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三篇
导读:本文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篇一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
因为创造,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因为创造,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因为创造,我们拥有美好未来。
“京剧小达人”王泓翔和虚拟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体现了中国的文化。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大飞机C919,是我们国家第一架自己的飞机,它是多少人的梦想,它是中国的象征。
神秘“嘉宾”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它是新科技的证明,是科技进一步的体现,是让我们的未来更美好的开始。
所有的东西,都是向我们展示创造的魅力。
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我们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坚持奋斗,不断实现个人的目标和国家的进步。
节目中成龙大哥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让我们知道,我们看到一些人的光辉背后,他们所经历的艰辛。
成龙大哥所受的伤,可以说是数不清了,从头发到脚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伤过的。
最后成龙大哥寄语我们:未来需要梦想我们生活在一个每天都发生奇迹的时代,创造精神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梦想,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们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祖国的梦想成真而坚持不懈!《少年中国说》里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有些人他们是放弃面对现实以至忽略未来,而有的人确是探清事实。
例如:伽利略。
如果是别人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有些理论错误,可能只是说说;而伽利略却是面对大家的嘲笑,坚持自己正确的理论,而且用实验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从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探清事实,探索未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造,才能实现梦想,才能实现“创造向未来”这个主题。
篇二
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关于“梦想”、“奋斗”的。
在这一堂课上成龙、解海龙、俞敏洪、王桐晶等人通过讲解他们的亲身经历来阐述了“梦想”与“奋斗”的真正含意。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走向未来的动力,是追逐目标的灯塔。
青少年要敢于有梦,只要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小梦想努力,我们的大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成龙小时候的梦想只是做一个会功夫,能保护弱小的小英雄。
为了这个英雄梦,他走进了戏剧学院,为了这个梦想他对待“死尸”这样的角色也一丝不苟。
从“死尸”到“一闪而过的角色”虽然仅仅只是跑龙套,可他为了梦想一直没有放弃。
后来有导演让他当主角,但他出演的电影一直没火,甚至有人说那些导演是傻子才会让成龙当主角,可成龙并不理会这些嘲笑,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导自演,终于一炮而红。
后来,他有了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演戏给全世界的人看。
为了这个梦想,他不知道受了多少伤,从头到脚到处都是,有两次脚都变形了,手指也往后折了。
还有王桐晶姐姐,她服役于陆军某部,是全国珠心算最厉害的人之一,
获得了无数的奖牌和荣誉。
可在她小时候,当其他小朋友在玩耍时,她在家里做练习,她做的试卷甚至能平辅满一百间教室。
还有C919的总设计师经过10年攻关终于完成了C919飞机,这10年把头发都熬白了。
成龙因拍戏满身的伤、王桐晶的试卷、吴光辉熬白的头发……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不为了梦想又是什么!
奋斗又能得到什么?奋斗可以战胜困难和挫折,也可以造就幸福的人生,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在纪实摄像师解海龙照片中的“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他们当时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教室非常简陋,课桌、课椅破烂不堪,但他们坚信读书改变命运,拼尽全力,努力奋斗,最终走出了大山,有了一份好的职业,也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还有俞敏洪他两次高考都与大专录取线差了几十分,但第三年他拼尽了全身力气复习课本,最后他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了新东方的创始人。
他们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来的?不是靠奋斗又是什么!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感触很大,我一定要树立自己的理想,订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篇三
从小学开始,《开学第一课》这项观后感作业就成了必然的了,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先开始是解海龙老先生的一段介绍,对他,我们最熟悉的即是他的经典作品《大眼睛的希望》。
就是这张出现在我们政治书上的照片,缩影了多少山村孩子对读书的渴望。
正是因为解海龙老先生的坚持不懈,正是因为他跨越二十二个省,
两千多个县的壮举才使我们了解到了在那个我们父辈,祖辈的年代,读书有多么的奢侈。
而当下的我们,在此番条件下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读书呢?
而后又出现了中国第一辆大飞机的试飞员们,看到他们,就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曹先建。
他在飞机出事故后冒着生命危险安全着落了我国的战斗机,而自己受了重伤,如此拼命保护国家财产,令人钦佩不以。
令我映象最深的是俞敏洪老师。
出生农村,三次高考,第一次英语35分,第二次55分,第三次竟然奇迹般95分,而两个小时的英语考试他四十分钟就交卷了。
他从来没想过他那么厉害,填志愿他不敢填北大,那还是他老师帮他填的。
可事实是他成功考进了北大。
毕业后又在北大任职教师。
当他的事业稳定时,却选择辞职创办新东方教育集团。
当他在北大门口贴广告时,他的学生看到他帮他一起贴广告。
经过一段辛苦的创业后,他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后来凭借口才成了一位演说家。
而我们熟悉的马云不就是这样吗?谁又曾想那个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的年轻人,二十年过后竟成了中国首富。
专科毕业的他凭借自己优秀的英语成绩来到了美国,回国后创办了第一个中国黄页,数年吃泡面,住地下室的生活,辛勤的劳动最终成就了他。
这也正迎合了他说的那句话:不吃苦,你拿青春干什么?
国家的兴盛正靠的是我们这一群群少年们,正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里面的那样,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