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第3节第3课时核酸、脂质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酸、脂质
一、选择题
1.生物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
①生物膜的重要成分②储能物质③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官④拥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拥有调治作用⑤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取⑥拥有保温作用A.①②⑥B.②③⑥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分析: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对生命活动拥有调治作用的性激素和能促进人和动物
肠道对钙和磷的吸取的维生素 D 属于固醇类物质。
答案: B
2.以下对细胞内脂质功能的表达与事实不符的是()
A.促进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
B.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取
D.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利于机体抵挡寒冷
分析:脂质中的性激素有促进动物生殖细胞形成的作用, A 项正确;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
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 项正确;脂质中的维生素 D 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取, C 项正确;催化体内能源物质分解是酶的作用,D项错误。
答案: D
3.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其含有好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下
列相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构成元素必然是C、 H、 O、 N
B.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C.遇苏丹Ⅲ染液可能表现橘黄色
D.遇苏丹Ⅳ染液可能表现黄色
分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其构成元素中不用然含有N;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
物质是糖类;脂质中的脂肪遇苏丹Ⅲ染液表现橘黄色,遇苏丹Ⅳ染液表现红色。
答案: C
4.雄性孔雀开屏时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高等动物之因此表现出第二性征,是由于性激
素起作用,就其化学本质而言,是由于哪一种物质作用结果()
A.蛋白质B.核酸
C.糖类D.脂质
分析:保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是性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属于脂质。
5.甲物质分子式为C12H22 O11,乙物质分子式为C57 H110O6。
若这两种物质作为生物体内的能
源物质,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被完好氧化分解时,甲物质比乙物质() A.耗氧少,产生能量少B.耗氧多,产生能量多
C.耗氧多,产生能量少D.耗氧少,产生能量多
分析:甲物质为糖类,乙物质为脂肪。
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氧化分解时,
耗氧量比糖类多,产生的能量也比糖类多。
答案: A
6.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 RNA特点的比较,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相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相同
D.构成的碱基种类不相同
分析: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能够分为DNA和 RNA两大类,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两种核酸,其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磷酸二酯键 ) 是相同的;构成的碱基种类不完好相同。
答案: B
7.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基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RNA B.DNA
C.核酸D.核苷酸
分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
一分子磷酸基构成的。
答案: D
8.如图为油菜种子萌发过程中( 真叶长出从前) 干重的变化曲线图,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油菜种子中优异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B.完好氧化分解,相同质量的脂肪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的多
C.用苏丹Ⅲ染液对种子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见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油菜种子萌发初期,以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分析:脂肪是优异的储能物质, A 正确;与糖类对照,脂肪含有很多的H,因此氧化分解
时耗资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 B 正确,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 苏丹Ⅳ ) 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今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够看到橘黄色( 红色 ) 的脂肪颗粒, C 正确,种子在黑暗条件
下萌发,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致使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不是碳元素,油菜种子萌发
初期,脂肪转变成糖类等有机物,糖类中氧的含量大于脂肪中氧的含量,所以致使种子干重
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D错误。
答案: D
9.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表示图,
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
B.2为脱氧核糖
C.4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D.5只幸亏细胞核中找到
分析:依照碱基种类能够判断,该核苷酸链为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含胸腺嘧啶T) 。
因此,2 为脱氧核糖, 4 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5( 脱氧核糖核苷酸链) 主要位于细胞核中,但在
细胞质中也能找到,因此选D。
答案: D
10. 2015 年我国两栖类物种有了属于自己的DNA条形码数据库,两栖类动物细胞内DNA 的物质构成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f 代表 DNA,是一种多聚体
B.c 是 DNA的基本构成单位,共有 5 各种类
C.元素 a 为 C、 H、 O、 N、 P
D.在两栖类细胞中, f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分析:依照核酸的结构可知元素 a 为 C、 H、 O、 N、P,图中 b、 c、 d 为碱基、磷酸和脱氧
核糖, e 为单体脱氧核苷酸, f 为多聚体 DNA,因此 A、C 正确; DNA中的脱氧核苷酸有 4 种,
B 错误;真核细胞中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D 正确。
答案: B
11.以下关于以下列图过程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甲是磷酸基,在不相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遗传物质中有四种
D.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八种
分析:题图所示为核苷酸的构成,甲是磷酸基,乙是五碳糖,丙是含氮碱基。
人体细胞
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DNA中的含氮碱基只有四种。
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因此构成病毒核
酸的核苷酸 ( 含氮碱基 ) 只有四种。
答案: D
12.不相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相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 RNA,病毒体内含有 DNA或 RNA,以下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T4噬菌体烟草叶肉细胞烟草花叶病毒豌豆根毛细胞核苷酸5种8种8种8种
五碳糖1种2种2种1种分析:由题干可获取的信息有:①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 RNA,则推知真核与原核生物共有8 种核苷酸、 2 种五碳糖。
②病毒只有DNA或 RNA,则病毒只有4 种核苷酸、1 种五碳糖。
T4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其中有 4 种核苷酸、 1 种五碳糖。
烟草叶肉细胞、豌豆根毛细胞都是真核细胞,细胞中有 2 种五碳糖、 8 种核苷酸。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以下列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表示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Ⅰ. 已知分子结构式的左上角基团为碱基——腺嘌呤。
请观察后回答以下问题:
(1) 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是________。
(2) 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种核酸的原料?________ 。
Ⅱ. 以下为一条核苷酸链表示图,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 1、 2 的名称分别是 ________、 ________。
(2)5 表示 ________。
(3)此结构中与另一种核酸对照较,其特有的碱基中文名称是________。
(4)平时由 ________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________分子,真核细胞中主要分布在
________。
分析:Ⅰ . 依照图示中的五碳糖为核糖,可知该核苷酸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RNA的基本构成单位。
Ⅱ. 依照图示中含“ T”,可知该图表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1 表示磷酸, 2 表示脱氧核糖,3 表示胞嘧啶, 4 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5 表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答案:Ⅰ .(1)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2)RNA
Ⅱ.(1) 磷酸脱氧核糖(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3) 胸腺嘧啶(4)2DNA 细胞核
14.依照以下生物学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熊在入冬从前要吃大量的食品,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储蓄起来,冬眠时,进行分
解利用,保持生命活动。
资料二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 4 cm。
资料三少儿常晒太阳,能够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1) 资料一说明脂肪是________ ,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拥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
(2)资料二说明脂肪还拥有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作用。
(3)资料三说明维生素 D 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 。
该物质属于 ________类物质,除此之外此类物质还包括 ________和 ________等。
分析:脂肪是动物体内的贮备能源,拥有贮能、保温、减少热量消失的作用,还有缓冲
机械压力的作用。
维生素 D 是脂质小分子,能够促进机体对Ca、P 的吸取。
答案: (1) 细胞内优异的储能物质缓冲减压
(2) 保温减少热量消失(3)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取固醇胆固醇性激素
15.请据以下实验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过程:
①切取洋葱表皮细胞,浸在清水中。
②在甲基绿—焦宁染色剂中染色 5 min 。
③盖上盖玻片,镜检。
(1)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洋葱细胞中的________被染成绿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被染成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通过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人的血液制作血涂片观察红细胞,能看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1)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焦情愿使RNA呈红色,因此有DNA和 RNA分布的结构被焦宁—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后会表现出
相应的颜色。
(2) 经过颜色反应可推知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3) 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核,而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RNA的合成,因此不能够看到相应的颜色反应。
答案: (1) 细胞核甲基绿使细胞核中的DNA表现绿色细胞质焦宁使细胞质中的RNA 表现红色
(2)DNA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3) 不能够,由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
无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