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注意:①在审题时,一审时间、空间、角度、程度、范围等限制词,二审设 问的中心词及方向(否定、肯定),三审与知识点有联系的关键词。②充分利用括号里 的信息。③留意材料出处,可帮助定位时间和考查方向。④既要逐字逐句仔细分析 材料,也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核心信息,切忌只看局部。⑤审材料型选择题时, 务必从材料出发,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解题,切忌主观延伸材料的意思。⑥注意关 注选项中的程度性限定词。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废除世 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改革的本质是为了强兵,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 时的军事改革措施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 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角度看:变法和改革多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 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实行的易服装、改汉姓等措施是汉化政 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3.第三次发生在 20 世纪。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国历 史上从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但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未实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之后中国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
[典例示范]
[例] 《旧唐书·职官二》“门下省”条云:“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
之政事堂。”马端临也曾说过:“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
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由此可知
()
A.政事堂是三省共同办公之所
B.政事堂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三省决策总是存在分歧矛盾
D.三省议政导致皇帝权力旁落
单元整合提升
►通史坐标
►多向整合 一、中国政治制度的三次变迁与转型 1.第一次发生在四千年前,当时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夏商周时代,当时统治者称
“王”,可称“王国时代”,其体制在周代进入典型形态。 2.第二次发生在战国秦汉,由此进入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这一时期的巨大政
治转型,在制度方面,是君权、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的创立;在势力方面,是军功阶 层、文官、士人三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二抓关键:“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
日有争论,纷纭不决”。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A项
政事堂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办公之所
B项
由“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可知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项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三省决策总是存在分歧矛盾
D项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 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 的工具
本质 区别
行政 权力 主体
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 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 民
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 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 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 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 利益的
于全权性的地位,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整体利益
相似点
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 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间接民主(代议民主)
四、中国古代变法、改革内容的共同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古代中国变法与改革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 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 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实行俸禄制、三长制等,加强对中原地 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但也涉及官僚机构改革,张居正改革则 根据时代背景需要,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等。 2.从经济角度看:变法和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废井 田、奖励耕织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也 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实行均田制,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 特征;而王安石变法则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 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张居正则通过赋税制度改革、减少开支、清丈土地、开源节 流等多措并举,增加政府收入。
碍了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明清 导致权力的滥用,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时期影响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认识
政治制度没有优劣之分,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自身的局限性
三、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异同
类别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的资产阶级议会制
经济 基础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 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二、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
古代雅典
古代中国
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君主专制
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决策者与 决策方式
公民大会集体讨论,少数服从多数
君主个人独裁
影响
权力集中,对辽阔的疆域实行 极大地发挥了公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有效的管理;易产生暴政,阻 促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繁荣;但容易
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是立法 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
权力 机关,同时又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
机关 这些机关受它监督,对它负责;人民代表大 权力互相制约、彼此制衡,以
活动 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 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
原则 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处 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
►解题指导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是材料解析题的扩展和延伸,具有形式多样睐。这类题目主要是以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 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 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的文字 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分 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帝权力
[答案] B
结论 排除 正确 排除 排除
[技法归纳] (1)基本技法:阅读材料(题干)→抓立意(命题视角)→找关键词(求答项)→解读信 息(材料内涵)→迁移知识(关联教材基础知识)→逐项分析(事实或结论是否与材料相 符)→得出答案。 (2)提取材料信息的方法——两个原则、三个关注。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 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个关注:首先是关注材料反映的时空限制,即历史时期或国别,注意材料所 反映的特定历史阶段;其次是细读材料中出现的特定概念,分析材料信息的表象或 本质;三是据材料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真实含义,利用 开头结尾法、标点符号法、总结性或转折性词等方法技巧抓住关键性、总结性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