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三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高三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8高二下·鸡泽期末)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下无奸恩”《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

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左传·高祖本纪》
A . 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B . 分封制利于强化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C . 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D . 分封制促进了东方各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2. (2分) (2017高二上·阳东月考) 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B . 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C . “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
D . 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
3. (2分) (2017高二下·福州期末) 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

该制度的设立()
A . 简化了决策过程
B . 降低了监察效能
C .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 确立了三权分立
4. (2分) (2019高一下·沁县月考)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土地,或数十顷,
或数百顷。

”这种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 . 自耕农数量减少
B .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 . 国家赋税收入锐减
D . 土地兼并加剧
5. (2分)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日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2分) (2017高二下·钦北期末) 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

”这反映了光绪帝()
A . 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 . 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 . 变更国体的主张
D . 大兴民权的意向
7. (2分) 1908年,上海新的戏曲舞台落成,在经费上实行由商人和演员共同出资的股份制;观众席发成编号联排式,楼上包厢男女合坐;改变以往戏院依附茶园酒楼的模式,实行买票制,该材料反映了()
A . 男女开始平等
B . 戏曲的革命性变革
C . 中西文化融合
D . 西化成为普遍现象
8. (2分) (2019高二下·江门月考) 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
A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 . 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D . 欧洲联盟的建立
9. (2分) (2020高二下·凌源月考)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 . 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 . 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C . 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 . 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10. (2分) (2016高二上·怀仁月考) 《管子·乘马数》中,管子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年岁凶歉的时候,人们没有本业可作,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

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

罗斯福新政中也有类似措施,该措施是指()
A . 削减农业产量
B . 改革银行体系
C . 健全社会保障
D . 推行“以工代赈”
11. (2分) (2020高一下·南阳月考)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不结盟运动的开展,77国集团的兴起,改变了联合国内一两个大国控制的局面。

这表明()
A . 各国意识形态对立的淡化
B . 各国根本利益实现趋同
C . 世界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
D . 国际关系的逐步民主化
12. (2分) (2016·丰台模拟) 现代派美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产物,反映了当时人们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下列关于现代派美术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憧憬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②重视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③借助于光和色彩表达个人感受④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0分)
13. (10分) (2019高三上·银川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工业革命有一个非常惊人的“胚胎发育”模式,大多数工业化成功的国家都经历了这个阶段。

在16—18世纪的英国,乡村企业在当时的重商主义政府支持下实现繁荣;它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力,以远距离贸易为生产目的。

正是这个原始工业化阶段最终在政府正确的产业政策(尤其是全面扶持纺织业)支持下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劳动密集型的规模化大生产方式(工厂体制),来生产终端的轻工消费品或小商品并倾销到全球,19世纪晚期,美国、德国采用电力与化工等新技术,大力发展重工业,通过巨型私企有效调控重工业的资金投入、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从而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老老实实地从乡镇企业开始补课。

1978—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14倍,GDP占比从14%上升到将近50%。

1988—1998年,中国终于在原始工业化的基础上引爆(复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遍布城乡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工厂应运而生,农民工开始大规模流动,生产了大量轻工业产品,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从1998年至今,中国政府主导国内、国外大市场建立,以渐进精致的国家行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高新技术创斯、高铁联网大动脉,逐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通讯等瓶颈,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崛起现象,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壮观的历史事件之一。

工业革命到现在接近250年,但目前只有10%的人口生活在完全工业化的国家。

如果中国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业革命,意味着又多了20%的人能够进入现代工业文明。

——摘编自文一《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14. (5分)(2017·济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5. (10分)(2017·银川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白银的货币化,使货币摆脱了几千年来依赖于国家财力来缓解财政困难的状况。

国家再也无法像印纸钞时那样,把大批社会财富聚于自己控制之下,中央集权国家专制权力由此受到了严重削弱。

白银是民间
自由贸易的象征。

民间贸易制度崇尚的是平等交易的原则,与专制等级制度可以说是“形同水火”。

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由前期的严峻冷酷到中期的自由奔放,对于明代社会的多元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陈昆《大明帝国与白银货币》
材料二: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之间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账面资产。

人民币于2015年11月获准加入SDR货币篮子并成为第三大货币,201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整体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有利于统筹国内外经济两个大局,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

普通居民亦将由于人民币更加国际化而享受更多的实用和服务便利,有利于促进我国居民的对外交流。

——摘编自郑联盛《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根源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期白银货币化与人民币纳入SDR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导致这些不同的社会背景。

16. (15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古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非尝有是非耳。

……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儒、法政治主张各是什么?两种主张在目的上有何相似?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以上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演变、沉浮。

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其真实用意何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有何积极意义?
17. (10分)(2019·江西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从历史上看,两国曾多次发生战争,长期的相互为敌使两国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19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曾在短短的70年时间里与法国打了3次战争,分别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法两国在欧洲互相仇杀,不仅使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苦,而且使欧洲经常处于动荡之中,严重影响欧洲的发展。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有人这样描述:战败的德国已经成为一个遍地废墟的国家,一个缺乏粮食和原料的国家,一个社会混乱,前途未卜的国家。

因此在战后,要求复兴本国经济,便成为战后两国的首要任务。

鉴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欧洲各国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德法两国的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德法和解,实现欧洲联合的新目标。

1950年法国提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的舒曼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将法德的全体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以期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共管,使一场新的法德战争成为不可能的事。

——摘编自李平《二战后法德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在二战后和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二战后和解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50分)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
答案:16-1、答案:16-2、
答案:16-3、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
考点: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