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及临床使用的注意事项探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远程等知识平台检索2010年以来的相关资料,对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滴定测定法、分光光度法等5种;如果不注意使用的方法和剂量,患者出现高压危象、心率失常及严重性失眠等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头痛、严重失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5种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操作简单便捷、不易受到药剂中其他组分的干扰,安全性、准确性均较高。
标签:麻黄;麻黄碱制剂;定量分析
麻黄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具有发汗平喘、抗菌消炎、收缩血管等疗效,属于剧药类范畴[1]。
麻黄碱是麻黄的一种提取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生物碱也是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2]。
目前,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电位滴定、分光光度法、气象色谱法等[3]。
本次为了探究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并讨论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使用的注意事项,我院特作此统计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调查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远程等知识平台检索的2010年以来的相关资料文献,包括关于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分析类文献,及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的临床病例。
1.2 方法仔细阅读上述所得资料,总结归纳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及特点,并详尽记录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而总结分析使用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注意事项。
1.3统计指标统计分析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的种类及特点、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失眠、头晕头痛、心率失常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计量数据组间,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相关资料表明: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滴定测定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5种。
2.2 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据统计,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高压危象、心率失常、眼压升高、头晕头痛、心脏骤停及严重性失眠的比率分别为15.29%、11.76%、12.94%、41.18%、5.88%、36.67%,其中头晕头痛、严重失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各类药物麻黄碱含量情况将市场上常用的含麻黄碱的制剂中麻黄碱的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品种其麻黄碱的含量均在每片(粒)30毫克以上,其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一栏将”儿童、老年患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病、糖尿病等”均要求”慎用”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见表2。
通过以上比较和临床实践,复方麻黄碱糖浆中麻黄碱含量极低,而其禁忌症却最多,该品种为临床常用止咳药,建议修改复方麻黄碱糖浆的说明书,将现为禁忌症范围的人群纳入”慎用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扩大用药范围。
3 讨论
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滴定测定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5种。
详细介绍如下:①中和滴定测定法,主要用于测定麻黄中麻黄碱的含量。
测量的主要原理是:游离态麻黄碱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可通过碱化、蒸馏提取后,再进行滴定检测。
主要的特点是:检测见过准确性较高,但是操作繁琐、消耗时间较长且药剂用量较大[4];②分光光度法,准则中方法主要用于定量分析复杂的制剂组分。
又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种:?訩氧化法,以半夏露口含片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为例,由于是复方药,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组分的干扰,因此首先碱化、蒸馏分离出麻黄碱,然后加入碳酸钠、过碘酸钠反应生成苯甲醛后,经242nm波长测定其含量[5]。
?訪导数光谱法,导数光谱法共有一阶导数光谱法、双波长二阶导数光谱法和二阶导数光谱法三种。
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等特点[6]。
?訫与铜离子络合法,首先经蒸馏法提取麻黄碱,然后将其溶解于二硫化碳、氨性硫酸铜溶液生成棕黄色氨磺酸盐沉淀物,这种络合物能够在438nm位置处得到最大吸收,然后通过吸光度值可以对麻黄碱的含量进行测定[7];③薄层色谱法(TLC),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操作简单,范围广泛。
主要测量原理为双波长反射法锯齿形扫描;④HPLC法包括外标测定法及内标测定法,使用这一测定法进行测定时样品无需处理即可直接测定;⑤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这一测定方法是一种新的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析药物的成分[8]。
主要以氢氧化钠作为缓冲剂,可测定出6种麻黄中的生物碱含量包括麻黄碱、去甲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等。
同时研究表明:85例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使用患者出现高压危象、心率失常、眼压升高、头晕头痛、心脏骤停及严重性失眠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头晕头痛、严重失眠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不良反应情况,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为了有效预防上述不良反应情况,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项内容:①由于麻黄碱的作用类似于肾上腺素,因此不能将麻黄碱类药物与肾上腺素类药物同时使用也不可在几小时内先后使用,如果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或先后使用就会导致患
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②不能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同时使用,如果两者同用会导致患者眼压升高;③高血压患者指导下用药在医生禁用,也不能将其与美洛昔康同用,否则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危象等严重后果[9];④不能将麻黄碱类药物与氨茶碱、洋地黄类强心苷西药等同用,否则患者将出现头晕、头痛及心律失常等后果;⑤如果患者有失眠症状禁止使用麻黄碱类药物,原因是麻黄碱可使患者出现中枢神经兴奋,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10]。
综合本文分析可知:麻黄及含麻黄碱制剂的定量分析法共5种。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操作简单便捷,安全性、准确性均较高。
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尽量避免和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氨茶碱、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等同时使用。
参考文献:
[1]邵秋莲.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业,2013,22(8):4-5.
[2]石璐,王子寿,等.舍麻黄碱复方制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药物警戒,2010,7(11):673-675.
[3]唐俞芳.浅述麻黄中麻黄碱的提取、分离与检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l,9(20):147.
[4]张帆,葛亮,等.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不同配伍方式对其毒性成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83.
[5]尤佳,徐颖宇,等.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的皮肤刺激性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39(4):40-41.
[6]Salam RAA.Hadad G M.Hameed EAA[J].J Liq Chroma-togr Relat Technol,2013,36:384.
[7]文杰,陈飞龙,等.不同配伍配比对麻黄-桂枝药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0):84.
[8]周慧芳,谭晓梅,等.麻黄-附子药对主要有效成分在不同汤方中的含量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137-140.
[9]胡杰豪,卢涛.流通环节含麻黄碱類复方制剂监管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执业药师,201O,7(10):41-42.
[10]冯旭,覃洁萍,等.止咳平喘糖浆中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