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艺术歌曲《故乡雨》创作特征与演唱风格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歌曲《故乡雨》创作特征与演唱风格
摘要《故乡雨》由著名词作家赵越作词,著名作曲家禹永一谱曲。

该作品歌词淡雅优美,运用了比喻、重复等修辞手法,叙述了游子在外,对故乡的雨和人的想念。

歌曲旋律亲切如春风拂面,如丝丝雨滴尽落眼前。

本文将对词曲作者进行介绍,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以及在歌曲的歌词艺术美、演唱风格以及情感表现等方面进行赏析。

关键词《故乡雨》;歌词;演唱风格;情感表现一首《故乡雨》,一颗游子心,一片思乡情。

《故乡雨》这首歌曲创作于1981年,经赵越作词和禹永一作曲,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

几天过后,赵越先生意犹未尽,于文学杂志《十月》上发表在歌词《故乡雨》的基础上写出了相同主题的长诗《故乡雨》,并摘得了山西省首届赵树理文学奖的桂冠,同时也出版了同名的诗集。

故乡雨不变,故园情依旧,赏析《故乡雨》这首艺术歌曲,符合千百年来人性中家的理念,进一步通过对歌曲的词曲作者、歌词、演唱和情感等的分析,挖掘出歌曲中对故乡的情在当代社会上的影响。

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对其作出的赏析都不会失去研究意义。

一、《故乡雨》的词曲作者赵越,山西省歌舞剧院的一级编剧,在众多的民族系列歌舞作品的作词中久负盛名,他的民族歌舞作品黄河三部曲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曾将中国民歌十大金曲奖、文化部的词作奖文华奖和中宣部五个一的工程奖收入囊中,更是问鼎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

他的作品极富灵性,所写的每一首词作,都如同诗一样雅致,充满了黄河气息和韵味。

正因如此,他奠定了山西黄河派的独特风格与歌舞地位,为山西省乃至是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词作抒情上口、凝练厚重,语言如诗歌一般淡雅恬美。

严谨深沉、和谐自由、感情细腻、炽热奔放便是他作品的符号。

他的代表词作《故乡雨》质朴中不失雅丽、韵律如流水般绵长流畅,点滴之间尽显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如此的深情款款,也使得《故乡雨》这首歌也因此在众多乡情作品中熠熠生辉。

禹永一,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朝鲜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席。

现主要从事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研究以及歌曲创作。

他的作品涉及面广泛,在电视剧主题曲、民族艺术歌曲、美声、电子音乐以及交响音乐等方面颇有建树。

在他的创作路上,曾多次担负起了为央视或地方的文艺晚会创作主题音乐的主要责任。

他创作的歌曲获奖甚多,曾在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上摘得桂冠。

1999年他的作品《故乡雨》荣获亚洲音乐节世纪风中国原创歌曲大赛金奖首奖并收入全国音乐高等院校音乐教材。

他曾在港台出版、为韩国国立交响乐团创作交响乐作品并受邀携原创音乐作品赴韩国演出并参加国际音乐交流会等。

种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不断让他的作品与国际接轨,更让他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二、《故乡雨》的创作特征一歌词的文学性歌词的创作实质上是进行文学的创作过程,因此,歌词毋庸置疑也带上了文学的特性。

而歌词的文学性体现最为明显之处在于与古体诗或者现代诗之间的密切联系。

就古体诗与现代诗相比较,歌词与现代诗的结合更为贴切,给音乐歌词特别是艺术歌曲提供的谱曲空间更大,意象和情感表现更丰富。

当然,艺术歌曲歌词的文学性的突出表现还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中国的白话新诗的提出息息相关。

在浪漫主义与中国新诗的领域范围内,诗人的情感和个性得到尽情释放,对自然充满着想像和向往。

由此,艺术歌曲的歌词创作在浪漫主义和中国白话新诗的背景下有了艺术的沃土,更具有了活力。

正所谓,创作一首好的歌词,就是在写一首好诗;写得一首好诗,谱了曲,就成了一首好的艺术歌曲。

《故乡雨》的歌词清新雅致,情感浓厚,如诗一样的语言让人读后倍感亲切。

字里行间描述了游子在外,想像着变成雨滴去寻找和拥抱故乡的情景,对故土流露了浓浓的眷恋之情。

二歌词的意象、意境美作为音乐的文学承载体,歌词往往有一定的意象作为音乐乐章的画面支撑,进一步将歌词中的意象串联起来形成歌词的意境,从而为音乐提供情感寄托的土壤。

在《故乡雨》这首艺术歌曲中,雨是歌词中最重要的意象。

雨是亲切、温存的,像慈母心一样纯洁,温润着游子心灵甚至是自然万物,也牵引着在外游子思念故乡的深情。

我的眼,像田野一样湿润;我的心,像绿叶一样清新,在雨中,故乡的万物都是干净的,连人的心灵也是如此的洁净无瑕。

故乡的雨落在田野,落在绿叶,纯净的画面在吸引着我去找寻昔时的美好回忆。

在歌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雨如慈母般为我洗去风尘,同时也向我倾诉情感。

这样一来,故乡的雨就被赋予了拟人化,从故乡雨的滋润上升到了对故乡的一切都饱含深情,整首歌曲的意境便显得亲切自然,如丝丝细雨润化心头。

在歌词的第二部分中,有溪流、游子心、雨滴、土地等意象。

这些意象都有着美好和希望的共同主题,与歌曲的第一部分不谋而合。

田野是故乡的明显代表,是游子思乡之情放飞的心灵寄托之处,也是故乡丰收的象征;绿叶是希望,是生命力的象征,是我对故乡怀有的殷勤的期盼;雨如溪流缠绵,一幅和谐朴素的故乡之画展现眼前。

另外,歌词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进一步营造了深邃的意境美。

歌曲两部分都有去寻找、去拥抱的关键词语,运用了重复的手法,一咏三叹体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浓烈情感。

比喻、拟人以及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让歌唱者在吟唱时思绪与情感得以充分表达,情感与画面更加吻合。

三歌词的韵律美好的歌词不仅体现在语言上,也体现在韵律上。

歌词的韵律是音乐美的基础之一,作为谱曲歌唱的文本,除了语言需要凝练之外,也要考虑节奏的表现和效果。

《故乡雨》的歌词采用句句韵的押韵方式,押的是汉字十三韵辙中的人辰韵,其独特的声韵结构令《故乡雨》的词曲、字音结合更为十分自然、节奏鲜明而确定。

歌词中情感如同连绵起伏的山川一样有着明确的起伏走势。

这样显得了歌曲的韵律和谐和明快,琅琅上口。

三、《故乡雨》的演唱风格一《故乡雨》的音色与力度掌握在声乐作品演唱中,往需要凭借连音的技法将歌曲的某些特征完美地表现出来,给听者传递有效的蕴含在歌曲里的信息。

而《故乡雨》中应用的三连音也是整首歌曲的重要技法。

其中的三连音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

所谓三连音,就是由三个时值相等的音符组成的一种独特的节奏形式。

音符的紧缩加之演唱歌曲时气息的控制使得歌曲作品的节奏产生起伏和跃动,情感得到集中体现,演唱更加具有层次感,音乐作品内容表现得更加和谐自由和开阔。

例如歌曲中的多么亲切、多么温存,等都是典型的三连音应用。

作曲家在每一节都运用了三连音,不断使歌曲的情感递深,从根本上表现出游子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由故乡的雨联想到故乡的人,土地和乡情,表达了对故乡深沉的爱意。

因此,在演唱时则就需要有婉转的音色,而不能带着唱磅礴气势的歌曲音色来演唱。

歌曲力度,是音乐表现的基础,能表现音乐的旋律美和情感美。

例如我的眼啊、故乡的雨啊、我的心啊,像绿叶一样清新。

我真想光着双脚走进我故乡的雨中,啊!,去寻找,寻找我儿时的天真和梦境。

等需要将力度提上唱出歌曲的高音区,从而展现歌曲的美感。

二《故乡雨》的咬字与吐字的把握要想将一首艺术歌曲完美地演唱出来,演
唱者对歌词的咬字与吐字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咬字,即是正确地把握歌词的声母发音或字头发音,通过人体的发音器官将歌词清晰正确地发音出来。

欲正五音,而不在于喉舌齿牙唇处着力,则其音必不真。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而吐字则是针对韵母发音或字尾发音。

演唱一首艺术歌曲,无论是咬字还是吐字,两者的共同特点就是字的发音都要正确与清晰。

艺术歌曲之所以要规范咬字与吐字,正因为通过把握好歌曲的咬字与吐字,可以把歌曲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外界,体现出歌曲的精神与含义,从而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因此,正确掌握咬字与吐字是必要的。

掌握《故乡雨》中的咬字,需要特别注意传统唱法中的四呼演唱,同时也是母音的发声方法。

四呼包括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合口呼。

例如开口呼,轻轻为我洗风尘的尘字发的就是的韵母音,再如绵发的是的韵母音等。

对于这类发音,要打开口腔,将下巴,舌头等提起,正确地把音发出。

而齐齿呼的运用则更多,如情、境发的是的韵母音、尽发的是的韵母音等。

这类字的发音要将嘴巴向两侧拉开,牙齿作为着力点,从而把字音发出。

撮口呼的则有温、存等,且发的是的韵母音,通常要将嘴巴缩小,着力点在于唇,嘴成圆形发出字音。

最后一个是合口音,如中发的是的韵母音,此时嘴巴往往要成圆形,舌头抬起,着力点在于口而将字音发出。

三《故乡雨》的情感表现《故乡雨》全曲表达了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的雨,借着故乡的雨来寄托自身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故乡的一草一木在雨中都是那么地尽显柔情,在游子眼中就是一幅脉脉含情的画面。

故乡雨,雨纷纷,轻轻为我洗风尘。

歌词开头就将故乡的雨拟人化,为游子洗去风尘,洗去游子在外的辛酸和劳
累。

开篇即把主要意象拟人化,加深了人的情感因素,使得歌曲情感感染力更加深入。

多么亲切,多么温存,好像一片慈母心。

动人的情感往往依托于好的歌词,这里,用亲切、温存慈母心来形容故乡的雨,这样的雨,像母亲一样呵护着自己的孩子。

在演唱这首艺术歌曲之时,要亲切深情如春风般解人情怀,演唱者能够通过演唱把听众带入到雨落在故乡每一处土地上,滋润万物的情景。

紧接着,故乡的雨向我倾诉衷情,歌曲的情感在此处直截了当地表现了出来,而连我都想变成雨滴,融入故乡的雨中,去感受故乡的一切。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样的形式,情感上却是一步步上升,两部分的重复手法的运用,去寻找,去寻找、去拥抱,去拥抱。

情感不断加深,宛若远在他乡的游子在对故乡的深情呐喊。

《故乡雨》带有如此动人的乡土气息和乡土情感,经演唱者的演绎,得到了广泛流传,是一朵开在游子心头,永不枯萎的花。

四、结语艺术作品之所以能被大众所欣赏,除了大众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要求和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之外,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倾注的情感也密不可分。

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没有生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欣赏者,正因为有了情感的注入。

世界上每一门艺术都有其特殊的情感,艺术歌曲也有着属于自身的独特情感,细品味《故乡雨》所带来的游子对故乡那种想念之情以及乡情冲击,由纷纷细雨联想到儿时、母亲、故土的一切,都是游子的情感在歌曲中的最佳依托;另外一方面,也表现着炽热的乡土情感源源不断地流传。

社会不能丢失这样的乡情,因为这是让我们身处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情感因素。

作者李毅艺单位吴川市第四中学[参考文献][1]罗永常从沅水到黄河[]湖南湖南党史,1999,04[2]陈宝久,刘纪秋歌词的艺术特征[]大舞台,2011,01[3]徐大椿著,吴同宾,李光译乐府传声[]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