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百家姓龚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百家姓龚姓
相传上古时期,共工,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水神”。

后与兜、三苗、鲧结为“四凶”,被流放到幽州。

开始以单字“共”作为家人的姓氏,子句龙继承父职,若干年后,共姓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个“龙”字,成了龚姓,也就是说,龚姓是以祖先的官职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来的。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百家讲坛百家姓龚姓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讲坛百家姓龚姓
龚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为荣,尊其为得姓始祖。

龚姓发源地较多,有河北、辽宁间和山西、河南、福建等,龚姓早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

汉时,华东龚姓崭露头角,江苏徐州人龚胜与江苏邳州人龚舍均以名节闻名,有“楚两龚”之称号。

目前全球龚姓人口达270万。

最新全国姓氏人口排位调查结果显示,龚姓排在第90位。

百家姓龚姓基本信息
分布
龚姓,现行常见姓氏。

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邯郸、尚义,内蒙古乌海,山西浑源,山东菏泽、龙口、平邑、鄄城,广西田林、南丹,贵州,云南陇川、河口、泸水,四川合江,湖北天门等地均有分布。

汉族、满族、彝族、京族、瑶族、土族,土家族、蒙古族、哈尼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

清代有龚自珍。

龚姓源出
1.出自姜姓,为炎帝后裔。

黄帝之臣共工氏,本是炎帝神农氏后裔,阪泉之战后共工氏归附黄帝,为水官。

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之臣共工氏(炎帝的后代)在黄帝时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为社神。

其后有一支开始以单字“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

其后裔又再加龙字改成“龚”氏,遂演变成龚姓。

据调查,目前姜姓龚氏为中华龚氏主支,其后裔人数最多,分支最广。

2.出自姬姓一支,为商代共国之后裔。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共国(今河南省共城,一说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共,亦作恭,为商代诸侯
国。

因侵犯周而受文王姬昌的讨伐,被周文王姬昌所灭。

共国灭亡后,其子孙以国为氏。

就是共氏。

后演变为龚姓。

3.出自姬姓一支,为周代共伯和之后。

西周后期,有一个王室贵族叫姬和,被封于共(今河南省辉县),为伯爵,称为共伯和。

当时,周厉王在“国人暴动”中被赶出国都,然后诸侯便推举他代行天子的权利,史称“共和行政”,这也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国在春秋时被灭后,其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共氏。

后演变为龚姓,是为河南龚姓。

4.出自姬姓一支,为晋献公的后裔,以谥号为氏。

据《尚友录》所载,春秋时,晋献公(晋国为姬姓诸侯国)的儿子奚齐即位以后,给其兄申生(在被人诬陷后,以自杀表示对父王忠心的前太子)加谥号为“恭君”。

因古代“恭”即“共”,申生的后代以谥号为姓氏,也称共氏。

后演变为龚姓,是为山西龚姓。

5.仍出自姬姓一支,为春秋时郑武公的儿子共叔段的后代。

据《元和姓纂》、《史记·郑世家》等资料所载,春秋时,郑武公的大儿子郑庄公继承了帝位,后来郑武公的小儿子叔段企图夺取政权,被郑庄公打败后,逃到共,当时在郑国境外,称为共叔段,其后代,或以“段”为氏,或以“共叔”为氏,也有以“共”为氏的,称共氏。

后演变为龚姓,是为河南龚姓。

6.出自为避皇帝名讳演变而来。

五代十国时,后晋皇帝叫石敬瑭,因为避名讳,“敬”氏改为同义的“恭”氏,后也演变为龚姓,是为河南龚姓。

7.出自姬姓一支,为翁氏所分。

据《六桂堂业刊》所载,周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为氏,称“翁”氏。

出自唐代后期、闽国时期福建莆田人翁何五代孙翁乾度之后所分。

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翁姓避乱改姓是洪姓的又一大来源。

至宋初福建莆田人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龚,其子孙也姓龚,此支为其一。

洪氏后来为了避仇,便改了自己的姓氏,在洪字上去掉三点水,上面加了一个龙字,就成了龚氏。

均是为福建龚姓。

翁姓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和《六桂堂丛刊》等
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定海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

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由中原入莆,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市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

翁乾度在闽国年间(936年)官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

长子处厚,字伯起,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后改姓洪;次子处恭,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四子处朴,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

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有"六桂联芳"之誉。

[3]
8.出自他氏改姓或小数民族汉姓而来:① 贵州黎平三龙乡兜房族吴姓有改龚姓者。

② 土族龚塔氏汉姓龚。

③ 京、瑶、彝、白等族均有龚姓。

9.龚古通共。

先秦楚有共王,秦有共公,其他各国均有共公,共伯等。

迁徙分布
历史上龚姓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龚姓大约有1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八十四位。

龚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19.3%。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苏、江西、湖南、福建、河北,这六省龚姓大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81%。

其次分布于广东、山东、浙江、河南等省。

全国形成了以东部皖苏、北面河北、南方赣湘闽为中心的三大块龚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龚姓大约有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2%,排在第七十一位。

明朝时期,江苏为龚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25.7%。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江西、浙江、福建,这四省龚姓大约占龚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这三省的龚姓又集中了17%。

宋、元、明期间,龚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
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

全国重新形成了苏、赣、浙、闽一片龚姓人口聚集地。

当代龚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汉族龚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龚姓人口由30万增到200余万,近7倍,龚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龚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

龚姓在全国的分布到2014年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苏、湖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西、贵州、重庆、上海,这五省市的龚姓又集中了26%。

湖南为龚姓第一大省,占龚姓总人口的13%。

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龚姓分布带。

在近600年间,龚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和四川的回迁成为龚姓迁移的主流。

龚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渝、川1黔大部、云南东北、鄂赣浙苏大部、上海、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广西北部、黑吉东部,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龚姓人群。

在浙江东部、闽粤桂大部、台湾、云南大部、四JI『北部、青海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豫南部、内蒙古中西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山东东南、江苏西北角、黑龙江中部、吉林东部,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o.3%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9%的龚姓人群。

字辈班派
吉安市值夏镇永乐龚氏字辈:(已传至21世“文”字派)
(1—73世)
“学、立、期、上、达、汉、京、文、运、光;
武、纬、忠、孝、继、垂、名、万、古、杨;
青、芬、三、纲、扶、伦、常、慕、陶、唐;
教、泽、怀、孔、孟、表、坊、模、范、彰;
笃、志、振、家、声、国、泰、民、安、康;
本、固、枝、叶、茂、源、远、水、流、长...”
注:(以“运”代续派,“光”代兼派,“继”字代“永”派;“笃”派以下世派是丁丑年造谱时拟增。

)
宁乡洪氏字辈:
老派:“兴应正光汝承家永先志。

酌派:“尚德培基业恢彰定有贤诗书徵锡类孝友克昌传瑞启谋犹远祥钟秀杰绵人文丕振起国器重瑶编”。

新派:“允光文运锡汝本业克振家声常思先泽”。

娄底洪氏字辈:“学士忠良全名家孝义传奇勋昭令绪玉翰策英贤保受光先业书馨裕楚南文章湘上焕锡祚庆恩覃”。

龚氏一支字辈:“汉时宣世茂泽金祁显正生诗书家学远庆习国恩云繁衍归益本万载记昌明”。

龚氏一支字辈:
旧序:“仲仕添思显元大阳如应兴世若方东佐辅文明运”;
新序:“立政兆嘉祥时升遇盛昌逢道承先志修纪定伦常”。

湖北省天门市佛子山镇龚家大湾、叶家大湾、龚家巷子等通用字辈:
大雁登青德,汉时宜茂泽,诗书传家久,民族耀辉煌。

以龚家大湾为例,现已发展至“泽”字辈,以下为可追溯存世辈分:
“汉”字辈,龚敢青(一九三几年,已逝),
“时”字辈,龚百洋(一九四几年),龚百强(一九六几年),
“宜”字辈,龚泰山(一九六几年),龚炯(1993年),
“茂”字辈,龚花贵(一九七几年),龚勋(1992),
“泽”字辈,龚含(一九八几年),龚佳琪(1992年),龚泽鹏(2000年左右),还有2015年刚出生的。

湖南武陵龚氏字辈:
通序:“武昌宗子荣文朝百万成廷大兴世守国泰定长春亲德如天重君恩与日新能明伦序理裔载建奇勋”;
日公房旧序:“日曰奇福泽允敬凤朝阳”;
日公房增序:“亲德良高厚家传尚慎勤尽伦敦爱敬为学在明新士慕垂诗教臣怀立汉勋先贤均可法后起益多英”;
月公房序:“月敬安湖道绍仕志丹成天希文圣祖良善世生贤继先思树德诗礼允传家立品崇儒雅观光应国华”;
暹公房序:“昌耐荣进金正思宗水永廷朝邦守大律法正乾坤文明宏世德孝友克昌荣”。

刘南龚氏武陵堂字辈:
旧序:“俊秀崇伦起彩凤贵铭香高朝开景连贻厚诏祖光奎璧聊辉照堂中耀吉祥成就千秋业长发永攸芳”;
新序:“同福临喜康忠孝永继昌兴旺人才广富贵发文章”。

湖南湘西龙山和湖北恩施来凤武陵堂龚氏字辈:
富仲华友子志永世廷朝上大人惟启家绍定先超
本宗开元佐华荣理常高清明光靖宇纯礼崇万昭
河南新乡龚氏字辈:
思则林子玉希世吉庆常
四川崇州市(崇庆县)龚姓字辈:
子文世朝启,玉正继新仁,攀选才思孟,志清福远征。

现已思字辈。

安徽安庆龚氏字辈,仁道启贤良,邦国庆荣昌,承家维继体,先德永传芳,耀祖勋宜立,青松名定扬,清时培盛泽,万载发馨香。

安徽六安(金寨、霍山)龚氏字辈,文士尚钟台、承宗本善来、学龙首知道、世德庆鸿开...
陕西平利县八仙镇龚姓祖籍湖南岳州巴邑二十六都二甲黄沙田胡涂屋场。

宗祖 :龚帝玉,称(对王),有五子,长子龚雅音次子龚松岩三子龚有林四子龚良音五子龚仲音。

四子龚良音肓有五子:长子龚贵儒次子龚贵尧三子龚贵质四子龚贵福五子龚贵寿。

五子龚贵寿(1739年-1826)为逃避战乱于公元1787年携妻子李氏,长子龚登间次子龚登阁三子龚登源从重庆进入陕西岚河上游定居.。

派曰:承彻之有贵登元紫授章大启文明运联开鼎甲方科名原国典忠孝显宗良。

(注:以上派行是贵寿公当年回湖南老家所抄得)又曰:开宗延福禄世代永隆昌道合
全忠孝时宜守典常 (据说:开字辈合登字辈是岚皋县另一龚姓派行)。

百家姓龚姓历史名人
学业仕途
龚遂: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龚姓名人。

西汉时任渤海太守,敢于谏诤。

渤海临郡饥荒时,曾开仓借粮。

后世把他和黄霸作为封建“循吏”代表,称为“龚黄”。

龚启轩:今重庆万州人,在学业上堪称一流,当地著名的学者,是龚姓当地代表之一。

龚灏:字伯言,东汉徐州鄄城人,少机警通达,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然犹常自诩开汉之张子房,兴齐之管仲,时人莫之许,惟庐陵袁淮,会稽桥玄异焉。

龚舍:武原(今江苏省邳县)人,西汉任谏议大夫。

重节义,拒不仕王莽新政,与龚胜一同归乡,二人并称“楚两龚”。

才艺俱佳
龚宽: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西汉画家,善画人物,尤工牛马飞鸟。

龚胜:西汉末年时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

汉哀帝时,曾三举孝廉,后因王莽篡权而归隐乡里。

王莽数次遣使找他,要拜他为上卿,而他却在"吾受汉厚恩,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叹声中,绝食而死。

龚德:梁国(今河南商丘县南)人,是一位善于雅琴的音乐家,由汉宣帝时的丞相魏相推荐,召见待诏。

龚禄: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先主定益州,为郡从事牙门将,建兴中为越蕉太守,随诸葛亮南征,为蛮夷所害。

功名榜位
龚勉:嘉兴知府,有名的嘉兴南湖烟雨楼就由他主持重修。

龚勉最后官至浙江布政使,是明代的封疆大吏。

龚玄之:武陵汉寿(今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人,晋代一位著名的好学高士,安于陋巷,举秀才辟公府皆不就,孝武徵为散骑常侍,郡县备礼敦副,固辞疾笃,不就。

龚原:处州遂昌(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嘉佑进士。

曾助王安石变法,
颇为尽力。

著有《周易新讲义》。

龚鼎臣:郓州须城(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景佑进士。

知渠州,倡文教,兴郡学,曾上书建议裁汰冗员,节俭开度。

著有《东原录》等。

龚宗元:昆山(今属江苏)人,祖籍福建邵武,宋天圣五年进士,授仁和县主簿。

官至员外郎,德高望重,受人敬慕,与程道、程之奇并称“三老”。

龚夫:江苏人,北宋末期的名臣,举进士,签书河阳判官,绍圣初擢监察御史,通判相州,知洛州。

其弟龚大壮,亦与他齐名,从夫官河阳,曾布欲见之不可得;夫为御史。

龚颐正:南宋处州遂昌(今属浙江省)人,官任秘书丞、实录院检讨官,预修孝宗、光宗实录。

著《芥隐笔记》、《续释常谈》等。

龚明之:南宋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以孝行闻名于乡,入朝受宣教郎。

著有《中吴纪闻》。

龚茂良:(福建莆田)人宋嘉熙年(1236—1240)参政知事,
龚谦:江苏省高邮人,明末清初时的名臣,举进士,授御史,巡盐两浙,执法除奸。

及清军湖藩,甚得大体,都御史牒行各省,令清军以谦为式,名重一时。

龚鼎孳:安徽省合肥人,明末崇祯时的进士,却于满清的朝廷上官至礼部尚书,虽然为人放旷,颇为时所讥,然而,他洽闻博学,诗古文并工,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