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自然科学课后习题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小学自然科学课后习题
1、使用停表开始计时时,应按()。
A.起始键
B.复位键
C.停止键
D.清零键
【答案】B
【解析】根据对停表的使用认识,使用停表时,要先按复位键,使停表示显示的数归零,再开始计时。
2、问卷不包含被调查人的()项内容。
A.年龄
B.性别
C.职业
D.家庭住址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问卷调查一般包括被调查人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但是不能调查被调查人的家庭住址,故D项正确。
3、探究小车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是()。
A.钩码的数量
B.小车的载重
C.行进的路程
D.NO
【答案】A
【解析】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小车拉力是由钩码的重力给的,探究小车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是钩码的数量,不变的条件的是小车的载重和行进的路程,所以A符合题意。
4、从地下涌出的岩浆慢慢冷却后变成的岩石是()。
A.化石
B.钟乳石
C.岩浆岩
D.卵石
【答案】C
【解析】
5、下列实验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A.种子萌发的实验
B.水蒸发快慢的实验
C.溶解的快慢研究
D.雨的形成
【答案】D
【解析】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
模拟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基本类型。
模拟实验主要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的过程进行模拟。
雨的形成就是模拟实验。
6、地球公转过中,同一地点的正太阳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
D.地球自转产生的位置不断变化
【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
公转一周是一年,就是天,方向是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过中,同一地点的正太阳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绕着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所以B符合题意。
7、用思维导图展示岩石的各种用途时,我们先用一个图形表示中心概念,则这个图形中标注的文字应是()
A.岩石
B.建筑材料
C.花岗岩
D.NO
【答案】A
【解析】岩石的用途很多,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掌握这些知识,思维导图中表示中心概念的应该是“岩石”,用途围绕岩石这个图形展开。
8、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中跑出。
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NO
D.NO
【答案】B
【解析】气孔是气体进出叶子的门户。
植物体内“多余”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中飞散到空气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叶的蒸腾作用。
9、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倾斜。
A.向前
B.向后
C.向左
D.NO
【答案】A
【解析】坐在汽车上的人们,在汽车急刹的时候,由于身体下半部分随车静止,上半部分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惯性故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倾斜。
10、下列行为不能用于科学解释的是()。
A.勤于思考
B.善于观察
C.科学实验
D.夸夸其说
【答案】D
【解析】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勤于思考。
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的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学科学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夸夸其说不是学习科学的好态度。
11、下图中的石头所具有的特征是()。
A.质地坚硬
B.表面粗糙
C.表面没有斑点
D.NO
【答案】A
【解析】石头是重要的天然材料,图中为鹅卵石,质地坚硬,表面光滑。
12、小丁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方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将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将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将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D.NO
【答案】B
【解析】放大镜是根据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的原理制成的。
其成像规律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接近于焦距,但要小于一倍焦距)像越大,要使指纹的像大一些,应让放大镜远离手指。
13、用羽绒服把温度计包裹起来,分钟后会发现温度计的刻度会()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
14、要描述塑料和金属的相同与不同,用哪种方式更合适()。
A.维恩图
B.气泡图
C.记录表
D.NO
【答案】A
【解析】维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描述塑料和金属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我们通常采用维恩图。
先把塑料和金属的特点分别写在各自的框里,然后对照两边的特点,把共有的特点写入交叉的位置。
15、下列不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的是()。
A.雨天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
B.大雾天气开车要减速慢行
C.我们上学走路要走人行横道
D.NO
【答案】C
【解析】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
天气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
天气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不同天气的利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同,如雨天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大雾天气开车要减速慢行,AB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C不属于天气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属于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
16、上午,我们在晨会上看到国旗飘向东方,可是风向标的箭头却指向西方,风向是()。
A.西风
B.东风
C.西南风
D.NO
【答案】A
【解析】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测量工具:风向标。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西风是由西吹向东的风,红旗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风向标的箭头却指向西方,风向是西风,所以A符合题意。
17、验证猜想最有效的方法是()。
A.找资料
B.问老师
C.实验
D.问专家
【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验证猜想最有效的方法是实验。
18、下列各组材料中,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A.曲别针、塑料尺
B.铁钉、铜线
C.塑料、陶瓷
D.干木条、人体
【答案】C
【解析】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胶木、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纯净的水、空气等。
根据对材料导电性的认识,曲别针、铁钉、铜线、人体都是容易导电的导体,塑料尺、塑料、陶瓷、干木条不容易导电。
19、潜水艇里的潜望镜是利用()工作的。
A.光的折射原理
B.光传播速度快的原理
C.光的反射原理
D.NO
【答案】C
【解析】潜望镜是利用两片平面镜的反射将外界的光线传播到潜水艇内人眼中的。
20、下列不属于指南针的构件的是()。
A.方位盘
B.磁针
C.回形针
D.NO
【答案】C
【解析】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一般的指南针都由磁针和方位盘等组成。
现代的指南针由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组成,常见的盒式指南针方便携带使用。
21、如果能够抵住拱形受压产生的(),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A.内聚力
B.外推力
C.重力
D.NO
【答案】B
【解析】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
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如果能够抵住拱形受压产生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所以B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拱形,要求学生掌握如果能够抵住拱形受压产生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2、光在水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
D.NO
【答案】A
【解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以每秒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达到地球约需要分钟。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在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运动。
A.大小
B.形状
C.位置
D.NO
【答案】C
【解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运动。
24、下列方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碗时把碗放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
B.开着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C.将洗过脸的水收集起来冲洗厕所
D.NO
【答案】C
【解析】
25、气温计测量出来数据的单位是()。
A.千克
B.摄氏度
C.毫米
D.NO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