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课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0.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做出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初级阶段。


这段论述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这段话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

(2)我国建国已经五十年了。

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人均收入还不高,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基本国情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科学的结论是我党从我国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的结果。

据此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符合我国实际的,用它们
19.唯物主义的根本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点是,
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0.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2005-2006年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测试卷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6分。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具体科学对哲学有反作用
2.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他说的是
A. 形和神都是意识的,都是由物质决定的
B.神灵在先,物质在后,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
C.“形”、“神”才是唯一的存在,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
D.物质是实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一种作用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性B.物质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
4、下列现象中属于意识现象的有
①刺激感应性②自然科学③鹦鹉学舌④宪法⑤“十五”计划
⑥和平与发展⑦紫外线
A。

②④⑤B.①②③④C。

③⑥⑦D.②③⑥
5.1998年7月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深刻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

”从哲学上讲,这里的“科学判断”是指
A.主观反映客观B。

主观符合客观
C.主观反作用于客观D。

主观体现客观
6、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就没有人的出现,也就没有人的意识的产生。

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7.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

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我国载人航天试验飞船飞行成功再一次说明
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C.意识对社会发展主要起着推动作用
D.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讲条件的
8.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人工催雨或消雨的方法产生降雨或不下雨,用人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

这说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受人的意识的影响
B.人的意识能决定自然界某些部分的存在与变化
C.物质和意识相统一,决定着自然界的变化与发展
D.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9.《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而战,大破赵
军;马谡据此。

屯兵山上,痛失街亭。

这两个史实说明
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不同性质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作用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反映的哲理是
A.意识不能反映物质、因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因其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以及知识构成的不同,
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C.山的形态、高度因人们观察它时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D.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可能是相同的
11,在2000年即将来临之际,江泽民同志在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份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

《批
示》指出,全党同志务必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做好经济工作的
同时,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这段话包括的哲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客观物质有反作用②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离不开意识
③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世纪宏伟蓝
图的全面实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2.2000年5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调整农业结构应学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立足于本地实际,脑子要活,腿脚要勤,眼光要远,避免陷入“种啥啥难卖,养啥啥赔钱”的
境地。

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B.做任何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D.人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13.“对于中央的方针政策,一部分同志习惯于照抄照搬,一般号召,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

”—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③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④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上题材料中的“照抄照搬”属于
①经验主义②唯物主义②教条主义④主观主义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15.强调科学的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际提出的,体现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的能动性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可以促进事物发展
1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句话表明()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种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在加深
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
C、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
D、有的人能正确认识事物,有的人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17、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①意识决定物质②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物质③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④意识能
独立于物质而存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探身而过。

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

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

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

”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8.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④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②
B.②③
C.④
D.①③
19.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人们的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20.2001年6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这是因为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创立的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系统的世界观知识
21.“法轮功”编造者李洪志宣扬社会的发展是由神安排和决定的,是由他控制的。

从哲学上看,他的这种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
C.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D.人的主观能动性
22.人类基因具有多样性,但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的测序工作,揭示了基因和人的疾病的关系,绘制了人类基因图谱。

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事物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

每小题3分,共18分。

2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其原因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的精神是客观的
C.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意识产生之前就存在
24.多年来,部分日本政要无视客观存在的事实,不顾中国和亚洲人民的谴责和反对,一再
否认侵略事实,并虔诚地参拜供奉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

从哲学上看,部分日本政要的错误在于A.知识结构不完善
B.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C、运用了混乱的思维方法
D.否认了客观对主观的决定作用
25.目前国内文艺界出现了一批违背史实、“标新立异”的作品,为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找亮点。

例如,为曾国藩、袁世凯翻案,为汪精卫开脱,为陈布雷挽歌,等等。

这些彰逆立反的作品说明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不同
B.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法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C.知识构成正确与否,决定着对认识对象的理解
D.认识的“逼真”与“失真”完全由主观条件决定
2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基本点是
A.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B.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可以认识的,还是不可认识的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27.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考察,既可能作出歪曲的反映,也能够形成如实的反映。

它们
的区别是
A.歪曲的反映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如实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不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什么性质的反映,而在于是不是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
C.不在于是不是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什么性质的反映
D.歪曲的反映是对事物简单的反映。

正确的反映是对事物复杂的反映
28.河南省信阳地区实施扶贫攻坚以来,针对信阳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
的状况,信阳地委、行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从贫困落后中奋起,发扬战争年代艰苦奋斗
的革命精神,“宁肯苦干,决不苦熬”,变苫熬为苦干,变空喊为实干,把艰苦奋斗当作
扶贫之本。

这一事实说明
A.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人类进行活动,不但需要物质资源,而且需要精神资源
2005-2006年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测试卷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三、简答题(共19分)
29.意识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我们,应该去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

因而我们说,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什么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3分)
(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怎样体现的?它要求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方法论?(6分)
30.“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
目标……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5分)
(2)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5分)
四、辨析题(共8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
31.1999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所作的《批示》中指出:“要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辨题: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五、论述题(共11分。

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
31. 《“十五”计划纲要》中指出:“西部大开发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林还
草,推进防沙和草原保护,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哲理?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哲理的?
2005-2006年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测试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共19分。

)
29.(1)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岐途。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它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0.(1)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必须做到:要把客观实际看做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多方面的实际,全面地把握实际;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就必须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四、辨析题(每小题8分,共8分。

)
31.(1)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这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不同
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客观事
物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我们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是要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所·
起的推动作用。

因此,把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理解为对客观事物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片面的。

五、论述题(11分)
32.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材料中认为我国的本部大开发要从本部地区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同时,要做到因地制宜,把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可待续发展战略,都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