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牛校长”落马谈开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调查
随笔从“最牛校长”落马谈开去
王淦生
8月8日《中国青年报》的“教育周刊”版上,刊
出一则长篇述评——
—《“最牛博士校长”落马反思录:
谁来监督校长》,披露了曾有“高中教育的一面旗
帜”之称的江苏省启东中学原校长王生17年校长生
涯中的15年贪腐历程。

王生享有“最牛博士校长”之
誉,但从其违法犯罪历史来看,倒也没看出什么创
意,基本上没有突破“在承包学校建设工程、接受学
生入学转学等方面滥用职权,暗箱操作,收受承包
商及学生家长贿赂”这一套路。

不过在浏览这位前校长一笔笔“收费清单”时,
这样一段叙述引起了我的注意:
作为校长,王生曾为多位有裙带关系的学生在
评选“省三好学生”、争取名牌大学“实名推荐”名额
时提供有偿帮助。

南通企业家周某的女儿在评选
“江苏省三好学生”时、南通企业家高某的儿子争取
北京大学实名推荐名额时、上海某建设公司董事长
杜某亲友的子女争取复旦大学实名推荐名额时,王
生均为他们提供过有偿帮助,收受人民币共计12万
元。

这段话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缺少监督
的环境下,诸如“省三好学生”“校长实名推荐”这类
可以助力高考考生踏进他裸考难以企及的名校的种
种荣誉,完全可能蜕变成某些中学校长牟取个人利
益的渠道。

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所谓的“省三好学
生”“校长实名推荐”这些金光闪闪的荣誉的成色和
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了。

虽然我们不能因王生这粒
“老鼠屎”就唱衰中国教育界这“一锅粥”,但谁又能
说中国之大,仅有启东中学一家才是滋生校长权力
腐败的温床?上述荣誉又有多少诞生于严密的监督
之下?
就拿起源于北大,后被许多大学所效仿的“中学
校长实名推荐制”来说吧,我丝毫不怀疑首创者初
衷的美好——
—可以借中学校长的法眼在高考之前预
先锁定一部分优秀生源。

可惜的是,这一新生事物
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诸多先天不足:比如没有刚性
的条件,缺少过程的跟踪,没有严密的监控,等等。

于是,这些可以借此改变一个考生命运的、极为紧
俏的指标,一旦落入王生这类完全处于监督失控状
态下的权力者的手中,就会瞬间蜕变成给不法者带
来巨大利益、给应得者带来巨大伤害、给教育带来
不公、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的杀器。

其实,即便没有这类腐败事件的发生,这种“中
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从其实施之后的效果来看,也
未能满足推出这一举措的大学的愿望(否则不至于
在推出四五年之后便寿终正寝)。

原因何在?很简
单:大学校长与中学校长很难达成利益上的一致。

大学需要的是最好的生源,而中学是不太可能将最
好的生源用“实名推荐”的方式送给大学的。

因为时
下的中学大多挣扎在“以考取北大清华论英雄”的
大语境中,中学校长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本校北
大清华的录取率。

完全可以裸分考取北大清华的学
生自然不会跻身“推荐”名单之中,大凡被“推荐”者
都是那些“有希望,没把握”的人,他们正好借助推
荐之后获得的加分安全进入北大清华。

我就知道本
地有这么一所中学,虽然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裸考进
入北大清华,但他们连续5年推荐给北大的“优秀学
生”(包括前面的“实名推荐”和后面的升级产品“博
雅计划”)中没有一名考生高考裸分能达到当年北
大在我省的录取投档线。

你也许会说,北大需要的
“优秀学生”不一定都是高分者,但你总不能说只有
低分才是“优秀者”吧?
不管是今天很多大学都在采用的自主招生,还
是北大清华之前推出的“实名推荐”和之后出现的
升级版的“博雅计划”“领军计划”,都是高考改革的
破冰之举,都值得欢迎。

但是改革又是一件风险系
数很高的事情,一旦在科学性和法治性这两个方面
出现跑偏,百密而有一疏,轻者会让你的各种努力
付之东流,重者会给一些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


要以为一个王生落马教育界就河清海晏了,只要你
推出的各种改革之策不甚科学、没有监督,照样会
有张生、李生们去钻你的空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