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
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其运功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诊的54例小儿脑瘫患儿,本次研究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7例,对照组期间进行普通护理,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康复的效果。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DI指数及GMFM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护理后,PDI指数及GMFM评分均得到改善,且实验组PDI指数(88.62±5.23)及GMFM评分(162.15±14.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康复效果达到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其康复效果肯定,且更好的改善患儿PDI指数及GMFM评分,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康复护理;小儿脑瘫;运动功能;效果;影响
在临床上,小儿脑瘫属于常见疾病,属于中枢神经障碍性疾病,一般是小儿在出生前或者满月前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患儿会出现语言,记忆,运动及智力等障碍[1]。
不过大脑的神经中枢系统一般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及一定的可塑性,进而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儿脑组织损伤和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这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2]。
为进一步探讨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对其运功功能的影响,本文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诊的54例小儿脑瘫患儿,作为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接诊的54例小儿脑瘫患儿,本次研究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7例,对照组:13例男患儿,14例女患儿,年龄在1个月-4岁,平均
(2.13±0.23)岁,实验组:14例男患儿,13例女患儿,年龄在2个月-4岁,平均(2.01±0.37)岁,两组一般资料经SPSS软件处理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期间进行普通护理,其措施主要是对患儿进行相关症状的对症护理,照护好患儿的生活起居,最大程度上满足患儿的需求。
1.2.2 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措施:(1)心理上的干预。
患儿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结合结束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自身,消极的负面情绪,鼓励患儿积极面对和治疗,可以通过一些放松方法,安抚患儿,放下戒备心,在进行检查和手术时鼓励患儿,消除紧张和害怕情绪。
(2)语言和认知训练。
对于这方面的训练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让患儿多多接触外人和新鲜事物,在对其指导简单的发音练习后,循序对其进行词句,及其相关的理解能力,告知家属在和患儿进行亲自活动及游戏时,需要引导患儿多多进行交流和说话,引导患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运动方面的训练。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指导手部和膝盖的支撑训练,然后爬行,行走等,锻炼患儿身体的平衡性,同时加强肌肉方面的训练,通过训练,恢复关节的灵活度;如果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需要对其进行翻身训练或者抬头训练,如果患儿的坐姿不正常,需要对其坐姿进行纠正。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耐心细心的指导患儿进行穿衣,刷牙,脱衣,洗脸和上厕所等,恢复患儿肢体的协调性。
1.3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脑瘫患儿经护理前后其PDI指数及GMFM评分,统计两组经不同模式护理后的康复效果。
其中,PDI指数为小儿运动发育指数,GMFM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用于评价护理前后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其分值越高说明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越好[3]。
1.4 疗效评价康复效果的评价参考相关文献[4],显效:通过治疗护理后,患儿的自理能力和自身发育的恢复程度近似同龄正常儿童水平;有效:通过治疗护理后,患儿的自理能力和自身发育的恢复程度较护理治疗前具有显著改善;无效:通过治疗护理后,没有任何的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n,%),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经护理前后其PDI指数及GMFM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PDI指数及GMFM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护理后,PDI指数及GMFM评分均得到改善,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经护理前后其PDI指数及GMFM评分对比(±s)组别PDI指数PDI指数
康复护理前康复护理
后
康复护理
前
康复护理
后
实验组(n=27)
56.32±
4.52
88.62±5
.23
103.43±1
0.25
162.15±1
4.26
对照组(n=27)
55.82±
4.87
70.35±5
.53
104.36±1
0.17
133.68±1
2.74
2.2 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的康复效果达到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见表2.
表2 对两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实验组27179126
(96.30)
对照组271010720
(74.07)
3 讨论
脑瘫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及语言障碍的情况,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康复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5]。
康复护理与传统的普通措施比较,更加具有针对性,获得的效果也更加理想,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患儿运动、语言等功能,不过临床上就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本文通过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后,实验组PDI指数(88.62±5.23)及GMFM评分(162.15±14.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康复效果达到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更好的改善其运动功能,家属的满意度更高。
本文也希望通过纳入更多的病例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预后的改善效果。
总之,通过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其康复效果肯定,且更好的改善患儿PDI指数及GMFM评分,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李国敏. 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4):2330-2331.
[2]刘婷.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3):183-184.
[3]王玉芬,刘娟. 康复护理与高压氧联合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3):351-353.
[4]孙秋冬. 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12):1499-1501.
[5]李容,万娜. 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