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急性湿疹的治疗及风险评估
(整理)湿疹诊疗指南
![(整理)湿疹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909b7f74028915f804dc26d.png)
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领导下由免疫学组全体学组委员和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供我国皮肤科医师、全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湿疹诊疗实践中各考。
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有(以姓氏拼音为序):毕志刚、邓丹琪、杜娟、范卫新、方虹、郭在培、顾恒、郝飞、高兴华、金江、廖康煌、李惠、李林峰、刘玲玲、刘彦群、陆东庆、陆洁、陆前进、吕新翔、潘萌、彭振辉、苏向阳、刊,东杰、孙乐栋、涂彩霞,王培光、夏济平、谢志强、张广中、张建中、张理涛、张小呜,章星琪、赵辨、未武。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伴有明显瘙痒,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美国为1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湿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机体内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和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肿瘤等)以及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外因如,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日晒等均可以引发或加重湿疹。
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免疫性机制如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机制如皮肤刺激均参与发病过程。
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侵袭、超抗原作用或诱导免疫反应引发或加重湿疹。
二、临床表现湿疹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期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粟粒大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又有散在丘疹、丘疱疹,故境界不清。
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
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改变,手足部湿疹可伴发甲改变皮疹一般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瘙痒,甚至剧痒—三、验室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和筛查可能病因,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还可有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增高,部分患者有血清lgE增高,变应原检杏有助于寻找可能的致敏原,斑贴试验有助于诊断接触性皮炎,真菌检查可鉴别浅部真菌病,疥虫检查可协助排除疥疮,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发细菌感染等,必要时应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风疹、湿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炎症联合用药及临床症状、药物分析、治疗原则
![风疹、湿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炎症联合用药及临床症状、药物分析、治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4ff2d3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9.png)
风疹、湿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褥疮、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炎症联合用药及临床症状、药物分析、治疗原则及卖点风疹1、抗病毒口服液+炉甘石洗剂2、板蓝根颗粒+炉甘石洗剂荨麻疹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2、苯海拉明+地塞米松+赛庚啶+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3、西替利嗪+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4、氯雷他定+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湿疹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2、赛庚啶+维生素C+3%硼酸+40%氧化锌油3、息斯敏+维生素C+0.2%黄连素溶液4、泼尼松+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扑尔敏+1%利凡诺溶液5、扑尔敏+维生素C+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头癣1、2.5%--5.O%碘酊+5%~10%硫磺软膏2、灰黄霉素+2.5%~5.0%碘酊+10%水杨酸软膏3、泼尼松+酮康唑+2.5%--5.O%碘酊+10%水杨酸软膏+红霉素手(足)癣1、3%硼酸溶液+2%酮康唑乳膏2、头孢氨苄胶囊+皮康霜3、特比萘芬霜+伊曲康唑体癣、股癣1、硝酸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片+护肝片+黄苦洗液+消毒棉签2、百廯夏塔热片+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黄藤洗液+葡萄糖酸锌3、百廯夏塔热片+酮康唑乳膏+湿痒洗液+β-胡萝卜素接触性皮炎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2、赛庚啶+维生素C+3%硼酸+10%葡萄糖酸钙3、息斯敏+维生素C+氧氟沙星+40%氧化锌油+O.2%黄连素溶液4、地塞米松+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扑尔敏+40%氧化锌油5、赛庚啶+维生素C+0.05%倍他米松膏6、银翘解毒片+青黛散脂溢性皮炎1、红霉素+维生素B6+维生素岛+赛庚啶+硝酸益康唑乳膏2、扑尔敏+维生素C+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3、防风通圣丸+2%酮康唑洗液十2%酮康唑乳膏药物性皮炎(药疹)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2、赛庚啶+维生素C+0.2%黄连素溶液3、泼尼松+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扑尔敏+炉甘石洗剂特应性皮炎1、糠酸莫米松乳膏+盐酸左西替利嗪+尿素VE霜2、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氯雷他定片+湿毒清片+VE3、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罗红霉素胶囊+甘草酸二胺夏季皮炎1、扑尔敏+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绿豆汤神经性皮炎1、扑尔敏+维生素B1+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2、赛庚啶+胎盘组织液+曲米新乳膏(皮康霜)3、扑尔敏+维生素B1+皮炎平霜+5%葡萄糖溶液+普鲁卡因+维生素C4、当归片+炉甘石洗剂虫咬性皮炎(痒疹)1、扑尔敏+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2、赛庚啶+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10%葡萄糖酸钙+普鲁卡因+5%葡萄糖溶液3、扑尔敏+胎盘组织液+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安定毛囊炎1、2%莫匹罗星软膏+青霉素2、三黄片+炉甘石洗剂痔疮1、麻仁丸+复方消痔栓2、新清宁片+马应龙痔疮栓+五倍子散3、复方芦荟胶囊+肛泰栓+京万红痔疮膏4、麻仁润肠软胶囊+九华痔疮栓+槐角丸痤疮1、四环素+硫酸锌+3%--8%硫磺洗剂2、红霉素+硫酸锌十2%汞溴红溶液3、异维A酸胶囊+2%汞溴红溶液4、己烯雌酚+硫酸锌+2%汞溴红溶液+红霉素5、黄体酮+硫酸锌+2%汞溴红溶液+红霉素6、益母草膏+颠倒散洗剂疥疮1、头孢拉定+复方新霉素软膏2、牛黄解毒片+炉甘石洗剂4、洁霉素+10%鱼石脂软膏+丙种球蛋白褥疮1、生大黄+滑石+红霉素2、七厘散+利福平3、跌打万花油+甲硝唑+糜蛋白酶4、龙血竭胶囊+糜蛋白酶+硫糖铝脓疱疮1、1/5000高锰酸钾液+百多邦(2%莫匹罗星)2、青霉素+扑尔敏+百多邦(2%莫匹罗星)急性咽炎1、头孢克洛+复方硼砂漱口液+西瓜霜含片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金刚烷胺+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3、头孢克洛+黄氏响声丸+复方硼砂漱口液4、头孢克洛+银黄含化片+清咽润喉丸慢性咽炎1、银黄含片+头孢氨苄甲氧苄啶+清咽润喉丸2、西瓜霜润喉片+六神丸3、西地碘含片+黄芪响声丸4、咽炎片+利咽解毒颗粒急性扁桃体炎1、头孢克洛+复方硼砂漱口液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3、头孢克洛+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银黄含化片4、阿莫西林+西瓜霜润喉片+清喉咽颗粒急性喉炎1、头孢克洛+强的松+复方硼砂漱口液2、头孢氨苄甲氧苄啶+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金嗓开音丸3、氧氟沙星+西瓜霜喷雾剂+金果饮咽喉片4、克拉霉素+西瓜霜喷雾剂+金果饮咽喉片慢性喉炎1、西瓜霜喷雾剂+金果饮咽喉片+复方硼砂漱口液2、银黄含化片+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清咽润喉丸3、黄芪响声丸+复方硼砂漱口液+西地碘含片急性鼻炎1、感冒清+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复方对乙酰氨基酚2、速效感冒胶囊+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头孢拉啶3、清热解毒口服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呋麻滴鼻液慢性鼻炎1、鼻炎康+0.5%~1%麻黄素2、通窍鼻炎片+沐舒坦+0.5%~1%麻黄素+o.25%~0.5%普鲁卡因过敏性鼻炎1、扑尔敏+麻黄碱地塞米松滴鼻液2、赛庚啶+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3、色苷酸钠滴鼻液+西替利嗪+呋麻滴鼻液4、胆香鼻炎片+呋麻滴鼻液+酮替芬急性化脓性鼻窦炎1、希刻劳+呋麻滴鼻液+酮替芬2、希刻劳+替硝唑+呋麻滴鼻液沙眼1、0.1%利福平滴眼液+O.5%四环素眼膏2、0.25%氯霉素滴眼液+15%磺胺醋酰钠滴眼液3、红霉素+0.3%氟哌酸滴眼液+O.5%四环素眼膏4、罗红霉素+0.3%氧氟沙星滴眼液+0.5%红霉素眼膏睑腺炎1、头孢拉啶+氯霉素滴眼液+红霉素眼膏2、罗红霉素+氧氟沙星滴眼液+四环素眼膏急性细菌性结膜炎1、氯霉素滴眼液+四环素眼膏+妥布霉素滴眼液2、氟哌酸滴眼液+红霉素眼膏+1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细菌性角膜炎1、0.3%氟哌酸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O.5%四环素眼膏+贝复舒滴眼液+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2、头孢拉定+托百士滴眼液+0.3%氧氟沙星眼膏+1%阿托品滴眼液+O.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3、环丙沙星+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1%阿托品滴眼液+托百士滴眼液+0.3%氧氟沙星眼膏真菌性角膜炎1、酮康唑+咪康唑+1%酮康唑滴眼液+2%咪康唑眼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2、氟康唑+0.2%氟康唑滴眼液+1%克霉唑眼膏+贝复舒滴眼液外耳道疖1、琥乙红霉素+10%鱼石脂甘油2、阿莫西林+10%鱼石脂甘油3、牛黄解毒丸+黄柏25克+马齿苋50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头孢拉定+呋麻滴鼻液+硼酸冰片滴耳液2、克林霉素胶囊+洛美沙星滴耳液+1%麻黄素3、头孢拉定+1%麻黄素+3%双氧水+氧氟沙星滴耳液丹毒1、青霉素+50%硫酸镁溶液2、红霉素+50%硫酸镁溶液3、六神丸+玉露散类丹毒1、青霉素+10%--20%鱼石脂软膏2、红霉素+3%硼酸溶液3、六神丸+玉露散牙周炎1、阿莫西林+硼砂漱口液+口炎清颗粒2、头孢克洛+替硝唑+复方硼砂漱口液3、替硝唑+1:5000呋喃西林漱口液+齿痛冰硼散口腔单纯性疱疹1、新霉素或杆菌肽或硼酸软膏+o.1%乳酸依沙吖啶(利月诺)液+阿昔洛韦2、硼酸软膏+o.5%~1%达克罗宁含漱液+阿昔洛韦+板蓝根片或冲剂口腔念珠菌病1、制霉菌素+2%~4%碳酸氢钠溶液2、克霉唑片+转移因子胶囊+5%克霉唑软膏3、氟康唑+2%--4%碳酸氢钠溶液+转移因子4、2%~4%碳酸氢钠溶液+转移因子+甘油复发性口腔溃疡1、锡类散+甲硝唑片2、鱼肝油乳+养阴生肌散+利多卡因外敷3、维生素C片+胆矾外敷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症状:白带增多,呈灰白色,稀薄,泡沫状,外阴瘙痒并有灼痛感,阴部有鱼腥样臭味。
湿疹的治疗
![湿疹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0d7ab3ea32d7375a41780fb.png)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什么?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对与皮肤接触的外源性物质发生反应导致的皮炎。 外源性物质可以是刺 激物或者过敏源。 接触性皮炎可以分为: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 易感人群在过敏原致敏后发生的 IV 型超敏反应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 这是皮肤损伤后发生的非免疫的炎症反应,通常由化学物质引起。 可 以见于任何暴露于足够浓度刺激物、持续足够时间的个体。
谁有发生接触性皮炎的风险?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更常见。 大部分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影响双手。 与接触性皮炎相关性最高的职业包括: 农业和捕鱼业 清洁行业 工程和建设行业 食品制造及餐饮业 美发行业 医学、牙科和兽医行业 印刷和油漆行业。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接触性皮炎(和其它类型的皮炎一样)是瘙痒皮疹, 如果疾病持续存在,可能受抓痕的影响外观会有变 化。 从皮肤上的水疱至界限不清的发红,形态各异, 可能包括结痂、鳞屑、开裂、肿胀和皮肤增厚等特 点。 出现水泡更加支持是过敏性反应。 刺激性接 触性皮炎更常累及手背,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倾向 于影响手掌。 下图显示了急性接触性皮炎出现发红、水泡和水疱、 皮肤肿胀和渗出等变化
一般来说,您应该尽量使用药效可能最弱的
霜剂维持对患者湿疹的良好控制。 使用软膏 而不是霜剂,这是因为通常软膏含有的防腐 剂更少,对干燥皮肤的润滑作用更强
治疗指南
您开出 1% 氢化可的松软膏和一支 500 g 的滋润霜。 1 周后
Tom 的湿疹消失。 您建议其母亲保留类固醇软膏以备发作 时使用,而继续每天使用滋润霜。
治疗指南
他的母亲对镍过敏 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即使在非特应性人群中
也是常见的。 通常与耳朵或者身体部位穿刺 有关。 学习小知识 癣菌感染可以引起持续的瘙痒、渗出的皮疹。 通常没有湿疹的病史。 使用强效的局部类固 醇后皮疹部分缓解,停止治疗后迅速复发。
皮肤科护理常规
![皮肤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a09dff5b02768e9951e738bd.png)
皮肤科急危重症护理常规第一节急性荨麻疹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起病较急,皮肤突然发痒,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病情重时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1.饮食护理:饮食清淡,在发病期间不吃海鲜、异性蛋白类食物、酒类、浓茶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伴有腹痛、腹泻者应对症处理,有呼吸困难、窒息、休克等症状时,立即就地抢救。
3.慎用青霉素类药物及血清制品;有风团时不宜做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以防加重过敏。
4.积极治疗可疑的慢性病灶。
如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病等。
5.积极寻找致敏源,避免搔抓皮肤,瘙痒时给予外用止痒药。
第二节急性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指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
严重时出现水疱、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清亮,水疱破后形成糜烂面,偶可发生组织坏死。
1.紧急处理措施:发生接触性皮炎后应立即停止与可疑物质的接触,去除接触物,避免再接触过敏物质。
可采用局部清洗法。
2.急性期皮疹伴渗出液者可用3%硼酸液湿敷,无渗液者用炉甘石洗剂,有大疱时在无菌条件下抽出疱液。
3.剧痒者给予口服抗组胺类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严重者口服或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
4.病程中避免搔抓及用肥皂、热水清洗。
5.饮食护理:避免辛辣及酒等刺激性食物。
6.病愈后,过敏体质者尤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的诱发因素,以防再发。
第三节急性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angioedema)系皮肤、皮下组织血管通透性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局限性水肿.好发于组织疏松部位,如口唇、舌、眼睑、耳垂、外阴、包皮、喉部、手足等。
急性起病出现局限性肿胀,持续1~3天逐渐消退,亦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若发生于喉头黏膜,可引起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而导致死亡.1.紧急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呼吸困难、窒息、休克等症状时,立即就地抢救。
江西省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学:急性湿疹的表现考试试题
![江西省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学:急性湿疹的表现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af42e5910ef12d2af9e74c.png)
江西省临床助理医师内科学:急性湿疹的表现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某神经症患者在看见或听到“和平”二字时,马上想起“战争”二字;看见或听到“安全”二字时,便想到“危险”二字。
此症状称之为A.强迫性穷思竭虑B.牵连观念C.强迫意向D.强迫性对立观念E.以上均不对2、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的是A.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B.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C.亲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D.免疫金(银)细胞染色组织化学技术E.ELISA3、对周期性瘫痪发作期的病人,下述哪项治疗是最佳的____A.针对低血钾,口服氯化钾B.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C.高糖饮食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E.口服氢氯噻嗪4、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构成心理动力场的是A.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B.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C.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D.外部环境、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E.以上都不是5、持续性枕后位的特点是A.发生原因之一是胎头俯屈不良B.产妇宫口开全后感觉肛门坠胀而使用腹压C.易发生宫颈后唇水肿D.肛查感觉盆腔前部空虚E.阴道检查矢状缝在骨盆斜径上,前囟在骨盆后方6、男性,13岁。
春节后出现高热、头痛及呕吐,以为是流行性感冒,未引起重视,入院前1天四肢和躯干皮肤出现瘀斑,目前CT检查发现脑室扩张,脑实质萎缩,视力低下。
患者的疾病诊断应为A.结核性脑膜炎B.流行性脑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脑膜肿瘤E.以上都不是7、单纯部分运动癫痫的病理机制是A.中央后回破坏B.中央后回刺激C.中央前回破坏D.中央前回刺激E.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均破坏8、1岁小儿,高热剧烈呕吐2天入院,经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
近1日昏睡,意识不清,颈项强直(+),反复抽搐,给予相应处理后,持续高热,并出现双瞳孔不等大,肢体肌张力增强,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是A.给予速尿脱水B.20%甘露醇脱水C.给予退热,止抽D.应用有效抗生素E.给予地塞米松静点9、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立克次体B.钩端螺旋体C.HIV病毒D.肺炎支原体E.沙眼衣原体10、显微镜滤色镜上标明的LBD代表的是A.中灰滤色镜B.彩色补偿滤色镜C.反差滤色镜D.吸热滤色镜E.日光型彩色片滤色镜11、脑梗死患者在脑灌注显像上何时才能显示异常影像A.发病即刻B.发病6小时后C.发病1天后D.发病2~3天后E.发病一周后12、患儿,6岁,发热2天,伴咽痛、皮疹1日。
氯雷他定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老年急性湿疹73例
![氯雷他定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老年急性湿疹73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f7959271fe910ef12df8b5.png)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2 0 0 6年 2月 ~ 2 0 1 3年 1 2月在 我 院 就 诊
老年急性湿疹患 者 1 4 0例 , 随机分 为试验验组 ( 氯雷他定 联合 曲安奈德益康 唑乳 膏) 7 3例 和对 照组 ( 氯 雷他定 联合 丁 酸氢
化可的松乳膏 ) 6 7例 。 以 上 所 有 患 者 均 符 合 急 性 湿 疹 的 临 床 诊 断 , 病 程 1~1 4 d 。男 7 9 例, 女6 l例 , 年龄 6 1 ~ 8 7岁 。 治 疗 前 1个 月 内 停 用 口 眼 或 注 射 抗 生 素 、 皮 质类 固醇 、 抗 真 菌
别 。治愈 : 评 分下降指数 >9 5 %; 显效 : 评 分下降指数 > 6 0 %; 有效 : 评分下降指数 >2 0 %; 无效: 评分 下降 指数 <2 0 %。有
效率 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记 录有 、 无不 良反应 , 告知患者 发生
的所 有 不 良反 应 必 须 在 2 4小 时 内报 告 给 临床 观 察 者 。 1 . 6 统计 学 方 法 : 采用 S P S S 1 6 . 0软 件 对 数 据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计 数 资 料 以率 ( %) 表示 , 组 间 比较 采 用 检 验 。 P< 0 . 0 5为
别为 9 3 . 2 %和7 6 . 1 %, 各 时间观察 点试 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结论 : 氯雷他定联合 曲安奈 德益 康唑乳膏治疗老年急性湿疹 的临床疗效较好 , 不 良反应较少 , 值得 临床应用推广 。
[ 关键词 ] 氯雷他定 ; 急性湿疹 ; 派瑞松 ; 丁酸氢化可 的松乳膏 急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 病因 复杂 , 一般 认为与变 态反应 有关… ,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 、 出现红斑 、 丘疹 、 局 限性水 肿并伴 有剧烈瘙痒等症状 , 患者难 以克制瘙痒 , 不 断搔抓致皮 肤破溃、 渗出, 易 引起继 发感 染。我院 门诊在 治疗老年急性湿 疹过程中 , 采用 氯 雷他定 ( 开瑞 坦上 海先 灵 葆雅 制药 有 限公 司) 联合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商品名 : 派瑞 松西安杨森 制药 者临床表现和治疗 反应 等 项指标 分别 于就 诊 当天 、 用 药第 7 天、 第 1 4天进行记 录。
湿疹怎么引起的该如何治疗张薇
![湿疹怎么引起的该如何治疗张薇](https://img.taocdn.com/s3/m/b86b05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7.png)
湿疹怎么引起的?该如何治疗? 张薇发布时间:2023-06-21T09:23:20.189Z 来源:《药物与人》2023年6期作者:张薇[导读] 说到湿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四川省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 611830说到湿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
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呈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容易反复发作。
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严重的创伤,继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那么湿疹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一、湿疹是怎么引起的湿疹的出现是一种“内外夹击”的结果:由于身体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出现损伤,引起湿疹的发生。
内在因素:那些先天皮肤屏障功能薄弱、敏感体质的人群,皮肤免疫反应最易激动,当受到影响后就会比其他人群更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形成湿疹。
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血液循环障碍、代谢异常、精神因素、慢性感染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为过敏性体质的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我们都知道很多疾病的致病因素都和遗传因素有关,很多人出现湿疹的原因也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要是家里父母或者亲戚有湿疹病史,那就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湿疹的症状,这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湿疹的症状表现常常为发病时间有规律,而且病症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遗传史,这样是有助大家有效的避免湿疹这些疾病的发生。
代谢异常因素:在生活中就有许多有糖尿病和甲状腺等疾病的患者,他们就很容易有皮肤瘙痒和湿疹的症状,有时是该疾病的最初症状。
这类患者通常首先会出现皮肤瘙痒。
随着时间的流逝,皮肤会出现亚急性和慢性湿疹,如丘疹,斑块和肥大性斑块。
过敏治疗效果差。
还有现在经常熬夜的人们,长期生活不规律,使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乱,内分泌失调也是十分容易患上皮肤类疾病。
中国湿疹诊疗指南
![中国湿疹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926f5c0284ac850ac024246.png)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组织国内皮肤科免疫学领域的专家经过多次讨论,制定并推出了“中国湿疹诊疗指南”(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1):5-6),目的是规范我国在湿疹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医疗行为,使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
一、制定湿疹诊疗指南的背景湿疹的发病率在上升:据研究,湿疹在西方国家患病率高达10%以上,美国为10.7%,2008年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已经接近西方国家,近20年来在工业化国家中的发病率还在升高。
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感染性皮肤病逐渐减少,而过敏性皮肤病却逐渐增加,近二十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也显示湿疹的发病率在上升。
因此应当提高皮肤科医生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湿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最显著的症状是瘙痒剧烈,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严重者还可影响睡眠。
有一项研究,将湿疹和糖尿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湿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远远高于糖尿病。
湿疹概念存在中外差别:欧美等发达国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我国,在欧美、日本等国都有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指南。
对于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的认识,中外皮肤科医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最大的差别是在我国存湿疹的诊断率远远高于特应性皮炎,而在国外湿疹的诊断越来越少,许多中国医生诊断为泛发型湿疹的病例在欧美一般认为是内源性特应性皮炎。
因为我国大量患者被诊断为湿疹,因此有必要制定我国湿疹诊疗指南。
国内皮肤科医生对湿疹的认识水平不一,需要提高:在国内,临床上往往将皮炎和湿疹统称为皮炎湿疹类疾病,许多医生不认真研究皮炎与湿疹的区别,遇到起皮疹(丘疹)伴有瘙痒的患者,一律诊断为湿疹(或皮炎),因此导致治疗上的简单化甚至不正确。
实际上,大部分皮炎为病因较明确的过敏性皮肤病,而湿疹往往是病因不甚明确的过敏性皮肤病;皮炎往往不为较局限,而湿疹往往范围大、对称;皮炎往往在去除病因后即可消退,而湿疹往往呈明星经过,缓解与复发交替。
甘石青黛膏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冯常青
![甘石青黛膏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冯常青](https://img.taocdn.com/s3/m/a3c43731647d27284b735163.png)
118第19卷 第4期 2017 年 4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9 No. 4 Apr .,2017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渗出性皮肤炎症变态反应,发病时常有对称分布、瘙痒不舒、病程反复等特点[1]。
临床根据其病理特点,将湿疹分为慢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及急性湿疹。
由于湿疹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和痛苦,因此国内外中西医学者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西医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2],虽然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却具有副作用大、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等风险。
中医将湿疹的发病原因看作机体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受损,复外感风湿热邪,内外相争,邪气停滞肌肤而致[3]。
故采用祛风止痒、燥湿清热的外治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湿疹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探究甘石青黛膏治疗对于急性湿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4],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湿疹的患者76例,并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甘石青黛膏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冯常青(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对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6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
中药治疗组给予甘石青黛膏治疗,西药治疗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连续治疗3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及红斑、丘疱疹、水疱、渗出性、糜烂、瘙痒、靶皮损面积积分均值进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红斑、丘疱疹、水疱、渗出性、糜烂、瘙痒、靶皮损面积积分均值皆小于治疗前(P <0.05),中药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 <0.05),且中药治疗组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均大于西药治疗组(P <0.05)。
湿疹治疗指南(2011)
![湿疹治疗指南(2011)](https://img.taocdn.com/s3/m/3087d2c1360cba1aa911da0e.png)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年1月第44卷第1期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本指南是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领导下由免疫学组全体学组委员和相关专家集体讨论制定,供我国皮肤科医师、全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在湿疹诊疗实践中参考。
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专家有(以姓氏拼音为序):毕志刚、邓丹琪、杜娟、范卫新、方红、郭在培、顾恒、郝飞、高兴华、金江、廖康煌、李惠、李林峰、刘玲玲、刘彦群、陆东庆、陆洁、陆前进、吕新翔、潘萌、彭振辉、苏向阳、孙东杰、孙乐栋、涂彩霞、王培光、夏济平、谢志强、张广中、张建中、张理涛、张小鸣、章星琪、赵辨、朱武。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伴有明显疹痒,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病是皮肤科常见病,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美国为1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湿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机体内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和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肿瘤等)以及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外因如,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日晒等均可以引发或加重湿疹。
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免疫性机制如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机制如皮肤刺激均参与发病过程。
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侵袭、超抗原作用或诱导免疫反应引发或加重湿疹二、临床表现湿疹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期。
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基础上粟粒大丘疹、丘疤疹、水疤、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又有散在丘疹、丘疤疹,故境界不清。
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痴、脱屑。
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鲜样变,可伴有色素改变,手足部湿疹可伴发甲改变。
皮疹一般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疹痒,甚至剧痒三、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和筛查可能病因,血常规检查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还可有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增高,部分蕙者有血清IgE增高,变应原检查有助于寻找可能的致敏原,斑贴试验有助于诊断接触性皮炎,真菌检查可鉴别浅部真菌病,疥虫检查可协助排除疥疮,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可帮助鉴别具有湿疹皮炎皮损的先天性疾病,皮损细菌培养可帮助诊断继发细菌感染等,必要时应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1例糖尿病患者烫伤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1例糖尿病患者烫伤的治疗与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4d117f0aef8941ea76e05e4.png)
糖 尿病 患 者 由于 代谢 紊乱 , 肢周 围神 经 及 血 管 病 变 , 下 导 致 末 梢血 管 循 环 差 , 织 供 血 不 足 , 觉 迟 钝 。 当下 肢 发 生 烫 组 感
免 疫 功 能 , 抵 抗 力 下 降 , 利 于 糖 尿 病 的 控 制 , 重 影 响 治 使 不 严
33 皮肤及病灶护理 .
硫 柳 汞 是 一 种 含有 汞 的有 机 化 合 物 ,
量 保 持 心 情舒 畅 、 免 压 力 过 大 , 立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 , 极 避 树 积
配合治疗与护理 , 以达 到 早 日康 复 。
4 小 结
是 极 易 致 皮肤 湿 疹 的一 种 物 质 , 柳 汞 长 期 以来 一 直 被 广 泛 硫 用 于化 妆 品 、 物 制 品及 药物 制 剂 中 , 括 许 多 疫 苗 的 防腐 剂 生 包
王 肖丽 , 徐 慧, 赵 雪 ( 东省 潍坊 市人 民医院 , 东 潍坊 2 1 4 ) 山 山 6 0 1
[ 键词] 糖尿病 ; 关 烫伤 ; 理 护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436 [ 献 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 0 —84 (0 90 —0 9 文 0 8 8 92 0 )6 64—0 1
刺 激 。治 疗 以 中药 口服 、 敷 、 热 、 湿 为 主 , 加强 饮 食 护 外 清 利 并
理 、 病 护 理 等 措 施 的实 施 , 效 地 减 轻 了患 者 的痛 苦 , 短 心 有 缩
疹 _ 。在 治 疗 期 间 , 患 者应 尽 量 少 接 触 上 述 物 品 , 用 替 代 2 j 嘱 能 品 的尽 量 用 替代 品 。
现 将 治 疗护 理 措 施 介 绍 如 下 。
复方黄柏液联合紫草油治疗糖尿病患者外伤性湿疹48例
![复方黄柏液联合紫草油治疗糖尿病患者外伤性湿疹48例](https://img.taocdn.com/s3/m/0aaf2506f78a6529647d5364.png)
下标 准 : ( 1 ) 有糖尿病病史 ; ( 2 ) 外 伤后伤 1 2 1 愈合不 良, 导致伤 口 周 围出现湿疹 , 符合湿疹诊断标准I l I 。 1 . 2 治 疗方法 在控制好 血糖基础 上 , 如局部 有感染 , 局 部
清除坏死 物 , 然后每 次用生 理盐水 清洗皮损 处 , 用 复方黄 柏 液( 山东汉 方制药公司 ) 2 O 一 3 0 m L  ̄ J 1 人 温开水 1 0 0 m L 湿 敷( 用
柴胡理气 , 配伍 当归 、 赤芍 、 桃仁 、 红花等活血药 , 具 有流畅气
1 1 4
【 2 】 周秋 风 , 周佳 , 蔡宝珠 , 等. 预见 性护理在 留置气 囊尿管 拔
管 困难 的应用【 J 】 . 实用护理杂志 , 1 9 9 9 , 1 5 ( 8 ) : 1 0 一 l 1
理想 。
2 0 0 9 年1 月至2 0 1 1 年1 月, 采用复方黄柏液联合紫草油治疗糖尿 病患者外伤性湿疹4 8 例, 取得肯定的疗效 , 现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观察对 象均为 我院 自2 0 0 9 年1 月至2 0 1 1 年1
月 收治的4 8 例糖尿病合并外 伤性湿疹患者 , 全部 患者符合 以
2 0 1 3年 3 月
Ma r c h. 2 01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湿疹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湿疹35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8ec7e60975f46527d3e123.png)
122 纳人 标准 .. 12 3 排除标准 ..
符合 诊断 标准 , 治疗 前 2周未接 受抗 妊 娠期 、 哺乳期妇女 ; 合并其他皮 肤病
糖尿病合并慢性湿疹 3 5例 , 结果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组胺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免疫 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者 。 者; 治疗期间未按规定方 法用 药或 中途间 断治疗 , 法判 无
北 中医 2 1 0 0年 1 月第 3 1 2鲞第 l !
Hale Waihona Puke 』! !翌垒! !
! : 呈 !
1 7 67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糖 尿 病 合 并 慢 性 湿 疹 3 5例
陆 源 源
( 苏省南 京 市 中医院 内分 泌科 , 江 江苏 南 京
【 关键 词】 糖尿病 , 2型; 慢性病 ; ; 湿疹 中西医结合疗 法
13 3 疗 程 及 其 他 ..
2组 均 4周 1 疗 程 , 疗 程 后 统 个 2个
计 疗 效 。 治疗 期 间 糖 尿 病 治 疗 方 案 同 前 。避 免 各 种 外 界
盖以少许糠秕样鳞屑 , 因抓 破而 结痂 , 或 个别 有不 同程度 的苔藓样变 , 具局 限性 , 缘亦 较清楚 , 周亦 可有 丘疹 、 边 外 丘疱疹散 在 , 急性发作 时可有 明显的渗出。 自觉症状有 明 显的瘙痒 , 常呈阵发 … 。
糖尿病并发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并发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00cd9057cd184254b353523.png)
者瘙痒难 忍, 可以多药联合使用 。同时应早 期足量
使 用 广谱 抗 生 素 , 为 糖 尿病 患 者 血糖 浓度 高 , 因 抓
破皮肤后 , 很容易导致感染, 严重者会发生败血症 。
中医治 法包 括 内治法 和 外 治法 。
内 治 法
急性 湿 疹 一般可 分为两 种类 型① 湿热 型 : 主要
治疗方法 在 无菌 条件 下 用利多 卡 因行 关节腔 内麻 醉 。 嘱
病 人屈 曲腕 关 节 。以右手 拇 指掌 关节 脱位 为倒 , 术
近 年来 ,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 各种急 慢 性并 发 症相 应增 加 , 疹 即是 其 中之 一 湿
症 状 及病 因 其 表 现 主要 是皮 肤 反复 出现 红斑 、 疹 、 疱 、 丘 水 渗 出 、 烂及 瘙 痒 。 疹 中医称“ 疡 , 据 中医理 糜 湿 湿 根 论 , 疡 之 “ ” 其 发病 的主要 因 素 , 湿 湿 是 因为 本 病 的 发 生条 件是 各种 因 素所造 成 的 内湿 。 本 病 虽 形 于 外 而 实 发 于 内 , 由过 食 炙 博 厚 多 味 、 酒 、 茶 、 辣之 物 , 烟 浓 辛 以致 脾 为湿热 所 困 , 化 运 失 职 ; 因 心绪 烦 扰 , 火 内生 . 致 血 热 ; 因 病 或 心 导 或 程 日久 , 津 伤血 , 引发本 病 。 耗 而 治疗 方 法 西 医 治法 病 的 治 疗 , 先 应 控 制 血糖 在正 本 首 常或 正 常 略偏 高 之 范 围 , 以减 步 感 染 的条 件 , 进 促 皮损 的愈合 。其 次应止 痒 , 可选 用 H 、 受体 阻 断 H
不 失 为一种 好的 治疗 方法 。
1 9 年 8月  ̄2 O 年 8月 , 者共 收 治 1 96 O1 笔 6例 复合 性 掌 指关 节脱 位 , 2例 来诊 时 间较 晚 , 胀 除 肿 较著 者外 , 1 余 4例均 经手 法 复位 获得成 功 。 现报告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湿疹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295b10852ea551810a68797.png)
肾 功 能 异常 的发 生率 2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 . 5 0 1 、 .3 0 1 、 . 1 P 组 x=1 2 , .1 0 8 、 . 1 0 0 , 均>0 0 ) .5。
【 关键 词 】老年 2 型糖尿 病 湿疹 危险 因素 措 施
【 图 分 类 号 】R 7 . 中 4 6 3
I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7 22 1) 2c- 1 4 1 文 6 4 0 4 ( 0 0 () 0 —0 2 0
吸烟 、 酒 、 血 压 及 肝 肾功 能 异 常 的 发 生率 2 差 异 无统 计 学 意 饮 高 组 义( .5 0 1 、 .3 0 1 、 .1 ,N > .5 , z=12 、 . l0 8 、 . l00 、P o 0 )见表 l 。 2 2 多因 素分 析 . 以 糖 尿 病 合 并湿 疹 为 因变 量 , 以上 各 相 关 因素 为 自变 量 进 行 非 条件 L gs c 归分 析 。 选 出高 空 腹 血 糖 、 脂 异 常 及 合 并 糖 o i i回 t 筛 血
与无 皮肤 病的 老年糖尿 病患者的 临床资 料及 相关危险 因素, 并针对这 些危险 因素 实施 应对措 施。 果 单因素分 析显示研 究组 冠心病 结
血 脂 异 常及糖 尿 病视 冈膜 病变发 生率 高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义( 。 g9 、 .64 7 , 均<O0 )吸 烟 、 酒 . 且 x- .64 0 . .7 P - .5: 饮 高血压 及 肝 肾 功能 异常 的 发生 率2 差异 无统 计 学 意义 ( .5 0 1 、 .3 0 1 , . 1P 组 z=1 2 、 . 10 8 、 . 1 0 0 , 均>0 0)单 因素 分析 由表 1 .5。 可知 研 究组 冠 心病 、 血 脂异 常及 糖尿 病视 网膜 病变 发生率 高于对 照组 ,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s ( .6 4 0 , .7 P 且 t z=39 、.64 7 , 均<0 0)吸 烟 、 酒 、 .5: 饮 高血 压及 肝
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湿疹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a2688a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b.png)
126《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0期•药物与临床*阴性。
有效:治疗6个月后,患者肺部的病灶比治疗前缩小W50%,其进行痰涂片检查的结果持续1个月为阴性。
无效:治疗6个月后,患者肺部的病灶未较治疗前缩小,其进行痰涂片检查的结果为阳性。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o记录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的时间、肺部空洞闭合的时间、病灶被吸收的时间及本次治疗持续的时间。
痰菌转阴的判定标准:患者连续2个月进行痰涂片检查的结果为阴性,且无转阳的迹象。
治疗后,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100)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量表的总分为100分。
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疹、胃肠道反应、外周白细胞水平降低、药物性肝损伤、恶心呕吐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4统计学方式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r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o详见表1o表1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组别例数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对照组3420(58.82)7(20.59)7(20.59)79.41研究组3432(94.12)1(2.94)1(2.94)97.06X,值 5.1000P值0.02392.2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痰菌转阴的时间、肺部空洞闭合的时间、病灶被吸收的时间及本次治疗持续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WHO 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o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X土S)组别例数痰菌转阴的时间(月)肺部空洞闭合的时间(月)病灶被吸收的时间(月)本次治疗持续的时间(月)WHO QOL-100评分(分)对照组34 5.83±2.36 5.24±2.36 4.22±1.5210.28±0.7480.61±3.42研究组34 2.01±1.30 1.49±0.22 1.90±0.138.30±0.2193.67±3.32r值8.26699.22528.837515.009015.9768P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3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1例患者发生头晕,有1例患者发生皮疹,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2%(3/34);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有2例患者发生头晕,有2例患者发生皮疹,有1例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有1例患者发生外周白细胞水平降低,有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9.41%(10/34)o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X,=4.6604,P=0.0308)o 3讨论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bb5ac53bceb19e8b9f6ba3c.png)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内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蓝科肤宁冷湿敷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40例,采用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4周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皮肤出现干燥、脱屑时,均配合使用维生素E乳膏润肤。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別为85%、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内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
蓝科肤宁是国内的非激素类外用新药,具有抗过敏、抗炎症、促进创面愈合及止痒等作用,且无明显副作用,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激素样作用但无激素的副作用,两者目前均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领域。
笔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的方法治疗40例急性湿疹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0例入选的急性湿疹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所有患者均符合赵辨[1]编著的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急性湿疹诊断标准。
其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35.9±8.3)岁;平均病程7 d。
将80例患者按就诊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和症状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患者皮损处外用蓝科肤宁(长春,加拿大蓝科恒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湿敷,20~30 min/次,3次/d,同时加以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50 mg/次,3次/d,疗程为4周。
必要时加用辅助药包括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对照组:单独外用蓝科肤宁溶液湿敷,与治疗组使用相同的辅助药。
当两组患者皮肤出现干燥、脱屑时,均配合使用维生素E乳膏润肤治疗。
1.3 临床观察严密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患处的瘙痒、烧灼感和刺痛感是湿疹患者的症状;患处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脱屑、结痂等体征。
175例急性期湿疹患者临床分析
![175例急性期湿疹患者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fe02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a.png)
175例急性期湿疹患者临床分析黄博;邓佳;王琪;许爱娥【摘要】目的观察急性期湿疹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周期.方法对175例急性湿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5例患者中男81例,女94例,平均发病年龄(45.98±21.79)岁.其中首次发病者57例占32.55%,属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者118例占67.45%.其中19例(10.86%)认为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有25例患者(14.28%)曾患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渗出物细菌培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复方甘草酸苷的总体治疗周期与糖皮质激素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起效时间相对较慢.结论急性湿疹患者常有慢性湿疹病史,多无明显诱因,常伴随皮肤细菌感染.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确切,患者住院时间与糖皮质激素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急性湿疹的治疗方法之一.%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cycle of acute phase of eczema inpatients. Methods 175 cases of acute eczema hospitalized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Among 175 patients , 81 cases were male and 94 cases were female, and the average age of onset was (45.98 ± 21.79) years old. 57 cases were the first onset accounting for 32.55% and 118 cases were recurrence of chronic eczema accounting for 67.45%. 19 cases (10.86%) had obvious predisposing factor and 25 patients (14.28%) had other allergic diseases. Exudate of bacterial culture was ma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The treatment cycles between compound glycyrrhizin and corticosteroi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onset time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was relatively slow. Conclusion Acute eczema patients often have chronic eczema history, many with no obviouspredisposing factors, and often be accompanied by bacterial infection of ski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in treating acute eczema is accurate, Compared with glucocorticosteroi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nd fewer side effect. So compound glycyrrhizin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acute eczema.【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2(011)005【总页数】2页(P293-294)【关键词】急性湿疹;临床分析;疗效【作者】黄博;邓佳;王琪;许爱娥【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3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湿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治疗湿疹的方法和湿疹患者禁忌食物
![治疗湿疹的方法和湿疹患者禁忌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4daf5be70740be1e640e9a96.png)
治疗湿疹的方法和湿疹患者禁忌食物如何治疗湿疹患上湿疹应该如何治疗呢?相信很多人都是想要知道的。
那既然想知道的,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如何治疗湿疹吧。
1、一般疗法①尽可能追寻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
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静脉曲张等。
②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③患者湿疹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能喝酒,同样也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也要避免使用不易消化的食物。
④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2、全身疗法①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有镇静、止痒、减少渗出等作用,常用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4mg/次,3次/d,儿童0.35mg/kg・d;赛庚啶2mg/次,3次/d;苯海拉明25mg/次,3次/d;亦可选择无中枢镇静副作用的药物,如特非那定60mg/次,2次/d;西替利嗪10mg /次,1次/d。
可两种药物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也可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②非特异性脱敏治疗急性或亚急性湿疹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脉注射,1次/d;或0.25%普鲁卡因20ml加维生素C 1~2g静脉注射,1次/d。
③糖皮质激素这种治疗湿疹的方法不介意使用,因为这种方法只能短期进行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在见效后就需要进行停药或者是减少药物量。
④免疫调节剂可选用冻干卡介苗卡提素、胸腺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对慢性湿疹,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效。
⑤抗生素对伴有细菌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者,可选用如内服红霉素、环丙沙星或肌注青霉素等。
3、物理及放射疗法液氮冷冻治疗,浅层X线或放射性核素32P或90Sr敷贴疗法等,可用于病期较久和顽固的慢性局限性湿疹。
4、局部治疗(1)急性期①在疾病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敷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剂,常用2%~3%硼酸水湿敷,炉甘石洗剂或 2%樟醇冰片5%明矾炉甘石洗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性急性湿疹的治疗及风险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创面愈合、缩短病程和避免溃疡形成的好方法。
方法对28 例糖尿病性皮肤溃急性湿疹患者采用控制血糖、祛湿排毒、消炎抗过敏等措施,以稳定病情为基础,以皮损局部湿冷敷、氦-氖激光理疗的方法治疗。
结果病情平稳,所有皮损均顺利修复,临床症状消失,皮损愈合。
结论在全身治疗稳定病情的基础上,积极行皮损局部处理和氦-氖激光理疗是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皮损早期修复、缩短病程和消灭溃疡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皮肤急性湿疹;皮损修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使包括皮肤在内的身体各器官发生异常。
由于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常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出现皮肤受损,继发细菌、真菌感染,如处理不当,易形成慢性溃疡,深层组织破坏,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1],导致住院时间长,费用高,病死率及截肢率高。
据赵梓纲、吕世超报道,糖尿病湿疹发病率为30%~40%。
并且,通常其皮肤病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更严重。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发病年轻化趋势,如何促进糖尿病急性湿疹的早期愈合,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并发症的产生,提高生活质量,是医学领域研究的课题之一,现将作者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38例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8例,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42~76岁,病程3~10 d,平均5 d。
皮损分布,双下肢小腿伸侧20例,占5
2.6%,足背单侧10例。
占26.3%,手掌双侧8例,占21%,皮损面积1 cm×1 cm~5 cm×6 cm;经常失眠者35例,占57.9%,血糖最高29.76mmol/L,最低者在正常范围。
血液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5例,占65.8%,中性粒细胞降低26例,占68%。
所有患者心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湿疹的临床诊断标准,均采用门诊治疗。
1. 2 治疗方法
1. 2. 1 调理①生活调理:避免外界刺激,忌用热水烫洗、过度搔抓,不用碱、皂等化学物质。
②饮食调理: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控制烟酒、浓茶、咖啡、辛辣、海鲜等等刺激性饮食,以清淡为宜。
③精神调理:烦躁失眠者,可口服天麻素胶囊。
1. 2. 2 全身治疗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尽量控制在大致正常范围。
②选用抗组织胺药,必要时两种配合。
③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者,口服甘露聚糖肽。
④清热祛湿,可口服黄芩、黄连、黄柏。
或中成药一清胶囊。
1. 2. 3 局部治疗①皮损发生于四肢者,抬高患肢。
②2%的湿疹洗剂(黄芩、菊花、茵陈、明矾各100 g)洗患处,30 min/次,bid。
应用胰岛素8~16U+庆大霉素8~16万U(2~4 ml)+山莨菪碱注射液10 mg,湿冷敷创面,30 min/次,b.i.d.。
③皮肤瘙痒,可外用复方吲哚美辛酊(贵州宏奇药业有限公司),t.i.d.
④对于搔抓而形成溃疡者,可用YG-30 型He-Ne 激光理疗仪(波长632.8 nm,功率30 mW,给予光导纤维束照射,每次二三个穴,每穴3~5 min ,b.i.d.。
两周为一个疗程。
2 结果
全身病情稳定,皮损瘙痒消失,皮肤无渗出,创面修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夜间睡眠好,疗效满意。
3 讨论
3. 1 全身综合治疗是病情稳定的基础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内含糖类物质高,其浓度是血糖浓度的三分之二,容易发生细菌和真菌感染,使得皮损经久不愈。
出现急性湿疹时,由于剧烈瘙痒,搔抓而使得皮损加剧,形成溃疡,皮肤的屏障功能被破坏。
因此,全身综合治疗,尤其是病因治疗,更有利于皮损的修复。
3. 2 局部处理是皮损修复的前提糖尿病性皮肤急性湿疹,由于剧烈瘙痒、皮肤的渗出等,极易形成皮肤溃疡。
局部使用胰岛素可改善局部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加速氨基酸进入细胞及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也抑制脂肪分解,进而加强组织修复功能,增强抗菌能力。
应用山莨菪碱,可扩张血管,改善皮损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皮损创面愈合。
应用庆大霉素有抗菌消炎作用。
中药黄芩、黄连、菊花、茵陈、明矾,具有清热、祛湿、收敛作用,外用可加快皮损坏死组织、污垢的清除,湿冷敷又可使使创面上的脓液脓痂等得以充分引流和脱落,并可加速脱痂,促进焦痂分离。
复方吲哚羙辛酊,具有抗炎脱敏抑制真菌作用。
医学研究表明:He-Ne 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性皮损的作用机制是,利用其穿透性较强的特点,能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和减少炎症递质如5-羟色胺等而减轻瘙痒,又因其可以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中性粒细胞趋化,增强溶菌酶和干扰素(IFN )-γ等细胞因子作用,从而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2] 。
参考文献
[1] 王润秀,林源,黎信森,等. 糖尿病合并皮肤溃疡45 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 (3):172.
[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 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