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苏教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4.三袋麦子(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三袋麦子》说课稿
[设计背景]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
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于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面对憨厚可爱的小猪,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劳节俭的小牛,土地爷爷点头夸赞;尤其是小猴,土地爷爷显得异常兴奋。
那么,在土地爷爷心目中究竟谁是最优秀的?这既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本文教学中可以出彩的亮点。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
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
[设计过程]
一、设疑导入
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体会他们得到一袋麦子后的想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他们的体验与感受。
二、从“土地爷爷送的三袋麦子是否一样”切入,指导学生抓住“上等麦种”、“全种下了地”等词语来体会小猴把一袋麦子种下地的处
理方式。
至此,小猴看问题全面,有丰富的劳动经验,做事有远见的优点昭然若揭。
(一)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小猪和小牛处理麦子的方式,(1)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
)
(2)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各种各样”等词语)
你认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
(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3)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小猪以美食家的全新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4)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突出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的优点)
至此,三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放手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自主探索,
(1)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
(2)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从哪看出来?
(3)你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
合作交流,独立学习(5——9)自然段,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
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憨厚:请你模仿一下小猪憨厚可爱的表情。
(模仿)
小猪说的话也特别憨厚可爱,谁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节俭:你能说出节俭的近义词吗?
神秘:谁来表演一下小猴神秘的样子?
我一改机械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模仿、朗读、表演等形式中真正掌握了词语。
(三)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觉得小猪、小牛、小猴谁的方法好时,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小猪的憨厚、小牛的节俭、小猴的聪明,三个小动物处理麦子的方法各有好处,但对其所蕴含的道理和所描写的小
动物鲜明的个性,学生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
因此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指导学生看到三个小动物各有所长,都很惹人喜欢。
三、说一说:假如,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
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让大家展开讨论,学生想出了各种处理麦子的好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也有了提高。
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本文中心。
灵动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尽情畅游在美妙的语言文字中,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