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说明
说明:《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不是自命题考试,即不由考试中心组织,而由自考办组织。
因此,出题的老师不一定是现教研组的老师。
但不管谁出题,都会按大纲为依据。
多媒体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内容比较多的课程,共计72学时,其中讲课学时36学时,实训学时36学时。
由于本课程是专为网络专业所开设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所以重点应放在Photoshop等工具的使用上,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目前网络上出现的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制作处理的能力。
又因为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所以我们也用一些时间去讲述Authoware
的使用,但并不作为重点来讲。
与本科所开设的多媒体技术课程不同,在本课程中,不要求
学生深入掌握一些较专业的多媒体知识,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能。
主要包括与音频,视频,图像等等相关的一些工具的熟练使用和了解。
本课程还是学生在下一学期所开设的《界面设计艺术》课程的先修课程。
各教学点除去大纲中明确要求的实训外,可以根据自己软硬件的实际情况,来增加一些实训内容,尽量使学生多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
本课程的考试形式分为上机和笔试两部分,总计100分。
理论部分考试采取闭卷方式,由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实践技能考试由助学院校自己考,但由自考办统一组织命题和指定平分标准。
本课程重点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述(本章主要设计了一些基本概念,需要学生牢记)
1.1 多媒体技术及其基本特性(一些基本的概念必须掌握)
1.2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结构和MPC标准的发展和主要内容。
1.3 多媒体关键技术(主要概念)
1.4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第二章:文本信息处理技术
2.1 文本信息的概念,特点和获取方式
2.3 扫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分类
第三章:音频信息处理技术
3.1 音频信息的概念,分类,要素。
数字化声音信号的方法,原理,主要过程。
(本节内容属于重点中的重点,
3.2MIDI的概念,音乐合成的两种方法
3.3语音识别的工作原理
3.4声音文件的基本格式,相互转换以及播放的工具
3.5声卡的基本功能,原理,主要结构
第四章: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
4.1 色彩的基本概念,彩色模型的主要分类及应用。
4.2 位图和矢量图形的特点对比。
4.3 图形图像的获取方式
4.4 图像加工处理的概念。
4.5 图形图像的主要文件格式,主要掌握bmp、jpg、gif、png的特点。
4.6 显示器,显卡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和结构(显卡的结构)
数码相机的主要特点,和传统光学相机的对比。
4.7 通过学习本节,学生应对photoshop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使用photoshop 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以前的网页制作课程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制作较为美观的页面logo、button、banner等。
第五章:视频信息处理技术
5.1 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的概念,电视制式的基本概念,全屏幕和全运动视频的概念
5.2 动态图像的特点
5.3 常见视频文件的格式及其播放工具的选用
5.4 Mpeg的组成,视频压缩的基本原理
5.5 视频卡的作用
5.6 流媒体的概念,基本原理,优点,3大开发公司以及相应的流媒体格式和播放工具。
第六章:光存储技术
6.1 光存储技术的概念,何为光写入,何为光读出;光盘的物理结构,分类;光盘的ISO标准(主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标准)
6.2 按照结构方式光盘驱动器的分类,CD-ROM驱动器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CD-ROM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三种旋转方式的概念以及对比。
光盘的工业制作过程。
6.3 CD-R和CD-RW系统的特点。
6.4 DVD的特点,几种主要的规格和容量。
6.5 MO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第七章: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
7.1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概念。
几种典型的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特点
7.2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特点,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流程图)
7.3 多媒体著作工具的概念、特点、分类。
7.4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特性、屏幕设计的基本原则。
7.5 能够使用Authorware制作小型的多媒体演示系统。
课程学时分配
多媒体技术教研组
200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