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芷湖测量控制方案
武汉地铁风井间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
![武汉地铁风井间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cf03c9b6648d7c0c74630.png)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工程野芷湖站~中间风井盾构区间施工监测方案XXXX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概况 (1)1.1.1 区间平面位置及规模 (1)1.1.2 地形、地貌 (2)1.1.3 地层岩性 (2)1.1.4 水文地质条件 (7)1.1.5 场地地震效应 (9)1.1.6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注意事项 (10)1.2 周边环境 (10)1.3 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1.4 监测任务 (2)第二章制定原则及规范依据 (3)2.1 制定原则 (3)2.2 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3)第三章监测范围、内容及监测要求 (4)3.1 构筑物监测布点及针对性监测措施 (4)3.2 区间管线监测布点及针对性监测措施 (19)3.3 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20)3.4 设计要求区间监测对象、项目、测点布置及量测频率 (21)3.5 施工监测警戒值 (23)3.5.1 警戒值确定的原则 (23)3.5.2 警戒值的确定 (23)第四章各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24)4.2 各监测项测点布设原则 (24)4.3 外业监测及数据处理要求 (25)4.4 地表隆陷监测方案 (26)4.4.1 地面隆陷变形机理 (26)4.4.2 监测仪器设备 (27)4.4.3 测点布设 (27)4.4.4 监测方法 (28)4.5 拱顶下沉、洞内收敛 (29)4.5.1 监测仪器设备 (29)4.5.2 测点布设 (29)4.5.3 监测方法 (29)4.6 地面建(构)筑物监测 (29)4.6.1 监测仪器设备 (29)4.6.2 测点布设 (29)4.6.3 监测方法 (30)4.7 管线变形监测 (30)4.7.1 监测仪器设备 (30)4.7.2 测点布设 (30)4.7.3 监测方法 (31)4.8 巡视对象、内容及频率 (31)4.9 监测重、难点分析 (32)第五章信息化监测及成果反馈 (33)5.1 信息反馈流程 (33)5.2.1 监测成果日常报表的内容 (34)5.2.2 监测总结报告的内容 (34)第六章监测工作的组织机构及质量保证措施 (36)6.1 组织机构 (36)6.2 主要工作人员简表 (37)6.3 监测管理保证措施 (38)6.3.1 质保规定 (38)6.3.2 作业规范 (38)6.3.3 监控量测安全控制流程 (39)6.3.4 应急预案 (40)第七章安全生产规程 (41)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 区间平面位置及规模野芷湖站~黄家湖地铁小镇站区间线路从8号线二期终点野芷湖站引出后,下穿三环线及多条铁路走廊,而后向南转向黄家湖大道,沿黄家湖大道西侧地下敷设,过柏木岭街后在地铁小镇地块东北侧设黄家湖地铁小镇站。
河湖治理测量施工方案
![河湖治理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2156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3.png)
河湖治理测量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河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河湖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水位下降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湖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全面的治理工作。
本文旨在提出河湖治理测量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实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测量方案1. 前期准备工作在实施测量工作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河湖的地理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水源、流域范围、岸线分布等。
其次,要收集河湖治理的相关资料,包括工程设计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
最后,要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仪器与设备在进行河湖治理测量时,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和设备。
其中,测量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流仪等。
这些仪器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满足治理工作中的测量需求。
此外,还需要配备足够的测量桩、控制点和测量绳索等辅助设备,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测量工作流程河湖治理测量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测量准备、现场控制、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等步骤。
在测量准备阶段,需要对测量任务进行细致的分解和组织,确定测量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在现场控制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点进行测量,并使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观测,以获取精准的测量数据。
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并进行数据校核和纠正。
最后,在结果处理阶段,需要利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纸,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4. 测量精度控制为了保证河湖治理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对测量精度进行控制。
一般而言,治理工程的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一般为1:5000或更高的级别。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进行详细的现场观测和数据处理,并建立合理的控制网络,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天气、地形和杂散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和补偿,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武汉广宏野芷湖商业项目
![武汉广宏野芷湖商业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1978fbdd360cba1aa811da17.pn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00,000 730,000 71,240 30,000 147,000 150,000 200,000 530,000 637,000 30,000 100,000 58,347
4,702 7,000 450 1,000 900 1,040 940+ 3,400 5,000 254 628 390
18
丽湖花园
明泽半岛 丽岛柳园 马湖村还建楼 马湖新村社区 海逸新居 南湖新城家园
7
2 24
13
7 8 3
19
8
泰然玫瑰湾 保利心语 22 狮山美庐 澜花语岸 丽岛紫园
21Leabharlann 201610
11
9
9
17
21
10
22
11
23
12
24
项目周边住宅开发量较大,其中不乏高档社区,但入住率还有待提 高,为零售商业奠定市场消费基础。
珞狮花园项目
维佳北港城中村改造项目 林宇地产南湖村项目 亚赛投资珞狮南项目 阜华地产幸福村项目
紫崧地产
维佳置业 林宇地产 亚赛投资 阜华地产 合计:
11,825
371,000 601,724 22,458 35,849 2,664,182
100
3,000 5,000 2,000 1,627 19,314+
于武汉市中心城区较领先的水平,由此说 明项目辐射区域内商业非常成熟,且受零 售商和消费者的认可; 洪山区与武昌区唇齿相依,相互交错的区 域较多,并形成了多个共荣的商圈,经济 发展相互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 比较靠前。 洪山区与武昌区的消费相互交错,客观上 促进两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域环境保护和湖泊水质监测的方法与技巧指南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域环境保护和湖泊水质监测的方法与技巧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e1817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2.png)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域环境保护和湖泊水质监测的方法与技巧指南水域环境保护一直是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其中,湖泊的水质监测是水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为湖泊水质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水域环境保护和湖泊水质监测的方法与技巧。
首先,使用卫星遥感技术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卫星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和分析来自卫星的遥感数据,可以实时监测湖泊的水质状况。
这些遥感数据可以包括水体的悬浮物浓度、水体透明度、水中藻类浓度等关键指标。
利用这些指标,可以快速判断湖泊水质状况是否达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其次,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也是湖泊水质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通过飞机或无人机携带摄影设备进行空中摄影,获取湖泊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
通过对这些影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实现湖泊水质监测的目的。
例如,可以通过影像解译判断湖泊水体的浑浊程度,还可以通过测量湖岸线的变化来评估湖泊的水位和水体流动情况。
同时,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通过建立湖泊三维模型,来进一步研究湖泊的水动力过程,并为水质监测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支持。
第三,使用水声遥感技术也是湖泊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技术。
水声遥感技术是通过水中声波的传播来探测水体中的各种物理和生物参数的技术。
通过对水中声波的接收和处理,可以获取湖泊水中溶解氧、水温、盐度、浊度和藻类浓度等关键参数。
当湖泊水质异常时,这些参数通常会发生变化,通过对水声遥感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可以及时发现湖泊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此外,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湖泊水质监测不可或缺的一环。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收集、管理、处理和分析,为湖泊水质监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例如,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湖泊水体参数的空间分布分析,为湖泊污染源的溯源提供信息依据;还可以将不同时间段的湖泊遥感数据叠加分析,快速判断湖泊水质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点。
西部部分重要湖泊测量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西部部分重要湖泊测量项目质量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b65689551810a6f424861e.png)
2 影 响测 量质 量 的 因 素
2.1 人 的 综 合 素 质 面对 野外 恶劣 的 自然工 作 环境 ,以及 随 时 可能
出现 的观 测设 备故 障 、预定 技术 方 案 调整 等 不可 预 知情 况 ,参 与作业 人 员必须 具有 强 健 的体 魄 、 良好 的团 队协 作 精神 、坚 强 的意 志品 质 、强 烈 的工作 使 命感 和责 任 心 ,高超 的专业 技 能 以及 丰 富 的测 量 工 作经 验等 过 硬 的综 合 素质 ,独 立解 决 随 时遇 到 的难 题 。人 的 综 合 素 质 成 为 影 响 成 果 质 量 的 最 主 要 因 素 。 2.2 测 量专 用设 备 与关键 技 术
收 稿 日期 :2017-07—04 作 者 简 介 : 陈松 生 (1963年一 ),男 ,教 授 级 高级 工程 师 。
2018年第 1期
水利技术监督
标 准 化 与 质 量 监 督
1.2.3 工作环 境 恶劣 西部 湖泊 多位 于人 迹 罕至 的偏 远 地 区 ,交 通 极
为不便 ,生活 物资 极度 匮乏 ,进 出测 区需 要 十天 半 个 月 以上 。测 区冰 雪 每 年 5月 前 才 开始 消溶 ,8月 又开 始封 冻 ,年 内实 际工作 时 间短 。加 之 高 原湖 区 早 晚温差 大 ,气 候 变 化 无 常 (有 时 狂 风 大 作 ,湖 面 波涛 汹涌 ;有 时倾 盆 大雨 ,道路 泥 泞 ;有 时 大雪 纷 纷 ,能见 度 极 低 。),这 些 都 影 响 着 每 天 有 效 作 业 时 间。
湖泊调查方案及要求
![湖泊调查方案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b5f61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5.png)
湖泊调查方案及要求1、调查指标分类调查项目调查指标主要调查内容水体特征调查水质调查物理指标水温、透明度、pH 、溶解氧、悬浮物、电导率、碱度、盐度水质指标TN、TP、NO3-N、NO2-N、NH4-N、D-PO4、COD、TOC水生生物调查生态调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初级生产力调查Chl-a、初级生产力AGP调查初级生产力趋势底质调查底质中污染物容重、粒度、pH、含水率、TN、TP、NH4-N、NO3-N、NO2-N、有机碳、有机质含量颗粒物沉降沉降量底质中营养物释放释放量和释放速率2、水样保存要求调查项目采样瓶水样量/ml前处理及保存方法水温立即测定透明度立即测定pH 立即测定溶解氧测定瓶100 立即测定悬浮物P、G 4℃保存,24h内测定电导率立即测定碱度4℃保存,24h内测定盐度COD G 100 加入硫酸,使PH≤2,尽快测定TOC G 100 4℃保存,24h内测定TN P、G 500 于4℃加入浓硫酸0.8mol/L保存,尽可能迅速测定NO3-N P、G 100 尽可能迅速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加入浓硫酸0.8mol/L,于4℃保存,尽快测定NO2-N P、G 100 尽可能迅速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加入浓硫酸0.8mol/L,于4℃保存,48h内测定NH4-N P、G 100 尽可能迅速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加入浓硫酸0.8mol/L,于4℃保存,尽快测定TP G、P 100 不能立即测定时,冷冻保存总溶解态磷G、P 100 尽可能利用玻璃纤维滤器(1μm)过滤,不能立即测定时,冷冻保存浮游植物/ 1000 鲁哥氏液固定,固定剂量为水样的1% 浮游动物/ 1000 鲁哥氏液固定,固定剂量为水样的1%Chi-a 分光光度法500-2000低温(0-4℃)保存初级生产力黑白瓶测氧法150-200放置阴暗处,避免阳光直射3、测定方法、采样器及测量仪器需求调查项目测定方法仪器试剂仪器需求(台/套)水温温度计温度计/ 3透明度黑白板法透明度盘/ 3pH 酸碱度法玻璃电极、甘汞电极、磁力搅拌器、50ml烧杯水、PH标准缓冲溶液、PH标准缓冲溶液的固体试剂,按要求稀释配置3溶解氧/ 溶解氧仪(测量探头、仪表、温度计、气压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3悬浮物称重法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GN-CA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吸滤瓶、真空泵、无齿扁嘴镊子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电导率便携式电导率仪法便携式电导率仪、纯水、校准溶液纯水、校准溶液 3碱度电位滴定法pH、电位滴定仪或离子或离子活度计、玻璃电极、甘汞电极、磁力搅拌器无CO2水、Na2CO3标准液、盐酸标准液/盐度CODTOC 直接法非色散红外吸收TOC分析仪蒸馏水、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碳酸氢钠(优质纯)、有机碳标准贮备溶液、无机碳标准贮备溶液1TN 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0m m石英比色皿、医用手提式蒸气灭菌器或家用压力锅、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无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盐酸溶液、硝酸钾标准溶液、硫酸溶液2NO3-N氢氧化铝悬浮液、硫酸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甲醇、硝酸盐标准贮备液、0.8%氨基磺酸溶液NO2-N磷酸、硫酸、显色剂、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溶液、氢氧化铝悬浮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草酸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NH4-N离子活度计法离子活度计或带扩展毫伏的pH 计、氨气敏电极、电磁搅拌器无氨水、电极内充液、氢氧化钠混合液3TP 分光光度法同总氮仪器硫酸、硝酸、高氯酸、氢氧化钠、过硫酸钾、抗坏血酸、钼酸盐溶液、磷标准贮备溶液、酚酞/总溶解态磷浮游植物计数、测量法显微镜鲁哥氏液(碘液)、甲醛溶液2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样本法采泥器、解剖镜、显微镜、天平、尖嘴镊、解剖盘甲醛溶液、乙醇、甘油、普氏胶3水生植物样本法水草定量夹、电子秤、样品袋、塑料桶、干燥箱等/ 3鱼类捕捞法低倍显微镜、双筒解剖镜、放大镜、投影仪、秤、量具甲醛溶液、二甲苯、乙醚普氏胶3底质调查/ 底泥采样器/ 34、布点原则4.1监测垂线的布设原则对于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ZZ湖水质手动监测站设计实施方案
![ZZ湖水质手动监测站设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5b29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3.png)
ZZ湖水质手动监测站设计实施方案1. 背景ZZ湖是一个重要的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ZZ湖的水质对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及时掌握ZZ湖的水质状况,设计并建立一个手动监测站是必要的。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简单有效的ZZ湖水质手动监测站,以便于监测关键水质指标并快速反应任何异常情况。
3. 设计方案3.1 监测站位置选择监测站的位置应该选择在ZZ湖水体流动较平缓、水质较为典型的区域。
通过对ZZ湖水体流动模式和水质分布的研究,选择一个代表性的监测站位置。
3.2 监测参数选择根据ZZ湖的特点和现有研究成果,选择一组关键水质指标作为监测参数。
这些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水温、溶解氧、浊度、pH 值等。
3.3 监测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手动监测设备用于测量和记录所选的监测参数。
设备应具备便携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并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3.4 监测频率和时间安排制定监测频率和时间安排,以保证监测站能够全面且及时地监测ZZ湖的水质变化。
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5 数据管理和分析建立一个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用于存储、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应定期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表,以便于监测数据的理解和利用。
4. 实施计划4.1 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需要进行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选择监测站位置和监测参数,并采购所需的监测设备。
4.2 建设阶段在建设阶段,按照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进行监测站的建设工作,包括场地准备、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等。
4.3 运行和维护阶段在运行和维护阶段,监测站应按照设定的监测频率和时间安排进行水质监测,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5. 风险与对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
为降低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备份和维护工作。
6. 预算根据监测站的规模和设备需求,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并合理分配预算用于设备采购、建设和运行等方面。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调查与湖泊资源管理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调查与湖泊资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87571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5.png)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调查与湖泊资源管理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与湖泊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湖泊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调查与湖泊资源管理。
首先,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湖泊的形态、结构和水文特性。
通过现代测绘仪器的应用,我们可以测量湖泊的地形、水深、湖岸线等重要参数,并利用测绘数据构建湖泊的三维地理信息模型。
这些数据和模型能够为湖泊的资源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湖泊图像,为湖泊的科学研究和综合利用提供方便。
其次,测绘技术可以帮助湖泊资源管理者实现湖泊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湖泊环境的质量与湖泊的生态系统健康息息相关,而测绘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湖泊的空间数据来进行湖泊环境监测。
通过使用遥感技术和激光测距仪等现代测绘工具,我们可以获取湖泊的水质信息、水位变化、湖岸生态系统等数据,从而评估湖泊的环境质量,为湖泊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第三,测绘技术在湖泊资源管理中可以用于湖泊生态修复与保护。
湖泊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需要考虑湖泊生态系统的规模、结构和功能,而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
通过测绘技术,我们可以获取湖泊生态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湖泊植被类型、湖泊水源保护区等数据,从而为湖泊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帮助湖泊资源管理者进行湖泊资源的规划与利用。
湖泊资源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湖泊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多方面因素,而测绘技术可以提供湖泊资源的空间信息和定量数据,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通过测绘技术,我们可以绘制湖泊的利用图、规划图等,为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最后,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与湖泊资源管理中还有许多潜力和挑战等待我们去发掘和解决。
例如,如何利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导航技术实现湖泊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如何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湖泊测绘数据等。
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政府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解决。
如何运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调查与保护
![如何运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调查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e4181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c.png)
如何运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调查与保护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为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湖泊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为湖泊水资源调查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调查与保护。
测绘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这些技术在湖泊水资源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通过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湖泊的全貌。
卫星图像能够提供湖泊的空间分布、大小和形态等基本信息,通过对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可以了解湖泊的水体面积、水深以及湖泊周围的土地利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为水资源调查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湖泊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在湖泊水资源调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将卫星遥感图像与其他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可以得到湖泊水体的温度、浊度、营养盐含量等情况。
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湖泊的水质状况,并为水质污染的监测和预测提供依据。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模拟湖泊水动力学过程,通过对湖泊水流和水质变化的模拟,可以评估湖泊水资源的脆弱性和抗干扰能力,为湖泊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全球定位系统在湖泊水资源调查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使用GPS设备,可以精确测量湖泊的地理坐标、面积和周长等参数。
这些数据对湖泊的规划、分区和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例如,在湖泊周围建立保护区并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可以有效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此外,GPS还可以用于湖泊水位的监测和测量,通过长期观测并分析水位变化的趋势,可以了解湖泊蓄水量的变化情况,为湖泊调水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在湖泊水资源调查与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获得湖泊的空间分布、水体特征和水质状况等信息,为湖泊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的步骤与技巧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的步骤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941a6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a.png)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的步骤与技巧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湖泊水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对湖泊水质进行准确监测和评估,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湖泊水质监测。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的步骤与技巧。
一、环境预处理进行湖泊水质监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环境预处理工作。
这包括了湖泊水域的基础数据搜集与整理,例如湖泊的地理坐标、湖泊周围的地形地貌、湖泊的水文环境等。
此外,还需要对湖泊周围的土地利用情况、降水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环境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湖泊水域环境背景,为水质监测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二、测量与监测1. 航测测量航测测量是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航测测量,可以获取湖泊水质的空间分布信息。
航测测量主要包括了航飞器的选择与配置、飞行航线的制定、航测设备的设置与调试等过程。
在航测过程中,需要考虑航测设备的相机定位、飞行高度、航线重叠度等参数,以保证航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水质采样与分析水质采样与分析是湖泊水质监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水质采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样采集点位,并注意采集方法的一致性。
湖泊水体通常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因此在采样时要充分考虑湖泊水体的分层特点。
此外,还需要根据监测的目标指标,在采样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滤网筛选、酸碱调节等。
采样完成后,需要将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以获得湖泊水质的具体数据。
三、数据处理与评价数据处理与评价是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监测的关键环节。
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湖泊水质数据进行质控和质量评价。
质控包括了数据清洗、排除异常值等处理;质量评价可以根据数据的参考标准,比较湖泊水质与相关固定指标之间的差异。
接着,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与分析。
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与分析,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湖泊水质分布的空间特征,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果解读与应用最后,通过对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的解读,可以获得对湖泊水质状况的深入了解。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调查与治理的注意事项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调查与治理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fe5d17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2.png)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调查与治理的注意事项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水质是湖泊健康与安全的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湖泊水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和改善湖泊水质,测绘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质调查与治理的注意事项。
1. 湖泊水质调查的目的和方法湖泊水质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湖泊的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在水质调查中,测绘技术可以用于获取湖泊水质相关的数据,快速、准确地获取湖泊水体的浊度、温度、溶解氧等关键指标。
利用测绘技术,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湖泊水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 测绘技术在湖泊水质调查中的应用2.1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湖泊的多光谱遥感图像进行湖泊的水质监测。
通过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可以获得湖泊的叶绿素浓度、水体透明度等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快速获取数据等优势,可以辅助确定治理重点区域和监测水质变化趋势。
2.2 遥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遥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通过获取湖泊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划定湖泊的边界线,精确识别湖泊内陆植被和湖底地形的变化。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检测湖泊附近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对湖泊水质的影响。
2.3 水声技术水声技术主要通过声纳等设备对湖泊的水下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
通过测量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可以获得湖泊水体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参数。
水声技术在湖泊水质调查中的应用广泛,可以实时监测湖泊的水质变化,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3. 湖泊水质治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1 综合分析和评估数据在进行湖泊水质治理时,应综合考虑测绘技术获取的数据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质调查数据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需要与其他因素相互印证和参考,综合分析湖泊的水质问题和成因。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湖泊水质治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治理目标和措施。
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数据,为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工程设计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eca04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0.png)
如何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工程设计湖泊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生活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湖泊的水资源和水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管理湖泊水资源和监测水质,测绘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工程设计。
首先,湖泊测绘是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工程设计的基础。
通过测绘湖泊的地理形态、深度等信息,可以全面了解湖泊的水资源状况,并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利用地面观测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湖泊的地形地貌信息,包括湖底地形、湖岸线等。
同时,还可以获得湖泊水体的位置、面积、容积等基本参数,为后续水资源管理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测绘技术在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湖泊水资源管理需要进行水量平衡计算、水质分析等工作。
测绘技术可以提供湖泊水位、水深等实时监测数据,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利用测绘技术获取的湖泊形态和水质信息可以与气象、水文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全面准确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同时,在水质监测方面,测绘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泊的水质受到降雨、入湖河流、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测绘技术可以对湖泊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通过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测绘技术可以提供湖泊不同区域的水质数据,为分析湖泊水质变化和制定水资源管理措施提供支持。
同时,结合遥感技术,可以获得湖泊水体的水色、透明度等信息,进一步分析水质状况。
此外,测绘技术在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中还可以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的数据库,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湖泊水资源和水质信息的全面掌握和快速查询。
同时,通过建立网络监测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传输,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测绘技术在湖泊水资源管理和水质监测工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实践技巧
![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实践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e9ec7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c.png)
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实践技巧河口湿地作为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处,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然而,受到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口湿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河口湿地,测绘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实践技巧,旨在提供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们有益的指导。
首先,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第一个实践技巧是地形测量和地貌分析。
地形测量是了解河口湿地地理特征的基础,通过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
地貌分析则是通过地形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和模拟,还原河口湿地的真实地貌。
这些数据和模拟结果为湿地地貌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可视化参考。
其次,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第二个实践技巧是水文监测和水质分析。
水文监测是对河口湿地水体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观测和记录的过程。
通过建立高精度的水文监测站,并开始定期监测水位、流速和流量等水文数据,可以及时获取湿地水文环境的变化情况。
水质分析则是对湿地水体的水质指标进行采样和检测,以评估湿地水质状况。
这些水文监测和水质分析的数据为湿地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改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第三,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第三个实践技巧是遥感监测和生态模拟。
遥感监测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河口湿地进行远距离、高效率的监测和观测。
通过卫星和航空摄影机拍摄的图像,可以获取湿地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等信息。
利用这些遥感数据,可以对湿地的生态变化进行精确分析和模拟。
生态模拟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湿地生态系统内多样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关系,预测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为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测绘技术在河口湿地保护中的第四个实践技巧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无形工具。
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与水资源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指南
![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与水资源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7c4508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6f.png)
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与水资源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指南湖泊是自然界中珍贵的水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湖泊的水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而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和水资源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测绘技术在湖泊调查和水资源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指南,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一、湖泊调查中的测绘技术应用1.水深测量湖泊水深是湖泊调查中的基本数据,也是后续研究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水深测量方法通常使用西安测量仪和浮标等设备,但这些方法测量效率低下且准确度有限。
而现代测绘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水深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卫星测绘技术可以通过多波段遥感影像获取湖泊的水深信息,全息测绘技术可以实现对湖泊水深的三维测量。
2.土地利用调查湖泊周边的土地利用情况与湖泊水资源质量息息相关。
通过测绘技术,我们可以获取湖泊周边土地的空间分布、土地类型及利用方式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湖泊周边土地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帮助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
二、测绘技术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指南1.湖泊水质监测湖泊的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的关键任务之一。
传统的水质监测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可能存在采样点选择不合理的问题。
而测绘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水质监测思路。
通过西安测量仪和水质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现对湖泊水质的实时测量和监测,同时还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获取湖泊水质的空间分布信息。
2.湖泊水域划界准确划定湖泊的水域范围对于科学管理和保护湖泊至关重要。
测绘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湖泊水域的精确划定。
通过航空摄影、无人机影像等测绘手段,可以获取湖泊水域边界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进而提供科学的水域划定依据。
3.湖泊生态系统监测湖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测绘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全面监测。
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和处理,可以获取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植被信息、动物分布情况等关键数据,进而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安恒公司野外现场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
![安恒公司野外现场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faba67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7.png)
野外现场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一安恒公司移动水质监测解决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要对水环境水质状况进行监测采样和现场测定,定期收集和提供水质情况报告,做出水质评价。
目前我国的地表水质量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标准采用自2002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湖泊的营养化评价采用百分制;地表水重点断面和省界断面评价项目为PH值、溶解氧、高锌酸盐指数、五口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铜、碑、汞、镉、铅、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等项目,重点城市供水水源地评价项目为高锌酸盐指数、挥发酚、氨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mg/L水质评价标准说明: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H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
III类:主要适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根据水环境监测规范要求,要对监测的易变项目进行原位测定,如: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氯离子、氟离子等。
原位测量在重点断面应采用自动水质监测站进行实时测量,但是考虑到胶体、微生物、相近离子、污染、颜色等实际测量中的影响因素,加之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维护、管理的复杂性,投入产出的经济合理性等问题,水质自动监测站不可能建立的太多。
而实际监测工作中又需要原位测试的实测数据,因此野外便携使用的移动全参数水质实验仪器设备、预制试剂将会有很大的需求,北京安恒测试技术公司提供的移动水质测试解决方案十分适合这样的要求,是野外现场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
北京安恒测试技术公司的移动水质监测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仪器简便、完善、性能稳定、易于操作,符合多种国际认证和监督,有可靠的质量体系保障,产品厂商HACH 公司是美国国内第一家通过IS09001认证的水质测试仪器公司。
河湖生态水位控制方法
![河湖生态水位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94ad40f01dc281e53af05b.png)
5湖泊生态景观水位的确定方法及关键技术5.1 水位波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水位波动(Water-level fluctuations)根据发生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短期波动、年内波动和年际波动,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主要水文控制因子。
水位波动的范围、频率和持续时间不仅影响湖泊的物理过程,而且对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在浅水湖泊中,水位波动作为水文情势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在生态、功能和管理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生物逐步形成了与自然水位波动周期相适应的生活史对策。
5.1.1水位波动对水生植物的影响自然水文情势是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主要决定因素,水深、持续期、频率、水位上升或下降的速率、淹没或干旱的时间以及可预测性是其重要的几个方面。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生物逐步形成了与自然水文情势相适应的生活史对策。
自然水文情势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湿地植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改变。
通过调查武汉城市圈的梁子湖、沉湖、斧头湖、西凉湖以及磁湖高等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以及分布。
五个湖泊共采集高等植物95种,其中湿生植物75种、挺水植物9种、浮水植物5种、沉水植物6种。
所有湖泊中,沉湖植物种类数最多,为64种;磁湖种类数最少,为25种;斧头湖、西凉湖和梁子湖种类数分别为26种、27种和47种(图5.1-1)。
总体看来,以沉湖的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其次是梁子湖,多样性最低的是磁湖。
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和其水文状况有密切关系。
沉湖为过水性湖泊,水位波动最大,巨大的消落区为湿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发育条件。
剧烈波动的水位同时也提供了多样的生境,因此各生活型植被种类数相对较多。
梁子湖水位波动仅次于沉湖,物种多样性略低于沉湖。
斧头湖和磁湖为阻隔湖泊,水位基本常年保持稳定,且磁湖湖滨带均为直立堤岸,湖水污染较为严重,这也使得磁湖的物种多样性最小。
图5.1-1 五个湖泊水生植物种类数对比沉湖和梁子湖春、夏、秋三个季度主要群落变化如表5.1-1所示。
室内湿地植物水位控制实验
![室内湿地植物水位控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028c2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c.png)
室内湿地植物水位控制实验一、引言湿地是指地面覆盖着水的地区,其中包括湿地植被和水生生物。
湿地具有调节水文循环、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为了更好地研究湿地的生态系统和水位调节机制,人们开展了室内湿地植物水位控制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室内湿地植物对水位的调节能力,以及水位对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湿地植物:选择适合室内环境的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
- 水槽:用于容纳湿地植物和控制水位。
- 水泵:用于调节水位。
- 水位计:用于测量水位高度。
2. 实验方法:- 将湿地植物种植在水槽中,确保根系充分接触到水。
- 利用水泵控制水位,设置不同水位条件。
- 定期测量水位高度和湿地植物的生长情况。
- 记录水位与湿地植物生长情况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湿地植物对水位的调节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水位调节能力。
当水位过高时,湿地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多余的水分,降低水位;当水位过低时,湿地植物的根系能够释放水分,提高水位。
这种调节能力使得湿地植物能够在适宜的水位范围内生长。
2. 水位对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水位对湿地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在适宜的水位范围内,湿地植物能够正常生长,根系发达,茎叶繁茂。
然而,当水位过高或过低时,湿地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引发病害。
因此,合理控制水位对于湿地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3. 水位控制的重要性:水位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合理控制水位可以维持湿地植物的生态系统平衡。
过高的水位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抑制湿地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过低的水位则会导致湿地植物缺水,影响其生长和养分吸收。
因此,通过实验研究湿地植物对水位的调节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五、实验结论通过室内湿地植物水位控制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湿地植物具有较强的水位调节能力,能够在适宜的水位范围内生长。
汤逊湖排水现状及规划
![汤逊湖排水现状及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6bbc7f7d0d233d4b14e69ab.png)
一、汤逊湖水系排水现状(一)汤逊湖水系现状排水方式汤逊湖水系包括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汇水区域面积达420平方公里。
在非汛期,南湖水位高于长江,雨水进入南湖后,经巡司河流至青菱河河口陈家山闸及位于武船附近的解放闸,自流入长江;而在汛期,长江水位高于水系内水位时,为避免江水倒灌,就会关掉陈家山闸和解放闸,南湖水只能经南湖连通港、巡司河、青菱河到达近20公里外的汤逊湖泵站抽排入长江,与汤逊湖等其他湖泊共用唯一排江口。
——长江日报2016-07-04(二)汤逊湖泵站抽排能力汤逊湖泵站,是抽取的包含汤逊湖在内的大小11个湖泊的水,排到长江去。
受益的是汤逊湖泵站周围420平方公里。
汤逊湖泵站一个泵站15台机组,开动一万五千瓦运转。
汤逊湖泵站主任郑伟说,汤逊湖泵站的抽排能力为150立方米/秒,一天可抽水1200余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沙湖或1/10个东湖的水量。
一台机组,24小时满负荷运转,可以排水3万方。
——头条号 / 武汉晚报二、汤逊湖水系排水工程规划大雨暂歇。
为全力提升我市中心城区排水能力,武汉部署实施11项排水重点工程建设。
其中,为解决南湖水系排水问题,江南泵站、南湖出江通道及配套的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等几大工程已启动建设。
(一)第二出江通道线路缩短六成,抽排能力翻倍围绕解决南湖水系排水问题,已启动建设的南湖出江通道全长约7公里,建成后,南湖水将通过南湖连通港,经南湖出江通道至江南泵站抽排入江,较目前经巡司河、青菱河、汤逊湖泵站入江近20公里,路径缩短六成以上。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江南泵站较目前的泵站起排水位低,能在雨前将南湖水位调控得更低,抽排能力翻倍。
(1)南湖出江通道工程南湖出江通道工程包括与巡司河垂直的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和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
工程建设方武汉城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条通道建成后,南湖来水可由南湖连通港、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汇入夹套河骨干箱涵后,经由江南泵站抽排入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芷湖测量控制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特点
三、方案概述
四、质量保证
南湖至大花岭联络线为武汉北编组站工程的组成部分野芷湖特大桥为南湖至大花岭联络线上一座特大桥,为跨越野芷湖区及南环铁路而设。
设计范围为SLDK1+741.98~SLDK4+655.67,设计中心里程为SLDK3+117.0,设计采用孔跨布置为40孔32m 简支梁+(28+56+28)m连续梁拱组合梁+45孔32m简支梁。
本桥于SLDK3+117处跨越既有南环铁路。
该桥由由武汉中铁勘察设计研究院、中铁大桥局和十二局组成联合体,于2006年4月中标承建本工程,于2009年底建成运营。
该桥投入运营后,由于地方在该桥26#~31#桥墩范围内进行人工堆土,导致了26#~31#桥墩横桥方向发生了水平位移,具体的变形如下:
桥墩位移表
根据业主相关会议精神,需要对27#~30#桥墩进行处理。
本工程属部分桥墩、桩基础维修抢险项目,需要重新布置施工平面、高程控制网以及布置桥墩位移监测点,而且新施测的控制网成果要与新建时期的桥梁线型建立联系,为进行桥梁抢险施工的定位提供依据。
三、方案概述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建立独立的施工区域控制网。
在施工区域埋设四个控制点,按城市四等标准施测GPS平面控制网,成果计算采用三维无约束方式进行严密平差。
高程控制网按国家三等标准进行施测并进行严密平差。
施工测量采用规范: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10203-200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2、定线测量(施工控制网与既有桥墩的联测)
用新施工控制点对目前既有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平面和高程测量,根据测量成果进行综合处理,获得新建时线型数据和新控制点之间的联系。
本抢险工程27~31#墩位于原设计半径为800m 的圆曲线上,圆曲线起点在19#墩附近,终点在43#墩附近,圆曲线长818.51m。
通过联系测量可以确定各墩位所在的中线坐标、
圆心坐标所在墩位的桩基、墩身及支座顶的高程等(相对于现在控制网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3、桥墩位移监控
分别在26、27、28、29、30#桥墩上布置监控点(反射片),用高精度全站仪实时监控各种工况下对桥墩位移和沉降的影响
四、质量保证
1、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要求办事,不合格测量数据不能作为成果使用。
2、严把质量关,对施工放线测量资料要逐一审核,并及时整理上报有关技术资料。
3、做好测量控制桩、水准点的不定期复测、保护工作,发现位移及时进行复测恢复。
各墩台放样前要明确放样方法、过程及复核手段。
必须实行一种方法测量、多种方法复核的观测程序。
4、建立测量技术交底制度。
每道工序开始施工前进行测量交底,明确每个放样点使用方法和与结构物的位置关系。
明确结构物附近施工控制点的位置和作用,以利现场施工人员保护。
5、认真查阅图纸,准确计算,精心放样,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6、做好测量施工日记和放样观测记录,测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不得随意乱涂乱画,不能弄虚作假。
7、进行现场测量交桩签认制度,妥善保管测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