A_1受体及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16] 徐晶,贾春生,王建岭,等.运用数据挖掘探讨火针在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中的应用[J].针刺研究,
2013,38(5):420-427.[17] 唐胜修,刘辛.火针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2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62-
63.
[18] 宋晓琳,赵吉平,马新平.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8,11
(1):151-153.
[19] 王晖,辛康,吴华清,等.火针与体针结合治疗偏头痛[J].中医杂志,2009,50(7):624-625.[20] 张晓霞,吴之煌,董明霞.火针疗法治病机理初探[J].北京中医,2007,26(9):576-578.
[21] 王进忠,覃小兰,谢文源,等.平衡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7,37
(8):805-809.
[22] 刘强,秦昕,张延菊,等.温通针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30例[J].中医研究,2017,30(9):37-40.[23] 周子靖.滋补肝肾针刺法治疗慢性偏头痛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7,35(7):204-206.
[24 ]冯淑兰.颞三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
路”学术论文集[C].2008:3.
[25] 裘波.腹针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偏头痛29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2):133.
[26] 陈攀.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3):224-226.
[27] 范小婷,沈小淞,黄玉娟,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
32(12):34-36.
[28] 苟春雁,李梦,廖焦鲁,等.细药灸条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
(10):1881-1883.
[29] 赵婉舒.梅花针结合温针灸治疗偏头痛59例[J].中国针灸,2009,29(10):794.
[30] 朱国祥,程子刚.温针灸结合叩刺法治疗偏头痛瘀血型79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5):42-43.[31] 双梅,商洪才.蒙医放血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38(4):
335-340.
[32] 何建文.井穴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33] 肖琰萍,龚旺梅.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7):192-194.[34] 江暄,张锡龙,周志斌.川芪止痛汤联合针刺治疗风湿夹瘀证血管性头痛43例[J].浙江中医杂志,
2018,53(1):24-25.
[35] 王束瑾,王银山.针刺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
(16):124-125.
[36] 刘丛,高晶晶,许靖,等.针刺联合舒马普坦治疗丛集性头痛急性发作的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J].
上海针灸杂志,2018,37(8):869-873.
[37] 孟宪慧,张治国,向丽华.远近配穴法针刺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CGRP及ET-1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杂志,2014,20(5):664-665.
[38] 王宁,王军.针刺对偏头痛模型大鼠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J].现代中医临床,2014,21
(3):19-22.
[39] 钟广伟,李炜.偏头痛大鼠脑内5-羟色胺_(1F)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表达变化及针刺的干预
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
(29):5761-5764.
[收稿日期]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