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通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高校通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体系研究
辽宁沈阳科技学院辽宁沈阳刘涛魏伟左振宇
【内容摘要】本文围绕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以沈阳科技学院本科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构建了“双线并行,五步推进,能力本位,开放创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五个阶段的培养,循序渐进推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有效解决了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实践问题,为新时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一、引言
围绕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如何在民办工科院校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通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构建“双线并行,五步推进,能力本位,开放创新”的课程体系,通过要素入手、能力本位的方式,有效解决了通信工程本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创新思维弱、创新能力差的问题。
二、五步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牢固树立“要素入手,能力本位”的理念,秉承开放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主线,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整个过程,形成“双线并行,五步推进,能力本位,开放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
1.创新启蒙开发阶段
在入学教育中,开设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内容。
利用好《沈科创业讲坛》平台,培养学生创业畅想、市场调研、创业生涯设计、创业行动等方面能力。
结合“沈科创客空间”平台,以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创业系统展示,提升学生创业积极性。
在第一学年,积极开展创业讲座和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讲座着重宣传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精神,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同时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社会,培养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团队及创新团队,结合沈科创新创业嘉年华、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大赛,定期进行观点阐述、创业畅想、创业计划书撰写等实践活动,激发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2.创新技术技能训练阶段
围绕校企合作单位对本科层次人才上手快、心态稳的预期,在教学中设置《通信工程应用设计》和《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等技能课程,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教学中,以具体工程项目为切入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方式,做到“学有所用”“学既能用”,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联接。
重视教学模式创新,采用“互联网+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合理引入A PP教学软件,多渠道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在电路设计、工程设计、移动终端软件开发等课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3.综合技术创新训练阶段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将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科技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整合,融入课程设计环节。
在研究、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和锻炼实践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利用好“沈科创客空间”平台,按照通信工程、移动应用开发、5G应用及网络通信等方向,组织学生成立创业团队、督促创业训练、协助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验证实验、撰写创业报告等系列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
4.创新成果转化与项目孵化训练阶段
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探索校企合作的按需培养模式。
在每年5月及12月,定期与合作企业召开研讨会,摸清企业需求,研讨毕业生在实际创新创业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
以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按照企业意向适度超前培养,根据企业长期经营发展的需要修改专业体系设置及培养计划,做到毕业生供需的精准对接。
鼓励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团队,将成果作为毕业实习课题进行进一步孵化,并鼓励学生将成果转化为毕业设计选题,按照要求逐级申报,经审核批准后,开展进一步的开发孵化。
5.市场运营训练阶段
在创新成果转化孵化训练和市场运营阶段,建立校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到相关企业和公司实训,给学生提供真正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企业运行模式、组织管理方式的机会,帮助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成产品。
同时,着力建设一种常态化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实现创新动机向创业行动的转变。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光传输和5G移动通信行业竞争的深入,作为培养通信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民办院校对现代通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研究构建了“双线并行,五步推进,能力本位,开放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并结合课程体系构建开展了教学实践,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用工单位的普遍肯定。
参考文献
[1]李珊.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培养
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1):115-116.
[2]贾卫.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
与融合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12):152-154.
154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