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3.2.4糖类教案 苏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糖类]
【课题】糖类
【课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要求:
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糖类的组成特点,了解糖类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2. 过程与方法要求:
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
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1)糖类的特征反应和检验方法。
(2)糖类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饮食,必须摄取营养物质。
在你的饮食中,每日摄取的有机物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吗?
〖交流与讨论〗
每日摄取的主要有机物及其主要成分:
人们习惯称糖类、油脂、蛋白质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为了能从化学角度去认识这些物质,我们首先来了解这些基本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
〖合作讨论〗
表3-5 糖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存在
观察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0页表3-5,完成“交流与讨论”所提出的讨论题。
〖归纳小结〗
人们从食物中摄入淀粉,淀粉在体内 的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变化,水解成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葡萄糖在从体组织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实验1〗《苏教版·化学2》第71页[实验1]。
观察糖类的颜色、状态和水溶性。
〖学生活动〗总结实验现象,讨论完成实验记录表格。
〖探究实验2〗《苏教版·化学2》第71页[实验2]“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探究实验3〗《苏教版·化学2》第71页[实验3]“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反应”。
〖探究实验4〗《苏教版·化学2》第72
页[实验4]“淀粉的水解反应”。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上述探究实验2~4,记录、讨论完成如下表格:
〖思考与交流〗
1、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检验病情,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你将用什么化学原理去确定其病情的轻重?
2、已知方志敏同志在监狱中写给鲁迅的信是用米汤写的,鲁迅是如何看到信的内容的?
〖补充探究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开始?如何证明淀粉的水解已经完全? 第一步: 第二步: 〖问题探究1〗
淀粉和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转化为葡萄糖。
从类从谷物中摄入淀粉,经过水解生成葡萄糖,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
那么人为什么不能像食草动物那样,摄入纤维素,经过水解生成葡萄糖,从而提供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呢?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明确以下两点:①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任用;②酶是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催化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问题探究2〗
为什么大米和高粱等农副产品可以酿酒,植物的秸秆等可以制造酒精?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进行交流讨论,从中认识化学与生活和生产的联系,由此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典型例题〗
【例1】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 、B ,且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 )
A.甲酸乙酯(HCOOC 2H 5)
B.硬脂酸甘油酯
C.葡萄糖(C 6H 12O 6)
D.淀粉〔(C 6H 10O 5)n 〕
【例2】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但却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 CH 2 CH CH CH
CH COOH
OH
OH
OH
OH OH
CH 2 银氨溶液,△
新制Cu () OH 2 或
(1)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KMnO 4(H +,aq)褪色。
答 。
(2)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溴水褪色。
若能,写出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课时作业〗
1、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3、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浓的NaOH溶液除去
B.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C.在酒精中加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粘有油脂的试管
4、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银氨溶液检验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B.在植物油中滴入溴蛋水,溴水褪色
C.酶不属于有机物
D.在淀粉溶液中滴入碘水,溶液变蓝色
6、将淀粉加入试管里,加适量的水,振荡,加热煮沸,取所得溶液3 mL,加15滴3 mol/L
的硫酸溶液,加热半分钟,冷却后加入新制的Cu(OH)2浊液,加热后未见红色沉淀,其原因是()
①未用浓硫酸作催化剂②加入Cu(OH)2浊液之前,未用NaOH溶液中和硫酸③制
Cu(OH)2时,硫酸铜溶液太稀④加热时间不充分,淀粉没有水解⑤所用淀粉浓度不够A.①②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7、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浊液混合加热
B.木板上涂抹浓硫酸
C.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8、现有四种试剂:A.新制Cu(OH)2悬浊液;B.浓硝酸;C.AgNO 3溶液;D.碘水。
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葡萄糖溶液 ( ) (2)食盐溶液 ( ) (3) 淀粉溶液 ( ) (4)蛋白质溶液 ( ) 9.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1)甲方案:淀粉液∆
−−−−→−42SO H 稀水解液−−−−−→
−溶液NaOH 中和液−−−→−碘水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2)乙方案:淀粉液∆−−−−→−42SO H 稀水解液微热
银氨溶液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3)丙方案:淀粉液∆
−−−−→−42SO H 稀水解液−−−−−→−溶液NaOH 中和液
−→−⎩⎨⎧→→无现象碘水生成银镜银氨溶液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上述3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上述3个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0. 吃米饭或馒头时,为什么咀嚼就会感到甜味?
〖课时作业参与答案〗
1. C
2. D
3. A
4. C
5. C
6. B
7. D
8.略
9.(1)答案: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
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 2SO 4
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
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
(2)答案: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
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H 2SO 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 <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解。
(3)答案: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10.答: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
人在咀嚼馒头时,淀粉受唾液所含淀粉酶(一种蛋白质)的催化作用,开始水解,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