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与坚守的心灵世界——徐小斌中篇小说艺术扫描
徐斌:艺术成就人生,管理成就品牌
![徐斌:艺术成就人生,管理成就品牌](https://img.taocdn.com/s3/m/165aa12cbcd126fff7050be6.png)
长期不说话,所以一次说话只能说一个字。而且我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我平
同行称之为遍地开花的业务部。若说徐斌的创业
起源于对艺术的追寻,那么企业的品牌则得益于 他的管理。从一线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企业的老
板,徐斌深知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他的管理方法
是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1999 年,宁波印 刷业在装订技术上相对于国内平均水平还有差 距,为了引进一流的人才,徐斌特地去深圳,他 在深圳招待所住了整整一个星期。而后,徐斌又 向深圳的知名企业学习,在当时宁波大多数企业
倦怠,凭着自己在深圳摸索的经验和专业的美术
功底,使企业蒸蒸日上。1997 年,徐斌在江北甬 江镇河东工业区土地 20 多亩,竖起了宁波美达
柯式印刷有限的牌子,同时投入一大笔资金引进
了德国海德堡对开四色机和日本三菱对开四色 机。这些机器对于 90 年代末的宁波印刷市场无 疑是一道绚丽的风景。2000 年,徐斌在台州、嘉 兴、常州、绍兴、金华五个地方开设了分,每个 分都配备了电脑、摄影设备,带动了大量的业务。
徐斌不仅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不折不扣
的艺术家。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书法家协会和 摄影家协会会员。他喜欢美术和书法,挂在办公
室墙上的书法作品,笔锋苍劲有力又浑然天成;
他爱好摄影,办公室的另一边就搭着摄影棚;他 喜欢收藏字画,对字画珍爱有加。他的职业生涯 也要从他的个人专长和兴趣爱好说起。1985 年, 美术专业毕业的徐斌经人介绍来到宁波凹凸彩 印厂做设计三班倒的情况下,率先引进了二班倒的薪
酬管理体系。依照这种二班倒的体系,员工的基 本时间按 8 小时计算,超出的时间算作加班时间,
加班时间的工资按基本工资的 1.2 至 1.5 倍来计
算。这种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员 工的个人收入提高了,原本浮躁的心理也日渐稳 定了下来,而且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后来,二班 倒的体系陆续被宁波企业效仿,至今仍被沿用。 对于如何塑造印刷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徐斌有自
抗争与逃离——评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
![抗争与逃离——评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https://img.taocdn.com/s3/m/a27fc452804d2b160b4ec060.png)
家大公司之后 , 卜 零身上 的 “ 神秘 感” 就消失
了,忽然变得十分 “ 贫弱” ,“ 百无一能” ,甚至比 不上歌舞厅的风月女子 。韦荣升为总经理之后 卜 零
是一个弱势群体 ,一个被动的存在 ,她们在幽闭的 闺阁密室里都 曾有过飞升彼岸一一 极乐世 界的梦 想,但是沉重的锁链早 已牢牢地将她们束缚在此岸 现实 生活 的牢狱 中。 【 . ”徐 小斌 的 中篇 小说
—
候跟姥姥住一 间房 ,她信佛 ,经常会在家里的佛龛 前做佛事 ,但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对这些东西就有一 种莫名的恐惧 。6岁时我有一次跟着她到广济寺去
女性 的崇拜 ,又有西方创世纪神话中上帝对女性 的
且 ,这种境遇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改善。徐
小斌把这个社会称为 “ 菲勒斯 中心”世界。“ 菲勒
斯”是一个 隐喻的男权 符号,原意是指男性 生殖 器, 是生殖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后衍生为用以说 明
一
种 以男 性为 中心 的社会 机 制 。在 “ 菲勒 斯 中心毁掉她的灵性 ;而她幻想 中的爱情则充斥着危
险——那是所罗门的瓶子 , 一旦禁锢的魔鬼溜 出瓶
《 双鱼星座》是一部关于现代女性 的寓言 ,小 说的副标 题是 “ 一 个女 人 和三 个男 人 的古老 故 事” ,但这个古老的故事经徐小斌之手 ,被赋予 了
子 ,便会在毁掉别人的同时 ,毁掉她 自身 。 J ( ” 由于女性对 自身命运无从把握 ,因而 ,作家借
徐 小斌在 《 逃离意识 与我 的创作》 中写道 :
“《 双鱼星座》 与 《 迷幻花园》是在我陷入四面楚 歌的困境 中写的。 … ) ” 真正深入社 会之后 ,徐 旋 ,展现了现代女性在 “ 菲勒斯 中心” 世界 中的 小斌才深感男权社会 中女性的真实境遇:女性在男 生存困境。在这个世界中,女性对 自己的命运无从 权社会 中遭受压抑、围困,没有任何话语权 ,处于
跨文化交流尝试——女作家徐小斌携《羽蛇》进行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流尝试——女作家徐小斌携《羽蛇》进行跨文化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e9a25c09b52acfc789ebc96a.png)
幻》获得全国青年散文大奖赛创作奖 ;担 反而 是 前期 揣摩 角 色的 时 间更 长 。她一 定
任编 剧 的 电视 单本剧 风铃 小 语》 获得 第 要等到主角、 配角 , 故事的主线、 副线, 在 十 四届 飞天 奖 、C T C V杯 一等 奖 ;由于对
自己的脑海中都活了,这才动笔。一旦下
个月的访问讲学活动,分别在美国杨百瀚 本 人改 编为 同名 3 集 长篇 电视 连续 剧 ,于 民习惯 , 睡早 起 。每 天 7 0 早 点半 起床 ,9 点
大学 、科 罗拉 多大 学 、宾 夕法 尼亚 州 立大 20 06年在央 视 黄金 时 段及其 他省 市 电视 台
一
定要开始写作 。她的每个上午都是最宝
空 ,是 当 代 中国女性 文学 的又一 力作 。 《 羽蛇 》自 19 年首 次在 国 内出版后 , 98
在 《 羽蛇》以高价被西蒙 ・ 舒斯特买 断全球英文版权的同时,徐小斌也被邀请
西 蒙 ・ 斯 特 公 司 旗 下 出 版 品 牌 至今 已先后 印刷过 7 。20 年 ,人 民文 赴美 国纽 约作 家之 家 交流访 问 ,作 家之 家 舒 版 07
界的 夙愿 。
A r o k N 总裁 Jd h C rX  ̄ t aB o s  ̄ i u i ur  ̄ _ t
迥异 的女人在时空的沧海桑 田中,在血脉 挪威、 西班牙、 葡萄牙、巴西等小语种。 另 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 《 羽蛇》通
5 国际人才交流 I T R T O ALT L N 2 0 8 2 N E NA I N A E T 0 9l 0
一
的西 蒙 ・ 舒斯 特正 式 推 出。
精 神 内涵 。小说 采用 了 多种叙 述手 法 ,情 后 亚姐 被译 为英 文 与希腊 文 , 双鱼 、 节 奇诡 神秘 ,语 言如 诗 如画 ,想 象天 马行 星座 》被 译为 德 文 , 已经 在海 外 发行 。
浅读徐小斌长篇小说《雨蛇》
![浅读徐小斌长篇小说《雨蛇》](https://img.taocdn.com/s3/m/242ef791e53a580216fcfe41.png)
( 云 南师范 大 学国际 汉语 教 育 学院
摘 要
云 南 ・昆明 6 5 0 5 0 0 )
徐 小斌是 一位 有着 自觉女性意识 的作家 , 《 羽蛇》 就是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代表作 。作 品深切地关注着女性
命运 , 关注着女性 自身的发展 , 通过塑造一 系列 的女性形象, 表现 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徐 小斌对女性 自身所存在的缺
1 母性神话的颠覆
徐小斌在《 羽蛇》 中采用“ 树 形 结构 ” 来 书 写 百年 五代 女 人
的 心 灵秘 史 ,讲 述 了五 代 十 二 个 性 格 各 异 的 女 人 曲 折跌 宕 的 使 她 深 悟 女 性 历 史 命运 的真 谛 , 无论怎样改朝换代, 女 性 永 远 命 运 故事 。在 《 羽 蛇》 里面 , 五代 女 性 , 她 们 的 名 字 都 与太 阳有 是 政 治 场 景 与 性 别场 景 相 交 叠 的“ 第二性” 这 是 几 千 年 妇 女 最 关, 特别是母亲 、 外 祖 母 还 有 金 乌 都 是 远 古 的 太 阳 神 。文 本 所 真 实 的处 境 。在 中国 ,女 性 意 识 的 自我 觉 醒 深 受 着 根 深 蒂 固 精 心构 建 的 由女 性 所 主 导 的 社 会 , 人 与 人 之 间 的关 系 , 特 别是 的传 统 父 权 文 化 的 影 响 , 徐 小斌 深 悟 这 一 点 , 所 以刻 意 塑 造 玄 母 女关系, 竟 然 变 成 了控 制 、 嫉妒 、 仇 视 … … 女 性 不 再是 完 美 溟 这 一 把 母 爱 逆 变 为 母 权 的 典 型 形 象 。徐 小 斌 对 女 性 的 历 史 神 圣 的 女神 , 徐 小斌 把 女性 神 圣 的 光 环 剥落 , 让 我 们 看清 了女 命 运 进 行 了深 刻 的 审视 , 女 性 要 实现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觉 醒 , 需 要
徐小斌作品的神秘氛围及其语言风格的神秘感
![徐小斌作品的神秘氛围及其语言风格的神秘感](https://img.taocdn.com/s3/m/9cae004e33687e21af45a9ee.png)
中国包头职大学报2009年第3期徐小斌作品的神秘氛围及其语言风格的神秘感-岑泽丽(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摘要:徐小斌的作品运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依托梦境、神话、宗教、艺术等具有神秘感的事物,使作品充满了神秘氛围。
她的作品语言风格与其充满神秘色彩的内容一样具有浓烈的神秘感。
她的语言诡异、冷峻、瑰丽,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悟力。
徐小斌以充满神秘感的作品和语言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特、神奇而与众不同的世界。
关键词:徐小斌;语言风格;神秘感中国分类号:12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l—1440(2009)03咖046珈4徐小斌是当代文坛上一位极具个性和才情的女作家。
她的作品以诡谲的想象力、超拔的智性与敏锐的感受力长久地构造着一个个由神秘的文化符码筑成的“别处”:从一个精神病患者眼中的世界,海火,到敦煌,中缅边境的佤寨,蓝毗尼城,我们从中凑到的是体察社会历史文明与人性深层悲哀的别一种视角,她的小说如I卅美丽的珊瑚触角,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写作“无限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她心爱的人物,则是具有透视人类灵魂的通灵性,堪破世情、揭示本真的“永远的精神流浪者”。
她们的存在隐隐地构成与现代文明社会的紧张的对峙关系。
对于徐小斌而言。
写作既是一种“以血代墨”的牛命需求,同时也是一次次以文化密码编织的智性游戏,她的小说由此成为智性与涛情、科学与神秘、象征与隐喻、回旋与变异、幺奥的形而【:卒问与深刻的女性经验等交织在一起的叙述怪圈和迷宫。
她的作品运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依托梦境,神话、宗教、艺术等具有神秘感的事物,使作品充满了神秘氛嗣,时常给人惊心动魄、悬念丛生、诡异昏眩的感觉,让人似乎进入了一个充满新鲜感和神秘感的独特世界。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作品的语言风格通常与其主题内涵具有一致性。
徐小斌作品的语言风格诡异、冷峻、瑰I j f i,充满了神秘感。
一、“写作在别处”徐小斌的作晶时常运用象征和隐喻等手法,使作品充满了寓意,让人感觉到扑朔迷离的神秘感和不可抗拒的宿命感,有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黄雀记》《西藏书:十年藏行笔记》
![《黄雀记》《西藏书:十年藏行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24c0c0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1.png)
60杭州 2016.2BOOK REVIEW 品书“引领阅读风尚,培育人文精神”。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以温婉、沉实、内敛的耐心,从容叙述了一个时代生活的惶惑、脆弱和逼仄。
他对转型时期的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进行了精准的解析和流畅的描摹。
当他独有的少年笔意植入不同人物的心理视角、揭示生活世相的内核时,也一并完成了新时期文学画廊中保润这个十足倒霉蛋的典型形象。
全书训戒隐忍,缕罗细节别致,无论是家族生命的倔强和衰颓,懵懂的青春形态和变态,局促的现实尴尬和纠结,都被苏童用诗性起兴开衿,把一个嚣嚣时代的芸芸众生还原得鲜活饱满,均衡严谨。
2015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黄雀记》作者:苏童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余世存祝勇的文字始终带着虔诚的热度,他以文字拆解时空的藩篱,将自己眼中的西藏毫无保留地展现。
只有深入过西藏的内核,才能从地理、人文、历史上,将它立体地呈现。
“当我们精神陷于困顿的时候,只要眺望远方的那片高原,便会有一种激情注入我们的身体。
许多到过西藏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 最美的西藏修心书,十年间多次再版;从藏北的羌塘,到藏南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他一一走过。
他看见过天堂下的布达拉宫,也不只一次在夜行途中与狼擦肩而过。
从拉萨街头,至《秘传》中仓央嘉措的善行之路,他寻访圣者在人间最后的居所。
《故宫的风花雪月》作者、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纪录片工作者祝勇,深入西藏的内核,以文字呈现立体的西藏。
余世存西藏,改变一生的旅行《西藏书:十年藏行笔记》作者:祝勇出版社:东方出版社本期品书由本刊与蓝狮子合办诗人、学者、自由作家。
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
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
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人间世》《家世》《非常道》《老子传》。
余世存荐书。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年第24卷(总第98-103期)总目次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年第24卷(总第98-103期)总目次](https://img.taocdn.com/s3/m/4e0c0cd2a58da0116c17492e.png)
・
2
经 营 与 坚 守 的 心 灵 世 牛 殿 庆
界— — 徐 小 斌 中 篇 小 说 艺术 扫描
解 语 终 须 累 尔 身 — — 郭 玮
谈 林 黛 玉 所 养 鹦 鹉 之 深 层 意 味
・
经 济 案例 剖析 ・
2 7
宁 波 神 化 公 司 虚 拟 经 焦 百 强
・
与 理 化 检 验 课 程 教 学 袁 勇军 . 向 阳 戚
特稿 ・
现 代 遗 传 学 与 周 易 模 王 鲁 志
型构 建 的 比较 研 究
・
语言 ・ 学 - 化 ・ 文 文
52
成 就 创 新 型 人 才 是 大 喻 立 森 . 伟 其 沈 学 教 育 的 根 本 任 务— — 宁 波 诺 丁 汉 大 学 的 做 法 与体 会
l l0 1
史 分期 与科 羊发 展 承 继 与 超 — — 高 校 祝 青 山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人 学 照 观
41
验 教 学 方 法 的探 索
刘 汉 中
1 1 4 1
PC D A循 环 在 食 品 化 学 曹 少谦 . 陈
环 节 中的 应 用
・
3
1 0
语言 ・ 学・ 化 ・ 文 文
论 《 花 扇 》 事 结 构 袁 桃 叙
的美 学 特 征
韵
辉
2
4 6
・
政治・ 律 ・ 法
3 1 4
惠 特 比 宗 教 会 议 及 其 张 建 辉
2 9
3 4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在 E P 张 如 敏 R
2 1 年 1 月 01 1
经营精神道场——周四阅览课前后
![经营精神道场——周四阅览课前后](https://img.taocdn.com/s3/m/2babeddf360cba1aa811dae0.png)
方 法 , 不 曾 受 过 老 师 的 引 导 与帮 助 ; 二 类 学 生 , 也 第 数 理 化成绩优异 . 入大 学后 . 们将告别 人文学科 , 进 他 专
注 于理 工 类专 业 的学 习 . 是现 在 . 们 还 从 没 有被 一 但 他
的颠 扑 曾 由他 搀 扶 . 少 的创 伤 曾 由他 抚 慰 … … ” 多
一
读 书课 , 以 爱 心 感之 , 善 心 觉之 , 细 心 导 之 , 我 以 以
以热 情 心 鼓 励 之 . 欢 喜心 称 赞 之 以
“ 花成 蜜” 努 力 酿 的
排 桌 上 ,可 以省 去 学 生 找 书 时 间 .避 免课 上拥 挤 混
再 一 次 读 朱 光潜 的 “ 读 书 ” : 游 心 于 干 载 . 好 论 “ 发 现许多可 ‘ 尚友 ’ 的古 人 … …使 他 自慰 ‘ 吾道 不孤 ’ 书 读 的过 程 , 是 ‘ 我 的 回 响 交 流 ’有 如 佛 家 所 说 ‘ 灯 就 物 , 干 相 照 , 相 增 辉 ”。 回响 ‘ 照 ‘ 辉 ” 每 读 到 这里 . 互 “ 相 增 ,
森 ( 末 )四 时 读 书 乐 》 “ 书 之 乐何 处 寻 ? 点 梅 花 宋 《 :读 数 天 地 心 。 识 字人 的最 大 快 乐 . 来 就 是 读 书 了 吧 。 而 ” 想 然 快 乐 并 不 代 表 有 意 义 。 周 日 自 习课 一 学 生 偷 读 《 琴 帝— — 团灭 银 龙 》 也 算 痴 迷 沉 醉 , 罢 不 能 , 也很 快 . 欲 他 乐 , 他 的 阅读 有价 值 吗 ? 但 读 书 的意 义 何 在 ? 认 为 是 让 生 活 有 品 味 . 人 生 我 让 有 方 向 。 书 , 一 种 精 神 临摹 。 读 是 五 年 前 , 在 同事 的 支 持 下 . 定 了 我 校 学 生 “ 我 拟 高 中 三 年 必 读 书 目和 选 读 菜 单 ” 选读 菜 单 提 供 每 阶 段 。 自 由阅 读 选 择 的 范 围 .更 有 利 于 阅 读 诱 发 了如 此 积 极 的接 受 心 境 . 无
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
![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https://img.taocdn.com/s3/m/3e7a170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8.png)
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摘要】《双鱼星座》是徐小斌的中篇小说,通过主角的阴性魅力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探究阴性魅力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从故事梗概入手,解读主角的阴性魅力及其表现方式,揭示阴性魅力的魔力所在,分析小说中阴性返魅的象征意义。
阐述阴性返魅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如何深刻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双鱼星座》作品的启示。
通过对阴性魅力的探究,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隐藏的魅力,以及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关键词】阴性返魅、徐小斌、《双鱼星座》、阴性魅力、小说解读、象征意义、文学创作、人物形象、塑造、启示1. 引言1.1 探究阴性魅力阴性魅力是指一种内在的吸引力,通常被认为是女性身上特有的吸引力。
相较于阳性魅力的外在表现和力量,阴性魅力更多地体现在内心深处的神秘和自信。
迷人而神秘的阴性魅力往往让人无法自拔,仿佛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所吸引。
在文学作品中,阴性魅力常常被用来展现主角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传达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魅力。
探究阴性魅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可以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阴性魅力的存在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立体,使人物形象更具吸引力和魅力。
通过深入探讨阴性魅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精神内涵,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窗户,让我们更加了解人类情感和情感交流的复杂性。
1.2 文学作品中的阴性魅力文学作品中的阴性魅力一直是文学创作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阴性魅力通常指的是一种内敛、深沉、神秘的魅力,与阳性魅力的外放、明朗相对立。
在文学作品中,阴性魅力常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使得角色更加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阴性魅力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展现出来。
通过对阴性魅力的深入探讨和展示,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世界,还可以为作品增添更多层次的魅力。
阴性魅力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人物形象,还可以给作品带来更多的思考空间和阅读乐趣。
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作文素材
![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87a813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1.png)
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作文素材《坚守与善变:拿捏生活的平衡艺术》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这个“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
想想看,生活中是不是有时候得像那顽固的石头一样坚守住某些东西,又得像那狡猾的泥鳅一样懂得灵活善变呀?就好比咱追喜欢的剧,那可是雷打不动地坚守在屏幕前,一集不落,但要是突然有事,咱也得灵活调整不是?坚守这玩意儿,就像是我们内心的定海神针。
咱得坚守自己的信念呀,你想想,要是今天信这个,明天换那个,那不就跟那墙头草似的,风往哪吹往哪倒。
就说自己的梦想吧,不管别人咋说,咱就得咬着牙坚持下去。
我就认识个小伙伴,一心想当画家,那是不管家里人咋反对,自己打工赚钱也要学画画,现在人家可真就画出点名堂来了。
这就是坚守的力量,能让咱在自己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但光有坚守也不行啊,还得会善变。
这可不是让咱变成那不靠谱的人啊,而是要学会根据情况调整策略。
比如说工作上遇到个难题,你不能死磕到底,得灵活点,换个思路说不定就柳暗花明了呢。
就跟打游戏似的,这条路打不通,咱就赶紧换条路试试。
我记得有次我和朋友去旅行,本来计划得好好的行程,结果遇到突发状况,好多景点都去不了了。
这时候要是死脑筋,非得按原计划走,那估计这旅行就全毁了。
但我们就很善变呀,临时调整了路线,去了一些之前没想到的地方,结果玩得超级开心。
嘿,你说这善变是不是也有它的好处?坚守让我们保持自己的本色,善变让我们适应生活的变化。
它们就像我们生活的两只脚,一只踩着稳定,一只踩着灵活,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稳稳当当又快步向前。
所以呀,咱得把这坚守和善变都玩好,该坚守的时候就坚定地站在那,该善变的时候就赶紧变身,这样才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大家一起加油,让我们秉坚守之心悟善变之道,在生活这场大冒险中玩得尽兴吧!哈哈!。
坚守平凡创造非凡
![坚守平凡创造非凡](https://img.taocdn.com/s3/m/438b41d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3.png)
坚守平凡创造非凡第一篇:《小饭馆里的大厨》每次路过街角那家不起眼的小饭馆,总能闻到阵阵饭菜香。
店主老王是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大叔,戴着一顶厨师帽,围着个花围裙,总是笑眯眯地在厨房里忙活。
那天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就决定进去尝尝。
推开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让人感觉特别温馨。
老王见我进来,热情地说:“小伙子,今天想吃点啥?”我点了份招牌菜——家常豆腐,还有个小炒肉。
没一会儿工夫,两盘色香味俱全的菜就被端了上来。
夹起一块豆腐,软嫩中带着微微的焦香,小炒肉也是鲜美多汁,吃得我心里直夸赞。
吃完饭,我和老王聊了起来。
原来这大叔年轻时学过几年厨艺,后来开了这家小店。
每天早出晚归,用心做每一道菜。
他说:“咱虽然干的是平凡活儿,但只要把心放进去,也能做出不凡的味道。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离开的时候,我回头望了一望那个忙碌的身影。
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老王和他的小饭馆并不起眼,但在那一刻,我觉得他就是这座城市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因为正是无数像他这样默默无闻却坚持自己信念的人们,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篇:《巷口的修鞋匠》我家附近有个修鞋摊,摊主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
他的工具箱上写着“匠心独运”,旁边还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鞋子。
无论是皮鞋、运动鞋还是凉鞋,到了老大爷手里都能焕然一新。
一次我的篮球鞋破了个洞,本来打算扔掉换双新的。
朋友建议我去试试那位传说中的“神级”修鞋师傅。
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找到了那里。
老大爷接过鞋子仔细看了看,然后说:“这鞋还能救。
”只见他拿出针线和补丁布,手法娴熟地开始修补起来。
不多会儿功夫,原本破旧不堪的鞋子竟变得跟新的一样!从那以后,我成了这里的常客。
不仅是因为老大爷手艺高超,更因为他对待工作那份认真负责的态度打动了我。
有一次聊天时得知,这位老人已经从事这个职业几十年了。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他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传统技艺。
“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我们这些老人家的想法,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哪怕再小再平凡,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徐小冰:收藏一个村庄就是修复一条内心的河流
![徐小冰:收藏一个村庄就是修复一条内心的河流](https://img.taocdn.com/s3/m/0786c05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7.png)
徐小冰:收藏一个村庄就是修复一条内心的河流
对于收藏一个村庄这件事,我有着特别深的情感体验,同时我认为这项行为也可以被视为修复了一条内心的河流。
我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小村庄中,周围有着浓郁的自然气息和美丽的山水,那里的风景和人情味儿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内心深处。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家庭搬迁到了城市中,离开了那个曾让我如此怀恋的村庄。
在城市中,我的生活逐渐变得城市化、现代化,我渐渐丧失了对村庄的感情,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很多内心的滋养。
但是,这种内心的空洞持续了许久,直到我在一次旅行中重新发现了那个曾经让我如此着迷的村庄。
当我再次站在那里时,我感觉我内心中的那条河流开始重新流淌。
我感受到了自然和人情味儿的再次注入,那种美和想念让我觉得自己回到了心灵的故乡。
当我再次看到那条溪流,我感到一直被封存的内心情感开始重新浮现,那条河流中都是我在放逐期间没有得到的美好记忆。
那个村庄成为我理解自己的一个重要起点,我也开启了一段内心修补的旅程。
通过这次经历,我逐渐意识到了,收藏一个村庄代表着一种珍视、保护和维护内心情感的动机。
每当我感到焦虑或者紧张时,我就拿出那些和村庄相关的照片或者其他物品,我就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重新连接起曾经失去的内心情感和美好记忆。
那里的风景,那里的声音和那里的味道全部都成为了我心灵中的基石。
因此,我认为,收藏一个村庄就是一种修复自己心灵的河流,这种行为通过以自己的方式去珍视内心情感,以及维护自己的记忆,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听雪山的诉说
![听雪山的诉说](https://img.taocdn.com/s3/m/cc7e722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9.png)
/悦读/听雪山的诉说文\郭忠实徐小斌曾在第六届中欧国际文学节开幕辞中说道:“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让我们静下来做一个聆听者,听一听女作家们‘女性视角、字里行间’的声音。
”青年作家张天翼的《如雪如山》正为我们带来这样的声音,七个短篇小说讲述了七位女性的故事,触及性骚扰、母女关系、产后抑郁、婚外恋情、中年失独等诸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社会难题。
虽然每篇小说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一致的是,它们都在不约而同地书写着现代女性的困境。
《如雪如山》的首场线下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小说集名字的寓意时,张天翼说道:“‘雪山’这个名字里面嵌入了两个‘如’,有两个女、两个口,其中的含义正如此时对话的场景——当‘她们’开口诉说,这些故事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触碰到了女性共通的一些生命经验。
”女性是《如雪如山》的主要叙事视角,小说的主人公多为母亲——既有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长大的单亲母亲,也有刚生完孩子就抑郁的真实且狼狈的母亲。
当她们的生活断面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书中的每一位母亲都仿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在小说《雪山》中,“雪山”是一种隐喻,象征着姜丽丽究其一生也无法融化的痛苦。
中年失独的姜丽丽无疑是一位悲惨的女性,她的一生都被思念覆盖。
当晚年独居的姜丽丽与儿子幼时的伙伴相遇,那段尘封的回忆又重新浮现在眼前……这篇小说探讨的是失去心头之爱,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
显然,姜丽丽没有放下过去,去世的儿子成了她封闭心门的一把锁,一位因丧子之痛而沉溺在痛苦与往昔中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揭露了这个群体在物质和精神上所遭受的重重困苦,也暗喻了她们对自我主体建构的丧失。
《如雪如山》的每一篇小说都有一位名叫“lili”的女性:春运火车上恬静的女学生立立、正为产后抑郁症所苦的俪俪,还有步入老年的失独母亲丽丽……她们的负累与挣扎,以一种透彻、浓烈的贯穿抵达了生存的真实。
这七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串联起了一个女人完整的一生,也成为一部女性的成长史。
读梁小斌 初中作文【2000字】
![读梁小斌 初中作文【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45064ac0242a8956bece4d6.png)
读梁小斌初中作文【2000字】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那一切丢失了的,都在认真思考。
——梁小斌诗句在合肥城里,漫长的夏日也恍惚有着冬天的影子。
秋风藉着院落中的玻璃钢瓦,把昨夜滴落雨水扩展到一个人的心脏大小。
黑黑的柏油路面,穿梭的车辆留下疾速中刹车的印痕。
整座城市——它的铁路沿线,它那几近废弃的内陆运河港湾——无论白天黑夜,都散发出一股乱哄哄的长途公交车味道。
城市隐秘的经纬线大踏步迈过中国的南北两界,表情生硬而复杂,并以地名中一个单薄风趣的汉字祈望着富足。
市井里弄某处的居民,在一个深夜,在早晨的雾中推拉开窗户,也许会震惊:他房间的位置--何以会介于辽阔的中原和江南之间?他打一个呵欠,赶跑了空气中某个残破戏曲的唱段,某个源自古代的嗓音。
他的身底下,大院子、街道、小区、单位……集荒凉和柔弱于一身。
正如火车站与夜总会,公园和城市各处激烈的生态相冲突,互相厮咬对方身上致命的弱点……——就在这样的厮咬中、呵欠中、冲突、古老而陈腐的判决之中,生活着一名其行踪几近遁世的当代诗人。
他的名字在过去的20年里被这个国家的人民一再提起,又一再地遗忘;而他四十多年来生活的内容,堪称他自己诗歌声音清晰的回声,忠实的影子。
正如火车站或夜总会,他的文字,他的诗意,是对往昔的一种小心翼翼的纪念。
有时候,是对生存的现象学意义上极具耐心的探求。
他以诗人的敏感,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多年来反复关注市民阶层中的公理、道德、逻辑;宛如生活在这座南方省份城市中,以一种平淡的生活方式来乔装打扮的古代的苏格拉底,他写作这些随笔,有时用的是深思熟虑的格言体,更多时候,则是意味深长的寓言形式。
这名昔日曾"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寻找时代的爱与理性之"光芒",其呐喊音量一度达到鲁迅、闻一多般高度的著名"朦胧派"诗人,在自己长达数十年的随笔文字中,却显露出一颗高度理性的清晰的心灵。
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
![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https://img.taocdn.com/s3/m/a5b45d4348d7c1c708a145f3.png)
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阴性返魅——解读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摘要]女性主义者认为,进入父权制以来,女性作为一个”人”的权力被剥夺,已经很久了。
即使在现代社会,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着以男权为中心的历史限定的文化模式或文化霸权。
徐小斌的小说《双鱼星座》以女性的视角,叙述了女性在现代生存中的尴尬处境和反抗。
本文在90年代女性文学的范畴内探讨该小说创作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返魅菲勒斯中心逃离颠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徐小斌的女性主义小说犹如文坛奇葩。
她以女性的目光揭示对人类精神体验的深刻理解,揭开历史蒙在”她们”脸上的面纱。
她的小说充满了个人命运的变幻莫测,充满了爱欲、阴谋和如期而至的悲剧。
她那深度隐喻的神秘故事,更多的是关于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的寓言,渗透着能否颠覆与如何颠覆男权文化的焦虑感和失败感。
其性别书写完全出自不能自已的生命体验。
这份淋漓的伤痛和不甘,已渐渐浮现为一份充满张力的自我意识,一个痛楚的女性的自指。
与林白,陈染相比,视野开阔的徐小斌认为:”我的小说创作一直在实践着这种个人化与外部世界的对接。
”因此,《双鱼星座》中的卜零,以极端的敏感试图建构着别处的生活,试图摆脱”房间”的束缚。
这部副标题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古老故事”的小说,充斥着关于整个人性、人生、女性生存处境的悲哀。
徐小斌将故事的主人公--卜零,称为”菲勒斯中心社会”的逃离者。
卜零,这个一度被笼罩在浓浓的父权阴影下的知识女性,不再想成为父权制的镜像,于是她开始逃离、反叛和颠覆现代男女二元对立的社会。
一、男人即地狱卜零,一个出生在”双鱼星座”的”一生只幻想着爱与被爱”的女人,一个优雅而聪明、脆弱而傲慢的知识女性,在尘世急剧膨胀的物欲的包围下,精神生活饱受压抑、近乎迷失。
存在主义哲学的著名论断之一是”他人即地狱”,而对于卜零的内心深处来说,虽不至于那么严重,但起码是”男人即地狱”。
她的精神生活摇摆迷失在自身、丈夫和情人之间,同时她的肉身还要承受种种现存的物质外在压力。
关于梁小斌的哲理散文欣赏
![关于梁小斌的哲理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e04f6a431b765ce050814f7.png)
关于梁小斌的哲理散文欣赏红色舞剧里的那个吴清华猛然挣脱了柱子上的锁链,向洞开的牢房奔去,可是晃荡的铁索仍然在响:“你就这么走了,你到底还要不要我。
”这位身着红色衣裳的丫鬟向柱子回望一眼,以示与锁链告别。
因为吴清华是穿着地主家的衣裳奔向红区的,这自然引起了连长的发问:“你为什么要参军?”我记得吴清华扯开了胸前的衣扣,露出了脖子上的鞭痕和被铁链捆绑过的印迹。
我在想,如果她是拖曳着一根链子在进入红区后再忽然倒下,就会立即有一群儿童团员去搀扶她,那么“你为什么要参军”将是一句多余的话。
在这场斗争中,无产阶级的确可以失去自己身上的锁链,但暂时不可以失去自己脖颈上的伤痕。
难道可以说,无产者必将失去自己身上的伤痕,那么,她到底是什么人,我们将失去最后的阶级甄别依据。
一块石头离开了一堆石头,她不愿意再做石头了,但是她必须是带血的石头才能进入红区,这是我们的革命文学最早的看上去最为朴素的悖论。
果然,女奴隶怒不可遏,好像是因为他们在问伤疤是怎么来的而愤怒,其实,她对围拢过来的儿童团员们的警惕目光表示愤慨,她撕开胸口遮盖,露出鞭痕。
接着,她喝到了椰子水,成为消失在白云、蓝天、红旗组成的画面里的一道和谐色彩。
按照我头脑里的怪念头,如果是吴清华在必须奔向红区的途中,在雨林里多耽误几日,她遍体鳞伤都慢慢愈合了,那她将怎么办?千万不要在椰林里采中草药等养好伤再说啊。
她被鞭子抽打昏了过去,是大雨将她浇醒,也许大雨在洗涤着她的伤口,也许雨水令其伤口糜烂。
这个时候,椰林里的滴滴甘露似乎没有什么立场,它根据吴清华的需要而定,如果吴清华报仇心切的想法稍有迟疑,雨水就会更加晶莹,野果子和中草药同时会奉献出来映入她的眼帘。
她如果真的养伤,从理论上讲有些创伤是甚至不留痕迹的。
忘记带上锁链出走譬如讲将锁链裹在包囊里,面呈给连长,这绝对不是小事情,但这形成了我们文学理想的疏漏。
在欢腾解放的时刻,无产者将手中的锁链扔向远远的大海,后来发现他又不得不把生锈的铁链从大海深处重新捞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l 期
期 的 中篇 小说 具 体篇 目无 法 确定 ) 小说 多 以女 性 为 主人公 , , 这些 女 人 职业 多 是作 家 、 编剧 演 员 、 辑 等 编
.
、
文化 女性 ,小 说反 复讲 述着 她们 和男 性社 会 的抗 争 以及她 们本 身人 性 欲望 的挣 扎 和无 家可 归 的飘 零感 。 这些 女性 性格 迥异 , 活动 的生 活背 景却 又及 其相 似 , 但 迷幻 的花 园 、 幽秘 的小 路 、 自闭 的童年 、 恋 的懵懂 初
同一 曲子但 多种 歌词 的 老歌 , 恒定 的旋律 坚守 着这 份优美 的凄凉 , 独特 的节 奏撞 击 着心 灵 的 四壁 , 永远 却 没有 走 出 自己的心魔 。我们读 她 的 中篇 小说 , 总能 感觉 到她 坚守 背后 的苦 苦挣 扎 。
徐小斌 共 出版 1 2个 版本 的 中篇 小说 集 , 剔除重 复选 编 的篇章 , 概有 中篇 小 说三 十多 篇 ( : 大 注 因为早
1 徐 小 斌 作 品 概 说
.
徐 小斌 作 品 丰厚 , 长篇 四部 , 中代表 作 《 蛇 》 她 的 文 学创 作 推 向 了颠 峰 , 其 羽 把 当然 还有 中篇 小说 集
1 2种 , 散文 随 笔 1 种 。不少 评论 家 对徐 小 斌 的创 作有 很 多不 同 的评 述 , 是 有一 个 观 点是 能 达 成共 识 1 但
界就有 多 丰富 。 的心有 多宽 , 她 那个 世界 就有 多大 , 的心有 多迷 茫 , 个 世界就 有 多梦 幻 , 的心有 多深 她 那 她
沉 , 个世 界就 有多 沉重 。 以她 的小 说充满 诡异 、 那 所 幽秘 和迷 乱 。她 把 自己 的小 说世 界永 远 的幽 闭在 内心 范围, 经历 的成 长痛 苦和 青春 的梦 魇便成 了她小说 述说 故事 的 主要 内容 。 阅读 她 的作 品 , 就好 像在 听一首
牛殿 庆
( 波大 学 职 教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宁 35 0 ) 11 0
摘 要 :徐 小 斌 的 小说 很 少 有对 客 观 世界 的描 述 , 本上 是 通 过 心灵 来 感 知世 界 的。其 大概 有 中 篇小 说 三 十 多篇 , 基 多 以女 性 为 主人 公 , 复 讲 述着 她 们 和男 性 社会 的抗 争 以及 她 们 本 身人 性 欲 望 的挣 扎 和 元家 可归 的飘 零 感 。徐小 反 斌 中 篇小 说 有 梦 幻 和 现 实 的错 位 , 人 记 忆 和 历 史记 忆 的叠 合 , 同 角度 诠 释 人 性 的挣 扎 , 场景 、 彩 、 条三 个 不 从 色 线
一
个 社会 进人 了瞬息万 变且 飞速 发展 的时代 ,我 相信 没有 人能 逃得 出这 种 世事 变幻 对个 体 的 冲击 ,
关键 是 要看 每 个人 对这 种 冲击 的承 受力 , 知 多少人 沉 没 于滚 滚 红尘 之 中而 变得 面 目皆非 , 坚守 ” 成 不 “ 便 了这 个 时代最 难能 可贵 的品质 , 尤其是 作家 。在 当代 作家 中 , 作家 徐小 斌就 是个 坚 守 的特例 , 观徐 小 女 纵 斌 的创作 , 论是 她 的长篇 小说 、 无 中篇 小说 , 还是 散文 、 随笔 一直 都保 持 了特立 独 行 的创作 风格 , 用小 说 她 家 的想 象和诗 人 的抒情 , 画家 的色 彩和线 条 , 用 为读 者创造 一个 独特 丰 富多彩 的文 学世 界 。
的 . 就是 她始 终 处 于文 坛 的边 缘 , 离于 主流 话语 之 外 的边 缘 , 不在 当下 的“ 处 ” 所 以她 的小说 与 那 游 是 别 , 时尚无缘 。 和流行 更不 沾边 。但 他们所 说 的“ 别处 ” 远离 现代 生活 , 是 我认 为 这是 她们 的误 解 , 她小 说处在
第2 卷 第 1 4 期
2 1年 1月 Βιβλιοθήκη 01浙 江万 里 学 院 学报
J u n lo h i n W a l U ies o r a f Z ei  ̄ a ni nv ri
Vo .4 No 1 12 .
Jn ay 0 1 a u r 2 1
经营与坚守的心灵世界
— —
徐 小 斌 中篇 小 说 艺 术 扫 描
收 稿 日期 :2 1 0 0—1 —0 1 5
作 者简 介 : 殿庆 ( 9 2 ) 男 , 牛 1 6 一 , 黑龙 江克 山人 , 波大 学 职 教学 院 学 报编 辑 部 主 任 , 宁 教授 , 研究 方 向 : 中国新 时 期 文 学 和朦胧 诗 。
・
5 ・ 2
牛殿庆: 经营 与 坚守的 心灵世 界
的“ 处 ” 别 并非 是 与社 会 的主 流生活 拉 开 的直线 距离 , 小 斌 的小 说恰 恰 是钻 进 了生活 的 核心 内部 , 是 徐 那
穿 透生 活表象 , 直抵人 性本 质 的核心 内部 。世 界最远 的地 方是 人心 , 最难 抵 达 的地 方 也是人 心 。这句 话表 述 了作 家 、 品 和读者 之 问的距 离 。 小斌躲 在 自己的 内心 里 , 心经 营 和坚守着 这个 世界 , 不愿走 出 , 作 徐 苦 她 外 人 也无 法抵 达 , 以她 的小 说就 给人 一种 “ 处 ” 所 别 的距 离 感 , 种距 离 感 既是 她创 作 的 小说 世界 与 生活 这 表 面 的距离 感 , 也是作 家 的灵魂 与 整个世 界 的距离感 , 以说 徐小斌 是 揭示人 性 真相 的灵魂 作家 。 可 徐小斌 的小说很 少有 对客 观世 界 的描述 , 基本 上是通 过 心灵来 感 知世 界 的 , 的心 有 多丰 富 , 个世 她 那
元 素 构成 立体 时空 、 家 经 营 和坚 守 自己创 作 特 征 . 挣 脱 不 了 心灵 的魔 影 。 作 却 关 键 词 :坚 守 ;艺 术 扫 描 ;徐 小斌 ;心 灵世 界
中 图分 类 号 :I0 2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2 0( 0 1 0 — 0 2 0 6 1 2 5 2 1 ) 1 0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