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注射夹脊穴加针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
本组138例按患者就诊先后随机分为3组。

夹脊穴注射加针刺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51~82岁,平均64.9岁;后遗神经痛1~5天28例,6~10天52例。

受损神经:肋间神经痛45例,腰部神经痛24例,骶部神经痛8例,上肢神经痛3例。

针刺组(对照组Ⅰ)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50~79岁,平均61.7岁;后遗神经痛1~5天9例,6~10天19例。

受损神经:肋间神经痛13例,腰部神经痛9例,骶部神经痛5例,上肢神经痛1例。

西药组(对照组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2~78岁,平均63.1岁;后遗神经痛1~5天9例,6~10天21例。

受损神经:肋间神经痛16例,腰部神经痛8例,骶部神经痛5例,上肢神经痛1例。

3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并经物理、X线和B超检查均未发现恶性肿瘤。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穴位注射:①药物:醋酸强的松龙1.5 ml(37.5 mg)、维生素B 1100 mg、维生素B12 0.5 mg、2%利多卡因2 ml。

②取穴:均取患侧,胸背部神经痛取T 1~T 8夹脊穴;腰腹部神经痛取T6~L5夹脊穴;骶部神经痛取L1~L5夹脊穴;上肢神经痛取T 1~T 3夹脊穴。

③操作:用10 ml空针套5号半针头抽取上述药物
充分混匀,让患者伏于桌上,充分暴露背部,将所注穴位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 1.3~2.5 cm,有得气感后抽无回血再把药物缓慢注于穴中,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和渗药。

每次注入相应病损的上下两穴,或上中下三穴。

每穴注药1.8~2.6 ml,隔日1次。

毫针围刺:视病损疼痛部位大小,选用30号1.5~3.0寸毫针4~8根,在病灶周围向中央呈十字状或环状以15度角沿皮刺入。

得气后行捻转术,平补平泻,不提插,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2.2对照组Ⅰ
针刺夹脊穴(取穴同治疗组)和毫针围刺病灶(治疗方法同治疗组),每日1次。

所取夹脊穴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直刺进针1.3~2.5 cm,用提插捻转中强刺激手法,每隔10分钟行针1次,30分钟后出针。

2.3对照组Ⅱ
口服消炎痛25 mg,维生素B 1 30 mg,维生素E 50 mg,每日3次。

3组治疗16天后进行疗效判定,均不合用其它疗法。

治疗期间嘱患者忌吃辛辣食物,禁饮酒,保持局部的卫生和心情舒畅。

患有严重高血压、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不用此法。

3疗效观察
3.1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为疼痛消失,睡眠正常,停治2月内无复发;显效为疼痛明显减轻,睡眠时偶有疼痛;有效为疼痛较前减轻,睡眠有所改善;无效为明显疼痛,影响睡眠。

3.2治疗结果见表1。

4典型病例
王×,男,70岁,离休干部。

就诊日期:1993年10月26日。

主诉:左胸背部出现带状疱疹20天。

在皮肤科经常规治疗半月后,水疱消失,遗留有明显刀割样疼痛,昼夜不止,入夜更甚,胃纳不佳。

虽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查体:面色萎黄,
神疲乏力,痛苦呻吟,语声低微,胸左侧第4~6肋间皮肤呈带状分布的点状色素减退斑处明显触痛,余无特殊发现。

经本法治疗2次后疼痛减轻,夜晚能入睡,治疗6次后痊愈。

随访2月病损处未再出现疼痛。

5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由于带状疱疹的致病原水痘 带状疱
疹病毒侵犯脊髓后索和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原因,带状疱疹愈后易遗留神经痛,尤其在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都较高,后者在治疗上相当棘手。

夹脊穴位于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体棘突旁开0.5寸,左右对称,其深层解剖结构上有相应椎骨下方的脊神经后支,具有主治相应神经节段分布区域之疾患的作用。

在夹脊穴注射药物,既可起到该穴位的治疗作用,又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受损神经周围,充分发挥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

醋酸强的松龙能消除受损神经及其周围的炎症渗出,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纤维化的形成,恢复神经的正常生理功
能,同时又可抑制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抗体的产生,可以减轻对神经组织的炎症损伤,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

维生素B 1、B12 能增强神经的营养,促进受损神经
组织的恢复,加强镇痛作用。

利多卡因可阻断疼痛传导经络,打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扩张血管,减慢局部血流,使受损神经根部血量增多,增强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缓解和消除疼痛。

毫针围刺病灶能达到疏通经络,消炎镇痛的功效。

因而夹脊穴注射药物和毫针围刺病灶对治疗该病症有较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