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为什么是近代史的开端

合集下载

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国家是神圣的。

在一百多年以前,我们的国家开始被侵略,被压制。

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人屈辱历史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起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为止,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中国近代的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王朝的统治,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折不挠的英勇斗争,经过不少曲折,付出极大牺牲,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历史表明,在西方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之后,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已经落后,因此饱受欺凌宰割。

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到底是什么样的转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折呢?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增长,但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经济上,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这种矛盾较前更严重激化,封建统治面临危机;当时的清封建王朝已与西方殖民者发生关系,但尚保持者独立自主的地位;军事上,中国当时军制落后,军备废弛,国家衰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的时代。

至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等先后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因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空前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列强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并促进其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转变。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扩大商品市场,英国先后挫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王”,在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国。

在亚洲,继占领印度之后,它的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

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英国工业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而英国商人却需要用大量银元购买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

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牟取暴利及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强迫其殖民地印度种植鸦片,再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收购、加工,然后走私到中国贩卖。

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40年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约有40万箱,从中国掠走了3亿至4亿银元。

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中国人民强烈反对鸦片贸易,是理所当然的。

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特别是钦差大臣林则徐于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所收缴鸦片的行动,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鸦片战争前衰落的中国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

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着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

但是,在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发展缓慢。

18世纪下半叶,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

其吏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枯竭,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与的主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广大人民生活每况愈下,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自18世纪末19世纪初,农民的反抗斗争连绵不绝。

军队也很腐化,武备废弛。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拥有八旗军22万和绿营兵66万。

但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都已腐败不堪,军官不理营务,克粮冒饷,花天酒地。

士兵不勤操练。

至于沿海的水师,大都老弱无用,战船多半都是用薄板旧钉钉成,遇击即破。

这样腐败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2.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

以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早就对中国及东方各国怀有野心。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3.鸦片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

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7)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7)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分析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分析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1840-1842年间,英国为维护药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而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

战争历经三个阶段,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以三元里百姓为代表的爱国民众进行了英勇斗争,但最终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开始受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战争先后在朝鲜半岛、黄海海面、辽东和山东半岛等地进行,中国最终战败,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示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方面事宜。

其权势、地位凌驾于六部之上。

总理衙门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尽管它不可避免的带有半殖民地色彩,但毕竟标志着中国抛弃传统的外交体制,步入近代意义上的外交行列公车上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因为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应举之人到京称“公车”,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的代称,因此,叫“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爱国行动,它冲破了清政府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干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变法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标志.百日维新: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终于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

诏书明确表示了变法的决心。

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变法;从正式宣布变法开始,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止,光绪帝发出了100多件维新谕旨,推行新政共计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这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

在此期间,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光绪颁发了数十道推行新政的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文教等各个方面。

近代史重点

近代史重点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2.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重大转变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完成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②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统治;③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产生,但不是主要形式;⑤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⑥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4.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1 1840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4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

5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松羁逃跋臁? 鸦片战争前,中国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过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过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从这三发面说就没错.鸦片战争以前中过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在经济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社会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有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所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影响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张海鹏(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1840年是英国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年。

这个战争,历史上称作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社会历史独立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我们在叙述如何认识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的历史意义之前,先看看那个时候的世界形势。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再过149年,法国也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前后,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

它们依靠国内打下基础的先进生产力,采取海盗式掠夺、直接搜刮、贩卖奴隶、走私鸦片以及发动殖民战争、争夺海上霸权等暴力手段,从亚洲、非洲、美洲攫取大量财富,作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大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事实证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是伴随着对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

一边是资本主义国家愈来愈富有,一边是被掠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愈来愈贫穷。

这就是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世界财富分布图。

18世纪60年代起,“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此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增长,对产品市场和原料来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到19世纪30年代,非洲大陆的北部和南部、美洲的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的西南和东南部,已经或者正在变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日益增多地被卷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漩涡里面。

在19世纪30年代,主要的资本主义强国或宗主国是英、法、美等国。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则是老牌的海上殖民帝国,早在17世纪已经衰落了。

它们的殖民地或者被英、法等国夺取,或者刚刚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如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就是在19世纪20年代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并在30年代或稍后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7)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7)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Q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Q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清朝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清朝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清朝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清朝的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的封闭与世界的交融,不仅对清朝朝廷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也为中国的近代史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前期背景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社会经济状况已经陷入了困境。

由于封建社会的体制以及内外因素的制约,清朝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都存在种种问题。

外国势力不断侵略,国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而这些问题的加重,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导火索:鸦片贸易鸦片贸易成为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19世纪初,英国通过从印度引进鸦片,并将其非法走私到中国,将中国推入了一场严重的贸易不平衡。

大量的鸦片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中国社会成瘾问题愈演愈烈。

此时,清朝政府采取了禁烟政策,但效果甚微。

三、英军进攻香港为了获得更多贸易利益,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武力侵略。

1840年,英军先后攻占了广州和香港,打开了中国南方的大门。

这一战略性的军事行动,加剧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四、鸦片战争的爆发1840年后期,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英法两国联军先后进攻了中国的沿海城市,并将清朝朝廷逼至崩溃的边缘。

清朝的军队、武器以及策略都无法与英法联军相抗衡。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近代史正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包括《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进行了严重的侵犯,并剥夺了中国的贸易权利。

这些条约无疑加深了外国势力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的割地赔款和长期受侵的局面。

六、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开启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之门。

其次,它引起了对清朝政府的深思和质疑,促使了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思想解放的浪潮。

最后,鸦片战争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始点,为后来的中国历史进程奠定了基础。

七、启示与反思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血的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鸦片战争为什么是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也必然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鸦片战争,英、美、法三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仅引起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观念的转化。

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1840年是英国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一年。

这个战争,历史上称作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社会历史独立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我们在叙述如何认识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的历史意义之前,先看看那个时候的世界形势。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再过149年,法国也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起来。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前后,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

它们依靠国内打下基础的先进生产力,采取海盗式掠夺、直接搜刮、贩卖奴隶、走私鸦片以及发动殖民战争、争夺海上霸权等暴力手段,从亚洲、非洲、美洲攫取大量财富,作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大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历史事实证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是伴随着对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广大国家和人民的殖民掠夺发展起来的。

一边是资本主义国家愈来愈富有,一边是被掠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愈来愈贫穷。

这就是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世界财富分布图。

18世纪60年代起。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此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增长,对产品市场和原料来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也就越来越激烈。

到19世纪30年代,非洲大陆的北部和南部、美洲的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的西南和东南部,已经或者正在变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日益增多地被卷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漩涡里面。

在19世纪30年代,主要的资本主义强国或宗主国是英、法、美等国。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则是老牌的海上殖民帝国,早在17世纪已经衰落了。

它们的殖民地或者被英、法等国夺取,或者刚刚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如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就是在19世纪20年代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并在30年代或稍后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但西班牙仍领有菲律宾,荷兰仍领有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葡萄牙仍领有非洲的安哥拉等地。

英国在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

英国资产阶级一面对内加强阶级剥削和压迫,一面对外加紧发动侵略战争,到处扩张殖民地,开辟新的市场。

在亚洲,英国东印度公司早在17世纪就占领了印度的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18世纪中叶,英国又直接出兵占领孟加拉。

到19世纪30年代,除中部、北部若干土邦外,整个印度都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此后,印度成了英国侵略亚洲国家的后方基地。

印度沦为殖民地,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和中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用来打开中国大门的特殊商品鸦片,主要产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

1824年,英国又把马来亚的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合并起来,建立海峡殖民地。

北美的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在18世纪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新西兰也在1839年接受了英国的统治。

19世纪初,英国取得了西非洲的冈比亚、塞拉勒窝内和黄金海岸等殖民地以及南非的开普敦殖民地。

大约统计,19世纪前期,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领土为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亿,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法国大革命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生产迅速上升。

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

18世纪中叶,在英法争夺殖民地的7年战争期间,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势力大都被英国逐出,但仍保有非洲的塞内加尔和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并在1830年出兵北非的阿尔及利亚。

以阿尔及利亚为殖民地。

同时在东南亚半岛上的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占领越南,侵入中国,成为法国殖民者的目的。

北美13州原是英国殖民地,1775-1783年,反对英国殖民者的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的资本主义虽比英、法落后,但发展很快。

1803年、1819年美国分别从法国、西班牙购得大片肥沃土地,领土一下扩大了一倍多。

美国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

不久美国就成了英国侵华的帮凶。

俄国是一个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欧洲国家,直到19世纪前半期封建势力仍占统治地位。

沙皇俄国从16世纪末期就推行对外扩张政策,17世纪中叶,俄国兼并乌克兰,征服西伯利亚,把他们的活动范围推进到中国的黑龙江流域。

18世纪,俄国把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并入俄国版图。

19世纪初,俄国又吞并了波兰、芬兰、北高加索、比萨拉比亚等地。

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就侵及中国的东北和新疆地区了。

以上英、法、美、俄四国,是中国近代史初期侵略中国的几个主要国家。

此外,德国在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才有比较快的发展,但德国还处在四分五裂中,未能统一起来。

日本是中国的东邻,自17世纪以来一直处在德川家族封建军事专政下。

鸦片战争后,日本受到震动,开始发动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日本的资本主义才得到发展。

此后,德国和日本也加入了对华侵略的行列。

鸦片战争以前,世界上的国家除了资本主义宗主国及其殖民地外,还有一类是独立国家。

独立国家中最大的就是处在亚洲东部的清帝国。

大清帝国立国200年,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旺盛时期,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清帝国自居天下中央,实行自我封锁,完全不知道中国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本来自明代末年开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当西方国家正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时候,中国还蜷缩在封建社会的蜗壳里不能前进。

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到了它的末期,完全缺乏对内对外的应变能力了。

除中国外,在亚、非、欧三洲的结合部,还有一个庞大的奥斯曼帝国,那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它的强盛时期已经过去。

其中希腊已经在183 0年独立出来,阿尔及利亚也在同年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埃及不久也要摆脱帝国的控制。

奥斯曼帝国正在受到列强的侵略。

世界上完全没有被殖民者践踏的大片土地除了非洲荒漠的腹地外,就是中国了。

但是英国的大炮已经对准它了。

马克思早就说明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的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

”从国际环境讲,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是这种世界形势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国内形势的必然产物。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就是以这个形势为背景一幕一幕地展开的。

(二)鸦片走私贸易对中国朝野的冲击很早以前,英国就寻求与中国通商。

17世纪开始,英国就从中国采购茶叶,以后还从中国采购土布。

但是英国产品并不受中国欢迎,它拿不出多少东西与中国交换。

东印度公司自中国输往英国的茶叶,1760-1764年为42065 担,到1830—1833年达到235840担。

是前者的6倍。

英国自中国输入土布,1817—1818年度值395237两白银,1830—1831年度值386364两白银,英国输出中国的棉纺织品则较少,1821—1822年度值9807两白银,1830—1831年度值246189两白银,入超很大。

进口多于出口,形成巨大的收支逆差。

开始英国是从国内运白银到中国来平衡逆差。

18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商人找到了鸦片作为平衡逆差的工具。

根据中国近代经济史专家的研究,在1837-1839年间,英国销华合法商品的总值平均每年不过91万多镑,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值,平均每年高达427万多镑,人超平均每年超过330万镑。

这个巨大逆差就是依靠走私鸦片来平衡的。

走私鸦片,成为英中贸易的生命线。

从19世纪20年代起,英国运进中国的鸦片激增。

据估计,1820—1824年,每年平均输入近8000箱;1825—1829年,每年平均输入12576箱;1835-1838年,每年平均输入35445箱;1838—1839年,输入鸦片超过了4万箱。

每箱鸦片售价通常是600~800元,有时高达1 000元。

鸦片烟价,不但抵补了英国贸易的逆差,而且大有盈余。

白银的流向开始改变。

据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三处海关记载,1833—1839年的6个年度里,中国平均每年流出白银420万两。

估计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全部白银流出量在1000万两以上。

很早以前,清政府就禁止鸦片人口,但是实际效果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